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凡事预则立(一)

关彝和李特的谈话时间非常短暂。

氐人现在的问题很简单:人口繁衍过多,原先曹魏和现在的晋帝国划给他们的地盘太小。渐渐的已经养活不了太多的族人。加之这些年北方干旱越来越严重,各种鲜卑、羌族部落都往着李家身边挤。所以李特向关彝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我们这一支氐人现在有十万余人,咬咬牙可以抽出两万精壮。只要汉国大司马答应我们,在拿下雍州后给我们更多更好的地盘,我们就愿意倒戈。

李慕率领的这支氐人,是已经实现了农耕定居的,就凭这一点就和其他以游牧为主的异族不一样。而且这支氐人如前文所述,他们本来就生活在今日蜀汉境内的巴西郡,只是因为张鲁的原因才迁来关中。所以和其他还处于原始宗教体系里面的异族不同,他们的信仰比较高端:天师道。

简而言之,他们和汉人区别不大。把他们转移到蜀汉益州境内充实那里的人口,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这也有两个问题:第一,回巴西郡是肯定不行的。一方面李慕他们这支粉张的氐人,和当年粉刘的氐人相互厮杀了太长时间,彼此之间的仇恨完全无法化解。另一方面则是,他们迁走后,原有的地盘要么纳入蜀汉中央政府,要么被句家、何家等氐人部族占领。所以,他们不能回巴西郡。

第二呢,则是这一支氐人被李家控制得太牢实了。十万人啊!两万精壮啊!这样的部族不拆散,直接放入益州去。别说他关彝了,蜀汉所有的有识之士都睡不着觉吧。

“嗯,玄休啊,若是本官抵定雍凉后,把你们迁回益州,你们是否有故土难离之感?”

“回禀大司马,我们这一支氐人跟随张天师来到关中已经五十多年了,比如李特本人,就是生于斯,长于斯。这关中,就是李特的故乡。族里除了极少数的耄耋老人,也都是如此。因此,若要大规模的南迁,确实很困难。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北方干旱一日胜过一日,羌人、匈奴人、鲜卑人都在不断南下,关中迟早会陷入巨大的战乱之中。所以,若是能够南迁,虽然很难,但只要南迁的地方足够好,我们还是愿意的。”

“善,玄休请来看。”关彝起身,带着李特来到一幅蜀汉益州南部的地图前:“我大汉现在不算刚刚纳入的陇西四郡(安定郡还没有平定),实有二十二郡。最南部的三郡,从东到西分别是牂牁郡、兴古郡、永昌郡。此三郡,都属于地广人稀的不毛之地。有大量待开垦的农田。而且,牂牁郡有煤,兴古郡有锡,永昌郡有玉!”

永昌郡的玉矿已经说过了。而兴古郡的核心就是后世的云南省个旧市,这是闻名世界的锡都。那么牂牁郡呢?

中国的国土上,煤矿分布极不平衡,总体上是北多南少。而南中国最大的一条煤矿带,其核心区域,就在今天的贵州省。而蜀汉的牂牁郡,其地域范围基本上就和贵州省重合!

“玄休是明白人,所以我也说得直白些。你们李家这一部,人口数量太多,若是不分拆,就是到了我大汉境内我也无法安睡。所以,彝的意思是,你,玄序(李庠)、玄通(李流)三兄弟必须分家。然后各自统帅三四万人分居三郡。如此,大家互不猜疑,彼此都好。”

“呃……兹事体大。李特还需要回去和父亲和兄弟们好好商议一下。但无论结果如何,大司马的诚意我李特是感受到了。也请大司马放心,在接下来的关中大战中,我李家至少会对大司马保持善意中立。”

“嗯,这样的事情当然要慎重,玄休回去和令尊好好商量吧。呃,对了,玄休可认识齐万年?”

“万年叔父乃是我们氐人的大祭酒、智者,在我们氐人中有着极高的威望……李特当然认识。不知大司马……”

我当然对这个家伙感兴趣了啊。这厮的破坏力比你们李家大多了。

在历史的本位面上,西元270年秃发树机能造反,持续了整整十年,到了279年马隆出山才镇压下去。接着西元294年,匈奴人郝散造反,被晋国政府军击杀后其弟弟郝度元于295年跟着造反。当时郝度元为了广泛发动关中各部族,急需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出来扛旗,推举的就是齐万年。

这一次造反持续的时间不长,虽然他们也曾在战场上斩杀了被钳制得很厉害的周处(就是本书里的无难督),但是当孟观出场后,齐万年连战连败,到了299年就被镇压下去了。

(附带说一句:名将孟观后来也死于八王之乱。西晋这个政权给亲王的权力过大,其他人才想要一展抱负就要依附各个亲王。而一旦这位亲王倒台,一大批他下面的家族跟着被族诛。就是因为如此,才让汉人的力量被削弱到了极致。给了异族崛起的机会。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的汉人强的很,只要内部不乱,随便哪个异族都是想怎么摩擦就怎么摩擦。司马家这个皇族可谓是中国数十个皇族中比较垃圾的皇族了。)

虽然和秃发树机能的造反比起来,齐万年的这一次起事其持续时间短很多,而且波及地域也不大。但对关中地区生产的危害却比前者大得多,几乎是毁灭性的。可以说,这一次反叛,直接造成了关中的荒芜,由此引出了很多历史事件(比如李特的部族因为关中被打得稀烂,没有饭吃,不得已南迁益州,最终建立了成汉政权)。

所以齐万年这厮的破坏力太大了,这个时候必须提前捏在手里。

“呵呵呵,玄休啊。本官其实也对天师道很感兴趣呢,你这次回去,能不能让齐万年大祭酒到我这里来给我传经解惑呢?”

“啊?!!大司马也是我天师道的信徒吗?哦,在下失言了。请大司马放心,李特回去后立即催促齐万年大祭酒马上动身前来郿县。”

当年曹操虽然给了张鲁很高的礼遇,也不限制天师道的传播。但是他本人是对天师道半点兴趣也没有。后来的司马家号称儒学传家,对道家的东西没有兴趣不说,还限制天师道的发展。至于魏晋世家这些年流行的玄学,嗯,是有一些道家的因子在里面。但是在这些世家看来:我们的玄学是高大上,你们的天师道是泥腿子才玩的!

所以,饶是李特再少年老成,听到关彝对天师道感兴趣后就无法淡定了。

“哼,我穿越前可是入了党的!我的信仰是共产主义啊!齐万年?分明就是邪教头子嘛。不来我这里就算了,若是来了,必然让他领教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

李特很是欢快的走了。可是关彝还闲不下来。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位部族的代表等着接见呢。

南匈奴右贤王刘猛。

话说四百多年前,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打了一个灰头土脸。由此六七十年间,被迫采取和亲政策。靠刘氏宗族的女性来保护汉家江山的平安。那时候嫁到匈奴的女性,地位很低,过得也很悲惨。

后来汉武帝一朝奋起,冠军侯横空出世。轮到匈奴被拍得灰头土脸了——这时候刘家的血脉就高大上起来了。很多匈奴首领都以祖上曾经是刘家的女儿为荣。很多匈奴首领为了更好的融入汉人之中,都号称自己是刘家皇帝的外孙的子孙,干脆改姓了刘。

这位刘猛,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历史的本位面,这位右贤王看到秃发树机能发动叛乱初期很成功,于是也忙着起兵响应。结果树机能在雍凉高歌猛进,他在并州一路败绩,最后被自己的手下出卖,用其头颅做了投名状。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野心和能力严重不符的蠢货!

他来找关彝的目的很简单:他愿意帮助关彝出战司马家,而且是现在就入局。但是关彝拿下雍凉后,他要做匈奴的单于。

听到这个要求关彝差点笑出了声。

说起来,匈奴人集体有一个共识:单于必须是栾缇家的直系后代才能做。比如东汉末年的于夫罗,曹魏时代的呼厨泉、现在的刘豹以及未来的刘渊,都是根红苗正的栾缇家后人。是可以做单于的。

(刘豹和刘渊在年龄上差距太大,接近八十岁。如果史书记载无误的话,刘豹存活的时间将超过一百岁。)

但是你刘猛是什么人?你爹是去卑啊!他虽然是羌渠单于的弟弟,却被分派为匈奴右部的首领。而匈奴右部是些什么人?铁弗人!在正宗的匈奴人看来,所谓铁弗人,就是匈奴和鲜卑的混血杂种。是低贱的。从你父亲担任右部首领开始,你们这一支就失去了登上匈奴单于大位的资格!

(铁弗人在后来也出了赫连勃勃这样的枭雄,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

所以,对刘猛关彝就没什么耐心了。只是很虚伪的说:我现在还在雍州被堵着呢,什么时候能拿下雍州都不清楚。并州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实在太遥远哪。所以右贤王你还是先回家歇着吧。我将来若是有机会进取并州呢,那肯定是需要你的帮助的。到时候你们的单于人选,是可以考虑的。毕竟我大汉已经册封你们匈奴单于一百多年哪,以后迟早都是要把这个传统给恢复起来的。

送走了刘猛,关彝只觉得内心前所未有的烦躁:“来人啊,去召集大家来议事厅开会!”

第二八七章 关中大决战(十二)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报(二)第三九六章 扭头向东顾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击(一)第四四七章 并州之会战(八)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六十章 请放马过来(一)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奋迅(一)第八十五章 风云初涌动(三)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五三三章 横扫如卷席(八)第三三五章 杜武库点兵(一)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战(四)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进军(三)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二零五章 群鸦的盛宴(一)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二八章 复兴反击战(十)第二五六章 郿县防御战(一)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战(三)第五三二章 横扫如卷席(七)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进军(二)第一五四章 战争与和平(十)第二四四章 街亭争夺战(四)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二五三章 凡事预则立(二)第四八一章 洛阳是雒阳(九)第五二七章 横扫如卷席(二)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五二一章 长远的布局(二)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变(一)第五三一章 横扫如卷席(六)第四六七章 大陆泽之战(二)第二四二章 街亭争夺战(二)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战(二)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汇(四)第一三一章 谁敢比我惨(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风(四)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进(三)第四四五章 并州之会战(六)第五零二章 小卫求学记(一)第三七五章 永安乌龟流(一)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七十九章 弹指三年间(二)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进(一)第五一三章 碾压的快感(四)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晋国(四)第四四七章 并州之会战(八)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四四三章 并州之会战(四)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四八二章 洛阳是雒阳(十)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庙算(三)第二七四章 中线和东线(二)第一一六章 反击的准备(二)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七十二章 开始暴兵吧(一)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报(二)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击(二)第一一五章 反击的准备(一)第四一七章 兵发蒲坂津第二三一章 晋国的应对(二)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二九三章 晋国有新锐(二)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进军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九十五章 钟会的运气(二)第二零四章 我们的目标(三)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击(一)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战(三)第五三二章 横扫如卷席(七)第五十九章 幕后的交易(二)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变色(二)第二零六章 群鸦的盛宴(二)第五二六章 横扫如卷席(一)(为书友履诚加更)第一四五章 战争与和平(一)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三七七章 处处是南中(一)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进军(二)第四四七章 并州之会战(八)第一一一章 魂壮绵竹关第二六二章 异样的春耕(二)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战(一)第二四九章 关彝的日常(一)第三二零章 诡异的建业(二)第四七四章 洛阳是雒阳(二)
第二八七章 关中大决战(十二)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报(二)第三九六章 扭头向东顾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击(一)第四四七章 并州之会战(八)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六十章 请放马过来(一)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奋迅(一)第八十五章 风云初涌动(三)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五三三章 横扫如卷席(八)第三三五章 杜武库点兵(一)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战(四)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进军(三)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二零五章 群鸦的盛宴(一)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二八章 复兴反击战(十)第二五六章 郿县防御战(一)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战(三)第五三二章 横扫如卷席(七)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进军(二)第一五四章 战争与和平(十)第二四四章 街亭争夺战(四)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二五三章 凡事预则立(二)第四八一章 洛阳是雒阳(九)第五二七章 横扫如卷席(二)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五二一章 长远的布局(二)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变(一)第五三一章 横扫如卷席(六)第四六七章 大陆泽之战(二)第二四二章 街亭争夺战(二)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战(二)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汇(四)第一三一章 谁敢比我惨(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风(四)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进(三)第四四五章 并州之会战(六)第五零二章 小卫求学记(一)第三七五章 永安乌龟流(一)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七十九章 弹指三年间(二)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进(一)第五一三章 碾压的快感(四)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晋国(四)第四四七章 并州之会战(八)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四四三章 并州之会战(四)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四八二章 洛阳是雒阳(十)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庙算(三)第二七四章 中线和东线(二)第一一六章 反击的准备(二)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七十二章 开始暴兵吧(一)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报(二)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击(二)第一一五章 反击的准备(一)第四一七章 兵发蒲坂津第二三一章 晋国的应对(二)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二九三章 晋国有新锐(二)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进军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九十五章 钟会的运气(二)第二零四章 我们的目标(三)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击(一)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战(三)第五三二章 横扫如卷席(七)第五十九章 幕后的交易(二)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变色(二)第二零六章 群鸦的盛宴(二)第五二六章 横扫如卷席(一)(为书友履诚加更)第一四五章 战争与和平(一)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三七七章 处处是南中(一)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进军(二)第四四七章 并州之会战(八)第一一一章 魂壮绵竹关第二六二章 异样的春耕(二)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战(一)第二四九章 关彝的日常(一)第三二零章 诡异的建业(二)第四七四章 洛阳是雒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