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七百二十三章 听皇后的话

bookmark

“不好!”朱允炆稍一思考,旋即摇头否决道,“事关重大,仅凭贱婢(太监),又岂能震得住武将?他们现在手上统着兵马,真要开门,文官和内官如何阻挡得了?”

马皇后一阵默然。朱允炆说得有道理,只要有人打开城门,江山就此易主。

这种情况下,武将若真要反,文官和内官们可没那威势镇住场面。

要想确保不出现反叛之事,除非把这些守城的武将们都换下来,由信任的文臣们亲自领军。

但要是这样的话,那南京也不用守了,湘军随便一攻,南京必然陷落。

直到这时,朱允炆方才有些后悔。削藩的时候,自己若不是那么冲动,不将削藩和新政同时进行,而是采取逐一推行的方略,又岂会与武将们相互离心?

现在诸多不该有的失利,是不是这些利益受损、地位下降的武将,因为心中的不满,而在战场上消极应战而造成的?

这些都是潜在的隐患,都可能随时威胁朝廷,随时颠覆自己!偏偏自己还无法拔除!想到这里,朱允炆感到说不出的难受。

“陛下,臣妾有一策,或可消弭隐患!”就在朱允炆悔不当初的时候,马皇后又说话了。

“哦!皇后有何良策,可速速道来!”马皇后的主意在朱允炆的耳朵里可不是救命稻草,而是金玉良言,他兴奋地急匆匆发问。

“如今京城里尚有谷、韩、沈、安、唐、郢、伊七位亲王,他们可都是陛下的亲叔叔。陛下可以命他们与诸将一起,把守城门。亲王们都是太祖血脉,身份贵重,必能号令将士,压制诸将。有他们在,再加上文臣、内官,那些不满的武将们纵有反心,也会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马皇后这主意,自然还是从郭宁太妃那里受启发而得来的。郭家研究了马皇后很久,他们发现只要是对徐辉祖不利的马皇后就会支持。马皇后也是一心想着让黄子澄和方孝孺复出,如此,文官的地位就再次回来了,她马家想办的事也就成了。

“命诸王守城?”朱允炆皱眉思忖一段时间后,,才犹犹豫豫地说道:“这恐怕不妥吧。谷王年纪稍大,又曾出镇一方,他统兵倒还说得过去;可像郢、伊等亲王,比朕都小上一截,尚未行冠礼,更不习兵事。让他们去守城,岂不是儿戏?再者,朕即位以来,厉行削藩,自韩王开始,这些叔叔朕都没有让他们赴藩就任。他们若心怀不满,岂不同样坏事?”

朱允炆的考虑不无道理。新政是针对武将勋臣;而削藩则是把所有亲王都得罪了。谁不希望跟洪武朝一样,当一方诸侯?谁希望困在京城,做个闲散王爷?若论对建文的怨气,亲王们或许比朝中武官勋臣还更大一些。

“陛下言之有理。但臣妾之策,却能保他们不反!”见朱允炆疑惑,马皇后遂将胸中算计道出:“朝廷请亲王们登城,不过是借助他们的威势,而非让他们直接统兵。守卫城门,自然还需靠武勋们出力。但亲王身份贵重,虽不直接领兵,却能震慑诸将。若武将尽心尽力,亲王则只需跟先前的陛下一样,居后督战;若武将们心存歹意,后面有一位亲王压阵,量他们也不敢行不轨之事。即便遇到某些武将想谋反,只要有亲王坐镇弹压,下面的士卒也不敢跟随作乱。如此可保京城无恙!”

“还是皇后思虑周全!”马皇后刚一说完,朱允炆便击掌称赞。说白了,这便是互相制衡之法,亲王有势无兵,将领有兵无势。二者缺一,谁都别想造反。

“既如此,朕这便下诏,命诸位皇叔前往城头镇守!”朱允炆下定决心,马上走到桌案边开始书写诏书。

“陛下,妾身还有个建议呢。”马皇后又说道:“还请陛下再遣使者出城,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福丨建承宣布政使司,劝朱久炎退兵!”

“这是为何?”朱允炆疑道,“前些日宁国姑姑已被朱久炎给挡了回来,如今朱久炎这叛逆大优势在手,他又怎么可能答应?”

“还是只为拖延而已。”马皇后苦笑道:“朝廷毕竟实力不足。能多拖一日,便能让各路勤王之师多一分时间!臣妾等会儿就召曹国公夫人入宫,逼她写信,让李景隆想尽一切办法,甩开燕庶人,尽快回援。”

马皇后的话,再次让朱允炆回到了现实当中。他无奈地发现:自己仍处于随时覆亡的危险之中。

想到这里,先前的高涨兴致又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朱允炆叹口气道:“谁知道李景隆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他就是到了,朱柏那叛贼的大队兵马只怕也到了京城,朕怕到时候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陛下……”见朱允炆又有颓唐之势,马皇后忙要再言。

“皇后不用说了!”朱允炆将手中的毛笔搁在笔架上,苦涩地一笑道:“听天由命吧。反正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若朱久炎真答应条件退兵,朕便将这些省份都割让给他们又如何?”

“陛下怎可如此!”马皇后大惊失色,她的腔调都有些变了。从始至终,她可都认为天下是自己的,即便她说出谈判割地也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她可从没想过真把这些省份让给湘王府。

“不这样,又能如何?”朱允炆望着马皇后,眼中透出百般凄凉与无奈,“小赢一阵,朕险些忘了西征军三十万人马都归降了朱柏。他们父子以一地而平朕的几十万大军,如今竟然都攻打京城了!李景隆即便回援,又如何是他们的对手?何况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朱棣!唉,只要江山还还姓朱,朕也不算对不起皇爷爷吧……”

“陛下千万不可消沉,臣妾还有办法可以调来兵马!可解京城之危!”马皇后猛然抬头说道。

“哦?”朱允炆眼光一亮道,“皇后速速道来!”

马皇后飞快道:“自从叛贼朱久炎占领攻来京城之后,臣妾对各地卫所亦颇有研究。据臣妾所知,现两淮尚有镇守卫所二十有余,总兵力达十万之多。依臣妾之见,咱们可以把姿态再放低一些,在跟朱久炎谈判的时候,暗中抽条两淮兵马南下勤王,只要这十万兵马过了江,京城便无忧矣。”

“调两淮之兵南下?”马皇后说完,朱允炆眼中再次露出犹疑,“两淮之地,为京师北方屏障,这是震慑其他塞王的。如今湘、燕二逆反叛,朝廷连连大败,震慑之力本就大减。若抽调两淮兵马南下,秦、晋、肃、庆四王当中有人谋反,那时朝廷岂不同样危险?”

“不会!”马皇后自信地道,“秦、晋二王乃是二代藩王,威望不够;肃、庆二王也无此胆。而且北方还有李景隆的三十万兵马在中间阻拦,这些个塞王如何敢起兵?所以,只要李景隆在,这些塞王绝对不敢反!”

“可若李景隆败给了燕王呢?朕已经召回了中都的兵马,一旦李景隆再败,那长江以北将无兵可挡燕逆之锋!”朱允炆摇摇头道,“此策也只是杀鸡取卵!”

根本不懂经济的朱允炆哪里知道,他杀鸡取卵的事情其实早已经干出来了,只是根本意识不到危害的深重而已。

“是不周全!”马皇后痛快地承认,但旋又无奈地道,“可现在只有这不是办法的办法了!目前朝廷,只有这一支兵马可调了!”

朱允炆皱眉不语。稍稍一想,他便知道马皇后说的是实情。但两淮实在是太重要了。那里无重兵把守,那几乎就是为所有握有重兵的藩王敞开了通向京城的大门。

只要他们有胆子敢造反,联合燕军打败李景隆,那便可畅通无阻直抵长江!

而对于李景隆,朱允炆心里确实也没有了底,不说他能不能打过燕军,他的圣旨都召不回来了,他对李景隆的信任也破灭了。

马皇后看出了朱允炆的疑虑,安慰道:“陛下,其实北边的事无需过多担心。眼下朝廷要不惜一切退了眼前的朱久炎,才是最要紧的事。只要退了朱久炎,我们便可以抓紧收集流散溃兵,重新整练军队。只要进展顺利,快则半月,慢则一月,朝廷至少可再召集起三十万大军。到时候朝廷便有能力与湘逆再战。”

“嗯!”朱允炆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但仍放心不下,遂道,“不过两淮无重兵把守,朕的心始终不安。”

马皇后急道:“陛下,只能如此了!而且召回两淮兵马,可不是十万,而是二十万大军啊!”

“哪里来的二十万?”朱允炆瞪大了眼睛,以不可思议的神情望着马皇后。两淮现在总共也不过十万驻军,连中都的兵马都被他抽了个干净,哪里又寻出十万大军来?

马皇后解释道:“自湘、燕二逆反叛来,湖广、江浙、赣鄱、河北数省烽火连天,被战火波及而逃亡的百姓不计其数。这些流民现多滞留于没受战火波及的两淮之地,且衣食无着。陛下可遣一身份贵重的干将,携带银钱突围去两淮招募义勇,定然应着云集,聚起十万之数都是少算。朝廷可将这支新军留下,屯于徐州、淮安和中都三镇,一可免流民滋事,二可为朝廷留下一支守土重兵,以为后手。如此岂不是一石三鸟?”

“朕以前怎么没有看出来,朕的皇后居然是在世女诸葛!”朱允炆喜的双眸大亮。召集起来流民虽不能和正式官军相比,但守城还是可以的。把他们组织起来,确实不失为一个应急的办法,何况还为朝廷免去了流民滋事的隐患。确实可行!

“皇后以为派谁突围最为合适?”朱允炆兴冲冲地问道。

马皇后当然想也不想地回道:“依臣妾,唯有魏国公徐辉祖和驸马都尉梅殷最为合适,这还需陛下圣裁!”

让朱允炆在徐辉祖和梅殷之中二选其一,还能选出其他的答案吗?不得不说,马皇后是最了解朱允炆的人。

“梅姑父……徐辉祖……”朱允炆口中喃喃有词地念着,其实他的潜意识已经将梅殷排到了前面:“魏国公还要在京城主持大局,便派梅姑父突围吧。”

“陛下圣明!”马皇后露出了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

……

同一时间的北方。

北上大宁燕军主力按照燕王与道衍制定的偷袭计划攻破了刘家口。

当燕军漫山遍野地向关城涌来时,城里的官军惊得几乎呆了。因事出突然,刘家口连求援信使都来不及派出。此时只要不是傻子,谁都不会真凭这百人之力对抗十万燕军。

官军将士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闪出同一个字眼——逃。

不过逃也不是那么好逃的。朱高煦一马当先,率领精骑冲入关内,见人便杀,大部分官军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成了燕军的刀下之鬼。

只有守关的千户反应快,放完一笼示警的信鸽之后,就直扑马厩,骑上战马便往大宁方向奔去。十名侥幸逃脱的官军残卒狼狈不堪地跟随在后。

可惜燕王早有准备,在张辅带领的一众神箭手的射击之下,没有任何一只信鸽逃出生天。

而那千户才奔出几百米,也遇到了一阵乱箭的狙击,一群燕军将士大声呼喊着从道路两旁杀出——这是朱能的伏击圈。

官军猝不及防,纷纷落马毙命。刘家口千户见势不妙,用战刀狠划马臀,马儿吃痛,一把将挡在面前的几名燕军踢翻在地,疾速向前驰去。

在前面挡路的是丘福,他见这个领头的千户冲过来,扬起战刀便欲拦阻。千户见状,怒吼一声,横出战刀便向前凶猛砍来。丘福见敌势凶猛,不敢正面迎敌,忙侧身用刀去挡。

两刀交击,千户战刀借着马势,力大无比,丘福被震得虎口发麻,站立不稳,向道旁跌倒,千户趁机冲了过去。

远处的朱能、张辅看了心中大急。这千户看似不起眼,逃起命来到是凶猛异常。

燕军隐匿潜行而来,都没有带马,要是让他冲了出去,传出消息给李景隆知道,那就万事皆休了!

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势第七百三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第二百八十五章 世间有你便好第四百七十三章 总编辑朱权第五百八十三章 并肩作战第七百一十一章 朱柏的气魄第五百四十五章 朱允炆好方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与狈第七百八十四章 测距,开火!第三十八章 决斗 上第一百二十五 直奔江陵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流涌动第六十七章 变脸第三百四十七章 跳帮接舷战 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汇聚岳州第七百零二章 运筹帷幄第二百六十一章 船队疑云第二百七十三章 嗔狂可悲第六百九十八章 “借兵”大宁第七百八十七章 有朱久炎在,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第四十二章 私盐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龙腾虎跃 上第二十六章 逛街 上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势待发的朱允炆第四百七十三章 总编辑朱权第七十五章 挖坑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文登基第五百七十六章 阴险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胶人朱柏第三百二十二章 玲珑浮凸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来结果他第二百一十章 永安王的天赋演技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上风筝 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继皇帝位第一百八十二章 “百日丧命散”第六百三十一章 喜得良将第六百四十五章 得失对比第八百零四章 政治家朱棣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遭遇战第八十六章 高二宝的小心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请王爷继位!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亡乐章第七百零九章 来世再报君恩!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与狈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不可思议!第七十八章 姓朱很占便宜第三百八十七章 神兵利器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生路漫漫第七百四十三章 永乐?不行!第四百章 马皇后的手段 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掌控全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世界第一舰队为目标第一百零五章 复仇之誓第三十四章 诬陷第八百二十四章 杀人诛心第五百一十章 曾言的选择第二百零四章 四大亲王来会审第八百零四章 政治家朱棣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威风凛凛朱高煦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六百四十八章 丧子之痛第六百四十四章 决断第三十一章 争夺 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腥杀戮第七百七十章 朱能身死、张玉阵亡第五百一十九章 毁戟射匾第七百五十章 建文一家的结局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王议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猛虎与群狼第五百一十八章 吴王的名号不管用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掌控岳州卫第六百零七章 骑墙派第七百六十二章 两广归附第六百五十二章 浴血奋战第七百七十四章 俺要为建文正名!第六百八十八章 百舸争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布下天罗地网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请三辞第六百三十八章 迟来的决裂第五百九十二章 困龙升天第二百六十二章 轻纱幔帐第六百三十三章 连下五十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战马咆哮、刀光闪烁!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二百五十六章 唾面自干第五百六十一章 一石二鸟第三百二十六章 冲天大火第七百五十章 建文一家的结局第八百二十章 俺已经联系了阿鲁台!第两百零六章 当殿吹黑哨第六十二章 商才第一百六十九章 猪油葱姜汤第二百八十三章 辣手摧花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再战永平第五十二章 洗冤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丝丝腥甜第四百零四章 骂皇帝引起的血案 上第七百七十章 朱能身死、张玉阵亡
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势第七百三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第二百八十五章 世间有你便好第四百七十三章 总编辑朱权第五百八十三章 并肩作战第七百一十一章 朱柏的气魄第五百四十五章 朱允炆好方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与狈第七百八十四章 测距,开火!第三十八章 决斗 上第一百二十五 直奔江陵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流涌动第六十七章 变脸第三百四十七章 跳帮接舷战 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汇聚岳州第七百零二章 运筹帷幄第二百六十一章 船队疑云第二百七十三章 嗔狂可悲第六百九十八章 “借兵”大宁第七百八十七章 有朱久炎在,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第四十二章 私盐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龙腾虎跃 上第二十六章 逛街 上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势待发的朱允炆第四百七十三章 总编辑朱权第七十五章 挖坑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建文登基第五百七十六章 阴险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胶人朱柏第三百二十二章 玲珑浮凸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来结果他第二百一十章 永安王的天赋演技第四百八十八章 海上风筝 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继皇帝位第一百八十二章 “百日丧命散”第六百三十一章 喜得良将第六百四十五章 得失对比第八百零四章 政治家朱棣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遭遇战第八十六章 高二宝的小心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请王爷继位!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亡乐章第七百零九章 来世再报君恩!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与狈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不可思议!第七十八章 姓朱很占便宜第三百八十七章 神兵利器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生路漫漫第七百四十三章 永乐?不行!第四百章 马皇后的手段 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掌控全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世界第一舰队为目标第一百零五章 复仇之誓第三十四章 诬陷第八百二十四章 杀人诛心第五百一十章 曾言的选择第二百零四章 四大亲王来会审第八百零四章 政治家朱棣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威风凛凛朱高煦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六百四十八章 丧子之痛第六百四十四章 决断第三十一章 争夺 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腥杀戮第七百七十章 朱能身死、张玉阵亡第五百一十九章 毁戟射匾第七百五十章 建文一家的结局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王议和”第三百一十五章 猛虎与群狼第五百一十八章 吴王的名号不管用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掌控岳州卫第六百零七章 骑墙派第七百六十二章 两广归附第六百五十二章 浴血奋战第七百七十四章 俺要为建文正名!第六百八十八章 百舸争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布下天罗地网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请三辞第六百三十八章 迟来的决裂第五百九十二章 困龙升天第二百六十二章 轻纱幔帐第六百三十三章 连下五十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战马咆哮、刀光闪烁!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二百五十六章 唾面自干第五百六十一章 一石二鸟第三百二十六章 冲天大火第七百五十章 建文一家的结局第八百二十章 俺已经联系了阿鲁台!第两百零六章 当殿吹黑哨第六十二章 商才第一百六十九章 猪油葱姜汤第二百八十三章 辣手摧花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再战永平第五十二章 洗冤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丝丝腥甜第四百零四章 骂皇帝引起的血案 上第七百七十章 朱能身死、张玉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