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海水晒盐

王爷经商算不上是大清的头等国家大事,但是在康熙皇帝的眼里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经常借口来府上品尝姨妈的新样菜式,和王爷提起异域的事。其实就是对异域怎样兴国安邦感兴趣。那么大的一个国家连皇帝都没有,不用说别的,就是老百姓怎么解决吃饭就是一个相当大的国计民生问题。

王爷告诉他异域的粮食大多是用化肥催长的,因为人口太多,必须寻求高产粮,用了化肥的粮食作物都在亩产千斤以上。

康熙非常高兴:“皇伯父怎么不把人家怎么做化肥的方法带回来呢?”

“不是臣不想让咱们大清的土地多打粮食,是化肥对土地的污染很严重,用过化肥的土地再不用化肥了,不但不能高产反而会减产。咱们大清的土地面积跟异域差不多少,但是人口却没到人家的十分之一,根本就用不着使用化肥。”

“您说过那里的人口有十三亿,粮食解决了,食盐怎么办?”

“对于那边的食盐臣多少知道一点,他们那里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都是食用粉状的海藻碘盐,盐类根本就不紧缺。也没有卖私盐的说法。海藻碘盐是以精制盐为原料,合理添加海藻碘,严格按照标准精制而成的纯天然生物补碘产品。精盐也叫细盐、是经过去除杂质后再结晶出来的盐,杂质少,经过加工后有些微量元素也被去除了,有时还要加入碘,特意制出加碘盐,用来预防甲状腺病。常见的甲状腺病有粗脖子病,也叫甲状腺肿大,还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前者是身体缺碘造成的,后者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防止粗脖子病应该食用碘化盐,多吃海生动植物比如海带、海藻、海蜇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有神经过敏、情绪急躁、多言爱动、多思多虑、多食多饥等症状。医生诊断确诊后会采取建议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多吃些维生素和手术切除的方法。这个海藻碘盐里就包括了防治甲状腺病的碘类和海藻,但是在加入碘类和海藻也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加多加少都不行。异域那里海藻碘盐的零售价是国家统一规定的,这样就杜绝了经营盐类的商家囤积居奇。”

康熙皇帝被王爷的话深深震撼:人家那边的官府还真是为老百姓着想,让老百姓吃海藻碘盐不长粗脖根儿。

“咱们大清也应该可以借鉴人家生产和管理食盐的方法吧?”

“皇上啊,老臣知道您是为了国家的兴旺,为了大清的繁荣。可是咱们的生产方法、制造设备都无法跟人家相比,有些事就不好借鉴的。比方说他们的制造设备都是成套的,价格相当昂贵,老臣手里的钱就是买人家的一小部分都不能够。就算买回来也不会使用,因为没有那方面的专门知识。那里的每一行都很高深、复杂。就说生产海藻碘盐吧,在把粗盐提炼成细盐的时候要往里添加一定数量微量元素,还要用一种叫活性炭的东西过滤,还要加海藻和碘,麻烦着呢,这些知识都不是一天半天能掌握的。老臣很惭愧,虽然还俗之后也读了点书,其实是没上过学的文盲。再说了,那边的所有制造行业、很多学科,甚至是日常生活都是离不开电的。光是电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学科,一个电力方面的工程师起码也要读二十年的书。再说了,咱们大清和异域是两种社会制度,各行各业都是完全不同的管理方法,商业运作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哦?您能说说吗?”

“老臣只知道咱们大清的盐都是由官家经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样就能保证财政收入,也能防止盐商囤积居奇,保持社会稳定。但是这种做法往往会被指责为与民争利。咱们大清的盐主要有海盐、井盐、岩盐几种。海盐主要出产地是山东、江淮和淞沪这些临海之地,井盐出产地在四川,岩盐在山西。老臣不大清楚咱们大清是怎么生产食盐的,但是朝廷有规定,普通商贩不能卖盐。异域对盐的管理叫统购统销,看似大同小异,食盐也是国家管理,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但是人家生产食盐的产量大,生产周期短,根本就不短缺,这样就不能发生囤积居奇。那里的大小商贩都可以卖盐,不管是小商贩的食杂店还是大商号的超市,都可以卖盐。都是国家统一价格,统一生产的袋装海藻盐。不管是什么商号,零售价都是一块钱一袋。大多都是从海水中提取,都是采用海水晒盐的方法。”

“您和小伯母、田舅舅没有把海水晒盐的详细方法带回来吗?如果咱们大清的食盐产量大了,也是由国家统购统销,就不会有盐商们囤积居奇、自发横财的事了,也没有什么盐引的麻烦事了。”

“皇上啊,我们三个人初到那里的时候,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对那里的很多日常生活都应付不了,要是没有甘霖师父把我们托付给他的朋友韩大姐,我们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哪里想到食盐的事情?您小伯母是女人,精力都放在怎么学习人家做吃的、穿的上头了,老臣呢,跟着那位大姐的丈夫学习怎么种树、种花、养蜂这些技艺。田总管学习了那里的一些简单的器械使用和人家管理商家的方法。老臣是在电视节目里看到海水晒盐的这个词儿,只是那么简单的几句话。也不知道您小伯母和田总管听没听过那位大姐说起海水晒盐的事儿,回头老臣问问他们,哪怕是生产出来没有人家的质量好,咱们也可以试试。”

“是吗是吗?朕太高兴了!咱们大清还是很缺盐的,如果您只能试验到能用海水晒出细盐,没有什么海藻什么碘的,也是对咱们大清的重大贡献啊。让咱们大清不在食盐上引起那么多的争端,您就给大清又立了一个大功。”

“记得当年太皇太后也曾问起过异域的食盐问题,还问过老臣有没有配方,老臣实在惭愧,只言片语的说不明白,怎么敢随便乱说。”

康熙马上就明白了王爷的意思。如果皇玛么发懿旨让皇伯父马上就用海水晒盐,他们晒不出来就是欺君之罪。而且当时皇玛么和父皇针尖对麦芒的,皇伯父听从皇玛么的懿旨,又晒不出来,父皇跟皇玛么之间的矛盾就会更深。看样子皇伯父真是个很睿智的人,人家学回来的技艺拿出来是对大清的贡献,不拿也是情有可原,谁愿意给自己找枷扛?就说:“这事您别当负担,问过小伯母和田舅舅,行则行,不行咱们还用老办法。”

“老臣多谢皇上体恤。”王爷并没有说当年太后以命令的口气让啊他们晒盐。那个时候太皇太后还是很有些权力的,如果晒盐不成,完全可以把自己定个“欺君之罪”,因为当时她非常忌惮自己,生怕抢了她儿子的龙椅。现在的情形就大不一样了,首先是太皇太后的权柄基本上都给孙子拿到手里了,而且自己手上有先皇遗诏,就是不想当皇上,对她也是很大的震慑力。她为什么对两府这么客气,就是怕自己随时要回那张龙椅。你说你没那个心思,她信吗?

海水晒盐的方法云儿的手里确实有,也不怎么复杂。就是把粗盐变细盐有点麻烦,要用活性炭过滤,否则其中的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等杂质就还是留在粗盐溶液里。食用起来对人体还是有很多不利。

皇上也没好意思再追问王爷,人家每年都给国库送进去几百万两银子,还要追着人家要晒盐的方法,就象是要在一头牛身上剥下两张皮那样不讲道理。

幸亏是小丽漫天撒网,她觉得什么可能赚钱就给下载下来按到纸上。那就试试吧!这样的事肯定是田亮打头阵。别看他现在是定国公,国公爷那也是皇亲国戚了,当今皇上的舅舅啊。可是很多事做起来还得他事必亲躬,没有他的指导根本谁也玩不转。

王爷跟云儿把皇上的意思说了,云儿当晚就从某个地下密室把海水晒盐的资料隔空搬运过来了。田亮把打印材料拿到手,回家研究了好几天实施方案。然后跟王爷说:“过去的海水晒盐就是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异域的盐田也是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析出食盐,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可以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在粗盐中依次加入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用活性炭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再加入稀盐酸溶液,得到的蒸发结晶就是纯净盐氯化钠。这个过程是很麻烦的。好在是在异域就有这个准备了,咱们买了大量的活性炭和数量不太多的氯化钡等,足够二十年用,所以说海水晒盐是肯定成功的。到那个时候咱们也该离开了,皇上怎么办就不是咱们的事了。不过呢,活性炭的制作方法倒不是很难。”

“那就开始行动,咱们只负责做试验,成功了就把方法交给皇上,以后的事就让他自己解决。不能什么事都依赖咱们。”

资料看明白了,各种添加材料的比例也记住了,再加上其它的各种晒盐的工具、器械也都准备好了,田亮和王爷就带着二十名亲兵、十名侍卫和做饭的厨师、打更的更夫等全套人马赶赴天津。跟当地知府衙门接洽,让他们给划出来一片平坦、向阳的滩涂。招募当地的瓦匠来干活。

瑞王爷和定国公亲自到知府衙门,那可是天大的荣耀,

知府大人听说瑞王爷是来建造盐田的,这是大清的大事啊,二话没说就从当地抽调了二百名身强力壮的民夫来帮王爷。

地面很快就处理好了,拦住海水的方形盐池的小堤坝也垒砌好了,晒盐正式开始。别看民夫们基本上都是干粗话的人,不等于他们什么都不懂,田亮告诉他们王爷是在这里试验海水晒盐,这些民夫们齐刷刷地给王爷跪下了,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王爷是给他们送饭碗来的,因为建造出来的一大片晒盐池就说明了王爷的气魄,不想干正事儿的人怎么肯投资这么大?盐是人的生活中必须有的东西,天天都要吃盐,能吃饭的人都离不开盐,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当第一批洁白的细盐装进小包装的盐袋里的时候,民夫们都激动得掉泪了:过去是以熬盐的方式提炼盐的,出来的都是粗盐,是黄色的,味道很苦。大清的条件哪有什么活性炭之类的?现在都能生产这么洁白的盐了。

王爷让田亮把晒盐的全部过程都告诉了康熙皇帝,然后由他把今后晒盐的大业交给他可信的人,就退步抽身了。府上的生意很多,实在是没有时间经营这个,康熙皇帝都愣住了。这么大的技艺就让给自己了?田亮笑了笑说:“我们是把方法带回来了,也带回来一定数量的活性炭和氯化钡等,因为手里的钱是有数的,买的并不多,没有氯化钡这些东西就用活性炭吧,虽然盐的质量不如异域,总比没有强。活性炭倒还可以自己生产,别的干脆没门儿。有关活性炭的资料,微臣找到了就交给您。您要感谢就感谢一位叫乔丽的姑娘。是她从异域的网站把这条信息给您小伯母打印下来的,她们两个是朋友。”

“朕要怎么当面表达谢意呢?怎么赏赐这位姑娘呢?”

“这个您做不到,微臣也做不到,因为太远了。您记住她的名字就行了,不忘了她对大清国做出的贡献就好。她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村姑娘。很顽强、坚韧,从两千多里以外的农村来到京城,不但给表哥家操持家务,还要帮助姨妈的生意,还要自学大学的课程,还要带着您小伯母上街买东西。对了,忘了告诉您,两千斤海水可晒出来六十斤盐。”

王爷知道,大清很缺盐,自己一旦做了晒盐的生意,是离不开是非的,而且府上的生意不会再扩大到无限。把海水晒盐的方法交给皇上,皇上会把以后的盐场交给内务府管理。与此同时,王爷也把活性炭和氯化钡等全部交给皇上,他是不想被盐场牵扯精力了。手里还有山一样的货物要出售!

康熙都不知道怎么感谢皇伯父了。看似一个方法、一个配方,如果他不给你你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就是这么一个方法不但能解决大清国的食盐紧缺状况,还能把过去的很多关于盐的弊病都解决了。同时他也明白了皇伯父当年为什么不把配方交出来。是人家不能不要脑袋!同时康熙也猜到了自己的祖母可能因为太宗的立皇伯父为储君的这么一句话而忌惮皇伯父,甚至是想找什么把柄铲除他。皇伯父太睿智了,很懂得什么是恰当时机。卸磨杀驴是很多统治者的手法,对功高盖主的人采取的手段。但是对皇伯父用这种方法,就是丧尽天良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师父来了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上千秋第四百三十六章 正式试菜第六百八十六章 总管小妾九第五百九十四章 话说异域第四百六十六章 御赐金匾第八百一十七章 第一侧室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波龙山寨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康熙出宫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匹妇有责第三百四十四章 再次砸场第六百三十一章 冰儿之母二第五十一章 润玉格格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全体回家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杭州锦锻第三百六十二章 开导鱼儿第一百七十一章 机压花边第七百五十七章 联袂演出第七百一十八章 小小山民第一百八十五章 返回王府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凌娟进宫第九十一章 真心关爱第七百三十一章 苏府被抄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师父解厄第一百零八章 大宗购货十一第二十三章 龙儿少爷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宗购货十八第五百七十七章 精益求精第五百三十六章 过继风波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斤肉瘤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临时决定第三百一十五章 试做手袋第三百九十三章 正式开业第五百六十一章 诰命进宫四第八百一十七章 第一侧室一第八百六十六章 平凉之行(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赈灾施粥第二百九十一章 统领夫人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母女重逢一第八百零四章 搜集罪证第二百零二章 前景乐观第七百五十三章 雪儿获救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有意撮合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安然回府第四百九十八章 刑场奇闻第二百二十五章 翻箱倒柜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规划管理第八百八十三章 布庄被抢第二百零六章 查看货物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苏州丝绸第十三章 天国神游第六百二十一章 鸣琴表妹一第八百四十二章 李渔学戏第一百七十七章 准备返回第五十七章 王府异象第七百二十四章 波龙山寨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峰回路转第五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三十五章 赐名封赏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赠礼物第三百六十章 陌生货物第六百九十章 王府冰景二第四百章 初次拼布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鸣琴表妹四第七百八十五章 印度夫人一第五百零四章 筹备卖画一第一百零九章 师父来了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东贵娶亲第五百二十六章 内销商店第六百七十五章 云儿画艺第六百四十九章 多样布匹一第二十六章 龙儿少爷五第七百章 兄妹重逢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女重逢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草香茶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下云南(七)第九十三章 龙凤双胎第二十八章 太后懿旨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分散书籍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新样冰果第三百零九章 培训教习三第一百零七章 险些遭劫第七百九十四章 艺动京城第二百零九章 主仆情深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奇礼物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丽布头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准备返回第六百七十九章 总管小妾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路北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老友重逢二第三百六十章 陌生货物第四百二十九章 昌平卖布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虚心请教第五百七十七章 精益求精第七百六十九章 吴桥搭档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宗购货二十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布艺加工第六百四十一章 第一桶金第二章 酒席宴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研习舞蹈
第五百七十一章 师父来了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皇上千秋第四百三十六章 正式试菜第六百八十六章 总管小妾九第五百九十四章 话说异域第四百六十六章 御赐金匾第八百一十七章 第一侧室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波龙山寨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康熙出宫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匹妇有责第三百四十四章 再次砸场第六百三十一章 冰儿之母二第五十一章 润玉格格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全体回家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杭州锦锻第三百六十二章 开导鱼儿第一百七十一章 机压花边第七百五十七章 联袂演出第七百一十八章 小小山民第一百八十五章 返回王府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凌娟进宫第九十一章 真心关爱第七百三十一章 苏府被抄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师父解厄第一百零八章 大宗购货十一第二十三章 龙儿少爷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宗购货十八第五百七十七章 精益求精第五百三十六章 过继风波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斤肉瘤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临时决定第三百一十五章 试做手袋第三百九十三章 正式开业第五百六十一章 诰命进宫四第八百一十七章 第一侧室一第八百六十六章 平凉之行(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赈灾施粥第二百九十一章 统领夫人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母女重逢一第八百零四章 搜集罪证第二百零二章 前景乐观第七百五十三章 雪儿获救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有意撮合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安然回府第四百九十八章 刑场奇闻第二百二十五章 翻箱倒柜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规划管理第八百八十三章 布庄被抢第二百零六章 查看货物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苏州丝绸第十三章 天国神游第六百二十一章 鸣琴表妹一第八百四十二章 李渔学戏第一百七十七章 准备返回第五十七章 王府异象第七百二十四章 波龙山寨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峰回路转第五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二百三十五章 赐名封赏第一百七十二章 互赠礼物第三百六十章 陌生货物第六百九十章 王府冰景二第四百章 初次拼布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鸣琴表妹四第七百八十五章 印度夫人一第五百零四章 筹备卖画一第一百零九章 师父来了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东贵娶亲第五百二十六章 内销商店第六百七十五章 云儿画艺第六百四十九章 多样布匹一第二十六章 龙儿少爷五第七百章 兄妹重逢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女重逢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草香茶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下云南(七)第九十三章 龙凤双胎第二十八章 太后懿旨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分散书籍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新样冰果第三百零九章 培训教习三第一百零七章 险些遭劫第七百九十四章 艺动京城第二百零九章 主仆情深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奇礼物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丽布头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准备返回第六百七十九章 总管小妾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路北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老友重逢二第三百六十章 陌生货物第四百二十九章 昌平卖布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虚心请教第五百七十七章 精益求精第七百六十九章 吴桥搭档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宗购货二十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布艺加工第六百四十一章 第一桶金第二章 酒席宴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研习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