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树倒猢狲散,胸中不平言

金仙公主的故世,对于大多数朝官来说,顶多长叹一声也就罢了。毕竟,一位没有显赫夫婿,也并没有留下子女,更没有任何功绩的长公主,除却尊贵的身份,并不足以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天子在其临终时赶到,恸哭了一场,而后下旨丧礼从重,这就已经是很难得的恩遇了。

相形之下,数日之后的另一个消息反而更加引人关注——幽州长史赵含章贪赃巨万,杖于朝堂,流嚷州。

这个结局并没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尽管事情的起因有些滑稽,可赵含章贪赃的证据犹如铁板钉钉,再加上裴宽昔日为刑部员外郎的时候就刚正不阿,甚至打回了王毛仲的求情,此次纵使赵含章百般狡辩亦无济于事。

大唐高宗以前,殿堂杖刑很少,而自从武后秉政,这种事情就渐渐多了,有时候甚至多达百杖,直接打死的不少,而使人数次昏死而又复苏,这种情形更是家常便饭。开元以来,这种先杖后流的例子也已经日渐增多,谏劝过的人也不计其数——宋憬、张说、李朝隐……就连杜士仪自己也谏劝过按律行事,而非一味用杖刑震慑。然而,李隆基却常常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不时便会如此处置大臣。

殿堂杖刑,和官府决杖时腿臀背分受不同,一律杖背。即便刑杖不过指头粗细,但刑杖一下一下带着凌厉的风声杖在背上,即便赵含章口中早已塞了布条,可那呜咽惨哼的声音依旧止都止不住,四周旁观的官员们无不噤若寒蝉。尤其是见赵含章因受刑不住昏厥过去之后,行刑的力士毫无怜悯地一口凉水将其泼醒,随即继续行刑,甚至有胆小的官员禁不住上下牙齿直打架。

而杜士仪所在的五品以上高官序列中,即便大多数人都镇定得多,但不少人都悄悄别过了目光,不去看那惨状。好在赵含章受杖六十,结束的时间比从前的殿堂受杖的人要早些,这种难捱的时光很快到了头。当背上杖痕宛然血肉淋漓的赵含章被人拖下去的一刹那,就只听天子冷冷迸出了一句话。

“日后若再有此等贪赃枉法者,朕也是同样处置,绝无姑息”

尽管杜孚早就辞了官,可这一次被赵含章牵连,再加上强行求亲的丑闻,即便旁人不说,但也能预料到必定废置终身。乐城里的杜宅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杜士仪自己不想去,可起码的长幼尊卑之义这种面上功夫,他还是不会丢下的,既然杜孚重病在床,他少不得好医好药一概送去。而韦氏和杜望之在之前碰了那样一个硬钉子之后,谁也不敢再到他这儿来聒噪。

赵含章此番倒霉,起因是在为亲信杜孚之子向卢涛求亲,此事已经传遍了朝堂。至于杜孚是杜士仪的叔父,这个消息也几乎有心人都知道了。杜士仪早就明白这种事隐瞒不住,因而杜孚之妻韦氏当初软磨硬泡让他前去求亲被他回绝,他早就借由众人之口宣扬了出去——于是,杜孚这个叔父早年不慈,丢下无父无母的侄儿侄女不管,这样的积年旧事自然也不例外地被翻了出来。

这天下午,门下省给事中冯绍烈和杜士仪不期而遇在洛阳宫门撞了个正着后,冯绍烈便皮笑肉不笑地讥刺道:“原来是杜中书。闻听令叔这些天病重,你却日日早出晚归勤劳王事,是不是太罔顾孝道了?”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杜士仪不动声色地回击了一句,见冯绍烈登时为之语塞,他就微微笑道,“再者,叔父有妻妾在侧,嫡子侍奉病榻,我已寻医问药送去他宅,若是要耽搁公事亲自前往侍奉问病,恐怕叔父反而要不安了,冯给事觉得可是?”

冯绍烈对杜士仪的敌意,大多数是来自于其年纪轻轻便跃居中书舍人的不满。他隐隐为门下省诸给事中之首,但他已经四十四岁,这样的年纪放在从前那已经可算得上是壮年得志,可和杜士仪的青年得志一比,那就什么都算不上了。因此,见杜士仪三言两语四两拨千斤似的让自己的话锋打在了虚处,他不禁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可没走两步,他便回转身意味深长地说道:“对了,好教杜中书得知,校书郎王昌龄一任四年,年底就满了,可他不满铨选,还大放厥词……”

顿了一顿之后,他便轻蔑地说道:“此等狂妄之徒,杜中书往后还是少与其往来的好”

年轻而身登高位,即便资历功绩俱全,但仍然不免为人所忌,早有理准备的杜士仪这些天来与人唇枪舌剑的次数早已不计其数,对冯绍烈的讥讽本来并不以为意,然而,冯绍烈偏偏提到了自己当初助过一把的王昌龄,他便不能等闲视之了。

出宫和赤毕会合之后回到家中,他想了一想,便命人去持名帖邀约王昌龄去积善坊北门直面洛阳宫的一家胡姬酒肆,旋即就带着赤毕进了书房,当着张兴的面吩咐道:“赤毕,你挑选一个妥当人,去一次岭南。”

赤毕登时惊异地问道:“去岭南?所为何事?”

杜士仪见张兴显然也是一脸愿闻其详的表情,他便将当初王缙所言的那桩案子娓娓道来。这些天他借着林永墨,将首尾打探得更加详细分明,甚至还有一些王缙所不知道的细节,此刻说来自然是更加曲折惨烈。赤毕久经沧海也就罢了,张兴却是个忍不住的暴脾气,当即拍案而起道:“满朝文武,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首先,麾下军将出兵挟持朝中御史,身为上官,不可避免地要背一个主使的罪名。其二,御史是奉旨勘问,却险些遭人半道挟持甚至于丧命,御史台的法吏们横行惯了,谁能够忍受这种羞辱,自然同仇敌忾,又有谁敢冒着得罪所有御史的风险?至于其三……”

杜士仪顿了一顿,这才说道:“杨汪并不是孑然一身,身后还有靠山在,而最重要的是,证据所以,我需要一个妥当人前去岭南见张审素的两个儿子,查访此事的更多细节。然后,我还需要一个人去嵩州,那里是蜀中最靠近六诏之地,张审素军功宛然,是非曲直需要访察清楚,我才好定夺。”然而,他还不等赤毕开口,便摆手阻止了他,“这两个地方你都不要亲自去,这不比宇文融之事,我需要最信得过的人。此次就算被人知道我要查探此案,我也不怵,所以只要胆大心细之人即可。”

赤毕这才释然,想了想便拱手说道:“既如此,我遵命便是,我这就去挑选人手”

等到赤毕离去,杜士仪就冲着张兴勾了勾手道:“你随我在代州,应该也见多了名人雅士,今天我再带你见一位七绝圣手”

龟赫一时的王毛仲既然已经身死族消,积善坊北门之东,可以直面洛阳宫胜景的那家胡姬酒肆,却依旧开得红红火火,但背后的主人早就不姓王了。至于姓窦还是姓姜,杜士仪也懒得深究,至少姜度和窦锷在他回到东都后送信过来时,都笑言让他多多光顾那儿,他此次既然相请王昌龄,也就选在了这里。

他对于胡姬艳舞并没有太多的热衷,挑的是二楼临窗一个好说话的座位,但因为这里少有雅座包厢,四周喧哗声就犹如潮水一般考验着人的耳膜。

杜士仪和张兴既然先来,两人自然也就要了些茶酒果子佐食,天南地北地随意闲聊,不多时,杜士仪就注意到门口进来的王昌龄。

王昌龄这一年也才三十出头,最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他四下一看,没有发现杜士仪,却看到了台上胡姬的胡旋舞正到了最最激烈的时刻,不禁驻足看了好一会儿,高声抚掌叫好后,这才昂首上了二楼。待见杜士仪招手示意,他便穿过四处满座的地头来到了对方面前,含笑拱了拱手道:“我本待君礼一回来就会邀约我,谁知道一拖就拖到了今日。不过,既然定在这等可以尽兴的好地方,我就不抱怨了”

“好好,是我不对,我先于一杯算是赔罪吧”杜士仪对于王昌龄乍一见面一如相识之后的熟稔很高兴,当即自斟自饮了一杯。待见王昌龄入座之后,他就一指张兴道,“这是张奇骏,由代州从我回来的。”

“就是丢下河东节度掌书记一职的张奇骏?”王昌龄见张兴闻言吃了一惊,他便笑道,“王夏卿对我提过一次,我立刻就记住了足下好风骨,值得浮一大白,请”

王昌龄二话不说给张兴斟满了,自己一杯下肚后,见张兴果然豪爽地也喝于了,他方才竖起大拇指道:“果然不愧是君礼爱重之人,利落大方”

寒暄过后,杜士仪见四座大多喧闹着赏舞听歌,他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此次回京任中书舍人,实在太过突然,再加上朝中争斗颇烈,所以见旧友就给耽误了。我本待你任满迁官之后再见你,谁知道今天冯绍烈在洛阳宫门前道是你不满铨选,大放厥词,我总不能当成什么都没听见,所以特意邀你来见。

“不满铨选?没错,我就是不满”王昌龄恼火地一拍那小方桌,险些连酒杯都给一震弹了起来,“看看如今这用人之道,只循资格,士无高下,只看年限资历,照这样下去,有才者岂不是个个都被埋没?我当年多亏你提点,这才得校书郎之职,但我实在是后悔了与其这四年在两京荒废时间,我还不如外放地方,也好赏一方山水,看风土人情,总好过在这两京之中碌碌无为”

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劝架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827章 节堂舞剑第892章 风云变幻迷人眼第154章 今夜星光灿烂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258章 聚散有时,赠君部曲第661章 张九龄第249章 凤求凰第562章 腾换陈粮第1200章 定风波还是避风波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义第573章 备战请缨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见贵主第962章 人之将死第1249章 把水搅浑!第707章 十铨之始,请托荐人第564章 负荆请罪,觥筹庆功第122章 贵客盈门贺生辰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俩第784章 将有虎胆,巾帼雄心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998章 英主的条件第24章 当世真隐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378章 舅舅第7章 昆仑奴第462章 仗义者谁人第68章 蕙质兰心崔五娘第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874章 心细如发,危机乍第913章 故人何纷纷第1151章 虚惊之后大军至第192章 帝妃会群英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737章 节度幕府第924章 千里终南三日回第232章 遥望长安不得归第319章 合则知己,不合远之第1037章 大战将起第736章 陇右节度第1102章 杀罗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172章 借刀杀人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08章 分家第1221章 范阳请降第376章 贵主亲做媒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怜卿孤寂情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1119章 忠贞见疑第916章 胡儿眼泪双双落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106章 俶尔夜袭,天子失道第693章 点睛之笔第875章 以退为进,以死为生第928章 陈尸当场,依依话别第443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1126章 兵分两路第504章 雷霆第1271章 复推又见轩然大波第806章 真言动人心第500章 失心疯第1021章 宁极堂前话联姻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第655章 铁勒拔曳固第1161章 收复长安,驻防禁宫第660章 不可无权柄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16章 一盘好菜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检第1111章 昔日云州三杰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难事第774章 斩首示众第690章 准卿三条奏第591章 当头一棒第867章 从天而降第623章 奚人降户第800章 巨阉惜旧情第585章 云州宣抚使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332章 风光提亲事第1120章 大势不可逆第869章 死到临头,反咬一口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81章 进士科试赋第193章 一日看尽长安花第607章 长安急召第1262章 如同笑话的推举第1252章 君臣义绝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怀雄心第1155章 长安攻略战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302章 婚约嫁妆
第716章 宰相吵架,杜郎劝架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827章 节堂舞剑第892章 风云变幻迷人眼第154章 今夜星光灿烂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258章 聚散有时,赠君部曲第661章 张九龄第249章 凤求凰第562章 腾换陈粮第1200章 定风波还是避风波第837章 同工同酬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义第573章 备战请缨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见贵主第962章 人之将死第1249章 把水搅浑!第707章 十铨之始,请托荐人第564章 负荆请罪,觥筹庆功第122章 贵客盈门贺生辰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俩第784章 将有虎胆,巾帼雄心第922章 心灰若死第998章 英主的条件第24章 当世真隐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378章 舅舅第7章 昆仑奴第462章 仗义者谁人第68章 蕙质兰心崔五娘第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874章 心细如发,危机乍第913章 故人何纷纷第1151章 虚惊之后大军至第192章 帝妃会群英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737章 节度幕府第924章 千里终南三日回第232章 遥望长安不得归第319章 合则知己,不合远之第1037章 大战将起第736章 陇右节度第1102章 杀罗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172章 借刀杀人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08章 分家第1221章 范阳请降第376章 贵主亲做媒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怜卿孤寂情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1119章 忠贞见疑第916章 胡儿眼泪双双落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1106章 俶尔夜袭,天子失道第693章 点睛之笔第875章 以退为进,以死为生第928章 陈尸当场,依依话别第443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1126章 兵分两路第504章 雷霆第1271章 复推又见轩然大波第806章 真言动人心第500章 失心疯第1021章 宁极堂前话联姻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第655章 铁勒拔曳固第1161章 收复长安,驻防禁宫第660章 不可无权柄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120章 音色如珠舞有神第16章 一盘好菜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检第1111章 昔日云州三杰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难事第774章 斩首示众第690章 准卿三条奏第591章 当头一棒第867章 从天而降第623章 奚人降户第800章 巨阉惜旧情第585章 云州宣抚使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332章 风光提亲事第1120章 大势不可逆第869章 死到临头,反咬一口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81章 进士科试赋第193章 一日看尽长安花第607章 长安急召第1262章 如同笑话的推举第1252章 君臣义绝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怀雄心第1155章 长安攻略战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第302章 婚约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