第一章 杀八方 1

年景不好。

晌午的太阳很精神地挂在天上,奋力喷吐着丰富的热气和光芒。土路两边的高粱本来已经到了抽穗子的时候,却被晒得打了蔫,垂头丧气地卷起了宽大的叶子。自打康德皇帝在新京登上大宝,辽西的几个县已经旱了两年了。

这样的天气,谁也不愿意出来逛荡,土路静悄悄的,除了烦人的蝈蝈叫和偶尔飞起来的蚂蚱发出的啪啪声,再也听不到一丝声响。远远的一溜尘土飞扬过来,是一辆大马车,这要是有识马的庄家把式正好经过,非得羡慕得把眼珠子瞪出来:4匹纯种白色东洋马,一点杂毛都没有,这样的天气下居然不打蔫,奋力地拉着一辆西式豪华马车狂奔着。

这里是伪满洲帝国锦州省瑞县城郊。

这时是伪满洲康德三年夏末。

马车里坐着一个年轻人,穿着白色的短袖褂子,上面隐隐地能看出吉纹,这种上等的苏绣,在锦州都买不到,非得在奉天或者新京的大百货公司才能看得见。再配上白色的西裤、圆边墨镜,加上匀称的身材,无论谁见了都得夸一声,好一个摩登的富家公子!这公子长的是一副喜庆模样,可是老百姓看见他都得绕着走,为啥?他的身份可高得有点离谱,年纪轻轻居然就成了满洲国的参议。家里还做着买卖,有的是钱。再加上身边那些个别着家伙招摇过市的炮手,就更让人畏而远之了。

给张参议赶车的是一个干巴巴的老头,脸上布满了皱纹,下巴留着花白的山羊胡子,还有些佝偻着腰,像是经不起一点折腾的老棺材板子了。可是老头的眼睛可有神得很,时不时闪出一丝精光。他是四叔,张参议的外管家。

四叔驾着马车过了一个弯道,前面出现了一个岔路口。老头把车的速度放缓,微微回头问道:“少爷,咱真的进瑞县?照我说还是赶紧赶回滨海,夜长梦多呀。”

“进县城,去找黄老爷子,对了,从北门进去。”

“唉,”老头叹了口气,“少爷,你总是这么赌大运,有输的一天可咋整?”

“还能咋整,找爹妈去呗。赶紧走吧,越晚越容易出事儿。”

马车调头上了岔路,奔向不远的瑞县县城。

瑞县是辽西省一个不大的县城,黄老爷子是这个县城只手遮天的人物,他本人是前清的秀才,祖上可不得了,当过明朝的二品大官。当然,这只是黄老爷子自己这么说,谁也没有当真。

黄老爷子有钱是真的,有钱就有势。黄老爷子不是县长,自己说是没有当官的能耐,可他的威望比县长还高几分。

前清的时候,他捐过顶子,却没有补实缺。大帅在的时候,黄老爷子是东北挂号的开明绅士,据说还和大帅一起吃过饭,当然,这也是他自己说的。东北易帜,服从中央,他家又是瑞县第一个挂青天白日旗的人家。全县城的人都知道,他是成了精的不倒翁。

现在日本人来了,老爷子欣然就任瑞县维持会会长。

既然有钱,水就得是好水,据说是在几十里地外的圣水寺拉过来的山泉。

茶也得是好茶,明前龙井可不是谁都能喝得上的。

张涛笑着喝了一口茶水:“两月不见,老爷子这身子骨可是越来越硬朗了。”

黄老爷子其实不老,不到60岁的年纪,保养得好,看起来还是一副50岁左右的模样。一身笔挺的西装,大背头一丝不乱,上面的发蜡都能照出人影儿来。他呵呵一笑:“老了老了,张参议少年英雄,以后还得看你们的喽。”

两个人又互相吹捧了几句,黄老爷子问道:“张参议不会跑了几十里地就是为了给我这老头子灌蜜糖水儿来了吧?”

张涛笑着说:“老爷子,我这是有了难处了。您也知道,我是靠和日本人做蘑菇生意混点吃喝,可这日本人从来都是货到了日本出手了才给我结账,这马上又到了收货的时候,我这手头……”

“哈哈哈哈哈,我当是啥事叫张参议跑一趟呢。你也太客气了,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欠着我的钱呢。”黄老爷子一听是钱的事儿,也就放了心,“这年景不好,欠了张参议这么长时间,一共是2000大洋,加上利息是2300大洋,我这就给参议张罗去,你先坐着喝点茶。”说着就要起身往客厅外走。

张涛连忙拦着叹了口气:“唉,要是这事儿,我就叫四叔来找你的管家了,哪能惊动老爷子您呀。”看了看满脸疑惑的黄老爷子,张涛慢条斯理地开了口,“我就和您实话说了,没啥掖着瞒着的,我这次收货,还差5000大洋。”

“5000?”黄老爷子慢慢坐下了,沉吟了一下,“那就5000,虽说我这现在也不富裕,但是你的事儿,我就是砸锅卖铁也得给你凑上。你容我几天工夫,过几天我叫我那不成器的小子给你送去。”

张涛心中一动,黄老爷子有一个独子,在“九一八”以后,就送去日本留学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哦?黄公子回来了?都说黄公子是人中龙凤,我却一直无缘相见,有时间我可得好好亲近亲近。”

“回来了回来了。”一提到自己的儿子,黄老爷子眉开眼笑,“要不我还想和张参议说这事儿,我这小子,非得要当兵,这不就上了边防军了。您和张旅长还有晴川太君都有交情,还得请张参议美言几句。”

张涛大方地摆了摆手:“这是小事儿,包我身上。那我就不打扰了,先告辞。”

“唉,这到了家了,不吃饭就走可不行啊。”黄老爷子挽留,“我那小崽子出去办事去了,一会儿就回来,正好叫你们认识认识。”

张涛的心里揣着事儿,哪能留下来吃饭:“黄老爷子,有饭吃我哪还愿意走呢?这不是要事在身嘛。”看着黄老爷子面露不快,他一笑,“日本人的买卖,我敢耽误了吗?”

正说着,就听见“啪嗒”一声脆响,端茶送水的小丫头失手打碎了茶壶。这丫头张涛早就注意到了,长得这叫一个水灵,都说东北女人骨头架子大,这个丫头却是一副削肩,盈盈一握的小腰,透过粗纱裤子还能隐约看见修长笔直的大腿,饶是张涛这种自认为不花花的人,也着实多看了两眼。

“槐花,你这丫头怎么笨手笨脚的!”黄老爷子瞪起了眼睛,“这茶壶是前清的东西,要不是来了贵客,我都不舍得用。”

话是责备,张涛却看出来这老头子其实没有一点生气的意思。再看老爷子的眼神,根本就没有看地下的碎片,却在小丫头的身上打量个不停,顿时明白了老爷子的意思。

小丫头蹲在地上捡碎片,一句话也没有说,背对着张涛,那熟透了的白梨一样的曲线,看得张涛心里一阵阵地发烫。

突然,站在张涛身后的四叔轻轻碰了他一下,张涛余光向后扫过去,看见四叔向他使了一个眼色,于是顺着四叔的目光看向那小丫头白皙修长的后颈:梅花痣!

还真的有这种痣,张涛差点没叫出声来!

按照相书上来讲,长了梅花痣的女人命硬得很,要是梅花痣长在后脖子上,那其实就是男人的喉结。说明这个女人投错了胎,应该是个男的,这就是男命女相。张涛不是算命的,他对梅花痣感兴趣,是因为家里的炮头“大疤瘌”找一个在后颈上有梅花痣的丫头已经找了好几年了。

愣了一下神,张涛转身向黄老爷子道:“一个茶杯嘛,岁岁平安,岁岁平安。”说着脸上似笑非笑,“我说黄老爷子,你打哪儿找的这么水灵的丫头,看这身段是南边的吧?”

黄老爷子心中暗叫一声糟糕,这张涛虽说是跟着日本人做事的,捞钱也是一把好手,可是从来没有传出来好女人的名声,突然问起了丫头的事儿,恐怕是入了眼了,不像是逗闷子这么简单。

“这丫头你看着水灵,其实笨得很,也不会说个话。”黄老爷子加重了语气,对着丫头喝道,“赶紧出去,别在这儿碍眼!”

“别呀,唠几句。我说你是哪儿的人呀。”张涛上前一把抓住了丫头的胳膊。那丫头看起来也是有性子的人儿,一把把张涛的胳膊甩开了,抬脚就往外走。

张涛心里着急,四叔早从身后一个箭步上前挡住了丫头的去路:“张参议问你话呢。”

黄老爷子一看,心道自己是猜中了,看来这个大汉奸是动了歪心,急忙说道:“山里的女孩子,家里吃不上饭了,就带回来端茶倒水,也不会说个话。”

这会儿小丫头倒是不走了,转过了身,眨巴眨巴大眼睛看着张涛:“你是滨海的张涛,张参议是吧?”

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叫张涛的眼睛一亮:“你认识我?”

“久仰大名呢!”丫头甜甜地笑了,“这方圆百里谁不知道张参议的大名呀。”

张涛回过头,对黄老爷子哈哈大笑:“老爷子好福气呀,在山沟子里都能找到这么水灵的丫头,都赶上北平的女学生了。”

黄老爷子张张嘴,还没等答话,那丫头突然脸色一寒,在手中的盘子里面捡了一块最大的茶壶碎片,利落地向张涛的颈动脉刺了过去。

张涛是有功夫的人,听到风声不对,连忙身子一矮想躲过这致命的一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关键时刻四叔伸手去拽这丫头,不料小丫头用左手的盘子往上一挡,竟然把四叔的手硬生生磕了回去。

好在张涛这一躲,四叔这一抓,女孩的右手因此失了准头,不过虽然没有把张涛捅死,还是在张涛的下巴上划出了两寸多长的血口子。

张涛得到了喘气的机会,一抬手抓住了丫头的手腕儿,四叔接着一个扫堂腿,小丫头被张涛拽着扑通一声跌坐在地,还要还手,脑门上却被一把****顶住了。

黄老爷子玩的是心眼、是手腕、是钱财,哪见过这阵势,一时间张大了嘴傻在那里。看见张涛的鲜血染红了白色短褂的领子才反应过来,结结巴巴地说:“这、这、这是咋整的你看,张参议你没事吧?”

没等张涛开口,旁边的四叔冷冷地喝道:“拿伤药!拿绳子!拿手巾!”这时候已经有几个黄老爷养的炮手冲进了屋子,黄老爷哆哆嗦嗦地吩咐着:“快,拿伤药、拿绳子、拿手巾,去,快去呀。”

不多会儿工夫,张涛的下巴上裹了一圈厚厚的纱布,里面上了云南白药。漂亮丫头槐花被捆了个结结实实。

“张参议,你看这……”黄老爷子擦了擦脑门子的汗水。

“走了,天不早了。”张涛像是没事儿人似的吩咐四叔,黄老爷子刚松了一口气,就听见张涛补了一句,“把这丫头带走!”

黄老爷子把这丫头弄到手可是费了好大劲儿,原打算是养熟了再收房小妾,眼看着半路却杀出了程咬金,“张参议,这孩子父母双亡,也挺不容易的,你就高抬贵手吧。”

张涛往外走的脚步停了下来:“黄老爷子,这丫头是南边来的,按照锦州晴川太君的命令,是应该甄别的吧。”

黄老爷子没话说了,当初就是因为这个事儿把丫头绑了回来,却并没有向日本人报告,这下被张涛拿捏住了短处。想起张涛在辽西几个县的势力,只好咬了咬牙,“那就麻烦张参议了。”

从黄老爷子家出来的时候,太阳也往西沉了。张涛急急带着被捆得严严实实的槐花走,老爷子心里发堵,又怕张涛在日本人那边告他的刁状,也不好用强。

马车一溜烟地出了城,张涛看了一眼身边手脚被捆着同时嘴被堵着的槐花,那两只漂亮的大眼睛还在恶狠狠地骂人。张涛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探出头对前面赶车的四叔说道:“去刘家铺子,叫‘大疤瘌’认人!”

颠簸的马车中,张涛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余光里槐花没有任何的动作,好像是在闭目养神,他的一颗心也跟着放下来,不长的时间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梦魇,梦魇。

灰色的天空,宽广的马路上,混乱的欢迎人群挥舞着“日满亲善,东亚共荣”的小旗,没有任何声音。张涛混在了人群中,想要努力地挤向背对着自己的青年,可是却丝毫动不了地方。猛然间人群突然热烈起来,在土黄色日本军车护卫下,一辆敞篷汽车缓缓行驶着,汽车上肥胖的日本亲王向人群招手示意。人们好像都欢呼着,可张涛依然听不见声音。突然,张涛一直盯着的青年猛地向汽车窜了过去,手伸向了怀中。同时大路旁边的大楼中传来一声枪响,在寂静中是那么刺耳。本来应该精确击中日本亲王的子弹,阴差阳错地打中了青年。青年无力地倒了下去,刚刚掏出来的利刃也在慌乱而嘈杂的人群中失去了踪影。张涛凑过去细看,躺在地下的青年,赫然就是穿着学生装的自己!

之后的梦境纷乱起来。一会儿是燃烧的村庄、死去的父母;一会儿又是日本人到医院对自己的慰问。整个梦魇之中,张涛一动也不能动,大声叫嚷,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意识是在梦里,张涛汗淋淋地挣扎着,“啊——”的一声就惊醒了,此时他身上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心尖子一剜一剜地痛,而槐花正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和可怜。

天色眼见已经黑了,蓝丝绒一样的天空上点缀着忽明忽暗的星光。马车在夜色之中摇摇晃晃,顺着大道驶向了不远处的一个镇子。

刘家铺子是一个大镇,地处两大煤矿南票和北票之间,是辽西地区煤矿交易的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客商、为了养家糊口到矿上卖力气的汉子、挥金如土的矿主把这个小镇挤得满满当当的。

有人,自然就有买卖。镇上酒馆青楼林立,赌场、烟馆、戏院一应俱全。

东北人本来就有吃完了晚饭溜达消化食的习惯,虽然张涛的大马车进镇子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多,镇子唯一的一条大街上还是灯火通明。溜达的镇民和吆喝的商贩摩肩接踵。

“唉,快买票了,二人转名角唱破天的《大西厢》快开演了,加场《马寡妇上坟》两毛钱一张,晚了就没地方了!”

“烤苞米,烤苞米,不嫩不要钱的新苞米!”

“大西瓜呀,甜掉牙的起沙大西瓜贱卖了!”

“神算知三届,铁嘴断乾坤!”

“豆沙冰果,绿豆沙冰果!”

“香烟,东洋香烟!”

张涛听着耳畔的叫卖声,透过窗帘的缝隙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大好河山,亿万同胞……”张涛喃喃自语。

“大爷,您行行好吧,给点吃的吧!”一只拿着破饭碗的小黑手猛然伸进了窗帘。

张涛立即伸手从怀里掏出顶上了火的手枪,却看见小黑手上隐蔽地画着一个六角形标记,下意识停止了下一步的动作。

碗反手一扣,一个假的碗底连同底下压着的一张小纸条掉了出来,当张涛反应过来的时候,送信的人已经跑远了。

“风紧,闹狼。”小纸条的内容非常简单。

“还是在盯着老子呀。”张涛无可奈何地笑了笑,手上一用力将纸条碾成了碎屑。在张涛发明的一系列暗语中,“黑瞎子”是日军,“狼崽子”是特高科(特高科成立于1928年7月4日,专门从事特务及谍报活动),“狗”是警察和伪军,“耗子”是汉奸特务。同样的,“燕子”是南京方面的特工,“家雀儿”是抗联方面的,“老鸹”是大大小小胡子的探子。

大车不多会儿进了镇上“四海旅社”的后院,早有眼尖的伙计靠了上来,开车门的开车门,卸车的卸车。

“哎呀呀,我说大早晨的喜鹊叫唤呢,原来是东家到了!”瘦得像人干、尖嘴猴腮的中年掌柜迎了上来,“小三子,快把后院凉井里面拔着的西瓜捞上来给东家切上。”

“人精子!”张涛跳下车打过招呼,帮着四叔把槐花扶下车。

“这位是……”被叫作“人精子”的掌柜看着被捆住手脚的槐花,眼中闪出一丝警惕之色。

“我刚收的丫头。”张涛漫不经心地回答,“对了,晚饭还没吃呢,有什么好吃的没有?”把话题扯开了。

“有呀,下午刚收上来的狍子,还有野鸡崽子。您爱吃的咸野鸭蛋也出油了,本来想给您送城里去,正好您来了就先解解馋。”掌柜的连忙屁颠屁颠地吩咐下去。

“好,一会儿过去陪我喝两盅。”张涛听得馋虫大起,活动活动身子,在衣兜里掏出一盒铁盒“三五”,自己点上一支,给掌柜的递过去一支。

掌柜也不客气,伸手接过了烟别在自己的耳朵根子上,脸色一正低声道:“想必东家也听说了吧,晚上要起风,我得收拾收拾东西呀。”

“那也行,别风大刮跑了衣裳。”张涛点了点头,狠劲地抽了一口烟。

槐花听得一头雾水,这都哪儿跟哪儿呀,起个风还弄这么一本正经的样子。她当然不明白,两人对话的真正含义是:“晚上要出事,我准备一下!”“好,别伤了弟兄们的性命。”

“东家,我虽然说没时间,但是有人陪您喝酒。”掌柜的小眼睛故作神秘地眨了眨,“家里的炮头‘大疤瘌’回来了。”

“这么快呀。”张涛一惊,连忙道,“我正好找他,快让他到我房间。”

“好嘞,我去给您和四叔,对,还有这位姑娘弄吃的去。您就还住小洋楼吧。”掌柜嘿嘿一乐,跑去忙活了。

第三章 纸军火 2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二章 老狼营 3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一章 杀八方 2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一章 杀八方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三章 纸军火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三章 纸军火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二章 老狼营 1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5第三章 纸军火 4第六章 1937年 2第二章 老狼营 1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1第八章 杀八方的审判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2第三章 纸军火 4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2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三章 纸军火 1第六章 1937年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2第六章 1937年 1第六章 1937年 1第三章 纸军火 4第三章 纸军火 3第二章 老狼营 2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二章 老狼营 2第三章 纸军火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2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二章 老狼营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2第三章 纸军火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5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一章 杀八方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2第六章 1937年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六章 1937年 2第六章 1937年 2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六章 1937年 1第三章 纸军火 1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三章 纸军火 1第三章 纸军火 2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1第八章 杀八方的审判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三章 纸军火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3第二章 老狼营 2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六章 1937年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2第五章 再战滨岛 5第五章 再战滨岛 2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六章 1937年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三章 纸军火 3第六章 1937年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一章 杀八方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六章 1937年 3
第三章 纸军火 2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二章 老狼营 3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一章 杀八方 2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一章 杀八方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三章 纸军火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三章 纸军火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二章 老狼营 1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5第三章 纸军火 4第六章 1937年 2第二章 老狼营 1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1第八章 杀八方的审判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2第三章 纸军火 4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2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三章 纸军火 1第六章 1937年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2第六章 1937年 1第六章 1937年 1第三章 纸军火 4第三章 纸军火 3第二章 老狼营 2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二章 老狼营 2第三章 纸军火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2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二章 老狼营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2第三章 纸军火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5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一章 杀八方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2第六章 1937年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六章 1937年 2第六章 1937年 2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六章 1937年 1第三章 纸军火 1第一章 杀八方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三章 纸军火 1第三章 纸军火 2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1第八章 杀八方的审判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1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三章 纸军火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3第二章 老狼营 2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六章 1937年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2第五章 再战滨岛 5第五章 再战滨岛 2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六章 1937年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三章 纸军火 3第六章 1937年 3第五章 再战滨岛 4第一章 杀八方 1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4第五章 再战滨岛 3第四章 牺牲与复仇 1第七章 胜利与失利 3第六章 1937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