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章 洛阳是雒阳(二)

“铛~铛~~铛~~~”

洛阳,晋国宗庙里,乐工把编钟敲得极为婉转悠扬,司马炎及其司马家宗室两百余人,神色肃穆的在乐声中对着司马懿等人的灵位祭拜。

大陆泽之战,晋军冀州方面军全军覆没。敌军的东路军面前再也没有任何阻碍。从大陆泽到任县到邺城到黄河到兖州,已经是一路畅通。国家已经拿不出一支有分量的部队去阻挡他们了。

现在,敌军还在黄河以北稍作调整、协调地方关系。但是一旦这支部队南下渡过黄河,那么,现在在并州一线的部队全都会被抄袭后路。

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州方向的部队,已经没有驻扎在那里的意义了。

敌人主力已经从东、北两面而来。所以,西面的潼关,也没有驻守的意义了。

现在,若是不想就此投降的话,全国上下,唯一可以倚仗的,就只有洛阳这座当世第一大城而已,而已……

司马炎的问题在于优柔寡断,但作为王元姬的儿子,智商还是足够的。这些问题,他当然看得明白。所以,在大陆泽的消息传来后,经过和裴秀等人短暂的商议,他还是做出了放弃各路防线,全军固守洛阳的决断。

这是垂死的挣扎了吧?

怎么会这样呢?我大晋才立国不到十年啊。曹魏都有四十多年的国祚啊,而立国到灭国只经历了一帝的国家,好像以前只有新朝吧?可是新朝都有十五年国祚啊!立国不足十年就灭亡的国家,只怕古往今来,都是没有的吧?

心绪不宁的出得宗庙,近两百宗室一起来到朝堂: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只有亲王、郡王才有参加大朝会的资格。可是现在不同了,国家危亡之际,大臣们已经靠不住了——他们以前大多数都是曹魏的臣子,更有极少数还是刘协的臣子。若是晋国灭亡了,再换一个皇帝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别的不说,就说前些时候河北的大撤退吧。这贾充居然派了一千进奏曹进入邺城,想要把曹氏宗亲全部杀光。还好当时坐镇邺城的赵王司马伦及时发现并有效阻止了这一行动。如若不然,若是将来洛阳城破,汉室倒可能按照旧例给予司马家优待,而曹氏则是要对司马家不死不休了。

虽说贾充此举也根源于司马昭当年做的烂事。但这行动,表明臣子已经开始不受皇帝的控制了。

所以,这个时候,最能依靠的,只能是宗室。

“唉,诸位叔伯兄弟,列位臣工。国家的现状,朕就不想多说了,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洛阳,若是能够守上三年两栽,逼迫汉国退兵。那么,国家还有一线生机。只是,这如何守城,还请大家议一议。”

司马炎说完这话后,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如司马攸、司马骏、司马瑰、裴秀、贾充、杜预、卫灌、羊祜、马隆等人,全都神色怪异。

这场仗打到现在,败得如此惨,你这皇帝心里没点数么?!

一开始敌军在潼关发动攻击的时候,我们就说这是佯攻,不用管。你不听,非要太原王调兵两万南下。结果司马瑰前脚刚走,后面关彝就顺势拿下太原。

关子丰刚到太原的时候,粮道不通,不敢把十五万主力全部涌入并州。那时候他麾下兵力始终不足十万。我们说赶紧把中军开出,会同并州部队一共二十多万人在并州和关子丰打决战。结果潼关城墙上掉下几块夯土,你就吓破了胆,不准中军开出。坐看关子丰在并州慢慢站稳脚跟。

姜伯约发兵幽州,我们劝你把中军开到幽州支援孟叔时、苟道将。结果你又因为汉军冲上了潼关城头,还是不敢把中军开出。结果孟叔时力战而亡,苟道将更是死得无比憋屈。

好不容易潼关那边的汉军力尽退兵了,你终于舍得让中军开出了。但是那时候战机已失,唯一能做的就是对耗。我们也到处找外援,在东吴搬来了粮食和援军。可是你又急吼吼的催促陈休渊出兵决战,结果呢?陈骞、王浑、胡烈、杨肇、蒋班、焦彝……全都是国家难得的经年大将啊!就这么一下,全都败光了!

可以说,在每一次可以选择的时候,你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如果不是你这么瞎指挥,我们或许会败,但绝不会败得这么惨!两年之内,顶天就是丢掉并州,最多还加上幽州。哪里会像今天这样,只有困守洛阳这一座孤城!

这个国家的建立,是你祖父、伯父、父亲奠定的基础。你做的无非就是让曹奂那个傀儡退位而已。这种事情,只要是个姓司马的都可以完成,不是非你不可!老夫们当年跟着你祖父、伯父、父亲披荆斩棘,为了这个国家的创建在腥风血雨中艰难前行,其付出比你多得多!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败家?

可惜了那些为了这个国家奋战到最后一刻的诸多将士!

不过呢,现在敌军很快就要兵临城下,我们也没必要这时候去换皇帝落个妄意废立的恶名。但是啊,我们现在很不爽,所以,你的问题,我们不回答!

在整个朝廷一阵难堪的沉默后,一声叹息响起,却是司马炎留下的弘农杨氏种子,尚书仆射杨珧杨文琚站了出来。

“陛下,以洛阳为依托进行固守。在臣看来,有三件事需要预先做好。”

“哦哦,文琚请讲,朕洗耳恭听。”

“不敢,陛下,臣以为,第一件事,便是收拢洛阳郊外的百姓入城。之后在这些百姓中抽选壮丁登城协防。陛下,诸位王爷、诸位上官,臣在尚书台主管户籍,这洛阳周边,极盛时有口六十余万(曹叡时期),即便是现在也有口四十万(反复中军大规模损失)以上。从这里面抽调出五万精壮,不是问题。”

“可,请文琚继续。”

“谢陛下,这第二件事呢,便是收集粮草。四十万百姓,十余万战兵,还有众多王公大臣及其亲属、下人,满城人口只怕不下六十万。一月粮耗接近百万石。根据尚书台的数字,目前洛阳城内的粮食库存不足千万石,所以,这点粮食,是撑不到一年的。”

“那么,如何收集呢?”

“陛下应该下旨,让兖州的陈留、豫州的许昌、荆州的宛城三地的库存粮食全部转移到洛阳。徐州那边距离过于遥远,估计是来不及了。此外,还要紧急传讯东吴,让其迅速的再支援我们一批粮食。力争在四月以前,把洛阳库存的粮食储备到两千万石以上。待得战事起后,我们可以在中途与汉国商议,就说城内粮食不足,我们主动放出百姓在田间就食。以关子丰虚伪无耻的本性,想来对方是会答应的。如此,单从粮食这一点来说,我们大概可以支撑三年。”

“文琚大才,朕准了!此事,就由尚书台全力督办,嗯,齐王,此事由你负全责。”

“呃……臣弟领旨。”

哎呀,这个杨文琚还真是不错啊,比起他那个总是出馊主意的兄长强多了,朕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早知道如此,就用他来做杨家的代表牵制齐王等人了。

“文琚,第三条呢?”

“第三件事,援兵。陛下,守城最忌闷守。时间一长,士气低落不说,守城将士也会生出很多异样的心思。所以,若是守城将士知道城外还有援兵,其意志就会坚定许多。当今之世,在各亲王卫队已经三次奉献国家的情况下,只有吴国才有能力对我大晋进行有效支援。陛下应该派出有分量的使者紧急出使吴国。我大晋会以洛阳这座坚城消耗汉国的力量,但是吴国的主力部队应该屯驻在离我洛阳不远的地方,待得汉国师老兵疲之时,两国联手反击,若是祖宗庇佑,汉国损失惨重的话。则本次大战我大晋失去的东西,可以全部一战索回!”

第一六七章 司马家的人(一)第二四三章 街亭争夺战(三)第一三四章 复兴歼灭战(二)第二三一章 晋国的应对(二)第二三八章 北伐进行时(七)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阵(一)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四六二章 钟会的谋划(一)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变色(二)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一章 非最惨穿越第一二一章 复兴反击战(三)第二一六章 群鸦的盛宴(十二)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阵(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四四八章 匈奴与鲜卑第三一二章 关中的复苏(六)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二九二章 晋国有新锐(一)第四七零章 大陆泽之战(五)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壮士(三)第五十八章 幕后的交易(一)第二一四章 群鸦的盛宴(十)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一七三章 盐场拍卖会(三)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举(二)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四八五章 晋祚今终焉(二)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二八五章 关中大决战(十)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二二八章 入场的东吴第二五三章 凡事预则立(二)第二七七章 关中大决战(二)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奋迅(一)第八十二章 弹指三年间(五)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转(一)第二九零章 关中大决战(十五)第四八三章 洛阳是雒阳(十一)第一五二章 战争与和平(八)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报(一)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将略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转(二)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三二五章 都是墙头草(一)第七十五章 无愧于曹姓(一)第四五零章 将军马下亡(二)第一四二章 复兴歼灭战(九)第四六七章 大陆泽之战(二)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七十四章 壮哉卓筒井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加更!)第三八三章 进击的关索(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三二章 北伐进行时(一)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五十五章 弱国的无奈第一一二章 谁敢说投降(一)第四七零章 大陆泽之战(五)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零三章 我们的目标(二)第一八九章 魏晋之禅代(二)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变色(二)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战(五)第四八二章 洛阳是雒阳(十)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画(一)(为月半窗书友加更)第一四零章 环球同凉热第三四二章 国家的未来(四)第一四六章 战争与和平(二)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二五五章 晋国的调整第二七六章 关中大决战(一)第二六一章 异样的春耕(一)第四一五章 全国总动员(三)第三九八章 异族的准备第二五五章 晋国的调整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晋吴(三)第一一四章 谁敢说投降(三)
第一六七章 司马家的人(一)第二四三章 街亭争夺战(三)第一三四章 复兴歼灭战(二)第二三一章 晋国的应对(二)第二三八章 北伐进行时(七)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阵(一)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四六二章 钟会的谋划(一)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变色(二)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一章 非最惨穿越第一二一章 复兴反击战(三)第二一六章 群鸦的盛宴(十二)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阵(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四四八章 匈奴与鲜卑第三一二章 关中的复苏(六)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二九二章 晋国有新锐(一)第四七零章 大陆泽之战(五)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壮士(三)第五十八章 幕后的交易(一)第二一四章 群鸦的盛宴(十)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一七三章 盐场拍卖会(三)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举(二)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四八五章 晋祚今终焉(二)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二八五章 关中大决战(十)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二二八章 入场的东吴第二五三章 凡事预则立(二)第二七七章 关中大决战(二)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奋迅(一)第八十二章 弹指三年间(五)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转(一)第二九零章 关中大决战(十五)第四八三章 洛阳是雒阳(十一)第一五二章 战争与和平(八)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报(一)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将略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转(二)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三二五章 都是墙头草(一)第七十五章 无愧于曹姓(一)第四五零章 将军马下亡(二)第一四二章 复兴歼灭战(九)第四六七章 大陆泽之战(二)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七十四章 壮哉卓筒井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晋吴(二)(为书友王映翔加更!)第三八三章 进击的关索(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三二章 北伐进行时(一)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五十五章 弱国的无奈第一一二章 谁敢说投降(一)第四七零章 大陆泽之战(五)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零三章 我们的目标(二)第一八九章 魏晋之禅代(二)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变色(二)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战(五)第四八二章 洛阳是雒阳(十)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画(一)(为月半窗书友加更)第一四零章 环球同凉热第三四二章 国家的未来(四)第一四六章 战争与和平(二)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二五五章 晋国的调整第二七六章 关中大决战(一)第二六一章 异样的春耕(一)第四一五章 全国总动员(三)第三九八章 异族的准备第二五五章 晋国的调整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晋吴(三)第一一四章 谁敢说投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