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进谏

吴婵娟眨了眨眼,诧异道:“蒋四姑娘,你怎么来京城了?”

几个月前,她跟着吏部尚书李永平家的送嫁队伍,送她的闺中好友李栀娘去江南蒋家成亲,嫁给蒋家嫡长房的嫡长子蒋丰云。

蒋四姑娘是蒋丰云的嫡亲妹妹。

吴婵娟跟她在江南蒋家有过一面之缘。

那姑娘也很诧异地看了她一眼,特别是吴婵娟那双魅惑的重瞳,突然笑着拊掌道:“你是……吴国公府的二姑娘?——想不到又在这里见面了!江南一别,吴二姑娘可还好?”又仔细看了看她,“你瘦了不少。”然后看见了吴婵娟鬓边的小白花,吃了一惊。

吴婵娟抿了抿唇,对蒋四姑娘福了一福,轻声道:“我娘刚过世不久。”

周怀礼笑着道:“这是蒋侍郎家的四姑娘。——表妹,你们认识?”

吴婵娟笑着点点头,“在江南的时候见过一面。我前些日子跟着李家的人送栀娘出嫁,去过蒋家。”

这蒋家是昭王的母妃蒋贵妃的娘家,也就是昭王的母族。

吏部尚书李永平的女儿李栀娘,便是嫁给了蒋家嫡长房的嫡长子蒋丰云,也就是蒋四姑娘的嫡亲哥哥。

吴婵娟对周怀礼微笑道:“江南蒋家有嫡系五房,蒋四姑娘是嫡长房的。”顿了顿,又道:“李姐姐就是嫁给蒋四姑娘的哥哥了。”

蒋四姑娘愕然地看了一眼,对她的好记性也甚是佩服,笑着道:“我们今年才来京城,乡下人没有见过世面,还请吴二姑娘多多指教。”

“蒋四姑娘客气了。江南繁华更胜京城,您要自谦。我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再说我也不常出门。你看着灯会上的玩意儿,我都没有见过呢。”吴婵娟掩袖笑道。

这话提醒了蒋四姑娘。

她笑着踮起脚,眺望远方。道:“吴二姑娘没有去上个月神将府大少奶奶的及笄之礼吧?”

吴婵娟一怔,不知道怎么提起这件事。

盛思颜上个月及笄。吴国公府也是收到帖子的,不过那时候他们已经分家,是二房尹二奶奶代表吴国公府去的,吴婵娟没有去。

“我表妹有孝在身,不便去那种场合。”周怀礼温言帮吴婵娟解围。

蒋四姑娘一点都不在意,笑了笑,道:“哦,那难怪了。你可知道。今天的灯会,跟神将府及笄礼那天几乎是一模一样,特别是那花苞灯笼,据说是周小神将特意为他及笄礼的妻子置办的。神将府的花苞灯笼,都是上好的冰晶玉为笼,不像这里的灯笼,都是白纸糊的,只有半分形似而已。”

冰晶玉玲珑剔透,比水晶还清澈,当然不是这些白纸能比的。

“神将府的林荫小道上。挂着各式各样冰晶玉花苞灯笼,明月高悬,美人如玉。在花苞灯笼的照耀下,看得人眼睛都直了。——吴二姑娘,你说周小神将怎么想出来的呢?真是太感人了!他的夫人太有福气了!”蒋四姑娘语气中满是羡慕和向往。

居然是周怀轩为盛思颜及笄礼想出来的招儿……

吴婵娟眼神顿时黯了下去。

她别过头,看着那些花灯沉默不语。

周怀礼看着吴婵娟黯然的神色,心里一动,笑着道:“表妹,你看那边?好像还有灯谜,我们去看看?”

吴婵娟忙点头。

她一刻也不想再看见蒋四姑娘的神色,更不想听见她说话。

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如同刀子一样插到她心里。

差一点点,这些花灯都是他为她做的了……

吴婵娟失魂落魄地跟着周怀礼往灯谜那边走。

周怀礼走了几步。又退了回来,来到蒋四姑娘面前道:“这里人多。姑娘记得跟家里人在一起,不要一个人贪玩到处跑。”顿了顿,也提醒她:“京城人多胆大,比江南民风彪悍,蒋四姑娘一定要小心。”

蒋四姑娘吃了一惊。

这种来自一个陌生人的关心和问候有种格外动人的魅力。

眼看周怀礼带着吴婵娟越走越远,蒋四姑娘还是立在车前,眯着眼睛看着他们的背影。

“……四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她们已经到了,在那边问您要不要过去?”她的丫鬟悄声过来提醒她。

蒋四姑娘点点头,“走吧。”转身带着丫鬟去和另一边的二姑娘、三姑娘汇合。

“二姐、三姐。”她行了礼。

蒋家的姑娘矜贵,不急着出嫁,最早也要满了十八岁再说。

蒋二娘已经二十岁,才刚刚定了亲,明年会出嫁。

蒋三娘十八岁,也才定了亲,婚期在两年之后。

蒋四娘满了十六,还没到十七,亲事还没有影子。

她们倒也不急。

蒋家姑娘嫁得晚是传统。

嫁得早的都是进宫服侍皇帝。

不过自从她们的姑祖母蒋贵妃进宫之后,她们蒋家已经有两代女子没有入宫的了。

“在跟谁说话呢?说了这么半天。”蒋二娘笑着拿扇子点了点四娘的肩头,“咱们去那边吧。我看见那边有几盏灯笼很是别致。”

蒋四娘笑了笑,“好啊,咱们一起去看!”

……

皇宫的御书房里,灯火通明,不比京城长街上的花灯少。

夏启帝气呼呼地坐在书案后头,拍着自己面前的一沓奏章,沉声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个两个都来弹劾朕的母舅家?朕的母舅为国征战沙场这么多年,哪里是这些酸儒能比的!”

“陛下慎言!”在书案前躬身伺候的王毅兴忙低声阻止夏启帝再说下去。

夏启帝也知道他不能骂言官。

言官就是专门骂皇帝的,骂朝臣的,这是他们的工作。

但是谁愿意听忠言呢?忠言本来就逆耳,谀辞才能让人心旷神怡……

夏启帝张了张嘴,恨恨地拿起书案上的一碗茶水灌了下去。

“陛下,这也是臣将这些奏章送来给陛下看的原因。如果您还不想法子。他们会愈演愈烈,最后甚至来个轰轰烈烈的‘文死谏,武死战’。您怎么办?”王毅兴轻声提醒夏启帝。

这些言官弹劾赵家权倾朝野,有揽权之虞。希望陛下能整敕朝纲,肃清逆流。

王毅兴作为新科状元,最近轮值到尚书房,专门整理朝臣每天上的奏章,一本本登记造册,然后送到陛下的御书房御览。

“还能怎么办?朕不能被他们吓倒!动不动就死谏死谏,朕是抄了他家,还是杀了他娘。谏个头谏!——朕的母舅家不过占了几个位置而已,大夏朝堂的位置那么多,谁忒么天天盯着那么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夏启帝捶了捶桌子。

王毅兴正要开口劝夏启帝,就听见御书房外传来一声通传:“太后娘娘驾到!”

夏启帝忙从书案后头站起来,和王毅兴一起迎接太后。

现在的太后,便是先帝夏明帝的皇后。

她笑着走了进来,抬手道:“不用这么大礼,都坐吧。”

夏启帝这么多年是跟母后一起在太皇太后手下熬过来的,对这个母后言听计从,十分恭敬。

“母后这么晚了。还过来?要不要准备宵夜?”夏启帝忙问道。

太后摇摇头,“不用了。”又道:“哀家听说有人弹劾哀家的兄长,所以想来看看哀家的兄长到底做了什么事?”

夏启帝指了指那沓奏章。“喏,都在那里。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把眼睛天天盯着赵侯家,才能找出这么多破事儿!”

太后走过去,随手拿起几份奏章看了看。

“欺男霸女?”

“抢占田地?”

“权倾朝野?”

“索贿行贿?——哼,真是胡说八道。索贿也就算了,谁担得起哀家的娘家行贿?!”太后轻哼一声,将奏章撂下了,“都是无稽之谈。皇帝。你把他们都撤了,看谁再敢大放厥词!”

王毅兴一听太后这“简单粗暴”的手段就觉得牙疼。忙对夏启帝摇了摇头。

夏启帝到底比他母后对于朝政之事还是懂得多一些,虽然心里对母后的提议不无赞同。但是理智告诉他,这样做不好。

“母后放心,朕一定想出个万全之策,让这些言官闭嘴!”夏启帝忙向太后保证。

太后这些年的心思都在宫里头跟太皇太后斗,不像太皇太后,一直执掌朝政,眼光和境界都相差太远。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宫人回去了。

夏启帝坐了下来,擦了把汗,叹息道:“这可怎么办?”说完抬头看向王毅兴,“王爱卿,你说朕该怎么办?”

王毅兴想了想,道:“陛下若是真的问臣有什么想法,臣觉得,不如另外抬举几个人,移开言官们的目光。这样他们就不会一直盯着赵侯府了。”

“另外抬举几个人?”夏启帝眯了眯眼,“抬举谁?”

王毅兴从那些奏章里又抽了两本出来,“江南的蒋家和尹家,陛下有没有想过要重用?”

夏启帝想了半天,皱眉道:“……蒋家,不太好吧……”

蒋家是昭王的母家,抬举蒋家,岂不是为昭王搭梯子?

再说王毅兴还是昭王的小舅子呢,他会不会是在给自己挖坑?

夏启帝又把审视的目光投向王毅兴。

王毅兴微微一笑,像是没有注意到夏启帝审视的目光,只是一脸诚恳地道:“陛下,您要这样想,蒋家,是个大家族。既然是大家族,人多,那么心就杂。蒋家确实是跟昭王关系密切,连臣都跟昭王关系密切,但是那又怎样呢?臣是大夏朝廷的官,陛下的属下,不是昭王的属下。同样,蒋家是大夏的臣子,不是昭王的私属。而且……”王毅兴顿了顿,笑道:“陛下,您也可以把蒋家,变成您的姻亲,这样不就跟昭王扯平了?”

“哦?”夏启帝这才觉得有些意思了,兴致勃勃地用手肘撑在书案上,“你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陛下登基,应该选妃了。当年蒋贵妃不就是这样进宫了吗?——陛下,您也可以有一个蒋贵妃。”王毅兴的声音循循善诱,像是有魔力一样,能够引出人心中最深刻的愿望。

夏启帝大喜点头,“这个主意不错!朕就先抬举蒋家,对了,还有尹家!”

然后再下旨选妃,让蒋家和尹家把女儿往宫里送就可以了。

王毅兴点点头,“陛下圣明!您想,蒋家在江南也是豪门巨族,跟尹家能够并称江南“二王”,意思是他们两家在江南可以一手遮天,是不封王的王族。这份实力,不为陛下所用太可惜了。”

而蒋家的女儿,也就是蒋四姑娘的姑祖母曾经进宫服侍夏明帝,后来还诞下二皇子夏昭,一举晋封贵妃,曾经在内宫和皇后娘娘打成平手,蒋家在江南的风头一度盖过了尹家。

只是后来二皇子夏昭犯禁出家,蒋贵妃自缢,蒋家才慢慢沉淀下来。

这几年随着二皇子夏昭还俗,新帝登基之后他又封了昭王,蒋家才又开始吸引众人的目光。

“陛下,让蒋家人和尹家人入京做官,还有两个好处。”王毅兴进一步给夏启帝分析,“一来这几个江南大族若是在江南成了气候怎么办?调任这几家里面的嫡系人马来京城任职,也能就近观察他们有没有不臣之心。二来嘛,也是堵这些言官的嘴。再则等蒋家和尹家姑娘入了宫,您就高枕无忧了。”

反正这些人家也是皇亲国戚,同样能入朝为官,这样能够分散一下赵家身上被弹劾的压力。

不过王毅兴并没有提醒夏启帝,蒋家、尹家这些江南大族和北方以军功起家的赵家还是不一样。

江南人读书之风很盛,科举取士,七成进士都是来自江南。

蒋家和尹家有的是中过进士的嫡系子弟,从资历上来是,进六部做堂官是堂堂正正的,无人可以挑剔他们。

赵家却不一样。子弟从来没有中过进士,却一直在谋求要入六部做堂官。

现今的吏部尚书李永平咬牙硬扛,不肯应承,已经被赵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本来是要将现在的吏部尚书除之而后快。

有蒋家和尹家入京,至少能够遏制一下赵家的势力。

“好!”夏启帝重重一敲书案,“拟旨!封蒋随风为礼部侍郎。尹安伯为兵部侍郎。即日上任!”

第二更也是四千字。俺也是蛮拼的。越忙越想写。反而空闲的时候就各种拖延症爆发。orz。一定要求的!上午看见好少,悲伤滴睡着了……

。(未完待续)

第49章 依你第86章 忌惮第54章 娘家人第68章 意图第50章 机会第68章 逼宫第23章 无妄第144章 喜事第32章 抽薪第89章 好戏第46章 亲疏 4K第41章 不算话第259章 “嫁祸”第130章 寿辰第259章 “嫁祸”第23章 相见第154章 坦白第28章 不争第102章 立储第131章 路窄第256章 圣物第40章 轻重第271章 驱赶第220章 如愿第19章 监理第137章 寻找第24章 得讯第10章 起心第170章 内应第114章 选择第41章 守护者 粉红780+第47章 九月蜂第19章 线索第58章 排除第101章 反击 粉红330+第122章 说情第67章 关系第185章 门神第48章 相认第135章 断生第94章 五年第57章 寻找第18章 考验第93章 追究第112章 元宵 下第222章 用心第32章 阳谋第136章 守护第101章 爬墙第129章 断路第113章 救我第139章 重礼 猪头的520灵宠缘+7第41章 辨药第260章 肃清第98章 真假第94章 金矿 enigmayanxi和氏璧3+第199章 上门第21章 照面第59章 翻腾第202章 入库第165章 挤兑第297章 聚首第70章 大阿福 enigmayanxi仙葩缘+2第65章 图穷第38章 跪下 粉红720+第22章 逼急第109章 追杀第12章 入微第2章 气味第111章 元宵 上第9章 专心第126章 敲打第273章 在乎第117章 永恒第141章 显摆 猪头的520灵宠缘+9第224章 表白第68章 宠溺第78章 告诫第61章 归来第285章 第三世第206章 试探第75章 争抢天助自助者盛宠需要亲的支持第259章 “嫁祸”第12章 妙手第290章 决断第54章 面具第36章 福星第182章 相依第218章 定亲第31章 画眸第36章 关注 粉红690+第8章 探口风第12章 进谏第31章 身陨第13章 来袭第22章 逼急第54章 缺口第125章 心事 see_an仙葩缘+2第61章 亮相(上)
第49章 依你第86章 忌惮第54章 娘家人第68章 意图第50章 机会第68章 逼宫第23章 无妄第144章 喜事第32章 抽薪第89章 好戏第46章 亲疏 4K第41章 不算话第259章 “嫁祸”第130章 寿辰第259章 “嫁祸”第23章 相见第154章 坦白第28章 不争第102章 立储第131章 路窄第256章 圣物第40章 轻重第271章 驱赶第220章 如愿第19章 监理第137章 寻找第24章 得讯第10章 起心第170章 内应第114章 选择第41章 守护者 粉红780+第47章 九月蜂第19章 线索第58章 排除第101章 反击 粉红330+第122章 说情第67章 关系第185章 门神第48章 相认第135章 断生第94章 五年第57章 寻找第18章 考验第93章 追究第112章 元宵 下第222章 用心第32章 阳谋第136章 守护第101章 爬墙第129章 断路第113章 救我第139章 重礼 猪头的520灵宠缘+7第41章 辨药第260章 肃清第98章 真假第94章 金矿 enigmayanxi和氏璧3+第199章 上门第21章 照面第59章 翻腾第202章 入库第165章 挤兑第297章 聚首第70章 大阿福 enigmayanxi仙葩缘+2第65章 图穷第38章 跪下 粉红720+第22章 逼急第109章 追杀第12章 入微第2章 气味第111章 元宵 上第9章 专心第126章 敲打第273章 在乎第117章 永恒第141章 显摆 猪头的520灵宠缘+9第224章 表白第68章 宠溺第78章 告诫第61章 归来第285章 第三世第206章 试探第75章 争抢天助自助者盛宠需要亲的支持第259章 “嫁祸”第12章 妙手第290章 决断第54章 面具第36章 福星第182章 相依第218章 定亲第31章 画眸第36章 关注 粉红690+第8章 探口风第12章 进谏第31章 身陨第13章 来袭第22章 逼急第54章 缺口第125章 心事 see_an仙葩缘+2第61章 亮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