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毂

武元爽为什么惹恼了建安侯,武元庆也是心里清楚得紧,武元爽被关到大理寺之后,皇帝的旨意也就送到了建南,严厉的斥责了武元庆教弟无方,使其成为纨绔一个,有负于朝廷对武家人的期望,也对不起九泉之下的应国公,若不是考虑到应国公曾经对大唐的贡献,定要给武元爽来个流徙千里的处罚云云。

朝中众大佬里,几个和应国公有旧的,比如说长孙无忌,比如说萧禹等等,以前应国公在世的时候都走得比较勤的,都给武元庆写了信来,几人说的情况大体都差不多,就是有出入也只是在某些细节上会有差别,但这些差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给武元庆传达了这么一个信息,滥用军中求援烟火,这个罪名是何其的重,若不是建安侯仁慈,不打算穷追到底,就是砍了武元爽的头,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人也都没话说的。

武媚娘也来了信,虽然信中依旧尊称他为兄长,但口气之严厉,是从来没有过的。应国公已经故去,但武家人并没有人继承了应国公之位,而只是由武元庆降两级爵袭了个县公之位。武媚娘信中指出,如是武家想要恢复到曾经的荣光,还想再当国公的话,那么就有必要和建安侯搞好关系。如今武家式微,就是武元庆的县公之位还是靠着武媚娘这几年来的极力奉承得来的,武家最有话语权的人,如今已经是武媚娘。从信中可以看出,武媚娘不希望武家因此而嫉恨建安侯,和建安侯闹出矛盾来,如果有人敢背着她干这些勾当,说不得,来自武媚娘的怒火必定是很强的,她是没权力处罚,但她可以吹枕边风呀。而且这么干还能显现出她武媚娘的大义,博得皇帝更多的宠爱。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元庆自己心里清楚,自己能坐上镇南军将军的位置。正是因为建安候开了口了,否则,那么多的大佬,这些人的家中子侄若都列出来,能征善战的人多了去了,尤其是那些将门子,随便就能拉出几十号人比他武元庆强过太多的。但建安侯却是推荐了他,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已经入了建安侯的眼了,建安侯这一次对武元爽出手只是因为武元爽太过分了,动了建安侯的逆鳞。谁个不知道,所有人都可以指着建安侯的鼻子骂他,他不记仇,过了就过了,可谁要敢在言辞中捎带上建安侯的家人。那就等着建安侯搬来万均大山狠狠的将你砸成烂泥吧。可你武元爽倒好,竟然连建安侯的女人都敢调戏,还想夺人的神猴。一下就犯了两桩随便哪一桩他武元庆想都不敢去想的罪过,却只是被关在大理寺里个把月,这已经是非常轻的处罚了。

就说现在吧,建安侯竟然又送了这么个功劳来,提议让自己出面引出新罗人的意图,并随机应变来处理,这可是皇帝亲自交代的任务呢,若是能完成这么个任务,建南军改建南州,自己从一军统帅改任一州总管那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么?

因此。武元庆根本就没有因为武元爽的入狱而对王况有什么怀恨的意思。虽然他并不知道王况之所以推荐他来做这个镇南军的主帅的根本原因是不想让武家人进入朝廷中枢里去,整个镇南,没什么大的丈好打,建东建西各在其两边,而且建东已经开始往南往西探了,建南军已经成了彻底的腹地。不和他国接壤,如此一来,武元庆在将来就没有了立大功的机会。可以说,王况这一招就是先把武元庆捧起来,然后部分架空,如此一来,武媚娘自己一个人在宫里,所能掀起的浪花也几有限。

至于发展到现在,王况想起用武元庆来当刀,一个是不得已,棒子就是奔建南去的,武元庆是最合适的刀手。另一个原因则是经过这么些年的压制,武媚娘的作用已经很小,至少,她已经影响不到李治小子了。真实的历史上,武媚娘之所以能够得手,主要就是因为李治成天的呆在宫里,人情世故上都不成熟,轻易的就能被媚惑了。但现在的李治已经完全变了个人,论见识或许暂时还比不上李恪,可比太子李承乾又要强过甚多,等他到了李恪的年纪后,超越李恪那是肯定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武元庆再上一两个台阶已经无关大局的发展了。

什么王家的营生由他武家来接受,开什么玩笑呢,那可不光光是王家的营生,这里面水有多深你新罗人岂能知道?这里面不光有王家的营生,朝里所有的相公级别的,有足够分量的都有份在里面,甚至皇帝也有很大的比例的利益在里面,这个营生是你想接就能接的?况且,武家也有那么点份子在里面,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自己知道,其他人不敢说,但武元庆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别看营生庞大,但真要让他接手,怕是不用十年,就要破败了,那些个大佬们会同意?皇帝会同意?到时候别吃不着羊反惹出一身骚,那才真真是武家的末日到了呢。

既然自己当不了这个掌勺的,那就老老实实的跟在后头喝口汤就是了,况且这口汤也不是谁都能喝得起来的,一口汤就绝对可以将这整个天下大部分的所谓富豪之家给噎死!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王况那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和后世那如海一般的资料帮了他的忙。王况深深知道,中原王朝和其他王朝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一个以方块字为纽带紧紧维系着的统一的文明,后世许多老外研究了中国的方块字后,也不得不承认,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不断,正是因为方块字的功劳,方块字是一种有着极高凝聚力的带有魔力的文字。相反的,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因为他们采用的是字母体系或者是类似的体系,不同的地方就有了自己不同的语言文字,长久的演化之后,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社会观人文观和世界观,所以造成了分崩离析的结果而最终灰飞烟灭,而华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管经历过多少年的分*裂,最终还能在统一文字的向心力之下走到一起。

同样的,正是因为华夏文明的这个特性,当一个王朝在鼎盛时期的时候,作为臣子,基本上不会有反叛之心,除非他们受到了非常不公正的待遇,朝廷逼得他们家破人亡了(当然不是绝对的,也有特例,只是很少,夺位之争不能算在此例,只能算做是皇家的家长之争)。不像其他地方的王朝,臣子有了实力,哪怕君王再贤明天下再安定,也会想方设法的取而代之。这就是东方文明的凝聚力和延续多年的儒家思想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哪怕是朝廷糜烂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反叛的臣子们大多也都只是会打出类似“除奸臣”、“清君侧”的旗号,以期获得最多的支持者,而没多少人敢说他想当皇帝的,说他想当皇帝这话的,最终都没落到个好下场。可现在的大唐之强盛已经到了一个前朝任何一个皇帝都做不到的地步,子民们的生活品质也是前所未有的好过,朝廷的威望也达到了以前的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敢想象的地步。在这样的境况下,谁敢反?没有百姓的支持,谁反得起来?

所以王况料定就是把武元庆丢到建南,让他独领一军,在这个海外飞地上,他也绝对不会生起一丝反叛朝廷的心来。这就是棒子的悲哀了,他们学了华夏的文化,学了华夏的字,不过依旧是东施效颦,并没有学到根子上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华夏人和棒子的本质区别,就想着要策反这个策反那个,白日做梦都没这么YY的。

所以,在王况看来,要想保持一个大中华的凝聚力,除了方块字之外的其他文字要不得,你可以保留你的方言,你可以有你自己的习俗和文化传承,但是在文字上,必须统一起来,后世的倭人,在占据夷洲几十年的时间里,正是不遗余力的推行倭文,不允许方块字的存在,这就造成了虽然夷洲最后还是收回了,但那里的人对倭人却是多有亲近之意,老老少少,多少都能说几句倭语,甚至不少人还以此为傲。这也正是王况千方百计的要将东瀛人给迁离开了原地的原因,他就是要让倭人远离故土,在融入华夏人时,为了生计,主动的去接受华夏的文明,这样要比强迫他们去学的效果要好得多。

新罗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并不知道儒家思想在华夏人的心中已经深深的扎下了根,哪怕再是分崩离析到了最严重的地步,哪怕曾经是几十个小国林立,最终华夏还是会在其骨子里的文化印记的号召下走到一起来,而君权神授,皇权天命的思想,不是他们这些刚脱离野蛮的人所能理解的。(未完待续。。

———————————————————————————————

第544章 不光是为了玩第525章 驿站要改*革第503章 破庙前的发现第184章 石球第217章 闺房之乐第107章 芣苡第155章 几乎都到了第305章 麦芽糖带来的革命(下)第97章 主角运势第364章 兄弟重聚第44章 澄面第189章 眼皮子底下第31章 给林主簿挖个坑第253章 王家第413章 流水大席的威力第225章 孙嘉英烤咸肉第340章 另有他人第545章 地是圆的第380章 长安又震动了第190章 流水大席和大功劳第706章 上元灯会(下)第342章 海贼黄大郎第105章 小公爷(续)第623章 东平第473章 还是要橡胶第725章 大封赏第232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第225章 孙嘉英烤咸肉第411章 夜话(二)第380章 长安又震动了第371章 捉弄第249章 做事是要天赋的第365章 又一次分赃大会第299章 真“师父”现身第544章 不光是为了玩第353章 征近江(下)第129章 奢华的豪门宴会第41章 安排第426章 案件并不复杂第377章 果然是大鱼第23章 沦为乞丐的李大胆第90章 提前登上舞台第564章 权争之弊第311章 猎物第174章 宣德郎的师傅来了第48章 爆竹声传第140章 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中第549章 小渔村第263章 圣旨又来第204章 艾叶绿第350章 为王况请功第55章 迷一样的华容道(上)第15章 培芽(上)第213章 没证据也办你第71章 朝廷来人第552章 果老爹的身世第252章 参一本第295章 新的一年第349章 各有心思第198章 八宝粥和糖炒栗子第57章 胡凳第171章 升官的捷径第580章 可可呼脱力第152章 李世民玩震撼(下)第617章 兰花指第259章 路人甲和路人乙第527章 见者有份第374章 县伯府第492章 徐国绪烫伤第279章 王况要参加天下大比第17章 友粉面世第158章 动用要求第267章 一将镇两州第575章 你也算神仙第535章 论分工第96章 紫宸殿第679章 鞠智利第188章 忙碌的冬天第246章 兵贵神速第173章 玉蚕第64章 花梨和长生苗第312章 王况的谨慎第370章 王况上当第546章 海中精灵第594章 贫僧有礼了第531章 只值一贯第549章 小渔村第585章 这能吃么第551章 有变故了第337章 大案第407章 故物第669章 打和抚(续)第132章 大补之物第658章 长乐公主驾到第125章 上梁揭瓦第119章 这就是轮回第460章 大洋的味道第551章 有变故了第358章 帮你支个招第485章 兜售海露
第544章 不光是为了玩第525章 驿站要改*革第503章 破庙前的发现第184章 石球第217章 闺房之乐第107章 芣苡第155章 几乎都到了第305章 麦芽糖带来的革命(下)第97章 主角运势第364章 兄弟重聚第44章 澄面第189章 眼皮子底下第31章 给林主簿挖个坑第253章 王家第413章 流水大席的威力第225章 孙嘉英烤咸肉第340章 另有他人第545章 地是圆的第380章 长安又震动了第190章 流水大席和大功劳第706章 上元灯会(下)第342章 海贼黄大郎第105章 小公爷(续)第623章 东平第473章 还是要橡胶第725章 大封赏第232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第225章 孙嘉英烤咸肉第411章 夜话(二)第380章 长安又震动了第371章 捉弄第249章 做事是要天赋的第365章 又一次分赃大会第299章 真“师父”现身第544章 不光是为了玩第353章 征近江(下)第129章 奢华的豪门宴会第41章 安排第426章 案件并不复杂第377章 果然是大鱼第23章 沦为乞丐的李大胆第90章 提前登上舞台第564章 权争之弊第311章 猎物第174章 宣德郎的师傅来了第48章 爆竹声传第140章 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中第549章 小渔村第263章 圣旨又来第204章 艾叶绿第350章 为王况请功第55章 迷一样的华容道(上)第15章 培芽(上)第213章 没证据也办你第71章 朝廷来人第552章 果老爹的身世第252章 参一本第295章 新的一年第349章 各有心思第198章 八宝粥和糖炒栗子第57章 胡凳第171章 升官的捷径第580章 可可呼脱力第152章 李世民玩震撼(下)第617章 兰花指第259章 路人甲和路人乙第527章 见者有份第374章 县伯府第492章 徐国绪烫伤第279章 王况要参加天下大比第17章 友粉面世第158章 动用要求第267章 一将镇两州第575章 你也算神仙第535章 论分工第96章 紫宸殿第679章 鞠智利第188章 忙碌的冬天第246章 兵贵神速第173章 玉蚕第64章 花梨和长生苗第312章 王况的谨慎第370章 王况上当第546章 海中精灵第594章 贫僧有礼了第531章 只值一贯第549章 小渔村第585章 这能吃么第551章 有变故了第337章 大案第407章 故物第669章 打和抚(续)第132章 大补之物第658章 长乐公主驾到第125章 上梁揭瓦第119章 这就是轮回第460章 大洋的味道第551章 有变故了第358章 帮你支个招第485章 兜售海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