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昆仑山巅

“这里是森罗星盘,对方又是少林寺的方丈,你觉得老夫能够全力施为。”白起说完转而望向姜云:“既然前面,我们各自胜了一场,那就开始第三场比试吧。”

姜云见慧可、越阳等人也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姜云便知道自己这一战避无可避,不过姜云也没打算怯战。

对面的白泽却已经越众而出,来到场中央,目光灼灼的盯着姜云。

在秦国将门子弟中,白泽已然是年轻一辈中的第一人,但他并不满足现状,而是将目标锁定在秦国宗室子弟的身上,可是秦国宗室的子弟没一个愿意和他比试,现在能和姜云交手比试,他很兴奋、激动,很想领教一下魔族传承灵神紫天曜魔龙的独特之处,是否真的比血色镰刀强。

全然忘了祖父白起在自己耳边的叮嘱:“紫天曜魔龙是整个神族公认最强的灵神,与姜云交手切莫大意,若是不敌放弃便是。”

白起对于自己的孙子白泽,才十五岁就修行至御神境二重,还是很满意的,超出同龄人很大一截,就算是自己当初十五岁的时候也就勉强达到御神境而已。

可是白泽面对的是拥有紫天曜魔龙的姜云,白起不由得有些担心,紫天曜魔龙的强大只有真正见识过的人清楚有多么可怕,白起曾有幸见过。

姜云步履沉稳走到比试的场中,对着白泽淡淡一笑。

刚刚慧可与白起的那一场大战,令姜云受益良多,看见白泽眼底迫切想要与自己一战,那神采飞扬的模样,姜云也同样想印证一下刚刚自己所悟得的想法,是否可行。

白泽率先将自己的灵神血色镰刀释放出来。

姜云也同样不甘示弱的讲自己的灵神紫天曜魔龙释放而出。

血色镰刀的出现消无声息,而紫天曜魔龙伴随着声声的龙吟,有种震撼人心的冲击。

在场的众人,有很多人是第一次见到紫天曜魔龙的样子,光看这蜿蜒流转的外形,很多人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惊叹,不愧是神族第一灵神。

紫天曜魔龙的出现对秦国的众人来说,那种震撼人心的感觉尤为强烈。

白泽在看到紫天曜魔龙的那一刻,心中没油来的突了一下,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心头蔓延开来。

前额的两缕青丝,无风自动,手中的血色镰刀在身前画出一到扇形的残影,下一瞬身形就在原地消失了。

“月影斩。”

这一招姜云见白起对战慧可的时候用过,只不过白泽用出来,却相差甚远。

紫天曜魔龙这时候,飞升腾起,在空中盘旋。

姜云的整个右手变成冰晶,蓦然向前探出,白泽此时斩来的血色镰刀刚好被姜云的手指擒住。

白泽竟发现自己的血色镰刀被姜云捏在手里拔不出来,抬眼一看,此时姜云的整条手臂被紫色的龙鳞所覆盖。

白泽在惊惧的同时,姜云的另一只手成龙爪状,拍在了白泽的胸口。

白泽吃痛承受不住,松开了手中的血色镰刀,身体就倒飞出去。

白泽一直倒飞出十丈开外,身体才重重的落下,然后就昏厥了过去。

白起一个闪身,就出现在白泽身前,将他抱起。

刚将白泽抱起,白起不由得微微一愣,他发现白泽现在整个身体都被一层薄薄的冰霜所覆盖。

紫天曜魔龙至刚至阳,怎么会出现玄冰属性的伤害。白起用自己浑厚的灵力在白泽的全身游走一边后,白泽身上覆盖的冰霜全都消融不见,面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白起将白泽交给,来到身旁的蒙毅。

“魔族的紫天曜魔龙果然霸道端的是厉害,白某算是有幸得见,能够观察入微,洞悉对方的意图,并一击必中,姜云小友果然是龙凤之姿。”

虽然白泽被姜云打伤,但白起并没任何恼怒,从姜云故意将紫天曜魔龙升空,漏出破绽引白泽攻击,实则紫天曜魔龙瞬间附体,使出雷霆一击,只是不知道姜云手上玄冰是何物,也不像是某种器物。

按理来说姜云的魔族血脉纯正,紫天曜魔龙至刚至阳,他的手上怎么会出现玄冰。

白起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姜云身负紫天曜魔龙灵神,必然是魔族子弟,只是在秦国从未听说过有这样一位后起之秀,且与少林寺的人在一起,这其中必然有自己不知道的隐情。

见姜云的表现不俗,仅一招就将自己的孙儿白泽击败,这让白起由衷的赞叹与狐疑,自己的孙儿什么样的实力,自己在清楚不过了。可是这里为什么会出现一位拥有魔族血脉的子弟,来之前秦皇也不曾对自己提过,白起不由得变得谨慎起来,所以对姜云的言语透着几分客气。

姜云连忙向白起躬身一礼,对方态度突然的转变,这让姜云有些受宠若惊:“君侯过谦,刚刚对令孙多有得罪,还望君侯见谅。”

白起一摆手丝毫不在意:“我那孙儿整日里,高傲的没边了,能在姜云小友手上受挫,对他日后的修行也是莫大的良助,须知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怎可一蹶而就。”

姜云见白起这样说,微笑着轻轻颔首。

“按照先前的约定,输得一方交出五十枚白色棋子,退出森罗星盘。”白起说着,在他身后就有五十人站出。

就在这时,整个森罗星盘突然剧烈的抖动起来。

原本森罗星盘的上空,像是一面古井无波的湖面,而现在像是被人扔进了一颗石子,整个湖面波光粼粼的荡漾起来。

姜云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在自己面前的白起早就纵身飞向森罗星盘的上空,慧可、玉紫澜以及其他所有神尊境的强者全都飞向森罗星盘的上空。

原本只是波光粼粼的上空,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规则不一裂纹。

森罗星盘的上空猛然一声闷响,结界光幕就四散开来,泯然于空气之中,眼前的景致一阵混沌,就恢复成皇家园林原因的样子。

郑桓公姬友与十八名神尊境后期的强者正在为黑色长剑,修复者剑身上细密的裂纹,就快要完成时,一声清脆的裂响,黑色长剑就四分五裂,散落一地,只剩下三寸大小黑色的剑魄,虚浮飘着。

黑色长剑的碎裂,让郑桓公姬友与十八名神尊境后期的强者,遭受到灵神反噬,众人皆是从肺腑之中喷出一口浊血,都是受了很重的内伤。

姬友见三寸大小的剑魄悬浮飘着,忙打出一招剑诀,牵引着收入到自己的纳戒内。

黑色长剑破碎,森罗星盘已然维持不下来,覆灭在即,而这三寸大小的剑魄,对于整个周朝宗室至关重要。

在姬友身旁的一人,脸上难掩悲戚之色的道:“桓公,眼下黑色长剑破碎,森罗星盘覆灭在即,我等该如何是好,老祖若怪罪下来,我们必然难辞其咎。”

姬友也是楞楞的望着碎裂满地的黑色剑身,出神半晌, 然后猛然回过神,连连摇头:“不对,我们对黑色长剑进行修复,断然不会让它碎裂,导致整个森罗星盘崩塌,定是有人通过外力强力破开了森罗星盘的结界,而导致的。”

众人听姬友这么说,这才发现周围的景致慢慢的变幻成原来皇家园林的模样。

森罗星盘上空的结界,这时已经完全破灭,呈现出天空原有的样子。

姬友抬起头看着蓝蓝的天,一丝压抑感在心底盘旋,招呼着众人道:“走我们上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何至于此。”

说着姬友率先向着高空飞去,其他十八人紧随其后。

就在姬友一行人升空的时候,就听见一声狼啸,传遍四方,紧接着整天空就变成了血红色。

白起手中的血色镰刀鲜血闪耀不停,完全施展开的领域血幕也在不断的扩大,离开了森罗星盘的束缚,白起将自己真正的实力,完全展现了出来。

白起冷冷的看着对面的黑色气柱。

黑色气柱有三丈方圆,仿若擎天柱一般,连接着这方天地。白起通过黑色气柱所散发出恐怖威能,很快就判断出,来人竟是蛮族女真部神皇境的强者,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位。

就在这时,黑色气柱当中走出一人,抬头看了一眼被血幕染红的天色,朝白起蔑视一眼,森然道:“你就是杀神白起?”

面对着气势汹汹的敌人,白起依旧古井无波,只是眼底渐渐泛起的红光,越发的掩饰不住了,淡淡道:“蛮族女真部三大神皇境强者,努尔哈赤轻已易不在人前显露,多尔衮性情暴戾,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就是皇太极,但是你不应该出现在我周朝的天子脚下,不过你既然来了,那就请留下吧。”

皇太极怒极反笑道:“哼,就凭你也想留下我,我看你连我三招都接不住,受死吧。”

说着,皇太极大手轻轻一挥,一柄玄色的长矛就出现在身前,抄起长矛就直挺挺的朝着白起刺去。

皇太极向前刺出的长矛,速度并不快,可是神皇境强者特有的领域早就将白起锁定,不得有半点逃避。

蛮族每个能成为神皇境的强者,都会形成本命的黑色气柱,相当于神族神皇境强者的领域一样,但各自形成的黑色气柱其威能都大相径庭各有不同。不仅如此黑色气柱还有种玄妙的磁场,与蛮族圣山昆仑山气脉相连。

白起见长矛直直的刺向自己,将手中的血色镰刀在空中一划,遥遥的指向皇太极,然后脚尖在虚空中轻轻一点,身形如燕,朝着皇太极直扑而去。

原本来参加沙场点兵,各诸侯国神尊境的强者,见森罗星盘破灭,都飞上天空,想要一探究竟,但见白起与皇太极弄出来的阵仗,又都连忙飞身避忌。

慧可这才知道,自己与白起战斗,对方完全没有出全力。

姜云见慧可、玉紫澜及各院的首座和越阳,又折了回来,就对玉紫澜问道:“发现了什么事你们怎么又都回来了。”

玉紫澜眉头微蹙:“你看见那个仿佛贯穿天地的黑色气柱么,那就是蛮族神皇境特有的本命领域。”

对于蛮族黑色气柱在《道藏经》中有着详细的注解,但姜云从没真实见到过,而现在突然出现在眼前,让姜云始料未及,这是在神族周朝的帝都,怎么可能会有蛮族神皇境强者的出现。

姜云心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件事的背后肯定有什么阴谋,蛮族神皇境虽强,断然不可能在周朝帝都放肆,用不了多久时间,神族各地的神皇境强者必然前来勤王。

姜云在抬头望去,就见到白起的刀刃已经与皇太极的矛尖接触到了一起。到了白起与皇太极的这层境界,每一招一式都已臻化境,早就返璞归真,引动着这天地之间的天道之力,所以随着两人的触碰,一道震耳欲聋的闪电 在两人之间炸响。

随着闪电雷鸣落下,地下就出现了一道深不见底的沟壑,将原本如梦似幻的皇家园林一分为二。

皇太极对于白起能接住自己长矛的直刺,且引得天象异变,很是吃惊。虽然白起是神尊境后期巅峰,可是与神皇境相比仍旧是宛如天堑,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闪电不光只是将地上的皇家园林一分为二,还将两人的身形远远的分开,白起看了一眼手中的血色镰刀,没半点伤痕,对着皇太极淡淡一笑,冷然道:“你也就不过如此,比起我刀下耶律信,你确实更是不如。”

皇太极听白起这样说,猛然意识到,睚眦欲裂道:“原来你就是白起,今日正好我要将你杀死为我耶律兄弟报仇雪恨。”

皇太极和耶律信虽然一个是蛮族女真部,一个是蛮族契丹部,但是两个私交甚好,前不久耶律信突破至神皇境,皇太极还专门去往契丹部为耶律信祝贺恭喜,只是没想到等皇太极回到女真部没多久就传来了耶律信的噩耗。

“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神皇境的力量。”皇太极带着满腔的怒火,身上的气势徒然提升,身后的黑色气柱冒出千万缕黑色的细线,钻进皇太极的身体。

皇太极整个身躯像是拔高一丈有余,而他身前的长矛轻轻一颤,也化作了缕缕黑色的细线,涌入到双臂之中。

“狼元魄。”随着皇太极高声喝出,双手握拳向前轰出。

第218章 孤注一掷第138章 势均力敌第二章 道藏经第306章第194章 不期而遇第239章 剑来第187章 生灵涂炭第232章 凋零第208章 渊渟岳峙第197章 媛缓第八十四章 杀神白起第一百零二章 龙啸九天第142章 好整以暇第310章第一百零八章 声声慢第149章 飞夜第十四章 菩提多罗与姜御风第229章 天道轮回第七十九章 蓄谋已久第三章 诗与远方第294章 凋零第四章 初入长安城第221章 神道圣域第二十八章 不愿意第150章 决绝第251章 伊始第八十七章 领域第303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三十六章 李香君第232章 凋零第八十六章 战第三十四章 古城朝歌第228章 眼前人第五十四章 各抒己见第一百一十一章 佛生莲第258章 迁都第五十章 天道傀儡第142章 好整以暇第253章 万籁第149章 飞夜第二十六章 弑神宫宫主墨玄冥第149章 飞夜第九十三章 阴云密布第230章 夕阳无限好第三十六章 李香君第150章 决绝第184章 昆仑山第211章 天青色第157章 剑郧第四十三章 四方阁第277章 意料之中第八十一章 一较长短第124章 河斜月落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道自然第240章 天籁第十七章 灵神压制第九十七章 普度第124章 河斜月落第180章 河斜月落第257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七十六章 心思各异第298章 昭告第284章 阴谋第二十七章 弑神宫传承第296章 无情第302章 上位第163章 一刀第288章 周平王第176章 如坠深渊第155章 绝处逢生第192章 吾愿往矣第七十六章 心思各异第180章 河斜月落第303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124章 河斜月落第314章第284章 阴谋第210章 冲冠一怒第289章 请战第三章 诗与远方第266章 暗涌第九十三章 阴云密布第228章 眼前人第146章 冰河第154章 工于心计第192章 吾愿往矣第175章 昆仑山巅第318章第270章 绝情第137章 人心不古第三十五章 帝祭祀第204章 剑域第193章 帝陨第129章 商榷第241章 天威难测第一百二十一章 白头吟第227章 红颜祸水第124章 河斜月落第九十八章 剑来第195章 事出有因
第218章 孤注一掷第138章 势均力敌第二章 道藏经第306章第194章 不期而遇第239章 剑来第187章 生灵涂炭第232章 凋零第208章 渊渟岳峙第197章 媛缓第八十四章 杀神白起第一百零二章 龙啸九天第142章 好整以暇第310章第一百零八章 声声慢第149章 飞夜第十四章 菩提多罗与姜御风第229章 天道轮回第七十九章 蓄谋已久第三章 诗与远方第294章 凋零第四章 初入长安城第221章 神道圣域第二十八章 不愿意第150章 决绝第251章 伊始第八十七章 领域第303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三十六章 李香君第232章 凋零第八十六章 战第三十四章 古城朝歌第228章 眼前人第五十四章 各抒己见第一百一十一章 佛生莲第258章 迁都第五十章 天道傀儡第142章 好整以暇第253章 万籁第149章 飞夜第二十六章 弑神宫宫主墨玄冥第149章 飞夜第九十三章 阴云密布第230章 夕阳无限好第三十六章 李香君第150章 决绝第184章 昆仑山第211章 天青色第157章 剑郧第四十三章 四方阁第277章 意料之中第八十一章 一较长短第124章 河斜月落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道自然第240章 天籁第十七章 灵神压制第九十七章 普度第124章 河斜月落第180章 河斜月落第257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七十六章 心思各异第298章 昭告第284章 阴谋第二十七章 弑神宫传承第296章 无情第302章 上位第163章 一刀第288章 周平王第176章 如坠深渊第155章 绝处逢生第192章 吾愿往矣第七十六章 心思各异第180章 河斜月落第303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第124章 河斜月落第314章第284章 阴谋第210章 冲冠一怒第289章 请战第三章 诗与远方第266章 暗涌第九十三章 阴云密布第228章 眼前人第146章 冰河第154章 工于心计第192章 吾愿往矣第175章 昆仑山巅第318章第270章 绝情第137章 人心不古第三十五章 帝祭祀第204章 剑域第193章 帝陨第129章 商榷第241章 天威难测第一百二十一章 白头吟第227章 红颜祸水第124章 河斜月落第九十八章 剑来第195章 事出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