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

“外臣张华,拜见吴国皇帝陛下。”

“茂先何其速也!”

“国家存亡皆在陛下一念之间,不敢不速尔。”

“言重了,言重了。茂先请先入座。晋皇有何要求,朕洗耳恭听。”

一月二十四日,汉晋在大陆泽北岸决战,汉胜晋败,姜维阵亡,晋军全灭。

三十日,消息传到介休。同日,绵上聚的杜预也接到了同样的战报。

二月二日,消息传入洛阳。

三日,长安接到战报。

五日,关彝在介休全军素缟为姜维服丧。同日,杜预在没有得到司马炎明确指示的情况下开始调动兵马准备南撤。

八日,杜预、卫灌、羊祜等人回到洛阳。

九日凌晨,司马炎率领宗室拜祭宗庙后连夜集会,确定了固守洛阳以及一系列方案。

十二日,晋国尚书张华抵达武昌,并迅速得到了孙皓的接见。

是的,这会儿孙皓不在建业,而是来到了孙权以前登基的地方,武昌城。(这个武昌是现在的湖北鄂城,不是今天武汉市的武昌。)

晋国在冀州战败,其危亡之势谁都看得明白。所以,孙皓这会儿是真的急了。他再也不愿意待在遥远的建业,而是主动来到了距离洛阳更近的武昌。就是方便更好的对晋国展开救援。

“陛下,我国最近一次庙算的方略如下…….总之,需要贵国紧急给我们提供粮食,并在必要的时候派出援军。如此,我国还有一线生机。”

“善!杨文琚真是大才!可惜以前被其兄长给埋没了。”情不自禁的称赞了一声杨珧后,孙皓突然反应过来:我是吴国皇帝啊,虽说晋国若是亡了,我大吴以后肯定独木难支,但是我这会儿这么称赞别人家的臣子,到时候谈判的时候怎么找对方要好处呢?

“咳咳,茂先啊,贵国估计,那关子丰指挥汉军合围洛阳,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啊?”

“河北五州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上世家、豪族林立,彼此关系错综复杂。而且经历连场大战后,汉军自己的伤员,俘虏的我军将士,都需要妥善安置。军粮需要调配、弓箭铠甲等武备需要重新协调……绕是关子丰再怎么精于俗务,起码也得到了三月中下旬才能对洛阳展开合围。”

“嗯。”

真的只是嗯了一下,然后孙皓就不说话了。

做为多次代表晋国拜访孙皓的张华,哪里还不明白孙皓的意思。所以他马上开始出价:“陛下,若是敝国能够熬过此劫,战后敝国定然迁都。如此,宛城可以交给贵国。贵国将获得完整的荆州。”

“嗯。”

“陛下,若是贵国能够出动十万以上大军支援我国。则在战后我国可以割让徐州!”

“嗯。”

“陛下!”张华突兀的从坐席上站起,趋步到孙皓面前重重叩拜,在孙皓亲自离席搀扶起来后,张华已经是额头满是血珠。

“陛下。”涕泪横流的张华带着哭腔道:“陛下若是对我大晋战后是否履约心存疑惑。我家陛下还说了,久闻陛下英明刚毅,我国太子早就仰慕多时。若得陛下不弃,我国太子愿意到陛下身边日日为陛下铺纸研磨!”

“哦?言重了言重了,茂先啊,若晋国太子真到了我吴国,朕一定视如己出!”孙皓打了一个哈哈,然后道:“此事事关重大,朕需要与本国重臣商议一番。所以,今天就先请茂先去驿馆休息吧。嗯,武昌的风物与建业大不相同,茂先尽可一观。”

“谢陛下,只是外臣现在心急如焚,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茂先放心,一日之内,定然给茂先一个准信!”

……

“众卿,看来晋国是真的急了。别说宛城了,连徐州都肯拿出来。那可是当年吕子明都不敢去碰的地方啊。还说什么把太子送来做人质!啧啧,当年曹孟德那么要求大皇帝交出先伯父,大皇帝都硬扛着没给啊。”

“陛下,臣说句不太恰当的话,晋国是否开出这些条件,战后是否履约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保住晋国,否则我大吴危矣!”

“呵呵呵,文彬(万彧)啊,你说话还是这么直。嗯,此事我当然知晓。那么文彬,朕来问你,在连番支援晋国多次粮食之后,我国现在还有多少粮食?”

“呃……”这话还真的问到万彧了。东吴是三国之中粮食出口大国不假,但是这个国家的世家力量却过分强大了。早年在对蜀汉出口粮食的份额中,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世家私下卖给糜家,然后糜家运回去补贴蜀汉。所以,所谓粮食出口大国,真要说东吴国家政权出口了多少,那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东吴最近几年的农业生产总体而言是风调雨顺,没有遭受到太多的自然灾害。但是这些年东吴在军事上却是屡屡损兵折将——这战败丢的不光是士兵,而是大量的随军粮草也会跟着丢掉。

现在,东吴的十五万大军已经发动了近一年的时间,这期间损耗掉的粮食高达三百万石。第一期支援晋国的粮食已经发出:不管晋国最后拿到了多少,总之国库是支出了七百万石。

在短时间内支出一千万石粮食后,万彧手里还有一千万石。这就由不得万彧不慎重:这时候才农历二月,春耕马上就要开始,接下来就是农业民族最不喜欢的青黄不接的季节。国家的十五万大军,虽然现在肯定已经不再满员,但是此时仍然在外线作战,一样得保证供应——这一切,必须得撑到今年的八九月间秋收结束。

再说了,对于农业国家的主管官员来说,风调雨顺当然好,但若是连续多年风调雨顺了,只怕这些官员心里都会打鼓。

“陛下提醒得极是,臣过于着急了。这样,丞相府这边可以调拨两百万石粮食出来,运到洛阳,大概还剩一百六七十万石。”

“是嘛?呵呵。”孙皓冷笑了一声:“朕听茂先刚才讲,说我们前期送到晋国许昌粮库的粮食,最终入库的只有两百万石,而且陈谷糙米的占比极高!这两百万石粮食,只怕未必能够有一百万石以上抵达洛阳吧?”

“陛下教训得是,此时臣也接到晋国尚书令裴季彦的书信了。这样,这次转运粮食,求的是速度。水路虽然损耗小,但是经过的州郡太多,各路官员、世家上下其手的机会也多。所以这一次,臣准备先从襄阳那里,陆幼节的后备军粮里直接调两百万,然后臣再从江陵给陆幼节补充粮食。襄阳的粮食,直接让陆幼节的随军民夫转向运输,走陆路,去宛城与晋国交割。如此,损耗应该会少很多。”

“嗯,这还差不多,那好,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军队呢?”

“陛下,臣的意见是,反正上大将军在汉中的黄金城也被堵住不得寸进。不如命令上大将军暂停攻城,转而安抚上庸三郡的百姓,劝导他们到襄阳居住、耕种。上庸三郡,再怎么也有两三万口,而襄阳附近原有百姓却被晋国搬迁一空。上庸的百姓来了后,抓紧时间补种稻谷,说不得秋天还赶得上一季。而且,到了今年秋收的时候,汉国若是没有打下洛阳,在洛阳坚城之下,也应该是筋疲力尽了,那时候我军已经稳定了襄阳的秩序,新收的秋粮又已经入库。正是发兵救援的好时候!”

“善,那便如此安排吧!只愿司马安世能够撑久一点,若是连半年都撑不住,朕也爱莫能助了。文彬,给幼节和士季写信,把今日我们商议的事情通报给他们。告诉他们,做好秋收后发兵的准备。”

“臣遵旨。”

“顺民,典校要加派人手,朕要时刻掌控洛阳那边的战局。若是晋国连今年秋天都撑不过去,那我们就要立即发兵,尽可能快的把北荆州、豫州、徐州的地盘给抢下来。如此,未来我们才有和汉国对抗的力量。”

“臣领旨,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第四七八章 洛阳是雒阳(六)第一六三章 抄家进行时(一)第二零五章 群鸦的盛宴(一)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风(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转进(二)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五十五章 弱国的无奈第一六八章 司马家的人(二)第二三零章 晋国的应对(一)第一五三章 战争与和平(九)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一四四章 复兴歼灭战(十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十三章 捕猎大队长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阵(四)第四一七章 兵发蒲坂津第四九七章 亡国的皇室(一)第一一八章 反击的准备(四)第一二二章 复兴反击战(四)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统(一)第一七一章 盐场拍卖会(一)第四三七章 会战之前奏(三)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晋国(二)第一一二章 谁敢说投降(一)第一六五章 抄家进行时(三)第五零一章 魂兮归来兮(二)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统(二)(为书友逐日2005加更!)第二八八章 关中大决战(十三)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进军第四三六章 会战之前奏(二)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一九九章 真彩云之南(三)第二零零章 真彩云之南(四)第二九五章 晋国有新锐(四)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报(三)第二零二章 我们的目标(一)第一六三章 抄家进行时(一)第一六三章 抄家进行时(一)第八十四章 风云初涌动(四)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一九一章 大司马很忙(二)第三七七章 处处是南中(一)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二五二章 凡事预则立(一)第五十六章 辉煌的一年(一)第九十五章 钟会的运气(二)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庙算(三)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八十二章 弹指三年间(五)关于2018年的更新说明第三二零章 诡异的建业(二)第四九二章 最强的敌人(一)第六十七章 新鲜的血液(一)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变(五)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战(一)第二三零章 晋国的应对(一)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三一九章 诡异的建业(一)第八章 裙带何其多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变(二)第三八二章 进击的关索(二)第七十一章 布局江阳郡(三)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一四三章 复兴歼灭战(十)第二七六章 关中大决战(一)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二五四章 粮食的问题第四八二章 洛阳是雒阳(十)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击(一)第一九七章 真彩云之南(一)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晋国(二)第四七八章 洛阳是雒阳(六)第四一七章 兵发蒲坂津第二九零章 关中大决战(十五)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壮士(一)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变第一九七章 真彩云之南(一)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九十八章 东吴的目光第二九七章 晋国有新锐(六)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二六一章 异样的春耕(一)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一一八章 反击的准备(四)第四九八章 亡国的皇室(二)第二四一章 街亭争夺战(一)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一五五章 战争与和平(十一)第三一三章 关中的复苏(七)
第四七八章 洛阳是雒阳(六)第一六三章 抄家进行时(一)第二零五章 群鸦的盛宴(一)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风(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转进(二)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五十五章 弱国的无奈第一六八章 司马家的人(二)第二三零章 晋国的应对(一)第一五三章 战争与和平(九)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一四四章 复兴歼灭战(十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十三章 捕猎大队长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阵(四)第四一七章 兵发蒲坂津第四九七章 亡国的皇室(一)第一一八章 反击的准备(四)第一二二章 复兴反击战(四)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统(一)第一七一章 盐场拍卖会(一)第四三七章 会战之前奏(三)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晋国(二)第一一二章 谁敢说投降(一)第一六五章 抄家进行时(三)第五零一章 魂兮归来兮(二)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统(二)(为书友逐日2005加更!)第二八八章 关中大决战(十三)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进军第四三六章 会战之前奏(二)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一九九章 真彩云之南(三)第二零零章 真彩云之南(四)第二九五章 晋国有新锐(四)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报(三)第二零二章 我们的目标(一)第一六三章 抄家进行时(一)第一六三章 抄家进行时(一)第八十四章 风云初涌动(四)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一九一章 大司马很忙(二)第三七七章 处处是南中(一)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二五二章 凡事预则立(一)第五十六章 辉煌的一年(一)第九十五章 钟会的运气(二)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庙算(三)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八十二章 弹指三年间(五)关于2018年的更新说明第三二零章 诡异的建业(二)第四九二章 最强的敌人(一)第六十七章 新鲜的血液(一)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变(五)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战(一)第二三零章 晋国的应对(一)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三一九章 诡异的建业(一)第八章 裙带何其多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变(二)第三八二章 进击的关索(二)第七十一章 布局江阳郡(三)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一四三章 复兴歼灭战(十)第二七六章 关中大决战(一)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二五四章 粮食的问题第四八二章 洛阳是雒阳(十)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击(一)第一九七章 真彩云之南(一)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晋国(二)第四七八章 洛阳是雒阳(六)第四一七章 兵发蒲坂津第二九零章 关中大决战(十五)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壮士(一)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变第一九七章 真彩云之南(一)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九十八章 东吴的目光第二九七章 晋国有新锐(六)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二六一章 异样的春耕(一)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一一八章 反击的准备(四)第四九八章 亡国的皇室(二)第二四一章 街亭争夺战(一)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一五五章 战争与和平(十一)第三一三章 关中的复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