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颜肃之一看消息,便愣住了:“怎么会这么快?”虽然早就预判出天下会乱,但是他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早!从他做归义县令开始,满打满算不过四年多一点的时候,他原本是准备在这里扎根个十年八载的好做准备的!现在直接把时间表剪了一半下去。

颜肃之有点HOLD不住了。这世界变化也太TM快了!

颜神佑被姜氏给收拾了一顿,她淋了一回雨,被姜氏揪回去补了小半个月,不许她再出门淋雨了。颜神佑知道这一回是自己冲动了,也乖乖听话窝在家里。阿婉倒是每日必到,跟姜氏学些东西,顺便帮山璞捎点东西。山璞有分寸,捎的也都不是违禁品。也就是山璞听说颜神佑淋了雨,上好的药材让阿婉给她带了好大一包过来。

既不能出门,颜神佑也便常在颜肃之这里泡着了。这大半年来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她对自己又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认知,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真是很多。颜肃之知道了她的想法,也没有赶她去学新娘课程,相反,凡有政事,都将她给带在了身边。

这消息又是舆部传来了,颜肃之看简讯的时候颜神佑就在他身边。听他这么说,也愁了一下:“是呢,哪怕再拖个三、五年呢。”昂州这大半年,据初步统计,也只添了外地来的流民四千五百余户。这点人口,加上昂州原有的人口,拉出去真不够塞牙缝儿的。

要是外面能拖上个三五年的,照颜神佑的估计,只要昂州做好了准备,人口能翻上一翻。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慢一点,以便消化。

现在突然来这么一出,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呀!

颜肃之果断地道:“召集诸员,议事!”

众人其实过得挺奋发向上的,很一种朝阳行业创业人员的自豪感与归属感。下雨怎么的?丁先生说得没错呀,外面灾成那个样子,独咱旱情并不算太严重,抽穗时没淋着、秋收完了粮食入库了才遇上暴雨,多么幸运呀!可见天道是站在昂州这一边的。

一想到北面的情况,众人又都没有了幸灾乐祸的心情。气候的原因,昂州的收获期比北方早半个月乃至更多。这一场雨下来,昂州没挨上,更北些的地方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原本在炎魔手中保下来的一些收成,这回又被泡了汤——日子怕更艰难了吧?

众人到底是心怀天下的读书人,悲天悯人的气质也有那么一些。主要是瞧不顺眼朝廷,看皇帝不顺眼。对百姓倒没什么深仇大恨,相反,还挺知道百姓的作用的。

听说颜肃之召他们,麻溜地都过来了,一个不拉。来的时候还一脸的振奋,颇有一种“亲,要去解救天下苍生了吗?”的责任心。

颜肃之一看他们这样子就头大,咳嗽一声:“诸位辛苦了,坐。”

照例,颜神佑就坐颜肃之左手边儿上,端端正正坐那儿。来开会的一看她在,就知道这是个重要会议了= =!丁号等人飞快地交换着眼神,心里期望着颜肃之今天就宣布要独立,理智却告诉他们,很可能是让他们组织人手去修路。

没想到,颜肃之既没说要独立,也没说要修路,只是让颜神佑通报一下消息。

颜神佑的语调放得很慢:“冀州局势勉强稳定。青、徐、凉三州贼寇又起,五王请命平乱。廷议,廷尉建言:各地士绅可自募兵平叛。”

丁号眼冒绿光!机会来了!

冀州局势勉强稳定,这个稳定是说,金井栏还活得好好的,赵忠又剿灭了两路反贼。然而金井栏收集这些余部,势力反而大了。好在他是被赵忠追着打,虽然磨练出一定水平来了,却也无力扩张了。

比较坑爹的是,青州、徐州、凉等地却又如火如荼了起来。冀州的租赋是没指望了,其他的地方就会分摊这些费用。原本就不堪重负的骆驼,还要再让它多驮东西?一根稻草就能压塌了!尤其今年还干旱,不说颗粒无收,也是仅够糊口。正常都该免税的!

更加火上浇油的是,世家、大户,仓里有许多粮,却不肯均出来周济百姓。只会催着地方官跟朝廷报灾,皆想:我要开仓了,就不好收场,到时候被人盯上来抢了,怎么办?

五王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一改往日调戏的语调,郑重地向虞喆表示:你要管不了,我们可要管了。再纵容下去,我们的地盘也要跟着遭殃了。

五王也被坑惨了,天下弊端不是一天积累起来的,这灾情却是一视同仁过来的。他们虽然坑了朝廷的租赋,自己封地上小日子过得不错,但是周边却愈发不太平起来。流民起事,哪里有吃的往哪里奔,五王的封地,一向宣传是自己仁义、百姓富足,可不就招来抢的么?

五王来回被骚扰,沉不住气了,很有一股“尼玛老子干脆就反了算了,连皇帝带乱民一块儿灭了”的豪气。

面对这样的境况,虞喆两眼一黑,险些晕死过去。昂州的灾情还没这个严重呢,地盘也在自己手里,底下人都还听话,颜神佑遇上这等事都要愁个半死,何况虞喆这里情况更复杂?

虞喆不得不再次召来重臣商议,不商议还好,一商议,蒋廷尉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大家都不反对,事后,被有识者称为“祸根”的建议:各地豪强,自募兵,以平民乱为要!

以上,消息半是舆部探得,半是楚氏发来。

————————————————————————————————

颜肃之有点忧愁,觉得自己准备得还不太够。道:“国家多难,我等当戮力同心,扶保社稷。”

丁号翻了个白眼。

卢慎干脆避开了个这个话题,直接往下说:“秋收已毕,霖雨当止,不如尽快起几座兵营。靠近驿路,发动起来也方便。”

丁号当颜肃之刚才是放了个P,自顾自地道:“正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这可是朝廷许了的!只要咱们养得起兵,自然能募到好兵!”

趁着外面饭都吃不上了,一碗饭能带回一串青壮,多划算的买卖?!在这个时候给人一碗饭,恩同再造了都。从一开始,这些人就会有一种“跟着中二有饭吃”的思想在内,洗脑都省了。

古工曹摩拳擦掌:“建营盘的事交与我,建城费力,营盘却并不很吃紧的。”

方章也凑了一回热闹:“下官盘点簿籍,再养二、三万的兵,本州还是支持得下去的。”

其余人等,各抒已见,似乎对这个机会十分地看重。颜肃之忍不住敲了敲桌子:“诸君这么开心做什么?这是国家有难!国家有难呀!”

丁号心说,尼玛!你个中二病装X还装上瘾了吗?好吧,为了你的好名声,那啥,我们就当是慧眼识英的好下属,你就当个仁义道德的英主好了。再翻一个白眼,恳切地道:“只当是为了天下苍生呀!如今流民四起,五王躁动,使君世受君恩,又代天牧民。此举利有三:流寇来时可保境安民,此其一;若五王有不臣之心可起兵勤王,此其二;若骠骑将军不支也可驰援,此其三。”

他是个结巴!这一番话正义凛然的话经他的口说出来,平添了几分滑稽。不过没人笑,大家仿佛看了灾难片儿似的,都沉痛地点头:“对啊对啊,就是这样哒!”

颜肃之:= =!

颜神佑忍无可忍:“诸位难道没有看出来么?此令一出,天下乱矣!”

丁号郁闷地道:“本来就很乱呀,这也是为了澄清宇内。”

颜神佑冷笑道:“令士绅自募兵?募了兵,事态平息之后还有解甲归田的一天么?呵呵,门阀世家,是怎么兴起的?真是因为会装……咳,这句不算,重来,真以为就是靠念经啊?”

没人笑场。

众人的脸色都凝重了起来,巧了,这一拨人里,除了卢慎,没一个是世家出身的。整个昂州,就没几个世家子在混。卢慎其人,固是世家出身,却也是本地世家。跟了个土鳖老板,其思想也就不那么标准了。

或者说,在这个小团体内部,对于外部世家是相当排斥的。他们的心里,昂州是要自保的,而丁号,最近又隐约在撺掇着大家支持颜肃之搞独立然后争天下。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说大家心里没有一种“打出去”的想法,那也是骗人的。

既然是要打出去了,那就是大家在争地盘。本来么,丙寅一场乱,不止京城,各地的世家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虽然世家名望犹在,对各地的控制力就会弱一些。这个时候,昂州再出兵,那就是抢地盘,搞实际控制了!

现在朝廷来这么一手,门阀世家趁机壮大势力,等到昂州这群人跑出去的时候,盘子都给你舔干净了!到时候就算争了天下,也要跟虞喆似的,苦逼兮兮说一句“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跟“打破头了去抢个苹果机,抢到了手,发现苹果标志上面没有被啃一口,尼玛是个山寨的!”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颜神佑气得拿手直扇凉!

都TM想什么呢?能想长远一点吗?枪杆子里出政权呀!咱有枪了,竞争对手也有枪!最要命的是,人家还是世家。牌子都比你的大,广告明星也比你家大牌!

这还不叫乱?

光是有农民起义啥的,那真不叫乱,因为泾渭分明。等到地主武装参与进来了,那才叫乱,真个是各自为政!

对上颜神佑冷冷的目光,丁号的脖子一缩,再一次感叹:尼玛这怎么就是个丫头了呢?

颜肃之道:“无论如何,天下安宁,生民安居乐业,才是顶要紧的。”至于其他的,玩花招耍无赖,谁玩不过谁呀?这话颜肃之并没有说出口。

颜神佑倾向于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总不喜欢养肥了敌人,再去揍翻人家,显得特别正义。她觉得那样很浪费时间,浪费功夫。有点像虞喆树挡箭牌,一不小心,真爱就被挡箭牌给砸死了。养寇自肥,一不小心把狼养大了,掉头就咬死你了。

然而卢慎却另有一番见解,他清了清嗓子,对颜神佑道:“于朝廷来说,这样最便宜。至少,朝廷还是现在的朝廷。”跟士大士共治天下,这天下还是他们的,大不了分一杯羹嘛。要是让泥腿子们闹将起来,锅都给你砸了,大家一起饿着吧。

颜神佑想冷笑,想说,你等着看吧,敢这样搞的,朝廷就要改姓了。我知道的,上一个这么干的是东汉末……

卧槽!

颜神佑的眼神惊疑了起来。

丁号道:“不如议一议,眼下当如何做。”

颜神佑终于找到嘲讽点了:“当然是先上表啦,表表忠心,骂一骂逆贼。打个申请,与其用五王,不如用咱们。反正路还没修好呢。”

丁号:“……”你熊的!真是个混朝廷的好料子。

颜肃之被他闺女的语气逗乐了,微笑道:“这个好。”

颜神佑心说,好什么呀?这是最无关紧要、最好搞的,好吗?颜肃之被闺女瞪了,也不恼,还作了个投降的手势,比了个“祖宗”的口型。底下一群人,黑线从头顶滑到了脚底,心说,你们父女俩肉不肉麻啊?

卢慎不得不认真建议:“无论如何,都要建营招兵。如今马场也有了,正是好时候。无论勤王也好,自保也罢,都是要走这一步的。”

见颜肃之点头了,丁号又加上一句:“正所谓殊途而同归。”

颜肃之脑袋又疼了,这位丁先生,无时无刻不在给“造反”二字刷存在感。再看看底下的诸属官,一个个的,都习以为常了。颜肃之的头,更痛了。

让颜肃之想不到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此后,丁号闲得没事儿,又开始把刷他当日常。天天让他准备扯旗造反,从“使君,使君纵不为自己着想,也当为天下苍生着想啊!”这种拿颜肃之当救世主忽悠的语气,一路进化到“要招募匠人熟手,尤其是会刻章的”这种准备好龙袍玉玺马上就要发动的姿势。

颜肃之简直不堪其扰,他还要练兵,还要募兵,还要跟大家说流民安置的事情。自从他回来,他闺女就自觉自动把大印还给她了。虽然颜神佑也很关心昂州的政务,但是一码归一码,纵使百爪挠心,她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爪子不往前伸。更何况,铸币与水旱灾害的事情给她提了个醒,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转而做起好学生来了——功课做得特别足!

颜肃之一看自己忙成狗,闺女在一边清闲,心里颇不平衡,故技重施,他又把丁号推给颜神佑对付去了。

————————————————————————————————

颜神佑看到丁号也头疼,向他请教问题吧,每每问题得到了解决,却总要被捆绑销售造反理论。在丁号那里,颜肃之这就不是造反,这叫“解民于水火之中”,这个词以后还会出现,并且时常被替换为“解民于倒悬之危”。

颜神佑苦逼得要命,还不好翻脸,每天都忍着“把他毒哑了吧”的想法。特别能理解至尊宝!她特别想对那只猴子说:至少你听的还是正经人话,老子特么听的是电子合成音!

终于,颜神佑忍无可忍,给他看了一张小纸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丁号稍稍满意了一点,看向颜神佑的眼神带了一丝意思味深长。前六个字颜神佑早就说过了,后三个字……是当时就想到了,还是现在加上去的呢?

丁先生表示,这已经不重要了!

真是太开心了,得到了明确的表示了呢,可以不用再提心吊胆,担心他们父女俩又想当一回忠臣了。伸手就要取那张纸条。

颜神佑的手脚比他快得多,伸手一抹,又把小纸条给收了回来。丁号扼腕,对上颜神佑似笑非笑的眼神儿,只好垂下头来自认倒霉。颜神佑慢条斯理地问:“先生还有事么?”

丁号郁闷地道:“没了,我干活去了。”

颜神佑等他一出门儿,脸上镇定从容的表情就垮了,对会这么个人物,真是相当不容易。还好,暂时将事情压下去了,否则他这么频繁的串连,万一被人发现了,那就真的不好了。

一等把丁号打发走,她就跑到姜氏那里去避难了。虽然姜氏抓到她就要念叨一回养生,不过眼下,还是姜氏那里最安全了。

姜氏那里今天没课,连日阴雨,搞得大家都没有什么心情,姜氏便放了两天的假。见颜神佑过来了,十分欢喜,口上还要责怪道:“你终于晓得回来啦?”

颜神佑贴着她坐下,好奇地四下打量:“阿萱她们呢?”

姜氏道:“她们还不能闲下来歇息一下了么?我又不是牢头,见天地看着她们。她们想去园子里走走,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颜神佑一想,也对。姜氏却又小声说:“你也不要一心只搁在外头了,分一只眼睛看看这家里。”

“呃?”

姜氏叹道:“看你这傻样儿。你纵能干,终是要嫁出去的,山小郎看着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不假,可女人呢,一半看夫家,一半也要看娘家。”这一点姜氏是深有体会的。

颜神佑奇道:“那又怎样?家里现在挺好的呀。”

姜氏伸手在她额上戳了一指:“我就说,一处不管你就一处不行。现在是很好,以后呢?”

颜神佑有点愣神,旋即明白了:“阿蓉?”

姜氏满意地道:“还没傻到家呢。父母以后终究是要走了的,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扶持,明白么?尤其女孩儿家,嫁出去了,娘家争不争气,也是顶要紧的一条儿。六郎是个懂事的孩子,你一向也很心疼两个兄弟,我不担心你们。可是呢,若是与兄弟媳妇处得好了,岂不更好?”

颜神佑:……心里有点沉甸甸的。在姜氏殷切的目光下,她也只能点点头:“是。”

姜氏又多叮嘱了一句:“可一定要记得呀。”

颜神佑乖乖继续答应了下来。跑亲妈这儿,心没散心,又添了一桩任务。她原本与阿蓉姐妹俩就不错,当然,与阿蓉的年龄差有点大,是以与阿萱处得比较好。姜氏不说,她也会与她们好好相处,现在一提,就略有一点……颜肃之看到楚氏来信时的味道了。

略心塞。

正想说什么,外面阿竹匆匆进来道:“娘子,小娘子,外面人来寻小娘子回事儿。”

姜氏心知是有正事,对颜神佑道:“去罢,只一条——”

颜神佑无奈地接口道:“我晓得的,一定照顾好自己。”

姜氏道:“你别不当一回事儿,去罢。阿竹看好她。”

阿竹应声答是,颜神佑听得好不无力。

————————————————————————————————

出得门来,阿竹便轻声道:“舆部消息,扬州有些变故。”

这个扬州与颜神佑穿越前的那个扬州还不是一回事儿,不是一个城市,才是一州。原本昂州这块地方也归扬州管辖的,实在是个大州。后来被分出一个昂州去,剩下的都是原本比较富裕一点,秩序比较好的地方。

颜神佑听了,心里一动:“回去再说。”

到了为她单设的的外书房内坐下,取了竹筒打开一瞧,脸色就不太好了:扬州也出义军了。当然,官方的说法,是乱民。

年初回昂州的时候,颜家的车队就在扬州境内遇到过那么一拨人,当时数不过几百,很快就被打发了。这不到一年的时候内,居然又生出一股“聚数千人”的队伍。这乐子可真是大了!

颜神佑匆忙去见颜肃之,颜肃之还奇怪:“你不是去见你阿娘了么?怎么又急匆匆地过来了?”

颜神佑道:“看看这个罢!”

颜肃之一眼扫过小纸条,神情也严肃了起来!扬州乱了,就代表着昂州也要不得安宁了。虽然道路毁了,然而只要想,必然会有人过来。比如说,义军如果干不过官军,就会逃窜,这个逃窜的方向很可能是往官员力量薄弱的南方来。如果义军打赢了,昂州也不安全,昂州已经是全国有名的产盐的地方了。

以及,不管谁赢谁输,受到涉及过不下日子的百姓,很可能就成为无地流民,往昂州这个地广人稀的地方讨生活来。以前光是遇天灾,就有逃荒的过来了,现在加上人祸,逃亡的队伍只有更大。

颜肃之道:“传令,阿胡领命守住北上关口!方章、卢慎,准备接应游民安置诸事宜。”

作者有话要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呐~

第254章 第一天朝会第83章第154章第190章第258章 新年新奇葩第124章第269章 进击的公主第97章第248章 惹事的炖鱼第74章第169章第18章 窝里放横炮第116章第312章 战斗的友谊第184章第285章 粗暴的处理第78章第155章第78章第143章 天雷梗出现第199章第159章第52章第316章 真正的女王第282章 一同去郊游第315章 皇帝的决心第258章 新年新奇葩第152章第307章 命也太好了第49章 出奔的姬氏第128章第233章 坑爹的阮梅第236章 对比太伤人感谢浇花的亲=3= 第293章 唐仪的哲学第246章 不安份的人第189章第84章第178章第4章 周年祭见闻第164章第146章第127章第169章第29章 颜老娘其人第247章 公私两不误第3章 亲爹不及格第147章第195章第92章第252章 中二做皇帝第137章第308章 活泼的太学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221章 昂州新刺史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51章第85章第292章 老神仙悟道第124章第49章 出奔的姬氏第186章第113章第290章 一群坑爹货第136章第134章第77章第241章 做戏做全套第85章第225章 不平静的夜第254章 第一天朝会第252章 中二做皇帝第142章 白挨一顿打第93章第17章 颜启的野望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275章 两章合一章第226章 终于回家啦第17章 颜启的野望第18章 窝里放横炮第316章 真正的女王第85章第110章第180章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94章第202章第99章第63章第309章 叶老师训话第295章 摊牌与反击第241章 做戏做全套第37章 舅公要回来第189章第131章第63章第12章 闹剧乱收场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9章 名字的后续第225章 不平静的夜第189章
第254章 第一天朝会第83章第154章第190章第258章 新年新奇葩第124章第269章 进击的公主第97章第248章 惹事的炖鱼第74章第169章第18章 窝里放横炮第116章第312章 战斗的友谊第184章第285章 粗暴的处理第78章第155章第78章第143章 天雷梗出现第199章第159章第52章第316章 真正的女王第282章 一同去郊游第315章 皇帝的决心第258章 新年新奇葩第152章第307章 命也太好了第49章 出奔的姬氏第128章第233章 坑爹的阮梅第236章 对比太伤人感谢浇花的亲=3= 第293章 唐仪的哲学第246章 不安份的人第189章第84章第178章第4章 周年祭见闻第164章第146章第127章第169章第29章 颜老娘其人第247章 公私两不误第3章 亲爹不及格第147章第195章第92章第252章 中二做皇帝第137章第308章 活泼的太学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221章 昂州新刺史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51章第85章第292章 老神仙悟道第124章第49章 出奔的姬氏第186章第113章第290章 一群坑爹货第136章第134章第77章第241章 做戏做全套第85章第225章 不平静的夜第254章 第一天朝会第252章 中二做皇帝第142章 白挨一顿打第93章第17章 颜启的野望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275章 两章合一章第226章 终于回家啦第17章 颜启的野望第18章 窝里放横炮第316章 真正的女王第85章第110章第180章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94章第202章第99章第63章第309章 叶老师训话第295章 摊牌与反击第241章 做戏做全套第37章 舅公要回来第189章第131章第63章第12章 闹剧乱收场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9章 名字的后续第225章 不平静的夜第18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