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
住手!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跟他们没有关系!
——嘎子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
影片档案
拍摄年份:1963年
黑白/彩色:黑白
出品: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
摄影:聂晶
主演:
安吉斯饰演张嘎
张莹饰演罗金保
李建饰演奶奶
张平饰演钟亮
荣耀
《小兵张嘎》是中国儿童电影片的经典之作,荣获第三届国产片百花奖群众评选前三名男演员奖。
历史背景:抗日战争中的严重困难时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发动攻击,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从此开始全国性抗日战争。
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军队处于战略防守阶段。1938年10月开始日军被迫停止战略进攻,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略相持阶段一直到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
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为使中国沦为日本进行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并解除自己向南进攻的后顾之忧,开始急于解决中国问题,把作战警备的重点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日伪军的疯狂进攻下,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力量不得不进行频繁地转移和作战,损失增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在1941年至1943年春夏之交,面临着军事斗争、经济生产等多方面的困难局面。
光影故事
一
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期。
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一带,有一个名叫“鬼不灵”的小村庄。春末夏初时节,这里有碧绿的芦苇荡,有蓝天、水鸟、花草树木,还有浮萍和院落。当然,还有一座阴深兀立的岗楼。岗楼上插着膏药旗,下边是封锁沟、铁丝网、鹿砦和电线杆子。
芦苇丛中一个小孩的头探了出来,头上和颈下披着柳条做的伪装。他机警地查看着周围的一切,一脸的“嘎气”。这个顽皮的、机灵的、惹人喜爱的孩子就是张嘎子,年龄大约有十二三岁。
一阵枪响,只见河对岸的炮楼狼烟滚滚。接着,一个人从河边跑了过来。这时敌人一枪打到他的胳膊上,筋疲力尽的他倒在了船上。勇敢的嘎子跳到水里,把船推到了岸边,将区侦察排长钟亮救了回去。
这天,嘎子在树上玩。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树下低声喊着嘎子。嘎子赶紧跑到老头儿跟前,说:“纯刚大伯,有什么信儿吗?”纯刚大伯告诉嘎子,鬼子抓的民夫还没放回来,让他快回去告诉奶奶和老钟叔。说着,老头儿又把手里提着的大米给了嘎子。
嘎子的家位于村边,虽然贫穷,却并不显得冷清。这时,六十多岁的奶奶正在烙饼。嘎子蹑手蹑脚地来到灶台前,伸手就要去拿烙好的饼。
奶奶直瞪着他:“这是给你烙的吗?”
奶奶的一句话提醒了嘎子,“哎呀!对了,刚才纯刚大伯让我告诉你,鬼子抓走的民夫还没放呢,叫你和老钟叔准备着点儿!”
奶奶让嘎子赶紧去给老钟叔送饭,顺便把消息告诉他,让他最近别过来。嘎子绕来绕去地来到一座荒凉的像座古庙的“韩家祠堂”,祠堂满地都是青蒿和野草。区侦察排长钟亮就住在这里养病。嘎子喜滋滋地吐着小舌头,走进了老钟叔所在的屋里。
老钟叔吃着饭,看着正在拿着镰刀削木头的嘎子,悄悄地拿出自己藏在身边的木头枪给了嘎子。
兴奋的嘎子拿起枪,演起了八路军抓汉奸。他把枪往腰里一别,挺着胸脯,“一二一,一二一!”英雄般地走起正步来。一会儿他又手舞足蹈,真是高兴极了。
正在他啪啪的喊着时,突然外边也啪啪真的响了两枪。紧接着,外边一阵骚乱。有人喊:“鬼子来了!”
老钟叔霍地跳起来,把手榴弹抓在手里,霎时间,他好像没有受伤的英勇八路军侦查员。然后,他和嘎子一起登上屋顶瞭望,发现整个村子已经让敌人围了起来。老钟叔让嘎子赶紧通知奶奶转移,自己想办法突围。可是,敌人挨家挨户搜查,逼着全村人到村边的打谷场上集中。老钟叔也被敌人赶进了人群里中。
嘎子从密道里出来,怎么也找不到奶奶。他着急地绷着眉头,直掉眼泪。后来,他又爬上墙头,穿过多个房顶,来到了打谷场边上一户人家的屋顶房脊后躲着。只见下边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乡亲们。周围是架着机枪、端着刺刀的鬼子和伪军。乡亲们的对面站着穷凶极恶的鬼子队长龟田一郎,他挥舞着指挥刀,叫唤着让乡亲们交出八路军。
龟田一双鹰眼恶毒地来回环视着人群。
嘎子在屋顶上气得牙咬得咯咯作响,两只拳头紧紧地握着。这时,鬼子队长龟田走到了嘎子奶奶的身边,让她交代谁是八路军、共产党。奶奶愤恨地侧着头,默不作声。龟田又假作温和地问奶奶,但奶奶还是不作声。气急败坏的龟田,想拿刀杀了奶奶。
千钧一发之际,老钟叔挺身而出,说自己就是他们要找的八路军、共产党。欣喜的鬼子把老钟叔带走了,然后龟田掏出身上的枪,残忍地把奶奶杀害了。
嘎子看到奶奶惨死,老钟叔被抓,哭肿了双眼,狠狠地咬了下牙。他下定决心去找八路军武工队,参军为奶奶报仇。
二
嘎子带着老钟叔给他削的那把木头枪,带着纯刚大伯的嘱咐,带着复仇的怒火,去摩云渡找区武工队了。
这天,嘎子正走在通往摩云渡的路上。突然,一阵马蹄声从背后传来,几十个鬼子骑兵奔嘎子冲来。嘎子急忙闪在道边,装着割草。鬼子马队往摩云渡方向跑去了。嘎子直起腰,倒过镰刀柄来当枪比着,朝敌人背影放道:“啪!”忽然他的手停住了,多遗憾,没有枪!
嘎子到了摩云渡村里,正走着。一阵铃声从后面传来,一个头戴礼帽、身穿白褂子、带着墨镜的人骑自行车飞了过来。
“狗汉奸!”小嘎子悄悄骂了一声。这时,他发现那人停下车去路边的店里喝水了。看着路边的枣树,他顿时他有了主意。他迅速地揪下一个又大又硬的枣刺,狠狠往车后带扎了进去。
一会,那人出来骑上车拐向了一条小巷。可才蹬了没几圈,便又跳下来,摸摸后带,气儿跑得光光的。那人从车上解下个打气筒来,弯下腰给车子打气。
这时,嘎子正好发现那人后腰黑黝黝的王八盒子。“枪!”他脸上立刻显出惊喜的神情。他把手插进衣襟去,攥住了木头手枪。他开始在那人背后打转,心里斗争着,紧张得有些发抖。他想起来了,老钟叔说,汉奸全是草包,笤帚疙瘩还能下他们的枪呢,木头手枪当然更行啦!嘎子突然跳上去,大吼:“不许动!打死你狗汉奸!”伸手就去掏那人的枪,眼看着就要抓住枪了。谁知那人的腿突然横下里一扫,乒乓一声,嘎子给扫了个仰面朝天,连手里的木头手枪也给打飞了。
“好家伙,胆儿不小哇!你是干什么的?”那人瞪圆一双大眼,叉着腰,逼了过来。
“要饭的。”
“要饭干嘛要夺我的枪?”
“换饭吃呀。”
“换饭吃?”那人绷一绷脸,差点儿笑出来,“打死我狗汉奸,也换饭吃吗?”
“那,我,我看差人了。”
那人“噗”地笑了出来,让嘎子跟他走。嘎子说,走就走,我还怕你。当嘎子被七拐八拐带到一个极其隐蔽的院落里时,看见有的在擦枪,有的在练瞄准,甚至还有个大个子抱着挺“歪把子”机枪在向周围的战士讲什么。这时,他明白了,这里就是自己要找的区武工队所在地,而刚才自己想要下人家枪的就是罗金保,老罗叔。
一听说,是老罗叔,嘎子跳了起来:“你就是罗金保?你就是用笤帚疙瘩下了伪军枪的老罗叔”
嘎子往前一扑,抱住老罗叔就哭开了,“老罗叔,我正找你们呢!奶奶被
鬼子给杀了,老钟叔也叫他们逮走啦!你要给他们报仇呀!”
老罗安慰了半天,嘎子好不容易止住了哭声。接着,老罗叔带着他见到了八路军区队长钱云清。
钱队长:“你想当小八路,是不是?”
嘎子:“你真会猜。”
钱云清:“最近鬼子要‘清剿’,要打仗,要流血啊,你不怕?”
嘎子:“流血就流血呗!没什么可怕的!”
最后,钱队长让嘎子跟着老罗叔学做小侦察员。嘎子一惊,兴奋地跳起来:“什么?八路军,小侦察员?”这下,可把他给乐坏了。
随后,老罗叔领着嘎子和大家见面,战士们都十分喜欢这个嘎小子。嘎子穿着肥大的军装,吃着热饭菜,站在炕头上又说又跳,不时露出小虎牙开心地笑着。
有一天,嘎子跟着老罗叔在敌人眼皮底下,准备抓一个敌人,探探口风。他们扮成卖西瓜的人,在路边坐着。
这时,敌翻译官来到了瓜摊面前,拿起瓜就吃。嘎子很是气愤,想打他。看老罗叔的眼神,他稳住了。
老罗叔说:“也不问问价钱就吃,太过分了吧。”
翻译官很傲慢地说:“不就是吃个瓜吗,老子在城里下馆子还不要钱呢,吃你几个烂瓜怎么了?”说罢,拿起瓜继续吃。
这时,老罗叔给了嘎子一个眼神,嘎子拿起半个瓜砸到了翻译官的脸上。趁翻译官疼地捂着脸的时候,嘎子已经拿着那个木头枪顶着他的腰了。就这样,他们把敌人的翻译官抓了回来。嘎子还用老钟叔给做的假枪缴获了一把真枪,心中别提多美了。
村口,一阵孩子们的笑声传来。在一棵高高的大杨树下,嘎子正对着一圈小孩,眉飞色舞地夸他新缴获的手枪。他还跳到大石头磨盘上,模仿着区队长的神情和语气,手叉着腰,绘声绘色地给小伙伴们作着抗日形势报告。一个小胖墩很是羡慕嘎子,尤其是他的枪。
嘎子讲到劲头上的时候,区队长派人来喊他。嘎子只得极不情愿地跟着回去了。区队长温和地笑着让他把枪按规定上交。嘎子一听着,不干了,满脸的筋都暴起来了:“我不给!我还得拿它给我奶奶和老钟叔报仇呢!”
“报仇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得靠大家。光凭你一个人,就是给你挺机关枪,报得了仇吗?”嘎子的眼睛湿润了,眼泪在眼睛里直打转,他驳不倒区队长,心里一急,把枪往桌上一扔:“我不要了!”一抱脑袋,大哭着钻出人群,冲向院外去了。
胖墩一见到嘎子出来了,就要求和他比试摔跤,来赌嘎子的木头枪。嘎子没好气地让他一边去,胖墩说,你怕了吧,不敢比吧。周围的小伙伴也在一旁起着哄。嘎子马上反驳,比就比,谁怕谁。结果嘎子输了,可他不但不给“枪”,而且耍赖皮咬了胖墩一口。小伙伴们都在一旁嘲笑嘎子。
嘎子生气之下,偷偷地爬上胖墩家的屋顶,并用草堵住了胖墩家的烟囱。藏在屋顶的嘎子看着胖墩和他爸被烟呛得直咳嗽,心里偷着乐个不停。
胖墩的父亲老满叔找到了区队长,区队长责令嘎子给老满叔道歉,还关了嘎子的禁闭。
区队长严肃地告诉嘎子,作为八路军战士要严格遵守纪律,不能破坏军民关系。嘎子懂了似地点头认错。
三
通过翻译官的消息,武工队打听到附近的鬼子要转移。于是,区队长决定带队去打鬼子的伏击,让逃窜的鬼子尝尝他们的厉害。
嘎子让老罗叔向区队长求情,让他也参加战斗。在嘎子的软磨硬泡下,老罗叔答应了他。
这天早上,部队就潜伏在公路旁的玉米地里。嘎子头上戴着一圈高梁叶子编成的草帽,耳朵上还夹着两绺玉米胡子,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眼看着汽车逼近了高梁地。只听“啪”地一声枪响,区队长高喊一声“打”。顿时,机枪、步枪齐放,手榴弹响,杀声顿起。耐不住的嘎子也随着大家一起冲上去,呐喊着,举着他的木头“手枪”。
这时,一个伪军头领灰溜溜地要跑,却被嘎子发现了。嘎子勇敢地追了上去,并与他搏斗,最终将他制服,还得了一支崭新的小手枪。嘎子把它一下子抢到手里,把眼四外一溜,急忙掖在衣襟下面去,然后让胖家伙去汽车那儿集合,接着呐喊着,又往前追下去了。
战士们背着战利品,押着俘虏,纷纷归来。嘎子忽然一个踉跄,区队长赶紧上前抱住他,嘎子“哎呦”一声。
区队长看到自己手上沾了一手血,温和地说:“别慌别慌,孩子啊,这是挂彩了。”嘎子痛苦地说:“打哪不好,偏偏打屁股上。叫我怎么坐啊!”说着,嘎子就从区队长怀里软软地坐在地上。卫生员跑来了,动手给他包扎。区队长嘱咐卫生员用一副担架把他送到荷花湾去休养。
四
白洋淀里,荷花飘香。
一只小船上浮在水上,卫生员坐在一边照顾着受伤的嘎子。嘎子被送到一家农户家养伤。这家有个小姑娘,也有十二三岁,温柔、俊秀,带一股白洋淀水乡的淳朴气息。她叫玉英,正坐在嘎子对面,冲着嘎子笑。
嘎子把刚缴获的手枪拿出来给卫生员看,并要求卫生员保密。
很快,嘎子的伤好得差不多了。一天,嘎子跟玉英坐船来到荷花淀玩,吃着新鲜的莲子,看着水里的鱼鹰,很是开心。突然,前边过来一排芦苇,好奇的嘎子把船划到跟前,一把揪了上来。原来是雁翎队的人在训练呢。忍不住的嘎子趁玉英不注意,猛地跳到水里玩去了,还捞了好几条大鱼呢。
浩浩荡荡的白洋淀,水青柳绿,还有一片片的芦苇荡。玉英划着小船,嘎子站在船头上,向回划去。嘎子拿着一根棍,唱着革命宣传歌曲,雄纠纠气昂昂地前进。
回到家中,杨大妈告诉嘎子有人来看他了。他激动地赶紧往回跑,这时,老罗叔从屋里出来了。
原来是老罗叔带着缴获的战利品来看他了,嘎子十分欢喜地问老罗叔是不是来接他回去的。
老罗叔高兴地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赵庄的炮楼让咱给端了。”
嘎子激动地说:“那老钟叔有消息吗?”
老罗说:“已经打听好了,还关在柳林镇呢。”
嘎子接着说:“那我跟你一块走吧。你看我已经好利索了。”嘎子顺势跳了一下,以证实自己已经好了。
老罗笑了笑说:“不,我是路过,来看看你。等我回去跟区长说,让他派人来接你。”
嘎子不高兴地叹了口气,接着问道:“老罗叔,最近咱们队伍在哪活动?”
老罗叔说:“又回到老满叔家一带活动了。”
等把老罗叔送走,嘎子开始计划自己的行程,准备回去找部队。
等到天亮,嘎子悄悄地离开了杨大伯家。
玉英回家后,发现了不会写字的嘎子留下的画图,一看才知道嘎子早已经去找部队了。
五
嘎子离开了杨大伯家,走着走着,来到了“爱护村孟良营”。看到伪军在抢东西,愤怒的嘎子掏出身上的枪,转念一想,自己要去找队伍,又把枪收了回去。这时,嘎子找到他和胖墩摔跤的地方,猴儿一样就爬上一棵大树,把小手枪藏到了鸟窝里,然后,哧一声滑下树来。
嘎子继续去寻找队伍,当他转过弯正要走时,两个伪军提着刚刚抢来的猎物从前方过来。嘎子撒腿往村里跑去。两个伪军快速追来,“站住,站住”,啪地打来一枪,子弹在嘎子的脚下溅起一个土花儿。嘎子慌慌忙忙地跑进了一家院子,是胖墩家。老满叔抢上来把他一抱,跑进屋子里去了,把他藏到家里。嘎子躲在屋子里,看见两个伪军在打骂着老满叔和胖墩,让他们交出嘎子,可他们死活也不说。
就在伪军要抓走老满叔和胖墩的时候,嘎子推开房门,大声说道:“住手!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跟他们没有关系!”就这样,嘎子被抓走了。
老满叔安排胖墩看家,自己去找队伍救嘎子去了。
大院内,四周都是伪军,嘎子站在中间。审问嘎子的军官一无所获,气急败坏地拿起鞭子准备抽打嘎子。嘎子猛地一撞,把他撞倒在地。
这时,龟田走了过来。看到杀害奶奶的凶手,嘎子十分愤怒。龟田对伪军军官说:“小八路的,优待优待的。”说完便走了。
翻译
官家里,老罗走了进来。看到老罗,翻译官激动地汇报了嘎子被抓的事。
老罗应声说知道这件事,然后接着说道:“龟田最近让各村送粮食?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翻译官顿时明白,把老罗迎到内屋商量起来。
夜很黑,白洋淀芦苇荡里,多只载着区队队员的小船藏在里面。
几辆马车匆匆赶来。已经关闭的城门上,伪军高声呼喊:“干什么的?”
乔装的区队长满脸堆笑:“老总,我们道远,半路车又坏了,耽误了时间。还有,我们这有条子。”说着,把一把钱扔了上去。伪军看到一把钱,心里很是欢喜。这时,翻译官走了上来。问了一句,就打开了城门。
队伍进入城门后,迅速把看门的几个伪军杀掉,并快速通过。很快便于日军展开激烈的交火。很快,被关在一间小屋里的老钟叔被救了出来。不堪一击的日军躲进了炮楼,并用猛烈的火力阻止进攻,妄图消灭区小队。
区队长决定用火烧炮楼。一床棉被,加一层土,再盖一层棉被,这就是防弹衣。勇敢的同志穿着这个防弹衣潜进炮楼底下,快速把炮楼底部引燃。狡猾的敌人发现了炮楼底部的变化,用手榴弹把火炸灭了,并加强火力,防止炮楼再次被点燃。区队长见火力加大,示意准备再次前往的同志停下。这时,炮楼下面的火苗又燃了起来。原来是嘎子,关在炮楼底部的嘎子把看守的伪军砸晕后,用他身上的火柴把衣服点燃,并点着了身边的草垛。嘎子从外往里抱柴火,熏得上面的鬼子和伪军难以睁眼。烟熏火燎下的嘎子也晕倒了,被前来的同志救了回去。看到是嘎子,区队长高兴地抱着他。嘎子慢慢睁开双眼,高兴地说:“报告队长,我把鬼子的炮楼点着了。”区队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时,绝望的敌人开始逃跑,却被八路军一一击毙。区队很快就拿下了炮楼,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六
祝捷的大会开始了。慰劳军队的群众带着各种各样的慰劳品从各处赶来,锣鼓喧天,鞭炮动地。八路军和老百姓,一个个喜笑颜开,大家欢聚在一起,共庆战斗的胜利。
嘎子穿过欢乐的人群,爬上村边的大树顶,从鸟窝里掏出小手枪交给了区队长。区队长表扬了嘎子,夸他勇敢机智将敌人炮楼点着,帮助区队围歼敌人的功绩,决定将嘎子上交的手枪正式授予嘎子佩戴,嘎子庄严地向区队长行了个军礼。
纯刚大伯、老满叔……村里的大人们为嘎子长大了而高兴。
这时,嘎子看到胖墩过来,把自己的木头枪送给了胖墩,并嘱咐胖墩,让他也拿这个假枪缴获一支真的,两个小伙伴亲热地搂在了一起。玉英在一旁高兴地笑着,一群小伙伴羡慕地看着他们。周围的大人们也露出了满意的笑。
点击点评
成长中的小英雄·刚健厚实之美
崔嵬导演这部影片时,为了准确表现张嘎性格的发展与成长的轨迹,突出抗日时期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精神风貌,对原来的文学剧本进行了很大改动,删去了一些虽然热闹有趣但对揭示人物性格作用不大的情节。影片用一枝木头手枪和两枝真枪作为道具,通过极富情趣的情节,表现出一个农村娃子到八路军小战士的成长过程。
影片并没有单纯地表现张嘎是多么爱国、多么英勇。在导演的镜头里,张嘎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孩子——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喜欢炫耀自己、和别人打赌输了会耍赖、不高兴就去把人家的烟囱给堵上,生活化的性格在张嘎这个小英雄形象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同时,影片中的张嘎身上也表现出一个革命战士的品质。在别人因为他自己而面对威胁时,勇敢承认自己就是小八路,最后还烧掉塔楼帮助游击队打败日军。影片成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亲切可信的少年英雄。
著名摄影师聂晶的拍摄让画面呈现出一种鲜明、坚实、浑厚和纯朴之美,明快中有刚健之气。光的处理和运用,随着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构图凝练精致,画面里的基本线条呈现为雄伟有力的斜线;人物尤其是张嘎的近景,尽可能从侧面或半侧面的角度,增加了张嘎敢于斗争的动态构图。
影片中运动长镜头的运用是最具有特色的。比如罗金宝和嘎子两个人经过院子、瓜架,推开一扇门,进了另一个院子,再从墙洞钻过去,经过墙之间的夹道,跳上鸡窝,翻入另一所小院……影片的镜头始终跟随人物的动作和行动路线一气呵成,推拉摇移与升降的综合运用,使得人物动作连贯,环境关系突出,让观众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运动长镜头的运用在60年代初期的中国影坛还是很少见,当时西方的长镜头理论还没有传到中国来。拍摄中这些镜头是在技术很差的情况下,用手工业式的土办法拍摄的。摄影师聂晶的这些探索性的运动长镜头应用更显得珍贵。
回望精彩
嘎子这个艺术形象不仅有爱憎鲜明、敢于斗争的一般革命战士的共性,也有属于一个十二三岁孩子应有的调皮和鬼点子多等特点。例如:张嘎与罗金宝的相遇就极富戏剧性,充分表现出嘎子鲜明的个性特征。
嘎子误以为罗金宝是个汉奸,就扎破罗金宝的车胎,还拿出木头做的手枪,威胁罗金宝,不料却被罗金宝推倒在地。嘎子自己打不过罗金宝,就大骂汉奸,被罗金宝听出端倪。罗金宝让嘎子跟着他走,嘎子硬着头皮,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当嘎子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他要找的老罗叔时,一把扑到罗金宝怀里哭了起来,说自己终于找到了八路军了。
张嘎和胖墩为了一把木头枪打赌比试,这一桥段同样生动精彩,很好地体现了张嘎一个十二三岁孩子该有的那份冲动和不成熟。
胖墩看中了嘎子的木头枪,要求和他比试摔跤,来赌嘎子的木头枪。嘎子没好气地让他一边去,胖墩说你怕了吧,不敢比吧。嘎子马上反驳,比就比,谁怕谁。两个小男孩就像两只小牛一样拧在一块儿。周围的小伙伴在一旁起着哄。
结果胖墩赢了嘎子。嘎子不认输,还耍赖皮咬了胖墩一口。小伙伴们都在一旁嘲笑嘎子。嘎子十分生气,偷偷爬上胖墩家的屋顶,用草堵住了胖墩家的烟囱。看着胖墩和他爸被烟呛得直咳嗽,嘎子偷着乐个不停。胖墩的父亲老满找到了区队长“告状”,结果嘎子受到了区队长的严正批评和关禁闭的处罚。
星光:崔嵬
崔嵬(1923—1979),中国电影演员、导演。原名景文,山东诸城人。20世纪30年代在青岛等地参加左翼戏剧活动。1935年在上海从事工人戏剧运动。1937年初参加上海妇女儿童慰劳团赴北平及绥东前线慰问演出,曾参与改编并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辗转西北各地,后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大文学院等单位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文化局局长等职。1955年主演影片《宋景诗》。1956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主演《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还导演了《青春之歌》、《野猪林》、《小兵张嘎》、《天山的红花》等十余部影片。
崔嵬在导演《小兵张嘎》中,花费了很多的再创作努力。他注意到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张嘎这个人物放在特定的、复杂的环境里,让人物在各种影响之下,有层次地揭示出他的内心活动和性格成长。崔嵬创作出来的张嘎形象,没有那种矫揉造作、过于成熟的“成人腔”,也没有装腔作势的故作天真样。
影片使得张嘎这个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在结尾那场“庆功大会”戏中,崔嵬没有像电影文学剧本里,给张嘎立一个大功。他只是着重地描写了张嘎和小朋友玉英的关系,和区队长一番鼓励的语言。影片结尾这样的处理,使得影片思想内容的加深,同时还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长镜头
长镜头原指景深镜头,是相对于蒙太奇剪辑中分解的镜头而言。长镜头能保持电影时间与电影空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表达人物动作和事件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因而能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符合纪实美学的特征。长镜头把人物行为和自然环境容纳在一个镜头之内,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没有采用分割切换镜头的蒙太奇手法,从而达到了高度的逼真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