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姐弟俩的教学课告一段落了,颜神佑才回过神来问:“你的功课呢?”

六郎一缩脖子,马上又挺直了小脖颈儿,认真地道:“还有一点,就是想到阿茵才出声的。”说完,白白净净的小胖脸上还出几分粉红来,似乎是不好意思了。

颜神佑倒觉得他这个样子才有点男孩子活泼的意思了,摸摸他的头:“去写完功课,年前咱们就能回去啦。写完功课,记得写信回去问安。”

这是姐弟俩每日必做的功课,横竖昂州城总要快马送来些事务让颜神佑做些决定,颜神佑写完批示就要即时发回。正好,连家书一起带过去了。

于是六郎继续写功课,颜神佑也重新取了纸,也练一练字。

等六郎写完了,颜神佑又检查过了他的功课,姐弟俩这才一起喝热茶吃点心。只要不是累饿过头,颜神佑总是要先做完这些事情,才会吃吃喝喝。她牢牢记得高三班主任的教导:吃完饭之后不要搞脑力劳动,没用的,因为要消化,所以胃部开足了马力,脑子就会缺缺氧。

点心并不多,因为还有晚饭。

垫巴了点东西,颜神佑又与阿花聊天儿。阿花权衡再三,还是当时就跟着颜神佑一道走了——怕答应得迟了,再生事端,就没有这般好机会了。阿花的弟弟因为年纪小,留在了村里交给里正家代为照看,颜神佑命取了些钱米,权作抚养之资。

纵使颜神佑允她等年后再到州府去,阿花还是拿定了主意,虽然说颜神佑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但是阿花却不肯拿这难得的机会去冒险。万一有了什么变故呢?还是现在先占个坑儿再说!她就这么跟着来了。

颜神佑倒是能够猜得到她的想法,只是看到阿花一脸倔犟的样子,劝阻的话便说不出口来了。将心比心,这事儿换到她身上,她也是要这么选的。既然阿花来了,颜神佑便预去给了她一些工钱,给她弟弟一点见面礼,因知道他们姐弟生活比较困难,两人的新衣也都算在见面礼里面了。

阿花姐弟俩换了新衣,阿花又取了些钱米谢与里正家,自己才将剩下的钱好了她弟弟几十个制钱,余下的自己好生存好。将自家的钥匙带着,又给了她弟弟一把钥匙。这才与她弟弟依依不舍的道别,临行约定,颜神佑回到州府之后,阿花一安顿下来,就告假来接她弟弟到州府去过年。

因有过何二女的事件,这一路上,阿竹便分外小心,除开颜神佑与阿花说话,其他的时候,阿竹都在给阿花做岗前培训。主题思想就是脑子要放灵光一点,以及,万事要以小娘子为主。阿花不似何二女,何二女虽然出身低些,却是打小万事不操心的。阿花却是从小吃了许多苦,如今又是独个儿带着弟弟讨生活的人。阿竹教了她两日,自然都觉得有些无趣了——会不会做事情的人,不用太久时间就能看出来了。

时间长了,阿竹也得承认,阿花是个靠谱的人。甚至因为经历的关系,比同龄人都老成得多了。以后颜神佑再与阿花说话,连阿竹都听住了——这里面有好些个事情,是阿竹也并不了解的。比如,乡间的生活。阿竹原以为自己随着颜神佑这些年,又在坞堡里住过,已经知道不少乡间的事情,及听得阿花一说,才知道自己知道的都是些皮毛。

比如说,到农忙时,住在坞堡里的人单知道忙,却不知道忙到什么程度。据阿花讲,基本是连说话的功夫都没有的——累的。好日子就那么几天,尤其是收获季,最怕下雨,天好的时候,抢着一天是一天,有些人家干脆就在田间地头的窝棚里趴着,也不管什么蚊蝇了——累成那样,打都打不醒。天一亮就爬起来干活,饭食送到地头上去的。

颜神佑比较关心的是“农民收入问题”,因为看着阿花姐弟当初的妆束并不好,她明明记得的,像阿花这样的是有抚恤金的。阿花的父亲死于海贼,当时全村都在抵抗,所以算半个烈士,阿花家的田也没有全部收回,不至于紧巴成这样的。

如果阿花拿着抚恤,又有自己的田,还混成这样,那颜神佑就要担心了。昂州以后要面临许多的战事,战死的人数不会少,抚恤金的发放,乃至许多政策是不是得到了执行,关系甚大。是以颜神佑又仔细地问了阿花:“收成如何?我看你们姐弟像是过得不大好。”

阿花连忙解释道:“是我存了些钱,留着日后好用的。我们乡下人,不用日日穿好衣。”

颜神佑再次问了她亩产量、物价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确切的数字,终于放心了:“这样就好。”

阿花颇为感激颜神佑的顾问,对于颜神佑担心的问题也给了很明确的回答:“乡里乡亲的,都很照我们,四下里也没听说有克扣的事情。”

不一时,驿丞过来报,说是晚饭好了,阿花连忙起来道:“我去搬取饭食来。”

阿竹听了阿花攒钱的回答,一面给颜神佑收拾了笔墨,一面道:“这大约是要攒嫁妆了,她年纪也不算小了……小娘子要用她,只怕,她有些事会耽搁呢。”

颜神佑摇头道:“我要是她就不这样,她父母留下的遗产在乡间也不算少了,不用愁嫁妆的事儿。”

阿竹道:“那怎么做?”

颜神佑道:“攒钱,送她弟读书,想办法进城。”乱世也是个机会,不说旁的,单说这么样的战乱,等战后,人材凋蔽,阿花她弟差不多该成年了,谋个小吏小官的,也不是难事。便是阿花自己,昂州城这样的发展之下,把家乡的田租与人耕种,自己到城里谋生,也是个保本儿的买卖。

阿竹:“……她恐怕更想投身府门内。”换了她就想办法卖身进个士人家里做奴婢。给士人家里做奴婢并不是什么很丢人的事情,尤其在姐弟俩没什么亲人的情况下,好歹有口吃的。就这么小姐弟俩,乡间生活,又没个成年男子顶门立户,生存不要太艰难。如果是什么名门之后,硬撑下来也就罢了,总有出头之日。又不是什么著姓大族落难的后裔,难有翻身的机会。

颜神佑失笑道:“我们在这里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反正,她现在是归我了。”

阿竹也笑了。

颜神佑也是在做个试验,看看似阿花这样情况的女孩子,能不能走出家门来。哪怕不成的,她也能保阿花有个好下场。如果成了,那再推广一下。

这里话说完,那里阿花已经与六妞几个端了饭食来。在外用饭,都拿银签试过了,才拿来给姐弟俩吃。

六郎回想方才几个“女人”说话,心里有股诡异的感觉,只觉得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

姐弟俩才吃完饭,侍女们也开始轮班吃饭的时候,一骑快马又给颜神佑带来了一个消息——新的朝廷给颜肃之加官晋爵了,加了侍中衔,进位为县公,朝廷一番调整之后,他又变成了卫将军。然后,让颜肃之收拾完了河间王就赶紧把扬州给整平顺了,好与京城连成一体。

颜神佑:……早干嘛去了?!

六郎见她面色诡异,轻轻碰碰她的胳膊,问道:“阿姊,怎么了?”

颜神佑抽抽嘴角,把手里的信给六郎看了,问他:“你怎么看?”

六郎看完了,也没什么主意,只说:“阿爹不是去平逆了么?”

颜神佑抿嘴一笑:“对,阿爹去平逆了。”所以入京朝觐什么的,就等等吧。一开心,她就掐了掐六郎的包子脸,六郎脸都要皱成包子了。女人真是这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没有之一!

颜神佑不理会她弟的腹诽,却又在琢磨着一件事情——扬州。

扬州单论硬件的话,比昂州还要好。昂州的土地多是新开,还很薄,扬州却多熟田。更妙的是,扬州经历了兵祸的冲击,门阀的势力就小了很多。而且现在扬州这么乱,急需有人能够整顿的。蒋刺史已经证明能力欠缺,韩斗出身不大光彩(造反),其他人要是能出头早就出来了,朝廷也是,无暇他顾。

真是一个好地方!

可是颜神佑却不想为这个朝廷白费力气。就这么个烂摊子,拿下来了,也就是个缝缝补补的工作,运气好了,跟米丞相似的,累死。运气不好,跟赵忠似的,冤死。

还是六郎说得对,眼下还是照原计划行事为妙,先下荆州。

然而,扬州也不能不去搞。现在就得着手进行一些安排了,比如说,散布一点谣言、教唆她大伯做好响应的准备、从朝廷那里拿到更多的授权……之类的。想到了就去做,颜神佑饭后又开始写信,进行遥控指挥。

————————————————————————————————

姐弟俩出行,州府里姜氏与楚氏等人免不了挂心。每每收到上一封信,便要盼着下一封。楚氏天天拎颜渊之来问:“有无讯息?”问的是关于州府政务方面有没有别的消息了。

姜氏则日日派阿圆回娘家,问她哥哥:“他们还有没有说别的?”

弄得两个男人都有些郁闷了,尤其姜戎,他被定在了昂州城里,原本想领兵出征的,也被外甥女给扣下来了。现在州府的保卫工作他已经从上到下梳理了一回,按旧京城禁卫的法子来安排,再无遗漏了,还不让他走,这让他很为难。

被问得次数多了,姜戎干脆派人去接姜氏过来,兄妹俩谈一谈人生。姜氏听了姜戎的家庭梦想,整个人都不好了:“什么?大郎要往荆州去?”虽然知道手里有兵是好,但是丈夫已经在前线了,亲哥哥还要过去,亲妈还病着,姜氏还是不想让姜戎离开的。

姜戎不得不跟她讲道理:“留守昂州,我又不是留守官,一应庶务我管不上,只是守卫城池,能有甚用?”

姜氏道:“这样的活计做好了,就是有大用了。”

姜戎想的,是要更进一步,姜氏想的,是大家都平安。姜家并未受损,不需要姜戎拿命去拼。战场上刀剑无眼,姜氏是真的舍不得。

姜戎急道:“你不曾明白我的意思!姜家到今天,也算是可以了,多少人家梦寐已求的,咱们都有了。只是有一条,根基也不算稳,威望并不甚高。名声都是虚堆出来的,威望才是实。威望是什么?是做出来的。你想,妹夫有个翌日,我们但强些,立在这里,别人没个别的想法。若还是这般只做个牌坊,你就不怕有什么人来与六郎他们姐弟争位么?”

姜氏一惊,旋即道:“有神佑在,不至于的。”

姜戎叹道:“难。这样的买卖,太诱人了!再多的防范都嫌不够。我手里没硬货,说话没份量的。”

姜氏道:“我还是不想大郎为我涉险。从小到大,大郎护我良多,这一回,就听我的罢。再说,阿娘的身子,一年不如一年了,年年都说要坏,年年都这么硬撑着,我真是怕……”你见不着她最后一面。

姜戎憋气道:“那也不能就这么……耽搁着呀。”

姜氏道:“要不,等神佑回来,我再问问她。”

姜戎:“……”

姜氏耐心地道:“眼看也要过年了,年后郎君也就回来了。你要真想跟他走,自与他说,岂不便宜?”

姜戎无奈地道:“也只得如此了。”

被点名的颜神佑并不知道她大舅已经想得这么长远了,她正带着她弟,跟桑亭郡说话。

桑亭郡见了她,跟耗子见了猫似的。这位先生是知道她的丰功伟绩的,连带的,也知道六郎从小就老成,并不敢拿这姐弟俩当一般小孩子看。样样准备得周到,人也十分礼貌。

寒暄毕,颜神佑向他道了辛苦。

桑亭郡连说不敢,又急忙汇报了工作,说了桑亭郡秋收工作顺利、军粮保证上缴完成定额,人民群众情绪稳定一类。

颜神佑都耐心听了,却飞来一笔,问道:“先时行文,你可收到了?”

桑亭郡大汗,硬生生想了起来:“小娘子是说,公祭的事?”

【公祭?那是神马鬼?!】颜神佑也想了一下,才想起来这就是她提出的关于阵亡士兵的问题。“公祭”这个名词取得倒是挺不错的,可以考虑推广。她原本正在琢磨着,怎么样提高军士的地位。她对于如何治理一国,坚信着大兔朝的理论,枪杆子和笔杆子绝不能交给其他人,哪怕手上松一松,都要出问题。

对于现在来说,笔杆子好抓——书生也要吃饭。枪杆子就比较困难了,现在的战争,技术含量真心不高,史九那样的,招呼人扛着锄头就能造反,还造成了震动。由此可见,普通的军事技术是相当令人哭泣的。

这事儿第一场大祭,最好是由她爹来出面,这样气势就能上去了。

想到这里,颜神佑点头道:“正是。准备得如何了?”

桑亭郡道:“本郡所征之兵丁,皆造名册,都是现成的。只是铭牌一事,先前并不知道,是以他们并没有这样物事。”

颜神佑道:“无妨,现在开始做也不迟。阿爹那里我已去信,且不用担心。”

不想桑亭郡还有难题:“不知这铭牌要怎么做?丝麻之物易损,钢铁量大,竹木似可,却也是易腐易燃……单是写名儿,这容易,造祠,也容易。可是铸造么……”

颜神佑:“……”MD!忘了这个了!受条件的限制,如今的铜铁产量并不很高,昂州要铸个币,都千难万险的。颜神佑跟方章、丁号请教了半天,还是得照颜肃之拍板的那样——暂缓。

铁更是不得了了,凡武器,不论刀枪剑戟,都得用它。一个士卒可能用一两铁片做个铭牌,人一多,就是一个很大的量。尤其是不断有人被消耗,不断地有新兵加入。

再者,铁牌上铸字,它也是个难量。一般工匠是不识字的,通常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好往自己的作品上刻个著作权什么的。

颜神佑怔了一下,旋即果断地道:“先用竹木!”不管怎么样,这个计划她都要推行下去。同时,她还有了新的计划,比如给每个士兵都编号。姓名和编号对应,找人就更容易了。

给部队编号,是个由来己久的传统,只不过不象是后世那么用数字而已。现在颜神佑要用最容易记的方式,给每个人都编上号码,籍贯加上天干地支,是相当不错的主意。

桑亭郡见她主意已定,只得答允。又上报了要应建的所谓忠烈祠的数目及所需的人力物力——并不多,大概就是一个村子里有一座,也就是三间两进的大小。村里人一起动手,搭搭手就完工了。

每村只要有一个识字的人,写名牌的事情也就齐活了。

事情定了下来,颜神佑这才有心情带着六郎四处走走。又取出些钱帛,给了当初参加她的及笄礼的几位妇人。

————————————————————————————————

晚间歇了下来,颜神佑便给颜肃之写信,跟他汇报了情况,且又提醒颜肃之——既然朝廷已经有了新君了,您给他写贺表的时候,也捎带把咱建忠烈祠的事儿汇报一声吧。

没经过朝廷认证的,那就算是淫祀了,这多坑爹呀?

原本昂州已经不将朝廷放在眼里了,自然是自己关起门来办了就算完了。等颜肃之上台了,他们这一拨人说了算,这事儿也就算是合法了。现在朝廷还没有倒,颜肃之又被他闺女包装得十分苦情且高大上,当然要跟朝廷汇报一下了。

颜肃之接到颜神佑的书信,笑骂一句:“狡猾。”将信交给卢慎,让他往贺表里再添点料。

六郎却在问颜神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颜神佑给他讲了淫祀的意思,六郎直到听完了,才说:“这个李先生讲过的。我是说,阿姊为何一定要为军士做这些呢?怕有逃兵?”这也是楚氏当时想到的,这种“卡死了你的来源地,就算当了逃兵,在家乡也算死人”的做法,真是相当的带感。

颜神佑惊愕道:“怎么这么说?并不是的。为政,令人畏惧与令人向往是缺一不可的,前者只是让人不违法,后者却好叫人上进的。”拉过来六郎,跟他讲道理。

先从枪杆子和笔杆子说起,举的例子都是简单又粗暴的:“这世上,你见过手上无兵,却能坐稳江山的人么?打不过人家,就完蛋了。”

六郎跟着李彦也读了些书,史书虽读得不多,但是自姜氏开始,都给他讲了一些历史小故事。仔细一想……卧槽!尼玛还真没有啊!

六郎的世界观受到了震荡打击。

李先生讲,君有天下,是天意(不然还能跟个未成年说什么啊?)

姐姐说,拳头大的是老大。

颜神佑又说:“你看,虽说不以德服人,则天下不稳,唔,本朝就是这啦,礼乐崩坏的。不过呢……要是光论学问道德,怎么李先生只做了你的先生而不是做皇帝呢?”

李菊福。

“都说天意,天意在哪里?不在天上,而在地上。看谁得民心了,民心很简单的,吃饱穿暖,活得有尊严。百姓读书少,容易被糊弄是不假的,可又不是没长脑子,时间长了,人家总能感觉得到,不是么?

士卒也是这样的。你让人家卖命,就给那么仨瓜俩枣儿的,让他们怎么说?自己的命就值这三文二文的?就说,死了也死得无声无息,遗骸异域,这样的队伍,会有什么干劲儿?得把他们担心的事儿都办了!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了,才能将士用命。”

“人呢,因为有了要守护的东西,才会立场坚定,一步不退。因为有了要争取的东西,才会奋力向前。”

“短视的人,总是想着夺别人的东西以肥己。目光长远的人,却会想一起将事业做大。”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地,颜神佑拿颜家三房当反例。六郎对三房的印象仅限于三个堂姐,其中一个还作死了。现在听颜神佑说还有这一段革命家史,整个人都不好。

实例摆在了面前,六郎得承认,颜神佑的说法是相当有道理的。楚氏的构想是很好的,颜神佑的思想里,天然带着那么一点天真的乐观向上,只要六郎不是天性凉薄之辈,总是容易被颜神佑影响的,至少,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自家骨肉离心。

这一天,六郎被灌进了海量的知量。

六郎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李先生讲的道理虽然很好,但是阿姊把我的三观震碎重组了。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神兽她是战略忽悠局的。

第243章 神兽的野望第207章第65章第242章 为难的楚丰第97章第1章 坑爹的处境第105章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49章 出奔的姬氏第273章 东西大不同第209章第156章第64章第175章第168章第57章第157章第127章第133章第258章 新年新奇葩第287章 又要坑人了第83章第171章感谢投霸王票的亲们,群抱抱 第41章 非正常教育作者有话要说: 第40章 中二病痊愈第214章第52章第206章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290章 一群坑爹货第278章 神兽的先手第54章第308章 活泼的太学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180章第30章 学到新技能第268章 僵持的局面第6章 陈年旧事二第253章 第一次分红第135章第175章第257章 姐夫是好人第80章第273章 东西大不同第81章第240章 重回旧京城第56章第192章第311章 事态在扩大第64章第93章第25章 萝莉不愁嫁第238章 山璞的计划第98章第129章第192章第232章 一家大忽悠第281章 第二次分红第115章第179章第226章 终于回家啦第168章第233章 坑爹的阮梅第96章第24章 神奇的女人第12章 闹剧乱收场第163章第70章第121章第102章第231章 岳茂被完虐第235章 姐夫小舅子第313章 一代脑补帝第218章 不能让他来第232章 一家大忽悠第77章第263章 水上与水下第3章 亲爹不及格第115章第296章 聪明的余冼第295章 摊牌与反击第193章第35章 继续成长中第12章 闹剧乱收场第129章投票明细 数量 时间 第294章 天助自助者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231章 岳茂被完虐第104章WWW.LWXS.ORG第220章 将军下扬州第112章WWW.LWXS.ORG第220章 将军下扬州第135章第13章 两姐妹抓周第224章 阮梅的发现第196章感谢投霸王票的亲们,群抱抱 第41章 非正常教育
第243章 神兽的野望第207章第65章第242章 为难的楚丰第97章第1章 坑爹的处境第105章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49章 出奔的姬氏第273章 东西大不同第209章第156章第64章第175章第168章第57章第157章第127章第133章第258章 新年新奇葩第287章 又要坑人了第83章第171章感谢投霸王票的亲们,群抱抱 第41章 非正常教育作者有话要说: 第40章 中二病痊愈第214章第52章第206章第245章 又一朵奇葩第290章 一群坑爹货第278章 神兽的先手第54章第308章 活泼的太学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180章第30章 学到新技能第268章 僵持的局面第6章 陈年旧事二第253章 第一次分红第135章第175章第257章 姐夫是好人第80章第273章 东西大不同第81章第240章 重回旧京城第56章第192章第311章 事态在扩大第64章第93章第25章 萝莉不愁嫁第238章 山璞的计划第98章第129章第192章第232章 一家大忽悠第281章 第二次分红第115章第179章第226章 终于回家啦第168章第233章 坑爹的阮梅第96章第24章 神奇的女人第12章 闹剧乱收场第163章第70章第121章第102章第231章 岳茂被完虐第235章 姐夫小舅子第313章 一代脑补帝第218章 不能让他来第232章 一家大忽悠第77章第263章 水上与水下第3章 亲爹不及格第115章第296章 聪明的余冼第295章 摊牌与反击第193章第35章 继续成长中第12章 闹剧乱收场第129章投票明细 数量 时间 第294章 天助自助者第237章 虞堃的不甘第302章 挖坑埋自己第231章 岳茂被完虐第104章WWW.LWXS.ORG第220章 将军下扬州第112章WWW.LWXS.ORG第220章 将军下扬州第135章第13章 两姐妹抓周第224章 阮梅的发现第196章感谢投霸王票的亲们,群抱抱 第41章 非正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