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鲜的血液(一)

正当关彝看着姜维一个劲兴奋而懊恼不已的时候,一个姜府的家将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见过家主,汉寿亭侯,贵府的家人前来报信,说是尊夫人在回家的路上突发腹痛,怕是要生了!”

“啊?!大将军,关彝告退!”

“善,此乃大事。子丰速去。”

出得姜府,早有关家的家仆将马车准备好了。心急如焚的关彝亲自驾车,飞快的回了家。

到了自己宅院的外面,关彝发现已经围了一大群人。黄太夫人、吴老夫人、柳夫人,全都一副善祈善祷状。而刘玲则在关切的神色中有着一丝落寞。

“见过祖母、母亲、姨娘、嫂嫂,情况如何了?”

“产婆已经进去了有一会了。哎,但愿是个男孩!”

“这个,男孩女孩都无所谓哪,母子平安就好。”现代人的观念,大抵都是如此吧。

突然!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从产房里传了出来,在众人无比期盼的眼神中,产房外的丫鬟飞快的冲了出来:“恭喜老爷!夫人生了位公子!母子平安!”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我关家又有了新的男丁!”

“恭喜太夫人……”

咦?干嘛要恭喜太夫人?播种的不是我么?受孕生产的不是我媳妇么?哎,宗法社会啊。

看着一大群互相致贺的太婆们,关彝摇了摇头:“小七,派出人手去外父大人的家里报讯,哦,对了,大将军、右车骑将军、西乡候家、永昌亭侯家……都派人去一趟。”

“诺!小的也要恭喜家主!”

“呵呵呵,多谢了!对了,请内宅主事的关一统计一下,家里的家将、奴婢,全部发一千文的喜钱!”

安排好了这些,关彝带着初为人父的激动,走进了产房。

“夫人,辛苦了。”

“此乃妇人应有之本分。”大量失血导致面色苍白的谯蔷对着关彝无力的笑笑:“夫君,你看咱们的孩子像谁?”

新生儿的皮肤都是皱在一起的,除了一个“丑”字,根本分辨不出来像谁嘛。不过关彝还是微微一笑:“像你。”

谯蔷很满意关彝的回答:“妾身请夫君为孩儿取名。”

“恩,此子生于此时,注定是要继续为复兴大汉和我关家而奋斗的。就叫做关复吧。”

关彝在产房里没能待多久,就被家里的太婆们给挤出来了。太婆们纷纷建言献策孩子要怎么喂养才好。好死不死的家里的三个老太婆都是有过生育经验的,到了这里互不相让,后来干脆吵了起来。关彝看着闹哄哄的家宅,心里无限的感触:这真是值得他为之奋斗并不惜一切代价去守护的东西啊。

所以,初为人父的喜悦也就是那么一会,接下来,还得拼命的工作!

“家主,这是您回了CD后到府上递交拜帖的。合计三百二十五份。”

“哼哼,现在我家门外还有多少人等着接见啊?”

古代社会是摆在明面上的等级社会。平民阶层要想出人头地,在无法牵扯上三亲六戚等各种关系的时候,最简单也是最无奈的方式,就是向想要求见的官员家门房递交拜帖。

这种拜帖,其实就是古代的求职意向书。需要在上面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擅长什么,然后再吹嘘一下主人,说一番久仰大名,渴求一见之类的话。之后在拜帖之外附上才艺展示(文章、策论等。)

古代社会没有电话手机,联络不便。所以这种求职拜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我(求职者)一般会在多少天之内,每天的什么时候都到您家府门外等候您的接见。这样主人家的门房才会根据拜帖里说明的时间,向自己的主人汇报,由主人安排时间接见求职者。

关彝回到CD已经四天了。在关彝原本的计划里,在他上朝陛见述职之前,是不准备接见投贴人的。所以早就让门房通知了下去:第四天,也就是今天下午,他开始接见投贴人。

而且一般来说,求职者的拜帖里面大多是写明五日之内我会固定在哪个时段来您家门口等待。所以无论如何,关彝从这一天起必须开始接见递交了拜帖的人——哪怕只见一个都可以,但千万不能一个都不见。否则就会被世人认为太不近人情,以后就没有人愿意主动投靠了。

因此,虽然初为人父,内心满满的都是那襁褓中的孩子。但他仍然得收拾心情,来接见投贴者。

虽然他心里很清楚:在两天前和益州派彻底摆明了立场后,这投贴的三百多人中,估计会跑一大半。但当关家的门房重新去门外的凉亭统计了一番后,他还是觉得很不爽:现在在门口等着接见的,只有二十七人了!

“罢了,只要有人,就得见。按顺序逐一召见吧。”

“诺!”

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关彝都在极度郁闷的心情中渡过。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一百二十分钟。他在这段时间里见了二十个人,平均每个人接见时间六分钟。

不是他架子大不尊重人才,而是这些人都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伺候。

你说你瘦得两侧肋骨都清晰可见,下肢肌肉都萎缩得看不见了,还敢自夸自己武力惊人,这是你自己瞎呢还是我瞎呢?好吧,你说你饿了很久,若是能吃饱饭几个月,一定会再振雄风……滚!连基本招式都不知道的家伙还想在大爷家里混几个月饱饭?!

你说你没读过《管子》也就罢了,连《论语》都只知道两三句,也敢说自己满腹经纶?好吧,这时代纸张没有普及,书籍传播不便,你没读多少书我也不怪你。可叫你拿毛笔写几个字,你居然写得歪歪扭扭,你也好意思自称自己是文人?!

以上这些,都是没有接受到真正的教育或训练,纯粹是想碰运气,混入豪门混饭吃的渣渣……

也不是没有才华的。但关键是态度不正确。丫的一上来就是“敢问君候,大汉国小民贫,如何能对伪魏反复攻伐”的论调——这根本就不是来投靠的,而是借着这样的机会来游说或者说教训他的!

如此一个多时辰搞下来,关彝彻底没了脾气。他算是明白了,从他摆明立场表示和益州派(反战派)尿不到一个壶里后,益州派就已经让本土人才库对他进行了封杀——原先的三百多人里,绝大部分都是益州本地士子,这一部分人在了解到他支持北伐的政治主张后,集体对他进行了抵制。

“罢了罢了,还有七个人是不是,叫他们一起进来!”

很不合规矩的面试方法,门房稍微迟疑了一下,但看见自家家主很不爽的表情,还是低头执行了。

“本官就是涪陵郡太守关彝,诸位都是几日前在本官府上投了拜帖的人。彝先在这里谢过诸位赏脸。接下来本官说三句话,一、本官虽然反对大将军如此频繁的北伐,但本官是坚定支持北伐的。要入我幕,就必须要支持北伐。所以,内心反对北伐的士子,可以走了。二、本官的涪陵郡,其庶务由光禄大夫的得意弟子陈寿陈承祚具体负责,若是以政务擅长为由在本官这里求仕,请诸位扪心自问比之陈承祚如何?若不及陈承祚十分之一,也可以走了。三、本官既然支持北伐,迟早也会亲上北伐前线。战阵之上,刀枪无眼。若是对自己的武艺没有信心,或者因种种原因不能慷慨赴死的,也可以走了!本官不为己甚,诸位在这里也等得辛苦。所以待会本官要外出更衣,这个时候要走的,请去门房那里取一百钱作为茶水之资。本官更衣回来后,还留在这里的,我们再好好谈!”

第二九二章 晋国有新锐(一)第五一三章 碾压的快感(四)第四八一章 洛阳是雒阳(九)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战(一)第三一三章 关中的复苏(七)第五三八章 横扫如卷席(十三)第二五三章 凡事预则立(二)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闻曹(五)第二七零章 决战的序幕(三)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二零九章 群鸦的盛宴(五)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三九八章 异族的准备第三三七章 杜武库点兵(三)第七十九章 弹指三年间(二)第二二八章 入场的东吴第四六三章 钟会的谋划(二)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五二八章 横扫如卷席(三)(为书友怎么什么昵称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二七五章 中线和东线(三)第一八八章 魏晋之禅代(一)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三四一章 国家的未来(三)第二九三章 晋国有新锐(二)第三七八章 处处是南中(二)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三二七章 都是墙头草(三)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战(三)第二零六章 群鸦的盛宴(二)第一二八章 复兴反击战(十)第二一二章 群鸦的盛宴(八)第四六五章 无奈的晋臣(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将略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扬旗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七十七章 无愧于曹姓(三)第一九八章 真彩云之南(二)第五三四章 横扫如卷席(九)(为书友~咚~加更)第二九六章 晋国有新锐(五)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变色(二)第三八二章 进击的关索(二)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风(四)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壮士(三)第三八零章 处处是南中(四)第二八零章 关中大决战(五)第五二七章 横扫如卷席(二)第四零四章 此职甚安乐第四七九章 洛阳是雒阳(七)第六十八章 新鲜的血液(二)第四八五章 晋祚今终焉(二)第四九一章 关东之精华(二)第一三八章 复兴歼灭战(六)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一章 非最惨穿越第五二零章 长远的布局(一)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四四二章 并州之会战(三)第一九九章 真彩云之南(三)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龙术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风(三)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四六四章 无奈的晋臣(一)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进军第四六六章 大陆泽之战(一)第一二二章 复兴反击战(四)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阵(四)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八一章 关中大决战(六)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进(一)第三零四章 战后的余波(四)第九十四章 钟会的运气(一)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给的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五零六章 小卫求学记(五)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晋国(三)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战(一)第一七二章 盐场拍卖会(二)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壮士(三)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二一五章 群鸦的盛宴(十一)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三二五章 都是墙头草(一)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五一二章 碾压的快感(三)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被荒草章推了……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闻曹(四)
第二九二章 晋国有新锐(一)第五一三章 碾压的快感(四)第四八一章 洛阳是雒阳(九)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战(一)第三一三章 关中的复苏(七)第五三八章 横扫如卷席(十三)第二五三章 凡事预则立(二)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闻曹(五)第二七零章 决战的序幕(三)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二零九章 群鸦的盛宴(五)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三九八章 异族的准备第三三七章 杜武库点兵(三)第七十九章 弹指三年间(二)第二二八章 入场的东吴第四六三章 钟会的谋划(二)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五二八章 横扫如卷席(三)(为书友怎么什么昵称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二七五章 中线和东线(三)第一八八章 魏晋之禅代(一)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三四一章 国家的未来(三)第二九三章 晋国有新锐(二)第三七八章 处处是南中(二)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庙算(二)第三二七章 都是墙头草(三)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战(三)第二零六章 群鸦的盛宴(二)第一二八章 复兴反击战(十)第二一二章 群鸦的盛宴(八)第四六五章 无奈的晋臣(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将略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扬旗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七十七章 无愧于曹姓(三)第一九八章 真彩云之南(二)第五三四章 横扫如卷席(九)(为书友~咚~加更)第二九六章 晋国有新锐(五)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变色(二)第三八二章 进击的关索(二)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风(四)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壮士(三)第三八零章 处处是南中(四)第二八零章 关中大决战(五)第五二七章 横扫如卷席(二)第四零四章 此职甚安乐第四七九章 洛阳是雒阳(七)第六十八章 新鲜的血液(二)第四八五章 晋祚今终焉(二)第四九一章 关东之精华(二)第一三八章 复兴歼灭战(六)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一章 非最惨穿越第五二零章 长远的布局(一)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四四二章 并州之会战(三)第一九九章 真彩云之南(三)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龙术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风(三)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四六四章 无奈的晋臣(一)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进军第四六六章 大陆泽之战(一)第一二二章 复兴反击战(四)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阵(四)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八一章 关中大决战(六)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进(一)第三零四章 战后的余波(四)第九十四章 钟会的运气(一)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给的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五零六章 小卫求学记(五)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晋国(三)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战(一)第一七二章 盐场拍卖会(二)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壮士(三)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二一五章 群鸦的盛宴(十一)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三二五章 都是墙头草(一)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汇(二)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五一二章 碾压的快感(三)第二八二章 关中大决战(七)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被荒草章推了……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闻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