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为私利而反对

李林甫目光敏锐,迅速地捕捉到圣人脸上微妙的表情变化,他连忙以眼色制止王鉷把这场谈话继续深挖下去。

但是王鉷害人心切,认为自己刚才的话还不够骇人听闻,继续加大诋毁的输出功率:“陛下,这李嗣业隐藏极深,他自从离开长安到达碛西后,虽然从未与太子联络过,但时时不忘太子的举荐之恩情,自觉地将自己归为东宫之死忠。而且皇甫惟明任陇右道采访使时,给李嗣业的考课是上中,远远高于当时的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和副都护高仙芝,也足以说明他们有所勾连。”

皇帝自然不屑于把王鉷指控怀疑的真相说出来,但人与人情商的差距宛如山峰,有些人一个眼神就能够推导出原委,有些人却要三番五次触碰真相,有些真相不是你想碰就能碰,很容易头破血流。

“韦坚的案子发生在去年,到今年已经告一段落,这中间牵出了不少罪有应得的人,也肯定牵连了许多无辜的人。或许有些人还会借着查案打击报复,把本不应该受到惩罚的人,也牵连了进来。所以此案应该告一段落,不要再去牵涉他人。”

李隆基已经把话说得足够直白,王鉷要是再不明白,估计就会被当做弱智逐出长安。

王中丞虽然情商差许多,但智商很高,不然也想不出那么多盘剥百姓的方法。他乖觉地后退到李林甫身后,难以支撑下去的场合就交给右相来处理。

李林甫笑脸逢迎地叉手道:“陛下所言极是,韦坚和皇甫惟明一案已经过去,不必再追查下去,况且他们二人平素并无作奸犯科,只是一颗忠心偏离离陛下而已。这二人实则是聪明过头,以为能够将野心托付与人,可惜他们的那个野心,只能够配得上发配岭南。”

王鉷心中佩服不已,右相的嘴就是厉害,这里面虽然是在说韦坚、皇甫惟明二人,但句句都没有离开太子李亨。就凭李亨那点儿斗争水平,若不是因为他身居东宫储君之位,估计早就被他老人家踢出长安了。

李隆基对这件事心中些许愧疚,本不欲再提,只好摆摆手绕过这一节。既然韦坚、皇甫惟明之案不提了,那么被他们强行拉入案件中的李嗣业,自然不再提起。

右相的高明之处在与他咬人的时候并不死缠烂打,要先咬一口试试货色,若是咬不动或是没咬中,迅速放弃目标。然后经历漫长的等待,寻找下一个咬住敌人的机会,避免纠缠把自己陷入艰难境地中。但是一旦被他咬中,在咬死你之前是绝对不会松口的。

李隆基拽紧了缰绳,让他找不到了任何咬人的机会,只好暂时搁置放弃。

皇帝扶着胡床扶手,略作犹豫后问李林甫:“五年前,贺知章曾上疏,节度使权柄过重恐使关中不稳,哥奴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林甫眼角上挑,五年前的事情都记得这么清楚,肯定是有人帮他想起来了吧,皇帝欲旧事重提,必然是有人在背后也提了一嘴。

他郑重地躬身叉手道:“陛下,授予节度使权柄是为了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对外征战,比如河西走廊,吐蕃在河西附近屯兵三十多万,执掌大权的乃是吐蕃五如之一的苏毗如。敌军之兵员远胜我五倍,若不能在河西置下总领兵马的节度使,各军各自为战,则河西胜局难以奠定。”

李隆基又皱起了眉头:“你说这些朕都明白,朝廷每行使一项制度,均有利处也有弊端,我只问你如何化解节度使权柄过重的弊端。”

“唯一的办法当然是分散,陛下将边关分为十镇节度,各镇互不统属。陛下若下令以一镇一节度使,不予身兼多镇,边镇又何足挂齿?何况就算有身兼两镇者,麾下将领均是从我大唐治下成长起来的军户,或者是胡人,他们也均感大唐之隆盛,陛下之恩德。开元治世天下人无不称颂,今边疆中原均富足,圣人盛世天下归心。且不说十节度使中并无居心叵测之辈,就算有!他也鼓掌难鸣!百姓和兵士们心中只拥护大唐,拥护圣人。他们生活富足,厌恶征战,任何人别想把他们拉到战场上,破坏他们的家园,也休想唆使他们悖逆陛下!”

王鉷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烫,不是因为李林甫比自己口才好而自惭形秽。而是李林甫睁着俩大窟窿眼儿说出的瞎话,竟然也能慷慨激昂丝毫不虚。说真话的人都没有他的底气。

李隆基抬头陷入了沉思,在李嗣业口中很严重的问题,在李林甫的口中又很轻松。他知道这两人说的话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倾向性,不能够全盘接受。

他又问道:“我欲使节度使只任三年,三年后轮换或调回朝中,你以为此计如何?”

李林甫一听到调回朝中四个字,眼皮子就抖动直跳,连忙摇头道:“陛下,万万不可,三年轮换乃陋习怠政之源!身为边镇大将,走一处不如固守一处,他们长期固守在一地,必然将那里当做自身之根本,巩固城防,积极御敌,主动进攻。若是三年一任,必然使得主将懒惰怠慢,前任留下来的弊端这一任置之不理。即使有强敌当前,他们也会畏战避敌、能拖则拖,三年任期一过,所有的矛盾瓜葛将交给下一任。长此以往边关问题频发,上下不能同心,若强敌攻来,必然一击即溃,危及大唐社稷!”

打过辩论赛的人都知道,同样一个问题的正反两面,都能够逐条批驳,引发口水大战。

所以即使你手中握着看似占据逻辑高地的理论,也经不起别人处心积虑备战一顿痛批,照样能给你找出几十条反对论据来。所以很少有人敢说自己手中握着真理,除非他们经过实践的检验,不然喷子时时刻刻跳出来,几十条论点猛喷。你所建构的逻辑依然会崩塌。

要不说很多文人占主导的王朝,容易被外族攻灭呢。因为一帮文人的脑袋瓜子想得太多,从公从私,从民生从经济从各家自家利益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满足这些条件之后,然后才能考虑民族大义。朝堂之上的争论堪比大专辩论会,甚至关乎大是大非生死存亡的问题,他们都能找出其中的疏漏进行反击。一系列的对人不对事、对事不对人、为反对而反对、只要对手支持的我就反对,反而核心问题却被忽略了。

皇帝捋着胡须微微点头,李嗣业的建议在他心里本来就持怀疑态度,稍稍有人反对,便放弃了打算,继续安逸于现状。

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艰难抉择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请留步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军挺进婆勒川第一百八十五章 别离循循善诱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虑者第六百一十六章 鱼鳞阵骑兵战法第六百三十五章 杨宅荒唐酗酒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业言好事(感谢月息是我飘红打赏)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压第一百零七章 绝壁接战阻击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锋后战争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异彩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苏定方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骑施余波第二百四十二章 将才难得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缘由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桥飞骑相救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国第五百二十八章 长安不欲留第二百六十四章 尴尬的信使第三百五十四章 该生不生,该亡不亡第七百二十一章 临水亭设计缘分第七百六十五章 敌全军覆没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三百六十七章 灯下独谋大业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韬晦避耳目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关陷落 玄宗出逃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无压力第八百五十五章 说服失败却生他计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三章 一招制敌是常态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别三日当裂目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三百零九章 听风声辨形势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来的寄托与鸡汤第八百零二章 夺占洛阳攻陕郡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个字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圣之作第六百五十二章 调兵出征之争论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赏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条家规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级关系崩裂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百四十一章 进奏入长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东即将内讧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相猜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别冷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六百三十一章 权贵易伤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余晖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凉王备兵陇右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还是射水袋?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众贼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们种棉花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七百五十八章 诱敌深入伏击战第六百零五章 对阵康居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兴都库伦怀古第一百四十七章 阴鸷之人无公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质者,智斗之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五百七十二章 节省开支巡视商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长安第五百六十七章 为私利而反对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识第七十一章 东宫官员售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为权势?第九百二十二章 张巡身陷囹圄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马救玉环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桥头君恩薄第二百零七章 财帛动人心(感谢king-kang飘红打赏)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卢节度得上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终究要来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见耳听俱为实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与梨园春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泽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九十七章 关门打狗vs瓮中捉鳖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细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儿寡母第五百五十八章 轮流献艺花萼楼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惧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压身第七百六十五章 敌全军覆没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击、追杀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历史会晤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辙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
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艰难抉择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请留步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军挺进婆勒川第一百八十五章 别离循循善诱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虑者第六百一十六章 鱼鳞阵骑兵战法第六百三十五章 杨宅荒唐酗酒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业言好事(感谢月息是我飘红打赏)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压第一百零七章 绝壁接战阻击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锋后战争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异彩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苏定方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骑施余波第二百四十二章 将才难得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缘由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桥飞骑相救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国第五百二十八章 长安不欲留第二百六十四章 尴尬的信使第三百五十四章 该生不生,该亡不亡第七百二十一章 临水亭设计缘分第七百六十五章 敌全军覆没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三百六十七章 灯下独谋大业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韬晦避耳目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关陷落 玄宗出逃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无压力第八百五十五章 说服失败却生他计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三章 一招制敌是常态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别三日当裂目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三百零九章 听风声辨形势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来的寄托与鸡汤第八百零二章 夺占洛阳攻陕郡第六百六十八章 莽就一个字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圣之作第六百五十二章 调兵出征之争论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赏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条家规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级关系崩裂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百四十一章 进奏入长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东即将内讧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相猜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别冷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六百三十一章 权贵易伤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余晖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凉王备兵陇右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还是射水袋?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众贼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们种棉花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七百五十八章 诱敌深入伏击战第六百零五章 对阵康居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兴都库伦怀古第一百四十七章 阴鸷之人无公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质者,智斗之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五百七十二章 节省开支巡视商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长安第五百六十七章 为私利而反对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识第七十一章 东宫官员售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为权势?第九百二十二章 张巡身陷囹圄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马救玉环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桥头君恩薄第二百零七章 财帛动人心(感谢king-kang飘红打赏)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卢节度得上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终究要来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见耳听俱为实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与梨园春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荡营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泽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二百九十七章 关门打狗vs瓮中捉鳖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细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儿寡母第五百五十八章 轮流献艺花萼楼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惧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压身第七百六十五章 敌全军覆没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击、追杀第八百二十三章 蒲州城历史会晤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辙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