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今日选东宫

兴宁坊和永嘉坊位于长安东城通化门大街的南北两边,再往南就是李隆基由当年的龙潜旧邸而改建成的兴庆宫。所以,自从皇子们逐渐年长迁出宫中之后,李隆基就下令在这两坊之中大兴土木,兴建十王宅,而后又扩建成十六王宅和百孙院。甚至连太子李亨在入主东宫后,大部分时间也都住在这里的别院,而非宫中的东宫。皇子皇孙们在这里不缺人侍奉,也不缺各种供给,但行动自由却极其受限,一举一动都有监院中官上报天子。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李隆基逃离长安后,又在朔方安北两路大军的扈从下回来,一时威信大失,再加上中上层宦官逃散得多,下头宦官李隆基又不熟悉,监院中官制度也就名存实亡。可此次杜士仪一回来,面对堵上自家宅门的皇孙们,他却是反应激烈,竟是不但把这些龙子凤孙全都“护送”了回来,又命麾下牙兵和万年县廨的差役守在这里,这十六王宅和百孙院顿时又恢复了往日的监牢光景。

如今,一座座华美的宅邸中,也不知道多少天潢贵胄唉声叹气,背后咒骂杜士仪的更是不计其数。可骂归骂,天子即将乘舆降临的大事却是重中之重,如今这两坊之中人人都在紧锣密鼓地预备,每一个人都希望君父能够驾幸自己的宅邸,因为那就意味着自己成为储君的可能性更大一分。

身为皇子皇孙,他们竟是连很多官员都不如,除去节庆的时候随大流磕头面圣,平时竟是连和君父说一句话的机会都很少。而他们生育了那么多儿女,李隆基这个早已升格当祖父的别说把人认全,恐怕能够几百个皇孙当中,叫得出名字的一只手就能数出来

李隆基子嗣旺盛,但排行靠前的那些皇子这些几乎凋零殆尽。长子李琮已经病故,李琰因为厌胜之罪而被废黜王位软禁忧死,至于两任太子李瑛和李亨,鄂王李瑶、荣王李琬、光王李琚,无论李隆基承认与否,在外人看来,这些皇子差不多都能算是直接间接死在李隆基手里。因此,如今尚存的皇子中,若论排行,却是仪王居首,但这位十二皇子却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

所以,当这次天子破天荒第一次驾幸十六王宅,听说其没有往自己这儿来,反而第一个便是去了颖王宅,仪王反而长长舒了一口气。

“阿弥陀佛,真是不枉我天天烧香拜佛……来人,去给我好好告诫那两个孽畜,如果再敢私自跑出去交接大臣,我就上书,革除他们的宗籍,逐了他们出门,看他们还敢打着我的旗号在外头招摇撞骗”

反正他从来没有奢望过去当什么皇帝,也没那本事,谁爱当谁当

杜士仪今日奉诏在大明宫丹凤门前等候,一路跟着李隆基来到颖王宅,见李隆基一路上左顾右盼,频频叹息,满脸感慨,哪里不知道这位大唐天子是装的。大唐历代夺位之争全都呈现白热化态势,其中尤以武后晚期到先天后期这十年为最。所以,通过唐隆政变彻底掌控权力的李隆基,对于兄弟儿孙的防范也是空前的。这次广平王妃崔氏上书闹出了这样绝大的风波,李隆基如今莅临此地,又哪会真情流露?

可防范宗室夺权固然没错,但同时也限死了宗室拱卫皇权的可能历史上中晚唐,别说藩镇举兵造反,就连政变的主角也都变成那些宦官了

“杜卿。”

听到这一声召唤,杜士仪立刻排除杂念,策马上前欠了欠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朕已经老了,如今业已打算退位让贤,今日特意召你相从,只是想让你帮朕一块参详参详,到底哪个皇子皇孙能够接替朕的位子,力挽狂澜。”

这是高力士前来传信时,杜士仪就已经猜测到八分的结果。此时此刻,他想都不想地答道:“立储是陛下家事,也是国事。如若陛下将其当成是家事,乾纲独断即可;如若陛下将其当成是国事,则应该召五品以上大臣公议。臣不敢妄议,就此请告退。”

见杜士仪竟是就这么想要走,李隆基登时大急。如今连走路都需要拐杖的他猛地一撑扶手,就这么把身体探出了安车,声音颤抖地说道:“杜卿何出此言?朕如今重病在身,好容易方才有这清醒的一天,更何况六神无主,心早已乱了,杜卿就不愿意陪朕在这宫外最后走一遭吗?”

“这……陛下还请不要激动,臣从命就是。”杜士仪心中冷笑,答应了一声后,便不动声色瞥了一眼今日扈从。除了一队龙武军之外,还有阿兹勒麾下的前锋营一部,两边人数一半对一半,刚好势均力敌。

留下杜士仪,李隆基这才在高力士的搀扶下重新坐定,见杜士仪无奈策马在后,他心中稍定,拢在袖中的双手放在身前紧紧绞在了一起,脸色虽是平静,心里却说不清是紧张,还是激动。他从出生未久开始,经历的就是整个大唐最动荡的时期。伯父中宗被废,父亲登基,被废,祖母称帝,武家人和二张先后擅权骄纵,然后是一场神龙革命中宗复位,紧跟着他联合太平公主杀韦后安乐公主,把父亲拱上皇位,最终又以一场唐隆政变,自己登上了帝位。

他的前半生都是在腥风血雨里拼杀出来的,这些年确实太安逸了,可他还宝刀未老

“陛下,颖王宅已经到了。”

颖王李徼乃是十三皇子,虽然及不上荣王李琬的所谓贤明,但也有些文采。杜士仪随李隆基进入其间,就只见屋宇固然是工部营造,颇为华美,可内中陈设却都简简单单,甚至连此次天子驾临,都不曾铺上什么红毯垫脚,简朴得连公侯宅邸都比不上。率儿孙迎驾之时,这位年近四旬的皇子从容不迫,言谈举止无不彬彬有礼,李隆基这个当君父的都不知不觉露出笑容来。

面对这样的情景,杜士仪也微微一笑。之前堵自家大门的皇孙里,并没有这位颖王的儿子,由此可见,有见识的到底是有见识的,对于分寸进退的把握着实绝妙。只不知道这位颖王对于此前文名更胜于己的荣王李琬之死,心里到底是个什么看法。

他这次回来,甚至都不曾去见过姜度和窦锷,可杜十三娘已经提供了相应消息,颖王入宫觐见天子的次数很不少,从这一点来看,也许有人会说,李隆基对这位皇子之中较为年长的贤王颇为属意。

可他冷眼旁观李隆基和颖王李徼一来一回的对话,却只觉得一个假慈,一个假孝,那父子君臣的情分看上去极其别扭。这也很自然,只怕颖王活了这么大半辈子,也就是这些日子方才得到了君父的突然垂青。李徼能够在这个时候还能把持得住,没有贸贸然试探大臣们对于自己的支持,这已经算得上是很稳重沉得住气了。如果换成从前的盛世大唐,也许这位皇子还能够稳稳当当做一个平庸之主,可现在……

光凭李隆基不停地留意他的表情,他就足以判断出,李隆基并不像表面上对颖王李徼那么欣赏

李徼的儿女队伍并不像自己那些兄弟一般壮大,只有嫡长子李伸封了荥阳郡王,其他儿子或庶出,或太小,所以除了李伸,他只是让其他人拜见了天子之后,就把这些儿女全都遣退了下去。大约因为李徼实在是太过谨慎,李隆基找不到太多的话题可说,于是在颖王宅中的停留时间也不过是两刻钟。当自始至终都没说几句话的杜士仪跟着自己从颖王宅中出来时,肩舆上的李隆基突然出口问道:“杜卿觉得十三郎如何?”

“颖王虚怀若谷,俭约好学。”

这样一个评价听上去很不错,但杜士仪脸色口气全都平静得看不出任何端倪,李隆基也就没有再多问,但心下却笃定了不少。他此次驾幸十六王宅,仿佛完全是兴之所至,根本没有按照排行,下一个莅临的便是盛王宅。

盛王李琦乃是寿王李瑁一母同胞的弟弟,想当初武惠妃仍在时,他也曾经是天之骄子,可随着母亲不明不白地去世,他也就随之沉沦了下来,唯一幸运的就是不像寿王李瑁,险些连王妃都给君父夺去了。李琦和李瑁一样承袭了父母外貌上的优点,长得丰神俊朗,再加上从小受过颇为不错的教育,谈吐也有些不凡。

相较于之前的颖王李徼,他显然对于杜士仪陪同天子走这一趟是早就知情的,和李隆基说话的时候,不时悄悄用眼角余光去窥探杜士仪的表情,见这位至今还以右相之身兼安北大都护的朝廷重臣面色沉静,他不禁有些小小的失望。毕竟,他之前跑去见裴宽主动请战,最后就是被杜幼麟把他送回来的。

十六王宅中每一个龙子凤孙都觉得,李隆基这次驾幸,怕就要定下东宫人选了。尽管他非嫡非长,可当初正是姚崇宋憬在睿宗面前说盛世立长君,治乱立贤王,当年也是非嫡非长的李隆基方才会越过嫡长子宁王李宪入主东宫想当初母亲在世时,就一个劲只想着推他的兄长寿王李瑁入主东宫,李林甫也是如此,仿佛他就不是金枝玉叶天潢贵胄似的

心里既然不服气,李琦之前下了一番苦功夫,此时渐渐就把话题拐到了前方战局上,拿出了自己绞尽脑汁的那些条陈。让他高兴的是,李隆基不时点头表示嘉赏,可杜士仪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表示。

直到亲自送这君臣一行人出门的时候,他方才忍不住说道:“阿爷,叛军尚盘踞河北,儿身为李家儿郎,愿意亲自和军中将士们一同平贼”

第74章 礼书经算技,闺门需五艺第452章 气势凌人撵长史第1131章 火中了断君臣义第799章 天子赐琵琶第799章 天子赐琵琶第702章 废立须慎重第371章 怨心深种,丰收大归第217章 庆功宴后美人约第1015章 不蹚浑水第628章 巡行雁门,代州三虎第298章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第369章 简在帝心,念君灵犀第195章 殊恩动京华,黯然话往昔第1131章 火中了断君臣义第2章 山雨第347章 群情激愤第689章 大考之争第596章 无地之县,一穷二白第954章 天无二日第1118章 西域之争第792章 王帐喋血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656章 丢包袱第715章 轩然大波第169章 美人心计第244章 一入都门天子召第545章 白登山第70章 赐官放归第1130章 忠臣良将不可再少第1060章 儿女之孝第681章 预备后手,宇文之谋第352章 尽得圣心,撼张不难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971章 安禄山让路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323章 秦王战鼓第232章 遥望长安不得归第1047章 国士第878章 夤夜凶讯第781章 诗品高下,河州刺史第955章 两面可汗第439章 两税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67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第809章 东宫唾手可得第389章 胜败之间第736章 陇右节度第297章 投胎是个技术活第921章 传首问罪第977章 迎亲日的大排场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1212章 英灵在上第101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1012章 君子不党第602章 双姝使幽州第1040章 人心思变第806章 真言动人心第234章 奚族之主,杀机隐现第642章 诗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1158章 杀!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够第275章 星光萤火,烹茶待君第296章 表字君礼,忘年知己第1039章 将星云集第388章 风云变幻第415章 夺人权柄,一言九鼎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472章 兵不厌诈第1031章 灞桥驿大火第1222章 深夜杀机第301章 问君心意第862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615章 请云州过所第728章 劝君惜取少年时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68章 蕙质兰心崔五娘第429章 无效婚姻第222章 妾心坚如玉第875章 以退为进,以死为生第1199章 又是一场清洗第737章 节度幕府第483章 急于求成第1251章 立东宫第827章 节堂舞剑第755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341章 官高一级坑死人第571章 千里来投第394章 小婿见丈人第593章 太真之谋第398章 下马威第494章 红袖善舞,伊人知心第1037章 大战将起第509章 宗主再断姻缘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无边第515章 赐婚第51章 人心向背第1050章 安西传大捷第228章 送卿回京,与君惜别巡第1162章 该退位了第1030章 群起待攻
第74章 礼书经算技,闺门需五艺第452章 气势凌人撵长史第1131章 火中了断君臣义第799章 天子赐琵琶第799章 天子赐琵琶第702章 废立须慎重第371章 怨心深种,丰收大归第217章 庆功宴后美人约第1015章 不蹚浑水第628章 巡行雁门,代州三虎第298章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第369章 简在帝心,念君灵犀第195章 殊恩动京华,黯然话往昔第1131章 火中了断君臣义第2章 山雨第347章 群情激愤第689章 大考之争第596章 无地之县,一穷二白第954章 天无二日第1118章 西域之争第792章 王帐喋血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656章 丢包袱第715章 轩然大波第169章 美人心计第244章 一入都门天子召第545章 白登山第70章 赐官放归第1130章 忠臣良将不可再少第1060章 儿女之孝第681章 预备后手,宇文之谋第352章 尽得圣心,撼张不难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971章 安禄山让路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323章 秦王战鼓第232章 遥望长安不得归第1047章 国士第878章 夤夜凶讯第781章 诗品高下,河州刺史第955章 两面可汗第439章 两税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67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第809章 东宫唾手可得第389章 胜败之间第736章 陇右节度第297章 投胎是个技术活第921章 传首问罪第977章 迎亲日的大排场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1212章 英灵在上第1016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1012章 君子不党第602章 双姝使幽州第1040章 人心思变第806章 真言动人心第234章 奚族之主,杀机隐现第642章 诗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1158章 杀!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够第275章 星光萤火,烹茶待君第296章 表字君礼,忘年知己第1039章 将星云集第388章 风云变幻第415章 夺人权柄,一言九鼎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472章 兵不厌诈第1031章 灞桥驿大火第1222章 深夜杀机第301章 问君心意第862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615章 请云州过所第728章 劝君惜取少年时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68章 蕙质兰心崔五娘第429章 无效婚姻第222章 妾心坚如玉第875章 以退为进,以死为生第1199章 又是一场清洗第737章 节度幕府第483章 急于求成第1251章 立东宫第827章 节堂舞剑第755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341章 官高一级坑死人第571章 千里来投第394章 小婿见丈人第593章 太真之谋第398章 下马威第494章 红袖善舞,伊人知心第1037章 大战将起第509章 宗主再断姻缘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无边第515章 赐婚第51章 人心向背第1050章 安西传大捷第228章 送卿回京,与君惜别巡第1162章 该退位了第1030章 群起待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