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贵戚将相

当年父亲连续左迁,最后更是流放岭南恶处的时候,宇文审遍尝人情冷暖,迅速成长了起来。而听从母亲韦夫人的建议,拜入杜士仪门下,他除却学习了经史文章之外,更多的则是学到了一种为人处事的人生态度。故而进士及第,入仕为官后,本就年纪比一般新进士大的他表现得很是出色,两次见到天子时,也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从而给李隆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而,李林甫不管是否还记着当年宇文融的引荐之恩,不管是否忌惮宇文审出自杜士仪门下,也不得不好好提携一下这个旧友之子。所以,宇文审的仕途之路才会这么平顺。而他也一如大多数世家子弟那般精通处事,拜为万年尉时还特意去拜谢了举荐自己的李林甫,故而外人都觉得他和李林甫关系不错。

所以,他刚刚才能告知张兴这么多关于李林甫的消息。此刻听其问到李适之杨慎矜等人,他就哂然一笑道:“李林甫这个人,陛下喜欢谁,他就喜欢谁;陛下不喜欢谁,他就不喜欢谁。所以,他和李适之杨慎矜等人交往,不过是因为要做给陛下看,只可惜那几位却看不出来,还以为真的是独秉大权的李相国都很敬重他们。”

张兴顿时点头附和道:“内兄所言极是。旁观者清,只不过就算有旁观者提醒他们,他们也未必醒悟。”

“不但是李适之杨慎矜,最可笑的是太子内兄韦坚。因为娶的是楚国公姜皎的女儿,也就是嗣楚国公姜度的阿姊,竟然也和李林甫打得火热,仿佛以为如此就可保住太子的东宫之位。李林甫倒还真的是接纳了他,可还是常常命人送东西去寿王宅中,仿佛不改初衷。”宇文审说到这里,一时间就想起父亲在世时,通过李林甫和武惠妃牵上的线。

那七八年间,父亲一路青云直上,从一介县丞扶摇直上入政事堂拜相,一直认为宫内有武惠妃为援,高力士说话,定然会永保荣华富贵,可真正出事之后,竭力说话而又暗中保护的,竟是只有一个杜士仪!

而张兴想到的却是,李林甫要是真改了初衷,这宰相也就当到头了!若不是想着能靠宰相制衡东宫太子,省得自己时时刻刻都要分神盯着,只凭着武惠妃和李林甫的关系,李林甫如何还能在政事堂如此安稳?

这一晚给张兴的接风宴,原本只有宇文家的人,可张兴身为一介寒士,却为宇文家的佳婿,又是朔方节度使杜士仪的心腹,故而也有耳目灵通的人闻讯而来,来者不是别人,却是太子妃韦氏的兄长韦坚。京兆韦氏分支众多,宇文家虽是两代和韦氏联姻,却和韦坚并非一房,平日相交也不算多。可韦坚为人长袖善舞,如今又身为长安令,在京畿之地为一方主司,妙语连珠之处,其不请自来的尴尬被他消解得干干净净。

而他来得晚,这时节满城夜禁,坊门关闭,宇文审就算再不欢迎这个客人,也只能留宿其一夜。而张兴却借口旅途劳累,谢绝了秉烛夜谈的邀约,早早就睡下了。夜半时分,他突然听到外头有异声,顿时一骨碌坐起身来,可没多久,他就发觉有人窸窸窣窣摸进了自己的寝室,却是出声唤道:“张判官。”

听出是阿兹勒的声音,张兴却依旧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沉声问道:“夤夜见我何事?”

“张判官,有人摸到你这来了。”

这样一句话实在非同小可,张兴登时倒吸一口凉气。他定了定神,向黑暗中那个少年招了招手,等人来到自己跟前,他才压低了声音问道:“可看清楚了?一共几个人?现在何处?”

阿兹勒轻声答道:“一共是两个人,鬼鬼祟祟地接近之后,被我投石吓跑了,我本想追出去,可生怕张判官这里没人知会,就放过了他们。”

“很好,京畿重地,不要贸然行事。”张兴微微点头之后,随即方才想到,因为自己此行是为了向天子禀报杜士仪对突厥的战略计划,是机密,但并非极密,而且因为客居宇文家,所以即便他带来的随从和牙兵都是杜士仪精挑细选出来的,也都安置在他处,只有阿兹勒根据杜士仪的吩咐一直在他身边。

“这样,你晚上辛苦些,就睡在我床前,外头的事情不要理会。明日我会禀报岳母和二位内兄。”

话虽如此,张兴却不太相信宇文家有人会这般偷鸡摸狗,那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干出这种事的可能性更大些。可是,韦坚好歹是太子妃的嫡亲兄长,又担任长安令要职,要试探他尽可另找机会,何必非得来这么一出,这不是败坏名声么?

想不通的事情就暂时不想,张兴嘱咐阿兹勒在床前值夜,接下来倒是一夜好睡。等到天明他起床的时候,便得知韦坚已经赶去上早朝了——身为京官兼常朝官就是如此,每天日日天没亮就上早朝,怪不得杜士仪视此为畏途,打心眼里都不愿意为京官。

因为代杜士仪投书,希望能谒见天子的事还没答复,他便掐准时间,辰正时分方才来到了侍中牛仙客的宅邸。正如牛仙客这个宰相在朝中犹如隐形人一样,他的宅邸也完全不像是一个宰相级高官的府邸,尽管门前列戟,宅邸庄严,但却掩不住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光景,就连守门人也显得百无聊赖。

倒也不是没人想过走牛仙客的门路,但牛仙客对外的态度极其鲜明,他这个宰相是奉旨办事,闲事免谈!

故而,张兴只带着阿兹勒一个随从进入了牛宅后,就发现自己竟是成了被人围观的人。牛家用的仆役并不算多,训练也谈不上有素,就只见他走到哪里,那些仆从的目光就跟到哪里,一个个都眼神中都流露出了深深的好奇和打探,以至于阿兹勒都觉得浑身不舒服,暗自犯嘀咕。

这是把他们当成什么珍稀玩意了吗?

等踏入牛仙客的书房,把众多窥伺的目光隔绝在外,又知道阿兹勒必定会好好尽到看守的职责,张兴才松了一口气。他恭敬有礼地见过牛仙客后,还来不及开口,就只听牛仙客开口说道:“当初我在河西节度使任上,和你打过几次交道,只没想到陇右黑书记变成了朔方黑判官。张判官能力卓著,杜大帅真是提携的妙人。”

牛仙客竟然会打趣自己两句,这有多难得,只要熟悉牛仙客的人立刻就会有体会,张兴也自然觉得意外。可是,这至少是一种亲善的态度,他当即谦逊了几句,继而又恭维了一番牛仙客在河西时的军功政绩,最后方才拐上正题道:“牛相国,我此次奉杜大帅之命回京谒见陛下,其实是为了漠北突厥内乱之事而来。相国不比那些并无出镇一方经验的朝中高官,所以杜大帅嘱咐我在陛下接见之前,先行谒见相国。”

先是牛相国,然后省略姓氏只说相国,这其中拉近关系的妙处,牛仙客当然体会到了。他不用猜都知道,杜士仪和李林甫关系交恶,张兴肯定不会先去见李林甫,可如此军略大事先来找自己商量,必定非同小可。于是他也顾不上自己在朝一直都事事落在李林甫后头,处理政事中规中矩,立刻详问情由。

等到张兴将如今突厥内乱的最新进展,以及仆固怀恩的父亲乙李啜拔得到同罗部酋长阿布思投书,杜士仪竟然建议其参与突厥内乱之事后,牛仙客终于勃然色变。他一面暗叹杜士仪的大胆,一面嘀咕这样的事杜士仪竟然也敢拿到台面上来对天子禀明,好一会儿方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杜大帅的胆大包天,我不是第一次领教,可每次听到还是觉得匪夷所思。此事若不成,异日乙李啜拔将会领漠北仆固部来投,而若是成了,突厥也必定四分五裂,灭国指日可待。而且,河陇正和吐蕃打得如火如荼,而剑南道才刚经历大败,幽州张大帅虽说对契丹连场胜仗,灭国却是谈不上,杜大帅若真的不费多少兵卒而建下大功,确实是心思缜密。”

说到这里,牛仙客又犹豫了好一会儿,方才最终点头道:“倘若陛下真的以此事征询于我,我会为杜大帅这番计划说话的。”

牛仙客如果答应的事,那就尽可放心,这是张兴在和牛仙客打过几次交道后得出的经验。因此,他大为高兴地拜谢过后,正要告辞时,就只听牛仙客突然问道:“张判官是否听说过,幽州张守珪张大帅又打了胜仗?”

张守珪打胜仗不是奇事吧?他打败仗那才是奇闻!

张兴虽知道这位如今的大唐第一名将为人倨傲,甚至还对杜士仪有敌意,但与其没有半点交集,倒也佩服张守珪到哪里都是胜仗无数,至今未尝一败。于是,他顺势赞叹了一番张守珪的智勇双全,可却发现牛仙客的脸上掠过一丝阴霾,心头顿时有些奇怪,等告辞出了牛家的时候,他方才仔细琢磨起了这个问题。

牛仙客从前是在河西,又没到过幽州,张守珪打胜仗也不会碍着牛仙客,这位侍中不是嫉贤妒能的人啊!

等到这一天傍晚,宫中派了内侍宣他明日入见,方才透露出一个高力士捎带出来的消息。

有人举告张守珪以败为胜,冒功请赏!

第1066章 杀王第1226章 杀人祭旗第847章 杖杀示众第1069章 联姻第433章 万岁池第1132章 大军入云州第520章 终成正果第686章 监考使第607章 长安急召第233章 豪侠之道,飘零金枝第843章 用人须不疑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气第527章 亲迎,却扇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896章 漠北乱局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503章 明 经及第第583章 突厥牙帐,云州特使第624章 兵荒马乱,节度副使第1092章 群情激愤第1112章 凯旋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247章 护犊情切,何官最清要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725章 团拜辞诸相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952章 威逼利诱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39章 访少林第495章 吴郡第一家第246章 金枝玉叶无福求第1151章 虚惊之后大军至第338章 亲迎对诗第1228章 军心向背第1058章 一退再退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犹不息第67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第947章 日月换新天第647章 雁门赋第1229章 痴心妄想!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418章 诱之以利第972章 一弊动全身第1211章 生死之间第1172章 河东节度易主第170章 藏锋之剑第1013章 上元夜游第258章 聚散有时,赠君部曲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1128章 纷纷乱乱大后方第492章 长痛不如短痛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999章 决然第1248章 惊天动地的登闻鼓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785章 蹒跚起步如幼童第536章 告御状!第956章 梨园见天子第1236章 内讧第11章 印书第1056章 万马齐喑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148章 道曲动人心,贵...尾声岁月已老心不老第798章 最是凉薄帝王家第283章 袖手观狗吠第889章 问君愿从否?第938章 司马昭之心第631章 步步紧逼第328章 余怒第715章 轩然大波第913章 故人何纷纷第913章 故人何纷纷第679章 言辞逼人,压力山大第656章 丢包袱第755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846章 毒瘤第37章 山中无岁月,草堂有春秋第415章 夺人权柄,一言九鼎第410章 组合拳,忙示好第699章 荐才于天子第371章 怨心深种,丰收大归第1008章 故人已老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162章 庆功宴后,穿心...第158章 脏水和黑锅第83章 同姓之谊,忆往昔峥嵘萧索第1248章 惊天动地的登闻鼓第314章 端午节上的宫怨诗第518章 文坛新秀,济济一堂第454章 杨玄琰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乡遇故知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1044章 葛逻禄的决意第912章 雏鹰放飞
第1066章 杀王第1226章 杀人祭旗第847章 杖杀示众第1069章 联姻第433章 万岁池第1132章 大军入云州第520章 终成正果第686章 监考使第607章 长安急召第233章 豪侠之道,飘零金枝第843章 用人须不疑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气第527章 亲迎,却扇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896章 漠北乱局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第503章 明 经及第第583章 突厥牙帐,云州特使第624章 兵荒马乱,节度副使第1092章 群情激愤第1112章 凯旋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247章 护犊情切,何官最清要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725章 团拜辞诸相第142章 不死不休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952章 威逼利诱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39章 访少林第495章 吴郡第一家第246章 金枝玉叶无福求第1151章 虚惊之后大军至第338章 亲迎对诗第1228章 军心向背第1058章 一退再退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犹不息第67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第947章 日月换新天第647章 雁门赋第1229章 痴心妄想!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第418章 诱之以利第972章 一弊动全身第1211章 生死之间第1172章 河东节度易主第170章 藏锋之剑第1013章 上元夜游第258章 聚散有时,赠君部曲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第1128章 纷纷乱乱大后方第492章 长痛不如短痛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999章 决然第1248章 惊天动地的登闻鼓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785章 蹒跚起步如幼童第536章 告御状!第956章 梨园见天子第1236章 内讧第11章 印书第1056章 万马齐喑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148章 道曲动人心,贵...尾声岁月已老心不老第798章 最是凉薄帝王家第283章 袖手观狗吠第889章 问君愿从否?第938章 司马昭之心第631章 步步紧逼第328章 余怒第715章 轩然大波第913章 故人何纷纷第913章 故人何纷纷第679章 言辞逼人,压力山大第656章 丢包袱第755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846章 毒瘤第37章 山中无岁月,草堂有春秋第415章 夺人权柄,一言九鼎第410章 组合拳,忙示好第699章 荐才于天子第371章 怨心深种,丰收大归第1008章 故人已老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162章 庆功宴后,穿心...第158章 脏水和黑锅第83章 同姓之谊,忆往昔峥嵘萧索第1248章 惊天动地的登闻鼓第314章 端午节上的宫怨诗第518章 文坛新秀,济济一堂第454章 杨玄琰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乡遇故知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1044章 葛逻禄的决意第912章 雏鹰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