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

别的事既然不用自己操心,杜士仪便专心致志预备起了不日之后的万年县试。此前特置五场的是京兆府试,万年县试仍是照旧三场,这三场试题他一一拟定呈交了万年令韦拯过目封存,这才想起去要来今岁参加万年县试的名单一观。这不看倒也罢了,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他却在其中找到了一个竟有些熟悉的名字,当即招了韦拯派给他的书吏文山。

“这苗含泽,和去年进士及第,如今授官秘书省校书郎的苗含液苗郎君是何关联?”

那文山深知杜士仪乃是受韦拯关照的晚辈之一,连忙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禀杜少府,这苗含泽是苗中书的长子,而苗校书是苗中书的次子。”

竟然是嫡亲的兄弟,而弟弟竟还比兄长先登科想当初苗含液是取了同州解元,可这一次苗含泽却是应万年县试,显然对京兆府试颇有把握

因为之前他在孟温礼面前力争,使得京兆府试从三场变成了五场,现如今的万年县试,来打招呼的人比从前锐减了一半都不止,而苗家人便丝毫没有来通过关节。此时此刻看着那个熟悉的名字,杜士仪若有所思地托着下巴,好一阵子方才点了点头:“原来竟是苗中书长子,我知道了。”

等到县试的那一天,杜士仪没有和当年郭荃那样试场门前先给上下人等一个下马威,而是安安心心在万年县廨的试场之中等。看着一个个白衫书生鱼贯而入,年轻的不过弱冠,年长的却已经鬓发霜白,想到白首老科场,客死葬他乡的境况,他不禁暗自叹了一口气。

主司和考生对揖之后,他便背着手含笑说道:“今岁诸位多有比我年长者,想来兴许会疑我是否偏爱年少,抑或偏爱华彩文章。所以,我只想对诸位言明,今岁万年县试也好,不久之后的京兆府试也罢,还请诸位尽力表现,既是以三场五场来取才,自然先看试场之内”

话音刚落,便有人高声问道:“敢问杜少府,今年万年县试凡一百三十人,敢问帖经仍是十通其四则过否?若是如此,第二场试赋,一夜之间断几十甚至上百篇试赋之高下,纵使杜郎君高才,却也未必能够无有遗漏若是我等精心拟就的锦绣文章,决于区区流外之手,我等难以心服口服”

所谓流外,囊括了三省六部的那些令史书令史,甚至于府廨县廨的这些书吏,素来为士人不齿。然而,偏偏就是这些人,在关键时刻兴许能决定一个士人的命运,那便是县试府试省试判卷时,正是这些人根据限韵判断试赋抑或是试诗是否符合格式。倘若不符的根本不会呈送到主试官面前,他们甚至都没办法找地方去说理所以此刻此人起头,立时有其他人出言附和,试场之中一片喧哗。

“今年帖经,仍是十通其四方许试第二场。而第二场杂文试,为了确保举才无遗漏,我请了连举进士和极言直谏科的秘书省正字王六郎,以及太乐丞王十三郎拾遗补缺。”

如此说来,小小的万年县试,如此说来竟是有今岁上科两位状元郎,以及才高八斗的太原王翰一块阅卷

试场中在刚刚的喧哗声后立刻重归安静,别说是起头不曾出声的人全都露出了惊喜之色,就是起头鼓噪质疑的人,这会儿也再挑不出理来。等到帖经十条的卷子一一发下,众人看过这些题目,不禁都是眼睛大亮。须知比起从前试官出题尽挑犄角旮旯,此次杜士仪虽择取大经,所出的题目却光明正大,只要真正通读过九经,十通其四绝对不是问题。因而,当这一场只是筛选掉了区区六分之一的人时,等待第二场试赋的士子们一时全都心中振奋。

“万年县试第二场,做《铜镜赋》,以‘国有丰年,为韵,不限次序。”

这连着两场考完,士子们固然是个个精疲力竭,监试一天的杜士仪却也好不到哪儿去,让文山等两个书吏把所有卷子收拢了来,给自己带回了宣阳坊中私宅,他一进去就看着早早等候在此的王维和王翰苦笑道:“从前考试的时候只以为试官端架子,今天第一回做了此等事,方才知道要多辛苦有多辛苦。毕竟别人可不似我这般面子,能够请来二位这等才名满天下的友人”

“还有我呢”王维和王翰还来不及说话,王缙便笑呵呵地不知道从哪儿闪了出来,却是满脸的雀跃,“我还没想好,将来该考进士,还是于脆去设法考制科,不如先由县试府试瞧一瞧这些应试者的本事杜少府,你不会赶我走吧?”

“什么杜少府……好了,多一个于活的我求之不得,今天晚上大家辛苦些,回头等万年县试完了,我请大家……

杜士仪这话还没说完,王翰便立时接口道:“只要你请长安城中最贵的酒,别说就这两天,再多十天我也不在乎

“那就成交”

王维却不像王翰这般信口开河,眼见得文山等两个书吏帮忙整理了卷子,他便若有所思地轻声对杜士仪说道:“历来阅卷也是这些人一大外快,收了人好处自然便举荐给主司,你如今请了我们来,需得提防他们心存不满。”

“王兄放心,我不缺钱,自然不会亏待他们。更何况同属流外,万年县廨中一个书吏,自然比不上在三省六部之中的一个亭长。”

杜士仪既然如此说,王维也就放心了。他和王缙王翰全都是一本《切韵》背得滚瓜烂熟的,第一步甄选直接就把犯韵的卷子一概都挪了出去,这就几乎有一小半。剩下的一大半中,从立意从句式到文采……一篇试赋在他们这等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几乎是立时三刻就能分出高下来,到最后每个人把自己选出来的几篇佳作放在一块评判,考过进士的杜士仪和王维仿佛又忆起了不久前的往事,就连王翰亦是若有所思地长长舒了一口气。

“要说杂文考诗赋,试赋到底还是容易比试诗出佳作,这几篇长赋就颇为精到。”

拿着手中苗含泽的那张卷子,想到当初都堂唱第之后出朱雀门时,隐约曾看到过来接苗含液的,正是其兄长,人仿佛亦是俊逸挺拔,而文章如其人,赫然文采斐然,杜士仪不禁挑了挑眉。今岁制举知合孙吴科,只取了他一人,固然不少人觉得是美谈,可那些被人当成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便是无辜受累了。杜思温想都不想就断言是苗延嗣给张嘉贞出的主意,如今苗含泽撞在他手里,难道是果报?

“正是如此。我看这第二场,便以苗含泽的这一篇为首,你们觉得如何?”

王缙当即笑眯眯地说道:“你就不怕人说苗延嗣如今正当张相国任用,你这是趋炎附势?”

“既是文章取士,他这篇试赋显然精到,若接下来策问依旧有如此水平,我取了他万年县试第一也问心无愧,哪管别人如何评判”

王维没好气地瞪了一眼唯恐天下不乱的弟弟,这才谨慎地说道:“此事也就算了。只是,你请了我们私底下帮忙并无不妥,可万一别人指斥你此举是营私……”

“还是我刚刚那四个字,问心无愧。要是别人觉得还有人能比我加上三位王郎君更加眼光卓绝,那我退位让贤就是了”

“就是,倘若怕那些人啰嗦,那就什么事都不用于了”王翰大大咧咧一挥手,随即大大伸了个懒腰,“大略定个名次,然后就赶紧睡,明日我们可还要去点卯……真是,秘书省正字就是抄书,这活给杜十九你于还差不多……”

一夜过后,当一众举子云集万年县廨试场等待第二场的结果时,当这第二场通过的人从苗含泽开始,最终留下了四十六人,上上下下面面相觑的同时,却有人大胆问了一句:“敢问杜少府,刚刚那名单只是通过第二场的人,还是另有玄虚?”

“这便是第二场试赋的名次。好了,通过第二场的留下与试第三场,其余人可以回去了”

居然真的是第二场试赋的名次

尽管退场的人五味杂陈,但留试第三场的人却是心中更加嘀咕了起来。因为今年早就定下应京兆府试,即便因为杜士仪为试官之故,也不好骤行避让的苗含泽,此刻更是大为意外。弟弟和杜士仪之间的较量从进士科延续到了今年制科,结果还是宣告败北,他这个当兄长的原本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可第二场试赋竟然被判了第一,而且如按照杜士仪的说法,分明是他身边前来帮衬的王维和王翰兄弟也判他第一,如此他的名声转瞬间就会平添一截

杜十九郎真心君子

区区万年县试,却从一开始就引来了无穷瞩目。三场试罢,当名次张榜公布之际,榜首苗含泽三个字也不知道让多少人大跌眼镜。就连最初对长子县试府试全都不得不撞到杜士仪手里,自己不屑去向一个晚辈打招呼通关节,后来便决定索性拿儿子这一科作为筹码,若取中则不论,若落榜便另有话说的中书舍人苗延嗣,得知发榜的结果也不禁笑容满面。

想到杜士仪蒙在鼓里,这兴许更是向自己这个张嘉贞现如今最看重的中书舍人示好,他不禁心情好得无以复加,当即便对一旁的从者吩咐道:“上一次十二郎马失前蹄,这一次十郎这个做阿兄的兴许能有所挽回。他倾力一搏,未必不能夺下京兆府试的解头到时候兄弟二进士,便是一番佳话了这样,以免京兆府试有什么差池,你吩咐人给十郎大造声势,也让他多多参与一些文会,如此有了声势,何愁不能夺魁”

“郎主,今次的长安县试头名,是崔颢崔郎君。此子和韦家兄弟王家兄弟相交颇深,恐怕对郎君有妨碍。”

听到崔颢这个名字,苗延嗣登时眉头大皱,旋即冷笑道:“一个自忖风流薄幸的小儿,何足为惧将他娶妻求娶色的事情散布出去,就足够他自顾不暇了”

第241章 烽烟不绝,谁人良配?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924章 千里终南三日回第201章 蛰伏待飞时第1269章 世间再无唐明皇第1108章 翻脸第548章 覆灭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552章 造势第88章 万里奔波,启殡路祭第232章 遥望长安不得归第543章 孤身承云州之重第931章 游说北归第771章 谈崩了?第742章 千金买马骨第100章 红袖添香更添乱第1079章 骨利干之王第1181章 兵临城下,金蝉脱壳第1164章 义子将前锋,儿统飞龙骑第1061章 听壁角的长辈们第759章 未有凌云志,岂非大丈夫?第265章 不测之祸第649章 震怒!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难得第642章 诗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633章 伏杀局,裴休贞第834章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第332章 风光提亲事第789章 天下寒士尽欢颜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268章 杀!第176章 曲江之会,书生论战第245章 从容面圣,天子意招婿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382章 东宫见太子第1239章 成王败寇第1152章 身首异处第554章 赐名霁云第1273章 名不正言不顺的新君第179章 喜庆年节,盛世气象第141章 夜战第97章 声名鹊起第265章 不测之祸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俩第281章 冲撞第1170章 内图洛阳,外谋河东第159章 势在必得第825章 临别道珍重第362章 洛阳县主簿买春事件第591章 当头一棒第540章 众望所归第439章 两税第314章 端午节上的宫怨诗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878章 夤夜凶讯第1045章 大捷之后的暗战第1270章 有毒的诱饵第445章 全胜第1276章 传奇的结束和开始第505章 腹心之谋,贵主之算第1010章 各部来贺,巍巍气象第1215章 大胜第940章 波谲云诡第1177章 巧言劝弑父第377章 世人皆羡清贵好第497章 栽赃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9章 宗主第1252章 君臣义绝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968章 割袍断义乎?第449章 悲剧的那囊氏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525章 阿姊来贺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360章 翻旧账第851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第95章 惊鸿一曲震天地之上第344章 破家县令,灭门令尹第815章 图穷匕见第1092章 群情激愤第315章 妾薄命第397章 锦城风光冠蜀中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307章 勇争第一是态度第425章 天字第一号大坏蛋第1120章 大势不可逆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106章 分道扬镳第299章 见微知著,大获全胜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后一击第627章 六州之主,风仪无双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39章 访少林第327章 下狱,上封第1197章 谁死谁生第484章 喜事连连第1058章 一退再退
第241章 烽烟不绝,谁人良配?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924章 千里终南三日回第201章 蛰伏待飞时第1269章 世间再无唐明皇第1108章 翻脸第548章 覆灭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552章 造势第88章 万里奔波,启殡路祭第232章 遥望长安不得归第543章 孤身承云州之重第931章 游说北归第771章 谈崩了?第742章 千金买马骨第100章 红袖添香更添乱第1079章 骨利干之王第1181章 兵临城下,金蝉脱壳第1164章 义子将前锋,儿统飞龙骑第1061章 听壁角的长辈们第759章 未有凌云志,岂非大丈夫?第265章 不测之祸第649章 震怒!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难得第642章 诗仙最狂豪,禾稼重如山第633章 伏杀局,裴休贞第834章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第332章 风光提亲事第789章 天下寒士尽欢颜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1268章 杀!第176章 曲江之会,书生论战第245章 从容面圣,天子意招婿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第382章 东宫见太子第1239章 成王败寇第1152章 身首异处第554章 赐名霁云第1273章 名不正言不顺的新君第179章 喜庆年节,盛世气象第141章 夜战第97章 声名鹊起第265章 不测之祸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俩第281章 冲撞第1170章 内图洛阳,外谋河东第159章 势在必得第825章 临别道珍重第362章 洛阳县主簿买春事件第591章 当头一棒第540章 众望所归第439章 两税第314章 端午节上的宫怨诗第714章 死不放手第814章 河州老卒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878章 夤夜凶讯第1045章 大捷之后的暗战第1270章 有毒的诱饵第445章 全胜第1276章 传奇的结束和开始第505章 腹心之谋,贵主之算第1010章 各部来贺,巍巍气象第1215章 大胜第940章 波谲云诡第1177章 巧言劝弑父第377章 世人皆羡清贵好第497章 栽赃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9章 宗主第1252章 君臣义绝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968章 割袍断义乎?第449章 悲剧的那囊氏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525章 阿姊来贺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360章 翻旧账第851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第95章 惊鸿一曲震天地之上第344章 破家县令,灭门令尹第815章 图穷匕见第1092章 群情激愤第315章 妾薄命第397章 锦城风光冠蜀中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307章 勇争第一是态度第425章 天字第一号大坏蛋第1120章 大势不可逆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106章 分道扬镳第299章 见微知著,大获全胜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后一击第627章 六州之主,风仪无双第694章 君已陌路第39章 访少林第327章 下狱,上封第1197章 谁死谁生第484章 喜事连连第1058章 一退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