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异彩

皇帝满怀期待地身体后仰,袖子轻松地拂在坐具的扶手上,李林甫连忙从跪坐的姿态站起,对着皇帝躬身叉手道:“喏。”

然后他抬起双手轻轻击掌,两名穿着素白长裙的女子怀中抱着秦筝缓缓上前,裙裾拖在地上,连同身上的白帔都随着玉臂的臂弯飘动,看起来美丽而有仙气。只是按照当下的标准来判断,还是有点太瘦了。

紧接着两名怀抱琵琶的女子上场,她们的穿着颇有胡风之感,腰下是百褶蜀锦裙,腰往上却只有束身的诃子,圆润的肩头和肉感的双臂再加上琵琶的欲遮欲掩,反而给人一种欲念满满的感觉。

李嗣业抬头注意到皇帝的表情,李隆基眯起眼睛看得颇有兴致,连坐在他身旁的杨玉环都吃醋了,抬起眼角不经意地瞟了自己的三郎一眼。

如果要让李嗣业来选,他是喜欢那两个有仙气的美女的,皇帝的口味也同样独特,怪不得气质如兰的梅妃干不过杨贵妃。

随着古筝的第一个音调跳出,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不管懂不懂秦筝曲都屏声静气,连端酒盏的动作都小心翼翼。因为皇帝拥有专业的音乐素养,控场的能力也是非同一般。

两架秦筝对弹的是高山流水曲目,这个曲子到了唐朝已经分化为两支曲子,分别是高山和流水,两人对坐在大殿中央,一人弹高山,一人弹流水,声调出奇般地融合在了一起,高山耸立峥嵘时,流水就低低从它身边流过,河水叮咚跳跃时,山间只有呼呼风声。两人的琴声几乎没有搅乱掺杂的感觉,反而给人纯粹的立体感。

两个手执琵琶的女子弹奏的也是高山流水,能把古琴曲转换为琵琶曲,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艺,而且这琵琶声也混入到古筝声中,且没有破坏原有的美感,意境依然缥缈高绝。李隆基全程闭着眼睛,耳朵里去判断享受这曲子的美感。

当最后一弦琴音静谧,女乐们向皇帝俯身而拜,然后缓缓地退离开了原地。

李隆基由衷地夸赞道:“哥奴,想不到你的府上竟然有如此技艺高超的女乐,比起朕的梨园也不遑多让,不对,就高山流水这一曲的水准,梨园中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们。”

皇帝没有必要给谁面子,她们技艺确实高超,李嗣业这种不懂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默契与互补。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缺陷,那唯一一点是,他们的弹奏完全是一种炫技,缺乏必要的情感。

李嗣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代入到综艺节目中去,以为接下来该是评委点评,观众打分了。然而并不是,杨家的三位夫人和堂弟杨钊从酒席上站起来,向皇帝叉手说道:“陛下,我们为陛下准备了一段汉秋宫的乐舞,请陛下鉴赏。”

“好,开始吧。”

杨钊立刻挥手道:“来人,把编钟抬上来。”

大约二十多个汉子簇拥着一架编钟抬到大殿中央,杨钊手中握着两个铜锤,举在手中朝三姐妹望了一眼,三人立刻拖着宽袍广袖在地上扭动腰肢挥出袖子。编钟叮咚叮咚的声音零星地响起,编钟给人一种厚重隆重的感觉,她们的舞姿却又非常地轻佻,结合眼前这个场景,想出她们在舞蹈里所扮演的对象是谁了,那不就是赵飞燕吗,无论是编钟,还是三姐妹身上所穿的服装都是传统汉宫中的服饰。

三人跳罢之后,与杨钊共同朝皇帝下拜,说实话三人攒这节目真不怎么样,编钟搭配歌舞单调不说,且说杨氏三姐妹的舞技,从梨园随便挑出一个立部都能够秒杀她们,与其妹妹杨玉环的差距更是天上地下。

不过他们都是李隆基的大姨子,这面子自然不能不给,笑着捋须称赞道:“每轮美奂,果真是汉宫飞燕啊,而且一下就是三个,让朕大饱眼福。”

左相陈希烈也应付差事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段乐舞,可能是为了躲避火力,水平居然比杨氏三姐妹还要臭,皇帝直接眯上眼睛打了盹儿,连说一句话都欠奉。

接下来太子也派出了节目,然后是十六王宅的各王,不过他们的水平不知是低,还是刻意讨好杨家,但凡有跳舞的,水平都尽可能地往低处走。

直到为了讨好皇帝而不管不顾的人上场,这就是那位大胖子安禄山,他的气势十分足,一挥手就带上来六十人的粟特舞蹈队,相当于一个九年义务班广播体操的人数,安禄山上前躬身叉手道:“陛下,这些人与臣一样,都是淳朴的河朔男儿,愿为陛下共舞一曲胡腾舞,恭祝陛下万福安康。”

六十人齐声叉手,声音雄壮如虎生威,第一次给这座大殿带来了一丝尚武气息:“恭祝陛下万福安康。”

李隆基也挺激动,挥手说道:“不错,这些都是我河北的儿郎,开始吧。”

安禄山退到六十人小方阵的一角,负责打羯鼓的人站成了两排,跳舞的四十多人开始起舞,迅速地倒腾起了小短腿,与那些翩翩的起舞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倒是与李嗣业献上去的曳步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安禄山站在前排的左侧而不是中央,他显然意识不到C位可以出道,人家也无需靠什么C位。但是在这么多人跳舞的中间,就可以发现安禄山的技艺最为高超,特别是从胡腾舞无缝切换到胡旋舞的时候,扭动的姿态让人捧腹,连杨玉环都捂着嘴发出了笑声,皇帝双手扶着自己的肚子,笑容中满是宠溺。

坐在酒席上的众人也发出了笑声,也许是被李隆基的笑声感染,或许是为了迎合皇帝的笑声。安禄山便跳得更起劲儿了,身体像个皮球一般飞速转动,这个灵活的胖子夸张地扭动着自己的腰肢,用自己的洋相来换取众人的欢乐。

但是不能简单地把他看作一个丑角,他在冒傻气逗所有人欢乐的同时,内心中充满了看透一切的狡狯。

停顿下来的安禄山满头大汗,皇帝依旧笑容绽放,杨玉环心疼地吩咐宫女们呈送上去丝帕让其擦拭汗水。“快下去歇息吧,禄儿真是辛苦了。”

安禄山感动地叉手道:“谢过干娘,谢过圣人。”

接下来就轮到高仙芝了,他从座位上站起来,也击掌命碛西呈上的康居女和龟兹乐混合表演,由于充满了西域的异域风情,众人倒也看得津津有味。高仙芝之后是哥舒翰,这位突骑施人击掌呈送上来的乃是由军中汉子改编的大阵乐舞蹈,哥舒翰领着十几人手执长戟,挥动着跳跃,整齐划一,充满了阳刚与血性的美感。

总算是轮到李嗣业了,他从席位上站起来,挪到大殿中央朝李隆基行礼报节目:“陛下,臣要献上的是四种乐器演奏的《将军令》。”

李隆基淡淡地点头:“是吗?那就叫人上来献乐吧。”他以为这只是梨园教坊中的一支普通的曲子,对其并无多大期待。李嗣业心想这样最好,越是没有期待,接下来对其的冲击就越强烈。

来吧,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热血,什么是真正的燃烧。

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义之死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变第九百零一章 张巡守睢阳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涩?第五百六十七章 为私利而反对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报入长安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楼楚馆发牢骚第四百六十六章 发配葱岭之逆旅第二百六十四章 尴尬的信使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摆宴第一百五十四章 审案就是互相撕第八百三十五章 进攻斜峪关第三百五十八章 礼遇封常清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坚固的小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头的具体细节第二百三十二章 乔装改换入城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二百七十章 再见,长安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护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七百四十二章 肃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争第七百四十一章 谋攻扶风郡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后的军事筹备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献策被拒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军重聚魏州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别离循循善诱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场就是巅峰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叙功(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辩势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龙观密会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厌诈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场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之后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宾(感谢长江的尽头飘红打赏)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离间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态度的乐曲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八十七章 猎苑那些事儿第九十二章 月夜对酌最勾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该生不生,该亡不亡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军特色第六十一章 前往东宫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点胜利果实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动观虎斗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来的寄托与鸡汤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轰幽州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险些易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业言好事(感谢月息是我飘红打赏)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场就是巅峰第八百七十六章 轻取五丁关第二百五十二章 归来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谁在装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师祭天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劝降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动上门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头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将败退有方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袭扰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准备南逃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离间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对谈第六十一章 前往东宫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征羯师第七十八章 惊动李隆基第六百七十一章 会面杨国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独挡一面(感谢辉尘飘红打赏)九百一十一章 献诚铁骑拦崔宁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种宣旨接任第五百七十二章 节省开支巡视商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四百零二章 敌军烧粮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争第五百零二章 太过扎眼第六百七十章 面圣求募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诱惑收买第九百零七章 权力的纠纷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后的坚守第二百三十一章 风吹草动杀人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熏殿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买崔宁第五百七十章 加饷与主持考课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为国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锋
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义之死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变第九百零一章 张巡守睢阳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涩?第五百六十七章 为私利而反对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报入长安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楼楚馆发牢骚第四百六十六章 发配葱岭之逆旅第二百六十四章 尴尬的信使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摆宴第一百五十四章 审案就是互相撕第八百三十五章 进攻斜峪关第三百五十八章 礼遇封常清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坚固的小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头的具体细节第二百三十二章 乔装改换入城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二百七十章 再见,长安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护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七百四十二章 肃宗登基得李泌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争第七百四十一章 谋攻扶风郡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后的军事筹备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献策被拒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军重聚魏州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别离循循善诱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场就是巅峰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叙功(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辩势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龙观密会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厌诈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场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之后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宾(感谢长江的尽头飘红打赏)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离间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态度的乐曲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八十七章 猎苑那些事儿第九十二章 月夜对酌最勾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该生不生,该亡不亡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军特色第六十一章 前往东宫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点胜利果实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动观虎斗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来的寄托与鸡汤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轰幽州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险些易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业言好事(感谢月息是我飘红打赏)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场就是巅峰第八百七十六章 轻取五丁关第二百五十二章 归来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谁在装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师祭天第五百一十八章 城下劝降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动上门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头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将败退有方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袭扰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准备南逃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离间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对谈第六十一章 前往东宫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征羯师第七十八章 惊动李隆基第六百七十一章 会面杨国忠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独挡一面(感谢辉尘飘红打赏)九百一十一章 献诚铁骑拦崔宁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种宣旨接任第五百七十二章 节省开支巡视商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四百零二章 敌军烧粮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争第五百零二章 太过扎眼第六百七十章 面圣求募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诱惑收买第九百零七章 权力的纠纷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后的坚守第二百三十一章 风吹草动杀人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熏殿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买崔宁第五百七十章 加饷与主持考课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为国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六百四十八章 吉温的选择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