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公孙述其人 (2)

李熊见公孙述心中发虚,再劝道:“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构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江关之口;地方数千里,战士不下百万。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杨。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今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

柳永只用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八个字,便已撩起金主完颜亮并吞江南之意。李熊一段长篇大论,同样勾起公孙述登基称帝之心,然而他还想再谦虚一下,叹道:“帝王皆有天命,我何德何能,也敢称帝?”

李熊答道:“天命无常,百姓与能。能者当之,王何疑焉!”

整个白天,公孙述满脑子想的都是称帝的事,到了晚上,公孙述便做了一个怪梦,梦中有人告诉他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八厶子系,十二为期。”

公孙述梦中惊醒,踹醒妻子,以梦告之,问:“此梦何解?”

妻子衣衫不整地爬起,向公孙述纳头便拜,口中大叫:“贺喜大王。”

公孙述道:“喜从何来?”

公孙述之妻乃是识文断字之人,当即答道:“八厶,公字也;子系,孫(孙)字也。这指的就是你呀。十二为期,是说你有十二年的皇帝命呢。”

公孙述先喜后忧,叹道:“皇帝虽贵,但只能当十二年,奈何?”

妻子笑骂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何况还有十二年呢?”

公孙述闻言大喜。建武元年(公元二十五年)四月,比刘秀称帝还早两个月,公孙述自立为天子,国号为成,色尚白,建元曰龙兴元年,以李熊为大司徒,以其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

建武二年(公元二十六年),越巂郡任贵举郡降公孙述。公孙述遣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江关;又趁刘嘉和延岑火并之际,遣将军侯丹袭取汉中。从此,益州全境(汉中郡、武都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越巂郡、牂柯郡)尽为公孙述所有。

公孙述新帝登基,锐气奋发,会聚兵甲数十万人,大作营垒,操练车骑,讲习战射,积粮汉中,筑宫南郑。又造十层赤楼帛兰船,建制水师。

西汉之时,以京师长安为中心,设司隶校尉部,置京兆尹。公孙述虽然只占据益州一地,但却时刻不忘胸怀天下,弄得他好像已经统一中国似的,也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又把天下州牧、郡守的印章统统提前刻好,只等到时发放;公卿百官之位也都虚设齐备,他日论功行赏。

关中豪杰吕鲔等人,拥众皆在万数以上,一心想要货于帝王家,卖个高价,见天下群雄争霸,而公孙述实力最强,于是前往投奔,公孙述皆拜为将军。

公孙述使将军李育、程乌领军数万,与吕鲔等人合兵,试图夺取关中,与冯异、隗嚣联军交战,前后两年有余,连战连败,无法再在关中立足,只得撤回汉中,改以守势为主。

而在水路,公孙述同样尝到败绩。公孙述遣田戎率水师沿长江而下,企图袭取荆州诸郡,遭遇岑彭的顽强阻击,大败而归。

军事上的接连失利,公孙述也蔫了下来,当初的锐气也变为暮气,开始不思进取。

拼刀枪弓弩,公孙述不是刘秀的对手。拼地望,公孙述同样也不是对手。刘秀建都洛阳,而洛阳为千年古都,华夏正统所在。公孙述建都成都,成都虽然富庶,但却偏安一隅,从来没有出过皇帝,作为首都,对于中原毫无感召力。如果将中国比作一个城市,洛阳是市中心,而成都最多只能算是远郊区。

但在另外一个战场,公孙述却有把握将刘秀击倒在地,久久不能爬起。而这个战场,并非诉诸武力,也并非诉诸地望,而是诉诸天意。他要向天下人证明,刘秀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只有他公孙述才是上天选中的真命天子。

公孙述向中原派发了无数传单,煽风点火,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宣传战。传单上对谶书广征博引,列举出众多他称帝的证据:

谶书《录运法》说:“废昌帝,立公孙。”谶书《括地象》说:“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都是在说公孙称帝,而这里的公孙,指的当然就是他公孙述。

谶书《援神契》说:“西太守,乙卯金。”乙,斩断也。卯金,劉(刘)也。他公孙述最初就是西方的蜀郡太守,所以注定要由他来斩断刘氏,君临天下。

谶书又说:“孔子作《春秋》,为赤制作,断十二公。”汉为火德,颜色崇尚赤色,所以赤就是指汉朝,从汉高祖到汉平帝(包括吕后在内),正好传了十二主,可见汉朝的历数已经用完,刘氏气数已尽。刘秀虽然有《赤伏符》,照样无济于事,因为孔子的话,断然不会有错。

而且,他公孙述的掌纹上,生有“公孙帝”三个字,这更是确凿无疑的天意(而事实是:“公孙帝”三字是他自己拿刀刻到手上去的,诚可谓下了血本)。

汉为火德,王莽为土德,火生土,所以王莽继汉。而他公孙述为金德,土生金,所以理当由他继承王莽,统治天下。而金德崇尚白色,所以他便是无可争议的白帝(著名的白帝城,即公孙述所建,其名字也由此而来)。

那时的人,普遍迷信谶书,读了公孙述的传单,宁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于是人心动摇,真觉得公孙述就是真命天子,进而便怀疑起刘秀来,以为刘秀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拳头大一些的军阀。

刘秀见了公孙述的传单,一身冷汗。这哪里是传单,分明是公孙述向他下的战书。

想当初,刘秀部下诸将先后数次劝他称帝,都被他拒绝,直到强华向他献上谶书《赤伏符》,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卯金修德为天子”,他这才欣然同意称帝。可以说,谶书的预言,便是他帝位合法性的根基。

而如今,公孙述引用谶书,对他发起了最为强烈的指控,指出他所依赖的《赤伏符》完全错误,从而彻底否认了他称帝的合法性。在真正的战场上,刘秀可以一再退让,乃至于屡吃败仗,这都没关系,但在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却绝对不能输,也根本输不起,一旦他输了,那就证明他只是一个赝品皇帝,从而招致天下人的怀疑和抛弃。

兵马尚未正式交锋,而在他和公孙述之间,势必先有一场论战。

放在现在,这事很简单,两人直接上电视,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公开辩论一场,谁对谁错,立见分晓。而在当时,刘秀却只能鸿雁传书,对公孙述一条条进行反驳:

“废昌帝,立公孙。”说的是霍光废昌邑王,立汉宣帝。所谓公孙,是指汉宣帝刘病己,和你没有丝毫关系(汉昭帝元凤三年,上林苑中一棵枯死倒地的大柳树,忽然有一天自己站起,复活过来,重新长出叶子。虫子吃其树叶,在树叶上吃出五个空心字——“公孙病己立”。宣帝名病己,称皇孙,其后果然继昭帝之后称帝)。

“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说的是黄帝,黄帝号轩辕,姓公孙,同样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西太守,乙卯金。”说的是高祖刘邦,指高祖于乙未年登基称帝。

谶书说:“汉家九百二十岁,以蒙孙亡,受以丞相,其名当涂高。”你是当涂高吗?既然不是,你凭什么代汉?而且汉朝有九百二十年的运数,现在才过了二百余年,还将有七百年的江山,你就且等着吧!

你又拿掌纹说事,谁不知道那是你自己刻出来的?王莽伪造符命,你也跟着他造假,学什么不好,你偏要学王莽,你难道没看见王莽的下场?

你不是我的贼臣乱子,只是你身边的人希求富贵,这才蛊惑你称帝,所以我并不怪你。你已经上了年纪,来日无多,妻子又弱小,要早作决断,迷途知返,以免日后追悔莫及。天下神器,不可力争,你可得仔细想想清楚。

书末,刘秀大笔一挥,署名“公孙皇帝”。又将此书抄录数百千份,传播于国中,以辟谣言,正视听。

刘秀和公孙述的这一场辩论,在今天看来,或许颇为可笑,所谓的谶书,大抵是一种封建迷信,不足为训,而这两个人却一本正经地奉为真理,各自在谶书中熟练地寻章摘句,力求驳倒对方,占据道德和舆论的制高点,从而证明自己比对方更加根正苗红,更加有资格代表天意。

在当时全民狂热地迷信谶书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这场辩论无疑是极其严肃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感觉其可笑之时,却又不免觉得凄凉。我们往往并不能真的以史为鉴,相似的一幕仍会重复上演,究其原因,或许迷信的对象已然不同,而迷信本身却并未从本质上改变。

公孙述接到刘秀之书,无心作答,只是黯然神伤,他知道,他又输了一仗。

第18章 圆月弯刀 (1)第45章 使者来歙 (1)第8章 逢凶化吉第53章 屠夫 (1)第8章 逢凶化吉第17章 高卧第33章 一枕黄粱第10章 破竹之旅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36章 呐喊 (1)第10章 破竹之旅第51章 又见刺客 (1)第39章 因人而降第5章 天有二日第24章 天子之降第22章 因祸得福第12章 闪婚 (2)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33章 一枕黄粱第50章 择帅 (2)第31章 最后的疯狂第23章 天问第34章 燕王第45章 使者来歙 (1)第37章 呐喊 (2)第22章 因祸得福第25章 定都洛阳第3章 邺城献策第52章 又见刺客 (2)第26章 触不到的恋人第20章 旧帝未死第25章 定都洛阳第34章 燕王第30章 关中主帅 (2)第1章 出洛阳记第50章 择帅 (2)第49章 择帅 (1)第27章 他人的团聚第41章 西州上将军 (1)第5章 天有二日第29章 关中主帅 (1)第40章 爱与杀第52章 又见刺客 (2)第48章 公孙述其人 (2)第45章 使者来歙 (1)第48章 公孙述其人 (2)第33章 一枕黄粱第42章 西州上将军 (2)第14章 广阿会师 (1)第17章 高卧第24章 天子之降第11章 闪婚 (1)第29章 关中主帅 (1)第21章 借刀复仇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39章 因人而降第48章 公孙述其人 (2)第52章 又见刺客 (2)第29章 关中主帅 (1)第13章 挥师南下第52章 又见刺客 (2)第53章 屠夫 (1)第51章 又见刺客 (1)第53章 屠夫 (1)第44章 七世远亲 (2)第16章 最后一关第25章 定都洛阳第35章 兵戈还乡第27章 他人的团聚第38章 人性第38章 人性第53章 屠夫 (1)第5章 天有二日第21章 借刀复仇第53章 屠夫 (1)第53章 屠夫 (1)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4章 前朝秘辛第44章 七世远亲 (2)第9章 一言兴邦第30章 关中主帅 (2)第11章 闪婚 (1)第50章 择帅 (2)第38章 人性第17章 高卧第16章 最后一关第17章 高卧第21章 借刀复仇第13章 挥师南下第17章 高卧第4章 前朝秘辛第3章 邺城献策第25章 定都洛阳第22章 因祸得福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37章 呐喊 (2)第1章 出洛阳记第49章 择帅 (1)第43章 七世远亲 (1)第36章 呐喊 (1)
第18章 圆月弯刀 (1)第45章 使者来歙 (1)第8章 逢凶化吉第53章 屠夫 (1)第8章 逢凶化吉第17章 高卧第33章 一枕黄粱第10章 破竹之旅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36章 呐喊 (1)第10章 破竹之旅第51章 又见刺客 (1)第39章 因人而降第5章 天有二日第24章 天子之降第22章 因祸得福第12章 闪婚 (2)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33章 一枕黄粱第50章 择帅 (2)第31章 最后的疯狂第23章 天问第34章 燕王第45章 使者来歙 (1)第37章 呐喊 (2)第22章 因祸得福第25章 定都洛阳第3章 邺城献策第52章 又见刺客 (2)第26章 触不到的恋人第20章 旧帝未死第25章 定都洛阳第34章 燕王第30章 关中主帅 (2)第1章 出洛阳记第50章 择帅 (2)第49章 择帅 (1)第27章 他人的团聚第41章 西州上将军 (1)第5章 天有二日第29章 关中主帅 (1)第40章 爱与杀第52章 又见刺客 (2)第48章 公孙述其人 (2)第45章 使者来歙 (1)第48章 公孙述其人 (2)第33章 一枕黄粱第42章 西州上将军 (2)第14章 广阿会师 (1)第17章 高卧第24章 天子之降第11章 闪婚 (1)第29章 关中主帅 (1)第21章 借刀复仇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39章 因人而降第48章 公孙述其人 (2)第52章 又见刺客 (2)第29章 关中主帅 (1)第13章 挥师南下第52章 又见刺客 (2)第53章 屠夫 (1)第51章 又见刺客 (1)第53章 屠夫 (1)第44章 七世远亲 (2)第16章 最后一关第25章 定都洛阳第35章 兵戈还乡第27章 他人的团聚第38章 人性第38章 人性第53章 屠夫 (1)第5章 天有二日第21章 借刀复仇第53章 屠夫 (1)第53章 屠夫 (1)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4章 前朝秘辛第44章 七世远亲 (2)第9章 一言兴邦第30章 关中主帅 (2)第11章 闪婚 (1)第50章 择帅 (2)第38章 人性第17章 高卧第16章 最后一关第17章 高卧第21章 借刀复仇第13章 挥师南下第17章 高卧第4章 前朝秘辛第3章 邺城献策第25章 定都洛阳第22章 因祸得福第47章 公孙述其人 (1)第37章 呐喊 (2)第1章 出洛阳记第49章 择帅 (1)第43章 七世远亲 (1)第36章 呐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