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举(二)

科举制度始于隋。这是一项不问出身,只问才华的制度。

当然,这只是创建人的理想。事实上科举制度诞生近百年后,才由武则天打上了最大的一个补丁:糊名制。在那之前,考生若是不事先“行卷”,不管考试成绩有多好,一样登科无望。

其实,即便是有了糊名制,后世的官僚们也有种种的作弊方法。总能把关系户给照顾到的。

所以,科举制度一千多年的发展,就是皇帝不断的打补丁,官员们不断找漏洞的博弈过程。

作为穿越者,而且看到后世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关彝。当然事先能够把各种补丁打好。

糊名制就不必说了,一生一房也是理所当然。考官事先就被关在考场里,考题到最后一刻才由皇帝亲自拟定并送入考场等。

但是,即便如此,这次科举还是出现了极大的漏洞。

由于这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科举,所以初选显得完全没有难度。由此造成很多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也顺利通过了初考。若是这些家伙在正式的科举里也能够通过的话。那么尴尬就来了:十二三岁的朝廷命官……真当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的事情每朝都可以随时上演啊?

“嘿!这事是本官失误了。看来以后还得再出一部《公务员法》,规定任职年龄的下限和上限。”

“呵呵,大司马,要对下限做出明确规定倒是容易。但是上限这个东西?有多少官员愿意在还能动弹的时候致仕?”

“嗯,这倒也是。不过我大汉的前辈们都做出了表率嘛,你看绍先(霍弋)、龚袭(董厥),孔硕(王颀)不都是主动致仕的么?不过行宗你说的也对,咋然提出任职上限,肯定有大量官员不满。国家最近几年事情太多,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激起众怒。当然,咱们可以先吹吹风,探听一下大家的反应。”

“下官知道了。不过大司马,现在这一次这么多少年考生?”

“呵呵呵,无妨,我有办法。”

“敢问计将安出?”

“考试的细则还没有发出去吧?”

“尚未公布。”

“很好,那就加一条。”

作为穿越者,关大司马当然不会像历史本位面上的科举考试那样,只重诗词歌赋时政文章而轻视其他东西。这一次的科举,除了在防止作弊方面尽可能的打补丁之外,在考试项目上,也很有穿越者的特色。

整个考试考三门。每门考试时间从辰至申,整整五个时辰,十个小时。

第一门曰国学。主要内容分经典填空、经义解读和诗词歌赋三个部分。所谓经典填空,当然就是把四书五经中的一些经典掐头去尾,让应考者填写缺少的部分。而经义解读当然就是拿出一段话,让应考者进行阐述发挥。至于诗词歌赋,那就考验的是应考者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了。可以说,这一门,基本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科举内容大同小异,是穿越者对现实的妥协。

第二门开始,就完全是穿越者风格的考试内容了,关彝甚至懒到连考试名称都不改,直接套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作为一个经历过现代社会公务员考试热潮的穿越者,关彝虽然没有亲身下场考过公务员,但是公务员的考题还是见过许多的。在他看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组成是非常有意义的。

语言文字部分,考的是语感。作为一名公务员,入职之后不可避免的会陷入文山会海之中,公文往来更是日常工作。你要是连语感都没有,如何应付日常工作?

数学部分,考验的是一个人搜集、整理、判断、推论的能力。毕竟公务员本身不太会去做基础数据的计算工作,更多的是把下面各家农户、商户提供的数字进行汇总、整理,得出结果。没有一定的数字整理能力,如何应付日常工作?

社会常识部分那就更是必须要考的了。一个人连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基本历史、基本政策都不知道,如何做一个社会的管理者?

所以,关彝觉得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这个考试模块很好,就直接拿来套用了。当然,今年这是第一届考试,大家都还不清楚具体怎么个考法,手里肯定没有什么模拟题库来训练。因此,考试的难度并不会太大,比如数学部分,也就是考一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什么的而已——连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出来的人,那就不要多想了——让你们进入公务员队列那就是灾难。

当然哪,以关彝懒散无耻的性格,既然有了行测,那么第三门就必然是申论了。

大汉第一次科举的申论,有三大段材料。第一段材料先列举了从三代到魏晋的人才选拨办法。第二段材料列举了各个时代典型的贵族人才和平民人才以及他们产生的作用。第三段材料则是详细介绍了本次科举的规则。

材料列举完毕后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是要求应考者评价历代人才选拨制度的异同和意义。第二个问题是要求应考者思考如何选拨人才,选拨人才后如何使用人才,保护人才。第三个问题是要应考者回答实行科举后,对人才选拨的意义何在。

三门考试,后两门的考题是关彝圈定范围,前一门则是皇帝自己出题。每门考试时间五个时辰,连考三天。

不过这三门考试的试题这会儿还躺在刘谌的书房内。它们会等到考试的当天,才由诸葛京亲自护送到考场。

“所以,本官想的是,在这三门考试结束后。让考生们不要急着走。待得成绩出来后,前三门考试通过的,再加试一门,体能测试。”

“大司马,你……真的很……”

“哈哈哈,是不是想说本官真的很无耻?你别说,这次这些少年进入考场,逼得本官更改规则,但也提醒了本官。若是一名官员,手无缚鸡之力或者皮薄骨脆的,如何能够有精力应付日常繁杂的工作?嗯,本官决定了,以后科举统统考四门。不惟如此,在职的官员每年也要进行体测。令先(郤正),你们吏部去拿一个细致的方案出来。这在职官员体测,年龄不同,当然要求也不同。但是我们要逐渐的把各种病夫清除出官场。”

“喏,下官知道了。尽快拟定相关细则。”

“那就这样吧,行宗,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大司马刚才新加入的体测项目,下官无异议。只是这样一来,那些年龄过小的考生,注定是无缘考中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少年里,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学渊源的杰出人才。难不成真的要他们磋磨到二十岁以后?”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那这样,前三门考试通过而在最后的体测中被刷下来的。可以免试进入龙首原或者五丈原学院就读。毕业之后,五丈原学院当然是进入军队服役。而龙首原学院的,按照以前的规定,不想出仕的随意。想出仕的,有吏部单独组织考试。只要通过,一样授予官职。”

“大司马如此安排也算妥当,下官无异议。”

“善,那便这样吧!诸位,这是开天辟地第一次科举。虽然我等尽力的想要考虑周到一些,但在实际的操作里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有问题不要怕,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总之,科举比起察举、九品中正制而言,对于天下有才华的人来说,更加的公平。让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通过自身才华改变自己处境的希望!这才是我们这项工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三四零章 国家的未来(二)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三零四章 战后的余波(四)第二五八章 郿县防御战(三)第一一四章 谁敢说投降(三)第二八五章 关中大决战(十)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阵(二)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晋吴(一)第五十五章 弱国的无奈第三二三章 大司马一家(一)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晋国(二)第三六三章 闲子变重子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变色(三)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一零零章 邓艾的决心(一)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转(三)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三六三章 闲子变重子第四一六章 潼关之佯攻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战(二)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举(三)第一八八章 魏晋之禅代(一)第四六五章 无奈的晋臣(二)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战(二)第二一六章 群鸦的盛宴(十二)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第八十章 弹指三年间(三)第二九六章 晋国有新锐(五)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进军(二)第一五五章 战争与和平(十一)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一一五章 反击的准备(一)第三七五章 永安乌龟流(一)第二九七章 晋国有新锐(六)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三七六章 永安乌龟流(二)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二八六章 关中大决战(十一)第一五八章 权力的游戏(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将略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给的第三二一章 诡异的建业(三)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举(二)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第四二五章 异族的英豪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汇(一)第二三一章 晋国的应对(二)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四二章 国家的未来(四)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汇(一)第四一六章 全国总动员(四)第三一二章 关中的复苏(六)第三九七章 政变的前奏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迁都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风(一)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二一九章 群鸦的盛宴(十五)第一九二章 大司马很忙(三)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变(三)第三八一章 进击的关索(一)第二一四章 群鸦的盛宴(十)第四八九章 一碗红糖水第二五七章 郿县防御战(二)第一六七章 司马家的人(一)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晋国(四)第二四九章 关彝的日常(一)第一五九章 权力的游戏(三)第五零三章 小卫求学记(二)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一四一章 复兴歼灭战(八)第五三二章 横扫如卷席(七)第二七三章 中线和东线(一)第四四四章 并州之会战(五)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汇(四)第二八六章 关中大决战(十一)第二八八章 关中大决战(十三)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第四六五章 无奈的晋臣(二)第一五四章 战争与和平(十)
第三四零章 国家的未来(二)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三零四章 战后的余波(四)第二五八章 郿县防御战(三)第一一四章 谁敢说投降(三)第二八五章 关中大决战(十)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阵(二)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晋吴(一)第五十五章 弱国的无奈第三二三章 大司马一家(一)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晋国(二)第三六三章 闲子变重子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变色(三)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一零零章 邓艾的决心(一)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转(三)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三六三章 闲子变重子第四一六章 潼关之佯攻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战(二)第五二五章 第一次科举(三)第一八八章 魏晋之禅代(一)第四六五章 无奈的晋臣(二)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战(二)第二一六章 群鸦的盛宴(十二)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第八十章 弹指三年间(三)第二九六章 晋国有新锐(五)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进军(二)第一五五章 战争与和平(十一)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一一五章 反击的准备(一)第三七五章 永安乌龟流(一)第二九七章 晋国有新锐(六)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三七六章 永安乌龟流(二)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二八六章 关中大决战(十一)第一五八章 权力的游戏(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将略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给的第三二一章 诡异的建业(三)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举(二)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第四二五章 异族的英豪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汇(一)第二三一章 晋国的应对(二)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四二章 国家的未来(四)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汇(一)第四一六章 全国总动员(四)第三一二章 关中的复苏(六)第三九七章 政变的前奏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迁都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风(一)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二一九章 群鸦的盛宴(十五)第一九二章 大司马很忙(三)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变(三)第三八一章 进击的关索(一)第二一四章 群鸦的盛宴(十)第四八九章 一碗红糖水第二五七章 郿县防御战(二)第一六七章 司马家的人(一)第三三九章 国家的未来(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晋国(四)第二四九章 关彝的日常(一)第一五九章 权力的游戏(三)第五零三章 小卫求学记(二)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一四一章 复兴歼灭战(八)第五三二章 横扫如卷席(七)第二七三章 中线和东线(一)第四四四章 并州之会战(五)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汇(四)第二八六章 关中大决战(十一)第二八八章 关中大决战(十三)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第四六五章 无奈的晋臣(二)第一五四章 战争与和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