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东即将内讧

史思明将双手捅在袖子里,看上去像个精明世故的商人,笑眯眯地盯着徐宾的眼睛问道:“徐相公,莫非是代表不了你们家主公?那你来干什么了,不过没关系,朕能够等的起,你可以回去问过他,看他能否接受这桩买卖?”

徐宾凝神思索后,突然开口笑道:“既然代替主公来到皇上这一分三亩地,我自然能够代表得了他,所以我们需要签一个盟约?”

“好,徐相公不愧是李嗣业的心腹,说话果然痛快,写盟书也好,搭台祭天歃血为盟也好,我们双方可约定,你方出兵六万从上党进攻太原,我方出兵三万,进攻云州。”

史思明立刻叫来文吏,在大殿之上铺开卷轴写下盟约,写下了双方共同出力,却没有写获胜后的利益划分,好像共同忘记了瓜分河东这件事。也许史思明压根就没想划分,他将来必定要翻脸,还要争取利益最大化。徐宾也没有写上去的意思,因为自信的他认为,这个东西只会限制李嗣业的野心和成果。

双方签下名字后,史思明提着自己的皇帝大印盖了上去,徐宾随身带着自己的印绶,也双手捧着盖了上去。

史思明心满意足笑着说道:“既然双方已经达成盟约,朕在广达楼为你设下酒宴,别让李嗣业以后说我没有招待好他的人。”

史思明身上还带着浓烈的江湖气息,即使迎来送往也是随性而来。徐宾欣然叉手说道:“恭敬不如从命。”

反正主公交代他的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这个消息他可以派人事先传回去。且史思明此人最看重颜面,拒绝他的要求估计比和他开战更严重。

广达楼是洛阳紫薇宫内的宴饮场所,其功能性和重要性相当于兴庆宫的花萼楼。史思明端坐在楼台中央的台上,身后是镶金屏风和掌羽毛扇的宫女。

由于他的这个朝廷还类似于草台班子,规矩也不似唐宫中那么大,这些所谓的臣子们一旦醉酒之后,也忘记上面坐的是皇帝了。互相端着酒盏在大殿中行走来回碰杯。

徐宾早已有了喝醉的心理准备,但凡有人来到他面前,便举起酒盏与其相碰饮下,史思明在上面看着,心中也愈发高兴,低头望着面前盘里的水果石榴,端着酒盏高声吟诵道:“三月四月红花里,五月六月瓶子里。作刀割破黄胞衣,六七千个赤男女。”

他这一首诗念完,坐在下方的众多文人武将纷纷叉手拍马称赞道:“陛下的诗作对仗工整,言简意赅,念起来看似俗,但念完之后在口中回味,却有一种让人隽永的简单之美,千古佳句也莫过于此。”

此人吹捧完毕后,众人纷纷附和吹捧,自然无人敢有不同意见。

这些话把徐宾给恶心到了,但也只好硬着头皮点点头。但史思明还非要问问这个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徐相公,你也算是才高八斗,你给品鉴一下。”

让徐宾当众点评他的诗歌,就相当于把一坨屎放在他的面前,还非要让他分析一下这屎的色泽和味道,这不就是故意恶心他么?

徐宾嘴角挤出笑容说道:“皇上的诗作出了一种原创性,更接近与诗句的本质,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诗。远比那些堆砌的辞藻要更接近诗,也更有味道和灵性。”

史思明得意地哈哈大笑:“没想到徐相公拍马屁的功力也相当高,怪不得李嗣业如此信任你。”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徐宾端起酒盏遮挡在脸前,掩饰住脸上的表情道:“谢陛下夸赞。”

“哈哈哈。”史思明和众人干笑了几声。

等酒席散会后,徐宾连忙向史思明表示告退,回到了洛阳的馆驿中。

夜风醺醺,华灯初上,史思明和心腹薛嵩、张志忠等人站在楼台上,望着徐宾远去的脚步冷哼了几声说道:“我以为李嗣业麾下全是刚正不阿的人才,我看此人阿谀奉承的本事也不小嘛。但是仅凭几句阿谀之词,也不能断定这徐宾的品性。”

第二日徐宾动身回往长安,他写给李嗣业的信件也已经提前一天发到京师。

李嗣业并未长久居住在兴庆宫内,命人把亲仁坊内安禄山和郭子仪的住宅修建整合在一起扩建为雍王府邸,他还将其心腹谋臣和功勋旧将赐居在附近,更加方便他们掌控朝廷,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亲仁坊成为大唐的权力核心。

徐宾的书信被送进了雍王府李嗣业的案头上,他撕开信件一看点了点头,跟他预想中差不多,虽然不太满意,但这是必然结果,也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

只是不知道严庄那边进行的如何,他去了有些日子,就算没有谈成功,也该将书信传回来了吧。

……

严庄蜗居在太原附近的小村落的土窑洞中,他的随从都装扮成客居的商旅,每日深居简出,虽然看上去不太正常,但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天下人的行为都变得无法估测。

两个披着蓑衣的汉子清晨从太原城中溜出来,来到了严庄所在村庄的窑洞里。

“阿郎,我在城中得到不少消息,邓景山为河东节度使,为官确实简朴且严苛对待家人。他们家也和兵卒们一样,只吃粮仓中的霉米。家中款待贵客的时候只吃猪肉和鱼肉,竟然连羊肉都舍不得拿出来。”

“他上任之初,河东将士们私藏了粮仓中的许多粮食,心中担惊受怕邓景山新官上任会追讨粮食。邓景山果然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从不少士兵将领中追回了粮食,还视情节轻重不等处以杖责和关押劳作,将领们都怨气冲天。”

“他还把仓库中的烂粮食都发放给兵卒们,将士们哪能受得了吃这个,暗中都表示不满。不过这些还只是得罪底层兵卒而已。副将张光滔因为犯了渎职罪要受死刑,邓景山秉公执法不肯宽纵、张光滔连忙请人托人情愿意捐钱恕罪,但邓景山却咬死不肯放松。最后张光滔的弟弟提出要用家中珍藏的宝马来换,邓景山这才答应同意饶恕将领的罪过。众将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怒不可遏说道:‘难道我们的性命还不如一匹马吗?’”

严庄听说这件事,不顾身上的创伤从炕上跳起来,高兴地大声说道:“邓景山果然水至清则无鱼,这正是我们立功的好机会,我先修书一封给主公,向他报告此事的可行性。想必主公会大力支持。只需付出一笔钱财,就能够换取河东千里之地与数万兵马,实在是一笔最值当的买卖。”

他的动作牵动了伤口,痛得汗流浃背,连忙被随从们拦住。他摆着手说道:“不要管我,给你把笔和砚台取来,我要……”

严庄把手中的墨管扔到了地上,就仿佛刚刚背了一座山似的,累得趴在炕上对其中一名随从说道:“你速速把信带回长安送进雍王府。”

他又吩咐两名亲信说道:“我们来的时候带了些黄金和胡椒,准备送给邓景山,不过这老小子不识抬举。你们拿着这黄金胡椒送给副将张光滔,但不要说明意思,只是旁敲侧击地问问河东军中哪些将领有威信,都有谁对邓景山不满。等将这些全部打听清楚后,主公很快就会派人送来更多黄金香料,介时可诱导这些人反水哗变,兵不血刃拿下河东。”

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护郭子仪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该不该妥协?第七百九十章 谋划出逃长安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战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楼调解宴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谋第二百七十二章 龟兹奴市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对坐论平叛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后方内斗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七百二十三章 杨国忠杀疯了第七十五章 赛场如商场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禄山渡河破陈留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才是基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见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来客寻戴望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七百零六章 加紧掌控军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零三章 天宝归仁军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职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凉故事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护出行图第七十一章 东宫官员售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舆论引导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为惊雷观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与梨园春第一百零四章 强与弱,意志的较量第四十九章 西市饼霸?第七百九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八百零八章 见招拆招组合拳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荐欲复长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忆往昔城头鏖战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还是射水袋?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吕召旧部,嗣业迎上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书生强悍,校尉善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七百三十一章 贵妃衔土陈情第二章 不良帅张小敬第八百八十九章 谁野战无敌第五百七十四章 风月名利场第七百零六章 加紧掌控军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关棉被的商战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娘舞剑器(二)第六百七十章 面圣求募兵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六百八十五章 为查案也为权欲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为河西节度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阅兵礼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众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军攻太原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战连云堡(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虚荣是一种病(感谢就不说憋死你的打赏)第一百三十一章 垦田欲种棉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个培训班第七百三十三章 东都洛阳沦陷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为送亲使第五百九十七章 战争的骗术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谢宋秉书飘红打赏)第一百五十二章 严刑逼供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云开见日出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温泉宫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马救玉环第三十五章 李记葱花饼铺第三百六十二章 记里鼓车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来是化学道士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师顿多城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五百六十九章 与杨钊斗嘴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仪进第三百三十八章 两军列队出长安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宽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熏殿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个大胆的想法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托后事第六百零七章 撒马尔罕之战第二百零五章 大义之诺第六百七十四章 将相生矛盾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桥飞骑相救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东即将内讧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惊雷
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护郭子仪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吕不死有后福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该不该妥协?第七百九十章 谋划出逃长安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战第六百九十九章 花萼楼调解宴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谋第二百七十二章 龟兹奴市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对坐论平叛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后方内斗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七百二十三章 杨国忠杀疯了第七十五章 赛场如商场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禄山渡河破陈留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才是基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见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来客寻戴望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七百零六章 加紧掌控军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五百零三章 天宝归仁军第五百六十五章 身兼十职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凉故事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护出行图第七十一章 东宫官员售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舆论引导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为惊雷观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与梨园春第一百零四章 强与弱,意志的较量第四十九章 西市饼霸?第七百九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八百零八章 见招拆招组合拳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荐欲复长安第一百九十九章 忆往昔城头鏖战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还是射水袋?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吕召旧部,嗣业迎上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书生强悍,校尉善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七百三十一章 贵妃衔土陈情第二章 不良帅张小敬第八百八十九章 谁野战无敌第五百七十四章 风月名利场第七百零六章 加紧掌控军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关棉被的商战第五十九章 太子内率千牛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娘舞剑器(二)第六百七十章 面圣求募兵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六百八十五章 为查案也为权欲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为河西节度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阅兵礼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众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军攻太原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战连云堡(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虚荣是一种病(感谢就不说憋死你的打赏)第一百三十一章 垦田欲种棉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个培训班第七百三十三章 东都洛阳沦陷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为送亲使第五百九十七章 战争的骗术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谢宋秉书飘红打赏)第一百五十二章 严刑逼供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云开见日出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温泉宫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马救玉环第三十五章 李记葱花饼铺第三百六十二章 记里鼓车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来是化学道士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师顿多城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会面高仙芝第五百六十九章 与杨钊斗嘴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仪进第三百三十八章 两军列队出长安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宽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熏殿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备无患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个大胆的想法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托后事第六百零七章 撒马尔罕之战第二百零五章 大义之诺第六百七十四章 将相生矛盾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桥飞骑相救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宝元年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东即将内讧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