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离城市

大唐的权贵以及中产们,都往城外跑。

一方面是因为古老的传统:传统上除非是在城里任职的官员、经商等群体外,实际上更多的普通士绅们人家可不住城市里,而是待在乡下。

大唐帝国看似工业化了,但依旧还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帝国,还保留着诸多传统的习惯。

权贵们依旧喜欢住在乡下或城郊的豪宅里头!

而中上阶层们,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对于他们来说乡下的豪宅建不起也住不起,毕竟没有个占地几十几百亩的宅子,几十个侍女仆人伺候着,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住在乡下!

所以他们基本都是住在城郊的部分富人聚集区。

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也并不是说因为传统。

传统这东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导致大唐的权贵以及中产们作出这种决策的最主要因为还是:这年头大城市的环境真不咋地!

如果说工业革命之前的古代城市,顶多就是脏乱差的话,那么到了大唐帝国这里就有些奇怪了。

由于大唐帝国极度重视城市卫生,所以但凡城市都不脏乱差。

表面看起来,其实都挺好的。

但是前提是你屏住呼吸,只要你忍不住了张嘴呼吸,然后就会闻见刺鼻的煤烟味!

现在是可是蒸汽机革命时期,几乎每一座城市都能看见工厂的烟囱,往天空喷洒着烟尘。

不仅仅是大量工厂、动力等使用的蒸汽机烧煤。

普通城市居民的生活燃料,现在大多也都是用煤,反正现在李轩都已经是有些后悔搞出来什么蜂窝煤了。

哪怕没有什么重污染工业的金陵城里,但是一整个城市的居民都在用煤炭生火做饭,那味道……

为了自己的小命以及皇室成员还有高级官员们的身体健康,李轩早几年就是在城郊修筑了一座度假园林,名为避寒,实际上一到秋冬空气不咋地的时候,他就往城外跑了!

工业勿扰以及生活用煤勿扰,这两者加起来,使得大唐很多中大型城市的上空都是灰蒙蒙的,充满了煤烟味,越是工业发达的城市,人口越多的城市越是如此。

帝国的工商业明珠,帝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城区里一年到头,就没几天的晚间能够见到月亮,燃煤所散发出来的煤烟味,几乎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既然城市的生活居住环境这么差,那些有钱人这自然是不会选择每天都生活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不说那些权贵们,就算是普通中产,人家也是住的远远的,尽可能的住在城郊。

所以这年头,大唐帝国虽然也是有房地产开发这么一回事,但是人家往往开发的都是远离市中心的城郊富人区为主,相对来说市中心里的房屋价格,反而还要更低一些。

这年头,市区往往是中下阶层生活居住的地方。

中上阶层一般都住在城郊的富人区,而诸多为富人们配套的各类设施,比如说消费场所,医疗,教育等等设施,自然也是不会缺的,而且往往还更好,只是都非常昂贵罢了。

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的选择,导致了大量的有钱人往外跑!

而官府也不会在政策上进行限制,原则上你住在那里,并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影响。

毕竟大唐帝国不用靠着学位制、户籍制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去抬高房价,犯不着把富人们都集中起来然后给他们修一座富丽堂皇的监狱,并把每个牢房都卖出天价!

因为就算是抬高了房价,赚的也是那些地主,和官府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那些地皮,大多都是在私人手里,官府可没多少。

商人们一见官府你把某个地方的地价拉起来了,立马就会周边跟进,然后进行竞争……

国家不直接垄断所有土地资源,是别指望能哄抬地价房价搞什么土地财政了。

所以官府有时候宁愿把铁路线修的远远的,扩大城市区域的范围,也是不会在某个地方扎堆堆砌资源的。

说起学位户籍这些,其实大唐也是有户籍以及学位制度的,只不过大唐也没有什么农村城市户口之分,而且你爱住农村住农村,爱住城市住城市,户籍只是一种登记管理的手段而已,而不是限制权益的手段。

同时虽然也有学籍,但是基本也和没有差不多了,因为全国各地每个州府,你爱去那里读书就去那里读书,官方不做任何限制。

各校录取也是没有任何限制,理论上全国考生都可以报考,他们都可以招收,举个例子,当你中学毕业后,只要你愿意,全国那么多所预科,你随便报考哪一所,理论上都是可以的……

只是大唐帝国不采取统招统考的模式,而是采取学校自主招生,人家是否录取你就不好说了。

名校肯定是对生源素质要求更高的,贸然跑过去报考,估计连入学考试都没有资格参加呢。

比如金陵预科,每年远道而来跑来参加入学考试的人多了,但是能考上的又有几个?

而且每个学校的招生季都是固定那么几天,所以也不可能让考生一一尝试,必须提前选定心仪并且有把握的几所学校,然后在那几天时间里一一报考并参加入学考试。

不然的话,可能什么学校都没考上,最后不得不浪费一年时间复读或者干脆是辍学了。

大唐的教育制度,可和公平扯不上什么关系,严重倾向于天才以及权贵子弟,普通人能上个小学就不错了。

这么多年搞下来,有时候李轩都觉得自己做的有点过分了。

明明有余力,甚至都不用花费几个钱就能够更好的普及中学甚至预科阶段的教育,但是帝国依旧没有这么去做。

礼部教育司韩中凯是这么私底下评价大唐现在的教育体系的!

“现在就挺好的,让那么多的人上大学干嘛,都上大学了,谁去种地?谁去工厂?”

一句话道明了大唐帝国教育体系的本质!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卷全国的工业化浪潮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夺辽河设马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见过公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才是核心战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宫殿:月宫号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战列舰:江南号!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钱人都喜欢住农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国领土:屋久岛(开疆扩土求订阅)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陆军上将方希同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规划中’的美好未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为国操劳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军困局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驱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国永不日落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时代一去不复返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对皇帝的对决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虚假宣传:有黄金有石油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麦也搬到非洲去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八百二十九章 实力强大的第三军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钱的爱德华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国业务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国本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粮食,有多少要多少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懒得管第九百一十九章 让人羡慕的二九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骑兵来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异样目光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军五年发展计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圣驾返京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椭圆形结构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实弹演习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开海旨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扬天下陈立夫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没有谁是无辜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贼安民檄——北伐!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蛊惑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杨成的推销之旅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动乱第八百七十五章 让人流口水的战利品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离城市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为一个大唐人要时刻保持体面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贵险中求,去琉球算个屁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请求册封第一百六十五章 坚强而勇敢的土匪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麦也搬到非洲去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陈立夫修官道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庞大野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两条腿第三百四十二章 惊恐的董家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机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来朕见朕征服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顾大局的海军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时代的生活方式:汽车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庆兵工厂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师克柳州(求订阅,月票)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还不如直接烧木材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舰队进攻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风采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让扶桑男人玩蛋去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虚名的皇家产业番外:李轩游秦淮(一)第八百零一章 胆大包天的海盗第二千九十三章 卫生观念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两百二十章 不让走就屠城第两百七十五章 全军冲锋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运转的战争机器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八百七十五章 让人流口水的战利品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欧洲第一台蒸汽机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种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暂住民乔治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贸易第五百零七章 胜利大转进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风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群废物第二千九十八章 该死的大唐人第一千零十章 黄金计价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彻底本土化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骑兵,一往无前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来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钱好借难还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来自行综合战斗系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国业务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黄河改道计划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军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离城市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亚设省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灭伪唐第三百三十三章 杀进兴泉府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万金油西北马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卷全国的工业化浪潮第七百三十六章 陛下,大捷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夺辽河设马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见过公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才是核心战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宫殿:月宫号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战列舰:江南号!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钱人都喜欢住农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国领土:屋久岛(开疆扩土求订阅)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陆军上将方希同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规划中’的美好未来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为国操劳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军困局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驱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国永不日落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时代一去不复返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对皇帝的对决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虚假宣传:有黄金有石油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麦也搬到非洲去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八百二十九章 实力强大的第三军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钱的爱德华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国业务第六百三十八章 以固国本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粮食,有多少要多少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懒得管第九百一十九章 让人羡慕的二九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骑兵来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异样目光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军五年发展计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圣驾返京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椭圆形结构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实弹演习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开海旨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扬天下陈立夫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没有谁是无辜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贼安民檄——北伐!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蛊惑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杨成的推销之旅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动乱第八百七十五章 让人流口水的战利品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离城市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为一个大唐人要时刻保持体面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贵险中求,去琉球算个屁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请求册封第一百六十五章 坚强而勇敢的土匪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麦也搬到非洲去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陈立夫修官道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庞大野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两条腿第三百四十二章 惊恐的董家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机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来朕见朕征服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顾大局的海军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时代的生活方式:汽车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庆兵工厂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师克柳州(求订阅,月票)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还不如直接烧木材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舰队进攻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风采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让扶桑男人玩蛋去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虚名的皇家产业番外:李轩游秦淮(一)第八百零一章 胆大包天的海盗第二千九十三章 卫生观念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两百二十章 不让走就屠城第两百七十五章 全军冲锋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停运转的战争机器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八百七十五章 让人流口水的战利品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欧洲第一台蒸汽机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种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暂住民乔治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贸易第五百零七章 胜利大转进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风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群废物第二千九十八章 该死的大唐人第一千零十章 黄金计价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彻底本土化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骑兵,一往无前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来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钱好借难还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来自行综合战斗系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国业务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黄河改道计划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军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离城市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亚设省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灭伪唐第三百三十三章 杀进兴泉府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万金油西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