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下狱,上封

废后

杜士仪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震惊过后便立时摇头说道:“相国说笑了,此等事何等重大,且不说楚国公是否会说给自己儿子听,就算说了,姜度不过是看上去放荡不羁,又不是真愚钝,又岂会轻易泄给外人知晓?”

事出突然,得到消息时,源乾曜满心不可置信,一时间竟是乱了方寸,冷不丁想到杜士仪和姜度仿佛交情不错,因而方才叫了其来询问。可被杜士仪这一说,他想到自己和姜皎也算得上是早年就是老相识,他的侄孙源光乘更是和姜皎妹婿,要说这种废后大事,姜皎就算要对人说也不该是对儿子说,怎也该最先泄露给他这个宰相知晓。

因而,他有些面色难看地跌坐了下来,沉吟良久便叹气说道:“此事是嗣滕王早朝之后上奏的圣人,圣人得知之后怒不可遏,令中书省拟旨拿问楚国公……总之如今不可轻举妄动,你也先勿要声张

这勿要声张四个字有多荒谬,本来还有些浑噩的杜士仪回到左拾遗直房时,突然只瞥见几个同僚窃窃私语,见他进来方才立时正襟危坐,他便醒悟到此等事根本就捂不住。

且不说中书省和门下省本就在宫城之内,即便是外皇城的那些官署,发生了这样大的事,转瞬之间也会人尽皆知。尽管他和楚国公姜皎统共也就只见过几回,连话都不曾说过几句,更不要说交情,可和姜度相识相交却已经好几年了,他对那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家伙还颇有几分感激。

“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这一日午后,并不当值的杜士仪离开门下省出宫,回到自己在观德坊的私宅时,才刚一入门口,刘墨便快步迎了上来,面色凝重地说道:“郎君,大约一刻钟之前,姜四郎命人来送过一封信。”

杜士仪陡然之间站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刘墨问道:“派的人是谁?除却送信,可还有其他话捎来?”

“那人面生得很,从前并未见过,除了信也没有其他话。那人仿佛熟门熟路,直接说有要事要见我,然后方才道明来历,把信留下了,没有逗留就立时告辞离去。”说到这里,刘墨见左右除了赤毕并无他人,这才再次压低了声音说道,“郎君,据说楚国公已经下狱了。现如今到处都在传言圣人废后之意,看那情形须臾就会传遍全城”

即便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这种流言的散布速度,倘若说不是有心为之,杜士仪自然根本不相信。他点了点头后便示意刘墨跟自己到书斋来,进去之后又吩咐赤毕亲自守在门外。等到接过那一封信,他掂着那应该只有薄薄一张纸的分量,心中不禁猜测姜度会在其中写些什么。

然而,等他拆开信封拿出那一张只写着寥寥数语的信笺,他就知道自己的那些猜测全都错了。尽管字迹微微有些潦草,仿佛是写信的人在写那些字时心绪已乱,可其中一字一句却并无只字涉及姜皎泄禁中语字句,恰恰相反,这竟是一纸转让文书——姜度把自己此前所办马球赛从场地的地契,人员的所在,一直到暗中控制的博彩产业等等一应种种,全都转让给了崔俭玄

捏着这一纸重若千钧的信,杜士仪不禁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等他回过神来又仔细看了看那一纸信封,这才发现里头还有一张小纸片。倾倒出来一看,他便发现上头龙飞凤舞写着两个字。

“勿念”

“郎君……”

听到耳畔传来的这个声音,杜士仪便抬起头来。见刘墨果是满脸担心,他便苦笑道:“没事,姜四郎并未求我什么,只是……将之前他在马球赛上投注的那些心血,都转手送给了十一郎。楚国公的事如今是捅了天,他这人看似胡闹实则精明,不会乱求人的。”

“那就好。”刘墨一时如释重负,下一刻感觉到自己这语气太过事不关己,他连忙解释道,“别说郎君和十一郎君,就是从前赵国公仍在,再加上崔府君已经官任尚书左丞,在此等事上也是爱莫能助,就算二位贵主亦是如此。事关宫闱之争,当年的上官相国便是前车之鉴。”

上官仪。

这个名字能够令刘墨一介部曲都还历历难忘,更不要说满朝文武了。就是因为代天子写了一份废后诏书,上官仪竟是满门尽墨,只剩下郑氏和上官婉儿母女二人

一直拖到几乎宵禁方才回到家中的源乾曜得知姜度前来找过自己,迟迟不见他归来,傍晚时分方才失望离去时,年纪一大把的他忍不住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而一旁的心腹家仆觑着他脸色,又低声说道:“相国,姜四郎固然走了,可十四郎君却一直等着,连晚饭都不肯吃,一直枯坐在那儿。”

“他真是……娶了姜家的女儿就这般没有分寸,不如改姓姜算了”

源乾曜恨铁不成钢地低喝了一声,终究不能真的放任这个侄孙真的不吃不喝与自己斗气。等他来到书斋,见原本一直在发呆的源光乘一看到自己便一下子蹿了起来,三步并两步赶到了自己身前,他一个手势屏退了身后从者,继而就恼火地喝道:“大事当前,慌什么姜四郎年轻不懂事,你总该知道深浅。这时候圣人震怒废后流言四处传播,毁了他明君声誉,他做得越多,越容易被人捏住把柄捅到御前。你家媳妇出自姜氏不错,但此等事从来都不罪出嫁女,圣人又不是当初的天后”

“可叔祖……”源光乘平日里受过姜皎不少照应,再加上源乾曜为相亦是姜皎举荐,他踌躇片刻便吞吞吐吐地说道,“此事太蹊跷了。且不说内兄素来谨慎,就算是再粗疏的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总是心里有数废后这等事何其要紧,他怎可能在外张扬到人尽皆知,以至于嗣滕王上奏

“所以我说你竟是和姜四郎一般不懂事”源乾曜的脸色越发阴沉,一口喝住了源光乘,他方才淡淡地说道,“这等事要的不是证据,要的只是圣人是否相信只要圣人真的认定自己只对楚国公提过此事,那么如今外头大肆传扬所谓废后,伤了圣人的圣明,那楚国公矢口否认还有什么用?当此之际,你要是上蹿下跳,只会把自己一块陷进去,你要提醒别人你娶的是姜氏女不成?你给我立刻回家,把大门关严实了,这时候,唯有以不变应万变,否则都陷进去了,朝中会是谁的天下?”

不说源光乘在仕途上头本就平平,就拿他只是源乾曜的孙辈来说,也万不敢违逆这位家中官居最高的长辈。因而,他不得不站起身来行过礼后,耷拉着脑袋告辞离去。他这一走,源乾曜方才敛去了刚刚疾言厉色的表情,背着手来来回回在屋子里踱起了步子。

Wωω●тt kдn●C〇

姜皎和他也是多年的交情,真的见死不救?可要是救了,这就不是之前他对张嘉贞那小小的反击了,还要掺和到宫中嫡庶之争上,更何况,天子的心意莫测,就连姜皎这多年荣宠不衰的友人,此番都丝毫不留情面,更何况是他?

这一夜之间,洛阳城中也不知道多少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然而次日早朝,张嘉贞一口咬定姜皎之罪在于妄谈休咎,却是如同火上浇油,把本就岌岌可危的姜皎进一步推向了无底深渊。

见一贯宠信姜皎的李隆基竟对此建言不置可否,一时之间,朝中上下哪里还不明白这风头转向,自有御史闻风而动,又参奏了姜皎好几桩罪名,甚至于姜皎之弟姜晦,以及其他与其亲厚的人,都遭到了各种攻击,这种非比寻常的意味弥漫开来,竟是让众多人为之自危。

等到第三日早朝过后,回到门下省左拾遗直房的杜士仪,便在书案上那如山案牍之中,发现了一份简简单单的制书。

秘书监姜皎,往属艰难,颇效诚信,功则可录,宠是以加。既忘盈满之戒,又亏静慎之道,假说休咎,妄谈宫掖,据其作孽,合处极刑。念兹旧勋,免此殊死,宜决一顿,配流钦州。

姜皎以昔日和天子之情,夫人往来宫中,自己亦时时陪伴圣驾,但凡饮宴无不陪侍,当初宋憬便谏过天子不应一味加以宠顾,但李隆基以纳谏的姿态,却也只冷落了姜皎一年半载,便重新加以启用,如今姜皎之弟姜晦,尽管不在手握铨选之权的吏部侍郎任上,可依旧还任着太常卿,这全都是天子的一念之私。这些功过是非,杜士仪身为外人,固然只能暗自腹诽几句,可最后的措置却让他眉头为之一挑。

宜决一顿?这说的是要当廷杖责,然后配流?要杀就杀,要流则流,这又不是那等坐赃之类的罪行,本就有杖刑,用得着如此折辱大臣?更何况,他本就不信姜皎会做出这种愚蠢无知的泄露御言之事

他固然不会轻易冒险陈词为姜皎开脱,可杖刑却不一样而且,姜皎之事终究会动摇源乾曜,让这个老好人越发忍气吞声,届时若此消彼长,他这个左拾遗此前就得罪过王守一和王皇后,焉知届时就能与姜皎之案安然无涉?

是要立时做出反应,还是等回去之后与人商量?不,事出突然,他必须得冒点风险

想到姜度托付给崔俭玄的东西,想到这两日萦绕在自己心中的那些念头,他考量许久,成败得失等等都算计清楚了,这才随手拿起旁边一张纸,略一沉吟便笔走龙蛇地写道:“姜皎官登三品,有功于国,既则有罪,当死则死,应流则流,奈何轻加笞辱,以仆隶待大臣,致伤圣人之明?生杀之柄,人主得专,轻重之条,臣下当守。伏惟陛下,依律严处,以正视听。”

随手写下这几句之后,他便拿起旁边并不经常用的上封之袋,将这一份经过中书发下的制书重新装了,连同自己的书判随手放在一边。

当傍晚时分,中书交由门下的文书汇总了送到黄门侍郎裴璀手中时,他随意一看那泾渭分明的两摞,自然挑拣了上封的那少少几份。可才翻到第三份,他便不由得脸色剧变,继而便露出了微妙的表情。

“这杜十九郎……好胆大”

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319章 合则知己,不合远之第220章 金枝玉叶第625章 为副节度贺!第1104章 援军第586章 羽翼渐丰,天子好玄第497章 栽赃第160章 解头落谁家?第156章 最是护犊京兆公第790章 荐君使吐蕃第871章 连环套,计中计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1008章 故人已老第135章 晴天霹雳,弱女...第914章 分崩离析第258章 聚散有时,赠君部曲第665章 飞黄腾达第960章 儿女婚事,牛相病危第116章 此去他日归!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938章 司马昭之心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1190章 磨刀霍霍谋东宫第560章 明修栈道第501章 联手善后第1223章 一意孤行第1015章 不蹚浑水第48章 但愿年年好第754章 风雨来兮第244章 一入都门天子召第792章 王帐喋血第851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第106章 分道扬镳第85章 吊唁之日,亲疏远近第1071章 名将之心胸第433章 万岁池第825章 临别道珍重第315章 妾薄命第559章 粮荒第258章 聚散有时,赠君部曲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犹不息第452章 气势凌人撵长史第1208章 不死军魂第674章 衣锦还洛阳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549章 禁卒闹事,神龙现身第866章 昭武诸胡第1249章 把水搅浑!第951章 大军调停第747章 恩威并济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455章 师傅师娘第200章 并州酒中豪第163章 驱虎吞狼第1206章 潜入和策反第265章 不测之祸第347章 群情激愤第575章 大敌当前第152章 鹬蚌相争,渔翁...第763章 百事农为本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22章 舌战第3章 援手第998章 英主的条件第319章 合则知己,不合远之第197章 赏春会上群英萃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170章 内图洛阳,外谋河东第792章 王帐喋血第519章 荐友得傧相第230章 军法人情一第1229章 痴心妄想!第890章 年少轻狂,难死心第393章 请君同行,迁授县令第1259章 丧子之痛第610章 醉不糊涂吴道子第42章 围炉炙肉话家国第967章 升官发财第234章 奚族之主,杀机隐现第496章 宾主尽欢,破空一箭第225章 蓟北楼上夕阳会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037章 大战将起第829章 还君先锋使,朔方君最贤第1018章 横插一杠子第298章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第233章 豪侠之道,飘零金枝第1195章 杀机现第102章 知音伯乐第376章 贵主亲做媒第172章 借刀杀人第962章 人之将死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无可忍第311章 吴生求墨,不屈之音第1218章 重见天日第510章 婚事眉目第612章 老骥慧眼,托以俊杰第1197章 谁死谁生第1155章 长安攻略战第397章 锦城风光冠蜀中
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319章 合则知己,不合远之第220章 金枝玉叶第625章 为副节度贺!第1104章 援军第586章 羽翼渐丰,天子好玄第497章 栽赃第160章 解头落谁家?第156章 最是护犊京兆公第790章 荐君使吐蕃第871章 连环套,计中计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1008章 故人已老第135章 晴天霹雳,弱女...第914章 分崩离析第258章 聚散有时,赠君部曲第665章 飞黄腾达第960章 儿女婚事,牛相病危第116章 此去他日归!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938章 司马昭之心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1190章 磨刀霍霍谋东宫第560章 明修栈道第501章 联手善后第1223章 一意孤行第1015章 不蹚浑水第48章 但愿年年好第754章 风雨来兮第244章 一入都门天子召第792章 王帐喋血第851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第106章 分道扬镳第85章 吊唁之日,亲疏远近第1071章 名将之心胸第433章 万岁池第825章 临别道珍重第315章 妾薄命第559章 粮荒第258章 聚散有时,赠君部曲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犹不息第452章 气势凌人撵长史第1208章 不死军魂第674章 衣锦还洛阳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549章 禁卒闹事,神龙现身第866章 昭武诸胡第1249章 把水搅浑!第951章 大军调停第747章 恩威并济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455章 师傅师娘第200章 并州酒中豪第163章 驱虎吞狼第1206章 潜入和策反第265章 不测之祸第347章 群情激愤第575章 大敌当前第152章 鹬蚌相争,渔翁...第763章 百事农为本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22章 舌战第3章 援手第998章 英主的条件第319章 合则知己,不合远之第197章 赏春会上群英萃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170章 内图洛阳,外谋河东第792章 王帐喋血第519章 荐友得傧相第230章 军法人情一第1229章 痴心妄想!第890章 年少轻狂,难死心第393章 请君同行,迁授县令第1259章 丧子之痛第610章 醉不糊涂吴道子第42章 围炉炙肉话家国第967章 升官发财第234章 奚族之主,杀机隐现第496章 宾主尽欢,破空一箭第225章 蓟北楼上夕阳会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037章 大战将起第829章 还君先锋使,朔方君最贤第1018章 横插一杠子第298章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第233章 豪侠之道,飘零金枝第1195章 杀机现第102章 知音伯乐第376章 贵主亲做媒第172章 借刀杀人第962章 人之将死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无可忍第311章 吴生求墨,不屈之音第1218章 重见天日第510章 婚事眉目第612章 老骥慧眼,托以俊杰第1197章 谁死谁生第1155章 长安攻略战第397章 锦城风光冠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