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鱼我所欲

与乐先生的宽柔和乐相比,李仪则显得十分严肃恭谨。李仪整天戴着一顶高高的古冠,做事一丝不苟,最喜欢的自然就是讲各种礼节,最爱用来作为开场白的一句话就是“一举一动皆有礼。”如果说乐先生关心的事情是去做一件事的心情,那李仪就一定会关注是怎么去做这件事的。

跟乐先生一样,李仪也曾经跟陆正说过一段话:“什么是礼?天地万物皆有礼,所以一举一动皆有礼。你看那花草树木生长在土地里,鱼儿生活在水中,鸟儿飞翔在天空,这就是万物的自处,万物都能找到了适合自己居处的位置,所以相应的人也应该有居处之礼。

而万物之中,动植潜灵,能跑的跑,能飞的飞;有的挖洞藏身,有的筑巢避害;住在巢中的知道什么时候刮风,躲在洞穴里的知道什么时候下雨,趋利避害,相互依存,万物都有各自应对这个世界方式,所以相应的人也应该有应人处事之礼。”

……凡此种种,反正三个月内,陆正被李仪的礼给从头到脚洗刷了一遍。

从第一天上课时候的弟子之礼和吃饭时候的饮食之礼开始,接着又有居处之礼,教育陆正怎么穿衣服,如何修饰自己的仪容仪表,平时无事之时,该如何自处、独处。有打扫之礼,教陆正怎么清洁自己身体,清洁自己的房间等;有应人之礼,教陆正关于不同的人,不同场合应该怎么称呼,怎么应答等等;有处事之礼,教陆正如何看待不同的世事,如何进退等等;有无礼之礼,教陆正用来应对不能讲礼的状况的……

甚至还有关于大小解之礼,警告陆正进茅房的时候不准看书的礼……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零零碎碎囊括了生活中各种细节,一言以蔽之,还是李仪经常说那句话:“一举一动皆有礼!”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在陆正学习这些繁杂的礼仪的过程中,李仪的那块戒方对陆正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除了礼,跟乐先生喜欢穿衣服形成对比的是,李仪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吃!

李仪不仅好吃、会吃、能吃,据说更擅长于做吃的。这一点,陆正倒是没见过他动手,但据说乐先生吃到过几次。但老师的好吃,总是让陆正联想起《万物》那本书中记载的饕餮。据书中记载,饕餮最显著的特姓就是贪吃,无比而且惊人的贪吃。陆正私下里认为,老师李仪在这一点上像极了饕餮这种凶兽!

李仪讲究每一道菜必须色、香、味、形、器五义俱全。如果其中一项有问题,他就会做出一种选择,那就是——不吃了。比如一碗红烧肉,如果其肉肥瘦均匀,色泽通红,鲜香味美,但切块切得大小不一,没有摆放,只是随意的堆在碗里,那他就不吃了。而如果切块切得匀称,摆放美观,但是盛放的器皿不对,该用白色瓷碗却用了一个粗糙的铁盆,那他就不吃了,因为他觉得这碗红烧肉没有礼!

陆正好奇道:“老师,既然这鱼生长在沸水之中,那怎么煮熟来吃呢?”他倒是问了一个最实际的问题,但问完之后就后悔了,打断老师讲话了,那可是违反弟子之礼的,是要挨戒方的!

四条鱼都被切成蝉翼般的薄片,雪山般堆积在四个青色瓷碗中,光是看着就让人大流口水。这是陆正第一次吃到李仪做的菜,但一旁的乐先生却语气酸酸的一直说,陆正这小家伙运气好,自己跟李仪认识那么多年也才吃过几次李仪做的菜,陆正来了才没几天就有这样的福气!

李仪最爱吃的就是鱼,而且只是鱼。他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鱼,喜欢吃各种做法的鱼。陆正在曰月庐三个月,几乎每隔几天饭桌上就会有一道鱼出现,鱼的种类各异且不说,但就做法上,有时用清蒸,有时是红烧,有时是醋溜……总之做法千变万化。

李仪曾说:“肉割不正,不食。”

一定要用玉石做成的筷子,不能用竹筷、铁筷等其他筷子!陆正记得,有一次吃一条蒸鱼,李仪则说一定要竹筷,因为竹筷带有竹子清香,有助那道蒸鱼的味觉,所以绝不能用其他筷子。连这一点点被影响味觉差别都能尝出来,陆正不由咋舌,老师的舌头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啊!反观自己,那根本就是牛嚼牡丹,不知好歹啊!

总算乐先生一番苦心没有白费,这四条冰肌玉骨鱼终于让李仪消了怒火,居然还亲自动手将这四条鱼做好给众人品尝。但制作过程却没让他们看见,不是李仪保护做菜的秘诀,而是礼中有一条,君子不入庖厨,这一点是李仪是万万做不到的。因此他一般很少自己动手的缘故,更不能让学生瞧见了!

待入酒浸泡半刻之后,就须立即取出,以玉著或者瓷著送入口中,绝不可用竹制等其他材质的筷子影响味觉,如此才能尽尝此鱼之鲜美!万物皆有其道,如何应对万物不同的物姓,这就是礼!所以为师常讲,万事万物皆有道,一举一动皆有礼……”

没想到李仪一听,脸上竟然破天荒的对陆正露出一丝微笑,似乎没注意到陆正无礼打断自己的话,一捋长须,嘴角微翘道:“哈哈,问得好!此鱼不比其他寻常鱼类,吃法自然不同。此鱼头尾皆不可食用,因鱼头中残留地火之燥气,故有热毒,也因此骨质发绿;鱼尾则生有刺囊,不利入口,十分影响口感,所以只留鱼身可用,而且一定要在鱼死之后的半刻之间削成蝉翼般薄片,随后浸入烈酒之中,最好是当年谷物所酿造的新酒,陈酿则酒气过于醇厚,会盖过鱼肉本身的鲜美。

而在各种的好吃的之中,最让李仪食指大动的就是——鱼!

总而言之,那几天整个草庐都弥漫着一股杀气,让人惶惶不可终曰。最后乐先生没办法了,偷偷摸摸离开草庐半天,据说是从修行界一个绝地——火眼冰池,捉来了四条冰肌玉骨鱼,李仪的脸色才恢复了原来的那种石雕感。

在李仪滔滔不绝的说了半天冰肌玉骨鱼的生长环境之后,又指着那四条鱼,向陆正和心儿问道:“为什么叫冰肌玉骨鱼?”

陆正和心儿都知道,李仪最讨厌的是不知道却去瞎猜,喜欢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的老实态度。因此从来不敢在他面前随意说话,甚至连模棱两可的想法也不会去说,更不会去做出任何不清晰的猜测和回答,那可是要挨戒方的,因此两人都是茫然摇摇头。

但李仪这次却是自问自答,他问完之后,便继续道:“此鱼通体雪白,绝无鳞片,肉质鲜嫩堪称鱼中第一,所以称为冰肌;又兼之全身透明,肉眼见骨,骨呈绿色,是为玉骨。为什么骨头是绿色的呢?因为它长于沸水之中……”

老师的习惯是三句话不到就会拐到对陆正的教训上来,即便是对着他最爱的鱼也不例外。根据心儿的说法,自从陆正小哥哥来了之后,老师把十分严格里的九分都给了陆正,剩下的一分才留给她,让她觉得陆正小哥哥真的是大好人!

如果那天的剑舞让陆正看见了一板一眼的老师那另外的优雅热烈的一面的话,那从这冰肌玉骨鱼开始,陆正则对老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刮目相看的崇拜。

可想而知,能够生存在这样的湖水里的鱼肯定有不凡之处。这一点,也可以从李仪看见那四条冰肌玉骨鱼眼中放出精光就知道了,在看见冰肌玉骨鱼的时候,李仪整张石雕脸都融化了,竟然露出了一丝笑容。

那次乐先生拿着一件自己做的衣服追得他满天乱飞,为人师表的李仪认为乐先生让自己在学生面前丢了面子,因此接连好几天都不搭理乐先生,在两个学生面前的脸色也更不好看了,动不动就罚两人抄书。按陆正私下里对心儿说法,那几天老师的脸不是石雕,根本就是生铁。当然,陆正嘴上痛快了,**上还是付出了跟戒方沟通了下言语之礼的代价。

至于这鱼的味道嘛,因为陆正和心儿年纪还小,不允许饮酒,所以李仪特别细心的使用了另外一种果酿代替。按照李仪的说法,这样只能吃出冰肌玉骨鱼肉四、五分滋味。但即便是这样,已经让陆正好几次咬到舌头了。

据老师李仪讲,那火眼冰池是一处水火相炼之地,地底有万年熔岩,地上有万载冰层。所谓火眼,乃是万年熔岩从地层缝隙中喷涌而出的地眼。因此在这地眼附近的冰层会被熔岩热力融化成湖,便是冰池,两者进而形成一种天地间奇绝之景象,四周冰寒刺骨,而湖心却有熔岩喷薄,湖水沸腾千年而不枯竭。如此水火反复相攻,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因此称为水火相炼之地。

难得的是,吃饭咬到自己的舌头,原本按照这种情况,老师的戒方可是要发威的,没想到这次老师却是视而不见,还故意闭着眼慢慢咀嚼那鱼肉的鲜美滋味,一副意陶神醉的样子!

而乐先生这次只分配到了三片蝉翼厚薄的鱼肉,原因是李仪认为这鱼既然是乐先生拿来赔礼道歉用的,所以乐先生就不能吃,否则让他吃到如此美味,岂不是反而占了便宜,能够吃到三片已经是格外宽容了。乐先生不敢反驳,眼巴巴的看着三人埋头吃鱼,完了还各种闭着眼睛的砸吧嘴!

不过陆正倒是看见心儿偷偷把自己鱼往乐先生那边送了过去。这么好吃的鱼,心儿竟然还能送出去,陆正不由脸红了一下,也赶紧把自己的鱼往乐先生那边送了过去。乐先生眼中全是感激,一边又看了看正在仔细品味鱼肉的李仪,后者仿佛看见了,又仿佛没看见,反正是没出声阻止,当下夹起鱼肉,大口吃了起来!

将自己的分给乐先生一半,陆正咀嚼着鱼肉,突然想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如果九哥也在,能和自己一起吃,那该有多好呢?想到这里,心里涌出不尽的酸楚,那鱼肉也顿时没有了任何味道。

从吃了这道鱼以后,陆正除了跟乐先生学琴之外,渐渐地还跟着老师学吃!每次吃饭之后,李仪都要跟陆正探讨一下哪道菜比较好吃,哪道菜味道有些过了,哪道菜火候还有些不足,哪道菜应该改进一下烹调手法,可以增加什么,或者去掉什么……讨论得热火朝天,而陆正的舌头也渐渐变得灵敏起来,李仪则在这样的讨论中,也好几次忍不住亲自动手做了几道菜,倒是让乐先生大呼过瘾!

第六十一章 遇之不期天意深第一百零六章 忘心诚聋瞽第四十八章 狐假虎之威第四十四章 身死家亦毁第二十七章 两难第四章 挑唆第八十五章 划其规兮定其方第五十三章 相酬以言风马牛第十三章 光华灭第十五章 第一坏第五章 不及天第六十六章 同此心第三十八章 辩佛第三十章 此念耿耿在第八章 无私第四十五章 我行有缺袈裟漏第六十四章 驱山为阵第五十五章 隐妖一脉第三十七章 天之怒第九十二章 正邪之辨第一章 前尘第五十六章 黑甲之谋第六十九章 你中我见我中你第四十七章 三十二相第五十六章 巨变第八十六章 妖之行第五十一章 诸慧生第九十八章 惊闻第十七章 天命花第八十章 萧萧白马第七十六章 且输世眼认初心第五十八章 乱生谣先起第二十九章 当初意第十五章 掷身问命语铿锵第四十九章 天人分第三十五章 神通劫第四十四章 弟子之规第九十一章 黑邪十二将第一章 前尘第十四章 光明咒第七十六章 且输世眼认初心第七十六章 出渊第四十六章 居士法座因缘山第十九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第九十六章 伤未央第一百零八章 御之以无形第三十七章 牵踪连迹如人意第三十二章 无缝玉塔第十二章 皆有所待第一章 大夏龙第五十七章 功德催促大器成第七十八章 此心如种第七十章 天地之外第六十二章 混沌妖音第八十五章 赌两命第五十二章 太上玄妙经第三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九十四章 偷天计第六章 慎虚第三十七章 胜愿无悔一腔血第二十四章 接骨第三十章 四相境第二十四章 虚空飘落天上花第五十五章 暗流汹涌第七十章 缘灭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十四章 光明咒第八十六章 欲求正行叩三问陆止一的单章第八十七章 七情为弦身为器第九十六章 务实遣其宾第四十四章 天化之力第八十五章 申屠之屠第七十七章 三返三还杀九天第三章 各自有前尘第九十五章 碧龙簪第三十三章 妒火烧尽功德林第五十一章 此身坏后心何寄第五十七章 曾经相见今如旧第十五章 见乎天地风何起第二十七章 现在何在第五十二章 风云之间第九十四章 梦中试认取前身第六十一 此身有止第四十七章 赖以拄其间第四十三章 法器降妖亦染血第一百零一章 人皆有好恶第八章 大雷音山第八十三章 竹山奇缘第四十八章 狐假虎之威第九十五章 碧龙簪第六十二章 万物有心第六十九章 此心所止第四十八章 诸缘再历见初心第十八章 直造先天未画前第二十五章 知身境第七十三章 女子第八十五章 赌两命第八十五章 赌两命第五十九章 莲华不灭
第六十一章 遇之不期天意深第一百零六章 忘心诚聋瞽第四十八章 狐假虎之威第四十四章 身死家亦毁第二十七章 两难第四章 挑唆第八十五章 划其规兮定其方第五十三章 相酬以言风马牛第十三章 光华灭第十五章 第一坏第五章 不及天第六十六章 同此心第三十八章 辩佛第三十章 此念耿耿在第八章 无私第四十五章 我行有缺袈裟漏第六十四章 驱山为阵第五十五章 隐妖一脉第三十七章 天之怒第九十二章 正邪之辨第一章 前尘第五十六章 黑甲之谋第六十九章 你中我见我中你第四十七章 三十二相第五十六章 巨变第八十六章 妖之行第五十一章 诸慧生第九十八章 惊闻第十七章 天命花第八十章 萧萧白马第七十六章 且输世眼认初心第五十八章 乱生谣先起第二十九章 当初意第十五章 掷身问命语铿锵第四十九章 天人分第三十五章 神通劫第四十四章 弟子之规第九十一章 黑邪十二将第一章 前尘第十四章 光明咒第七十六章 且输世眼认初心第七十六章 出渊第四十六章 居士法座因缘山第十九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第九十六章 伤未央第一百零八章 御之以无形第三十七章 牵踪连迹如人意第三十二章 无缝玉塔第十二章 皆有所待第一章 大夏龙第五十七章 功德催促大器成第七十八章 此心如种第七十章 天地之外第六十二章 混沌妖音第八十五章 赌两命第五十二章 太上玄妙经第三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九十四章 偷天计第六章 慎虚第三十七章 胜愿无悔一腔血第二十四章 接骨第三十章 四相境第二十四章 虚空飘落天上花第五十五章 暗流汹涌第七十章 缘灭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十四章 光明咒第八十六章 欲求正行叩三问陆止一的单章第八十七章 七情为弦身为器第九十六章 务实遣其宾第四十四章 天化之力第八十五章 申屠之屠第七十七章 三返三还杀九天第三章 各自有前尘第九十五章 碧龙簪第三十三章 妒火烧尽功德林第五十一章 此身坏后心何寄第五十七章 曾经相见今如旧第十五章 见乎天地风何起第二十七章 现在何在第五十二章 风云之间第九十四章 梦中试认取前身第六十一 此身有止第四十七章 赖以拄其间第四十三章 法器降妖亦染血第一百零一章 人皆有好恶第八章 大雷音山第八十三章 竹山奇缘第四十八章 狐假虎之威第九十五章 碧龙簪第六十二章 万物有心第六十九章 此心所止第四十八章 诸缘再历见初心第十八章 直造先天未画前第二十五章 知身境第七十三章 女子第八十五章 赌两命第八十五章 赌两命第五十九章 莲华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