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当场考问,对答...

都说进士风光,蓝田县丞于奉由进士科而熬到这一级,却已经是整整十年了,如今赫然年过不惑。遥想当年他自己从寒门子弟而进京行卷,由京兆府等第而进士及第,最终一举跃过龙门,仿佛还历历在目。因而,对于如今这些士子们所作所为的那一套,没有人比他这个过来人更清楚了。此时此刻,当他瞧见两个差役护送着一个风尘仆仆的少年郎径直入了大堂,他忍不住仔仔细细上下端详着这个名动京华的杜十九郎。

外头刚刚传言说杜士仪回程路上遇人劫杀,于奉也好,其他应试的士子也罢,大多将信将疑。然而,此刻杜士仪身上血迹斑驳,行动之间仿佛还有些不便,一时那些窃窃私语的议论声顿时更大了。换做平常,于奉怎么也要出口呵斥,可这会儿他顾不上这些细枝末节,审视了片刻便微微颔首道:“路上既是遇事耽搁,就请杜郎君落座吧。”

话音刚落,角落中便传来了一个不平声:“第一场时辰将近,就算杜十九郎确实因事耽搁,难道还为了他一人延迟时间不成?”

此话一出,一时有人附和也有人反驳,本该肃静的试场竟是犹如菜市场一般嘈杂。面对这种众说纷纭的场面,杜士仪突然重重咳嗽了一声,随即高声说道:“常例不可破,既然第一场时辰将至,便请于公收卷,将适才那十条帖经的经义当面考问。若有滞涩,杜十九立时出这试场!”

尽管今日来到试场的全都是竞争对手,但杜士仪此话掷地有声,再加上虽有忌惮他博闻强记的,却也有佩服其品行,以及此刻这爽利性子的,当即也不知道是谁脱口赞了一声好,一时附和声不绝于耳。而于奉本就打算通融一二,此刻顿时连最后一点为难都没了,当即露出了一丝罕有的笑容:“既如此,收卷,以诗赎帖者,立时做《京兆府晨暮鼓诗》,限时半个时辰!”

还等着以诗赎帖的士子们一时长舒一口气,半个时辰之内为诗一首,这对于其中自诩才华的人来说根本不算太大问题。而柳惜明早已知道今日这以诗赎帖所用的诗题,顿时抛开了杜士仪进试场的惊怒,胸有成竹地挥笔疾书了起来。而当此时,帖经的答卷已经被收了上去,眼见得杜士仪昂首站在于奉面前,双手接过了一张帖经考卷,一时本有些纷杂的试场之中再次沉寂了下来,不论是怀着善意还是恶意的人,全都屏气凝神一声不吭。

相比唐初考帖经时的容易,如今帖经渐渐演变成首尾一行均被掩去,只留当中一段让人摸不清头脑的,甚至于从两本不同的经籍中抽取几近相似的句子,诱应试者一时错判。因而即便不少人有些自信今日能过,还是都想听听在万年县试中帖经条条皆通的杜士仪是如何回答。

“第一条,‘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帖‘夫人’、‘力’字,出自《春秋左氏传》,烛之武退秦师。”

见于奉微微点头,谁都知道必然无误,一时,答对的喜动颜色,答错的满脸懊丧,而正拼命作诗赎帖的士子们,也有不少忍不住抬头看去。

“第二条,‘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帖‘克奔’、‘勖’字,出自《尚书》,周书。”

此条本就稍稍简单一些,见于奉依旧点头,底下的士子们不少也都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第三条,‘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帖‘哀’、‘殃’、‘颓’字。出自《春秋左氏传》,传二十。”

到了此处,一时下头便起了阵阵骚动。九经之中,春秋三传最难,不在于是否好理解,而在于那浩如烟海的字数。《春秋左氏传》将近二十万字,而《春秋公羊传》以及《春秋谷梁传》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三经最是士子畏之如虎。今次帖经前三条就有两条出自这春秋三传的经义,一时大多靠着瞎猜想要蒙混过关的人都咬紧了牙。

一晃又是三条分别出自《周礼》、《仪礼》以及《诗经》中的经义。眼看杜士仪已经十通其六,第一场通过已经是板上钉钉,柳惜明看着自己那一首早些天便冥思苦想,做得花团锦簇一般的诗,一时拳头捏得咔吱作响,竟有一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愤恨。而他都如此,杜文若就更不用说了,座席靠后的他那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杜士仪的后背,恨不能再扎出两个小洞来。

而于奉试出杜士仪前六条皆通之后,却不想再试下去了。毕竟,他更清楚今岁京兆府试有多少贵人公卿保了各自的举子,倘若让杜士仪出尽风头,解头必定无法旁落。于是,他那刻板的脸上竟是露出了一丝比刚刚更加灿烂的笑容。

“好了好了,既是已通六条,便请杜郎君来日再试第二场吧!”

然而,他答应,那些已经算出自己通了几条的其他应试人却不干了,谁不想在公布成绩之前算出结果?随着有人咋咋呼呼嚷嚷一声再试,鼓噪着让于奉一再试完的声音不绝于耳。到了最后,于奉不得不从善如流地接纳了这些意见,看着从容不迫的杜士仪,无可奈何地说道:“杜十九郎再试最后四条。”

“第七条,‘士终旅于上,如初。无算乐’,帖‘终旅’、‘初’字,出自《仪礼》,燕礼。”

“第八条……”

当杜士仪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将十条帖经的答案出处全数诵念出来,一时间堂上鸦雀无声。前时既然发生了那样的变故,谁都不会怀疑他是事先知道考题,毕竟,赎帖的诗题泄露,和帖经的试题泄露,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片刻的沉寂过后,又自觉十已通六的士子欢呼叫好,也有那些自觉没有希望的亦是咬牙切齿地思忖以诗赎帖。而于奉放了杜士仪这无可争议的第一场头名过第二场试,无论表情还是心情,全都微妙难当。

怪不得郭荃就算是借病也要躲过今年的京兆府试,这横七竖八的利益纠葛掺杂在一块,偏偏还有让人进退两难的杜十九郎,怎不叫人心力交瘁?

府试和县试不同,却是没有那么自由的放场之说,开考之后这三场,全都需得留在试场之中,整整三日两夜。因而,当第一场十通其六,以及准许以诗赎帖,最终留下来试第二场的名单公布之时,尽管最初杜士仪对答如流的诵念出此次十条帖经的答案后,不少人就已经有了预料,可这会儿侥幸落空,一时自然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即使还有两个条条皆通的士子,可自己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方才答上来,杜士仪却是当面应对如流,一时高兴劲也都淡了很多。

直到这时候,一直竖起耳朵听着那名单的杜士仪方才突然意识到,刚刚自己竟是并未听到王维的名字。

那位赫赫有名的才子怎么可能落榜?

不等他发问,已是有人扬声问道:“太原王十三维莫非第一场就落榜了?”

此话一出,于奉顿时愣了一愣。对于那个早些年开始就名动京城的少年名士,他自然有印象,可想想刚刚所批之卷,似乎并没有如是名字,他不禁皱了皱眉,而这时候,却是旁边一个差役凑近了说道:“明公,听说王郎君因昨夜突发急病,没能前来应考。”

这不大不小的声音足以让堂上众人听得清清楚楚,一时四座哗然,杜士仪亦是感到难以置信。然而,此刻环目四顾,他在那些收拾考具黯然离场的士子之中,确实并未找到王维的踪影,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府试之前,他和王维常常在各家公卿贵第不期而遇,彼此心照不宣,只谈风月不谈科场,可实质上彼此心中都存下了几分较劲的念头。

论诗赋,他自然甘拜下风,可若是说死记硬背的帖经,以及考核史论见识的三道策论,阅遍群书兼得卢鸿亲自教导点拨的他却颇有把握。在名声不相伯仲的情况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谁知道他固然及时从洛阳赶了回来,王维此科竟然错过了!

这时候,他就听得后方传来了一声冷笑:“王十三郎既是因疾不能应今岁京兆府试,杜十九郎倒是高兴了。”

“惜哉。”杜士仪随口吐出了这两个字,听到背后那语声一时打住,他方才淡淡地说道,“无论王十三郎能不能来,我都会全力以赴一争解头!”

这豪言壮语在试场之中从不少见,然而,此番杜士仪携万年县试头名之威,刚刚瞬息通十条帖经之能,再加上回程路上遭人截杀却仍赶上应试之运,足以让人不敢小觑。当于奉命人清场,最终留下了应考第二场的七十四人时,杜士仪身边的四处坐席,无不是被人抢先占去。

须知今岁从省试到县试府试,第二场杂文都是考试赋,这是早就铁板钉钉的事,倘若题目一出不知出典,身边有个博闻强记的人,总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观杜士仪素日人品性子,在这种小节上应当是乐意相助一臂之力的。

此刻天色渐渐已晚,第二场需待次日天明方才会发卷考试,因而人人都自取饮食吃喝,而巡堂差役亦是在堂外叫卖吃食以及各色过夜用具。直到这时候,杜士仪方才想到了刚刚从杜十三娘手中接过的沉甸甸包袱。解开一看,他便只见里头最显眼的是一个三层形若食盒一般的大提篮。第一层赫然是笔墨纸砚,而第二层则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精致点心,第三层是几色卤味以及蒸好的黄米饭。此外,过夜当做衾枕的纱被和软衣,合则为座垫,摊开则为过夜铺在身下的垫被,热饭用的小炭炉,甚至还有六个新鲜鸡子儿,一应俱全。

惊叹于杜十三娘细致的他轻轻吸了一口气,这才拧开了此前接来的那铜壶,饮了一口发现是酸酸甜甜的酪浆,面上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事已至此,怎可辜负了妹妹这一番牵肠挂肚的等待和期盼?

第920章 教化洗脑,胡儿有智第785章 蹒跚起步如幼童第1097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946章 鸿鹄之志,名将事败第789章 天下寒士尽欢颜第560章 明修栈道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1276章 传奇的结束和开始第76章 蒙尘和氏璧第81章 进士科试赋第1189章 众望所归第1249章 把水搅浑!第952章 威逼利诱第1131章 火中了断君臣义第193章 一日看尽长安花第530章 视若己出,借刀磨子第322章 一日之内见三绝第309章 人生如赌戏第1027章 一呼百应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桥...第324章 裴将军满堂势!第759章 未有凌云志,岂非大丈夫?第577章 守城之战第241章 烽烟不绝,谁人良配?第967章 升官发财第38章 手拨琵琶亦青春第467章 夫唱妇随第765章 英灵祭第419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1013章 上元夜游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536章 告御状!第771章 谈崩了?第107章 珠玉辉耀动人心第223章 小卒顶真,大帅之威第188章 名相风仪世无双第841章 等价交换第799章 天子赐琵琶第1269章 世间再无唐明皇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1164章 义子将前锋,儿统飞龙骑第26章 金针拨障术第80章 墨窑制墨第481章 鄂州品鲜论茶道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892章 风云变幻迷人眼第198章 郁轮袍,情相悦第16章 一盘好菜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1150章 过马嵬驿不见君第1204章 招降第344章 破家县令,灭门令尹第826章 老骥伏枥,宝刀未老第977章 迎亲日的大排场第994章 围困示威第1174章 薛嵩请降第851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第85章 吊唁之日,亲疏远近第1242章 高风亮节?第759章 未有凌云志,岂非大丈夫?第225章 蓟北楼上夕阳会第1145章 严防死守第752章 飞箭传书第991章 条条大道,任君选择第768章 鄯州变天第229章 巡阅立威第208章 赠君琉璃,愿君荣归第357章 狗急跳墙第582章 庆功之喜第628章 巡行雁门,代州三虎第728章 劝君惜取少年时第756章 亲迎入城第353章 损人不利己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怜卿孤寂情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448章 拒之门外,三尚四论第31章 手足连心第375章 酒中豪客饮中仙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485章 仁至义尽第366章 速刑杖杀,灭口遭疑第992章 漠北震,陈司马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133章 将才难展,忠义难全第1263章 君已将死第474章 托以爱子,教诸爱徒第936章 贵戚将相第354章 求亲第83章 同姓之谊,忆往昔峥嵘萧索第1185章 却教忠良寒心第934章 美人计第1012章 君子不党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370章 迂回辗转,坏人好事第912章 雏鹰放飞第31章 手足连心第959章 将相之私怨第1075章 直面酷吏
第920章 教化洗脑,胡儿有智第785章 蹒跚起步如幼童第1097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946章 鸿鹄之志,名将事败第789章 天下寒士尽欢颜第560章 明修栈道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1276章 传奇的结束和开始第76章 蒙尘和氏璧第81章 进士科试赋第1189章 众望所归第1249章 把水搅浑!第952章 威逼利诱第1131章 火中了断君臣义第193章 一日看尽长安花第530章 视若己出,借刀磨子第322章 一日之内见三绝第309章 人生如赌戏第1027章 一呼百应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桥...第324章 裴将军满堂势!第759章 未有凌云志,岂非大丈夫?第577章 守城之战第241章 烽烟不绝,谁人良配?第967章 升官发财第38章 手拨琵琶亦青春第467章 夫唱妇随第765章 英灵祭第419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1013章 上元夜游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536章 告御状!第771章 谈崩了?第107章 珠玉辉耀动人心第223章 小卒顶真,大帅之威第188章 名相风仪世无双第841章 等价交换第799章 天子赐琵琶第1269章 世间再无唐明皇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1164章 义子将前锋,儿统飞龙骑第26章 金针拨障术第80章 墨窑制墨第481章 鄂州品鲜论茶道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892章 风云变幻迷人眼第198章 郁轮袍,情相悦第16章 一盘好菜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1150章 过马嵬驿不见君第1204章 招降第344章 破家县令,灭门令尹第826章 老骥伏枥,宝刀未老第977章 迎亲日的大排场第994章 围困示威第1174章 薛嵩请降第851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第85章 吊唁之日,亲疏远近第1242章 高风亮节?第759章 未有凌云志,岂非大丈夫?第225章 蓟北楼上夕阳会第1145章 严防死守第752章 飞箭传书第991章 条条大道,任君选择第768章 鄯州变天第229章 巡阅立威第208章 赠君琉璃,愿君荣归第357章 狗急跳墙第582章 庆功之喜第628章 巡行雁门,代州三虎第728章 劝君惜取少年时第756章 亲迎入城第353章 损人不利己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怜卿孤寂情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448章 拒之门外,三尚四论第31章 手足连心第375章 酒中豪客饮中仙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485章 仁至义尽第366章 速刑杖杀,灭口遭疑第992章 漠北震,陈司马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1133章 将才难展,忠义难全第1263章 君已将死第474章 托以爱子,教诸爱徒第936章 贵戚将相第354章 求亲第83章 同姓之谊,忆往昔峥嵘萧索第1185章 却教忠良寒心第934章 美人计第1012章 君子不党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370章 迂回辗转,坏人好事第912章 雏鹰放飞第31章 手足连心第959章 将相之私怨第1075章 直面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