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

“先来说说这毌丘俭吧,此人乃是伪魏明帝曹睿一手提拔起来的。感情和立场上天然就是曹魏一党。在政绩上,此人先是跟随司马懿平定公孙渊,之后又独自领兵大破高句丽,把高句丽王追得四处逃窜。可以说不折不扣一员良将。而且此人在寿春的扬旗,并没有受到明显的逼迫,是自己主动扬旗的。但即便如此,这样的人起兵,也不敢彻底和司马家决裂。而是大肆赞美司马懿,痛骂司马师,要求司马师把权力交给司马昭。总算还好,这厮还有底线,最多也就是要求东吴支援,但没有彻底投降东吴去做东吴的官儿。”

“可是这诸葛诞呢?此人乃是‘正始名士’,也就是名气很大,但实际拿不出什么过人政绩、战功的家伙。昔年毌丘俭起兵讨伐司马家,此人不但不支持毌丘俭,反而积极出兵抄袭毌丘俭的后路。导致毌丘俭丧失了一切希望,兵败身亡。之后司马家因功封赏,让其镇守北扬州。可以说,此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忠于曹魏清除司马氏的坚定意志。他所在乎的,其实归根结底只是自己的权位。”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二月伪魏朝廷征召其还朝。他啰啰嗦嗦就是不起行,拖到五月初,眼看拖不下去就反了…….这样的人,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权位,归根结底就是想做独立的淮南王。哪里有勇气单纯为了心中的理想就去征讨司马氏啊。”

“所以,我不用看邸报也知道,这家伙一旦起兵,能做的肯定是投降东吴以求自保。而且他投降东吴也不彻底:东吴都封他做大司徒了。要是我的话就把寿春给交出来,然后自己跑到东吴去享福。剩下的事情让东吴自己去头疼。可这厮呢?还是赖在寿春不走。哼!等着吧,这厮死定了。哎,最多明年,又是一个夷灭三族啊。”

堂下的人静静的听完关仪的分析,心里面很不好受:大家都是热爱蜀汉的人。蜀汉的死敌曹魏吃瘪,这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事情。自然的对起兵的诸葛诞充满了好感——说起来,这位诸葛诞和蜀汉的丞相诸葛亮都是出自琅邪诸葛氏呢。大家就更有亲近感了。

可是这位关太守却很是鄙视的发表了一大通看低诸葛诞的言论,而且说得好有道理,大家竟然无言以对。

“太守所言,只能说明诸葛诞此人气节、能力不足。可是为何断言他会速败?须知,东吴的大将军孙綝已经亲自统兵支援寿春了啊。吴国的先头部队三万人已经进入寿春城了。”

“呵呵呵呵呵,令伯(李密)啊,正因为吴国的士兵进了寿春城,诸葛诞才会败得更快啊。”

“还请太守继续为我等解惑。”

“好吧。诸位都知道孙权临死之际,任命了四位顾命大臣是吧?”

“是的,这四位是诸葛恪、孙峻、滕胤、吕据。”

“嗯,这诸葛恪借着东兴大战的胜利以全国之力北伐,结果搞了个损兵折将。之后被吴帝孙亮与孙峻联合诛杀。吴国的诸葛氏被夷灭三族。然后孙峻成为吴国的执政……”

说到这里关仪也很是感慨:琅邪诸葛氏分别在魏蜀吴三国押宝。结果曹魏的诸葛诞和东吴的诸葛恪都被夷灭三族。在历史的本位面,蜀汉亡国之战中,诸葛亮的长子和长孙也先后阵亡。还好次孙那一脉留下来了。从未见过这么倒霉的家族——处处押宝还被人处处灭族。

“当初腾胤、吕据眼看着孙峻夷灭诸葛恪一家而不发一声,是因为什么?”

大堂内很安静,过了好一会,才有了一声叹息:“那是因为腾胤、吕据有私心。他们都想等着孙峻哪天死了他们可以上位做权臣。”

“改之说到点子上了。可惜,孙峻没有顺了这两个私心过重的家伙的心意。孙峻临死前,私相授受,把手里所有的权力和兵力都交给了孙綝。而孙綝反过头来就杀掉了腾胤和吕据。”

“而这孙綝算什么呢?对,他现在是东吴的大将军,还开府。是不折不扣的东吴权臣、执政。但两年前他是什么?偏将军!而且他的祖上只是孙静一脉而不是孙坚一脉。若是从孙坚孙静那一辈算起,他都快要出五福了。所以这位大将军和东吴皇室血脉疏远,本身起点又太低。他为了维持住自己的权位,只能靠军队和血腥的杀戮。”

“大家想想,这样基础不稳的人,怎么敢长期离开建业?所以我判定此人最多就是率军远远的看着寿春的事态发展:若是诸葛诞打退了司马昭,他就进入寿春摘桃子。若是诸葛诞稍微露出一点败象。他的主力肯定会飞快的退回建业。指望他率领东吴主力去和司马昭血拼,呵呵呵,那是绝不可能的。”

“接下来说说东吴已经入城的三万援军。其实诸位只要看看领兵的大将是哪些,就知道孙綝的想法了。”

“嗯。”张遵飞快的翻了翻邸报:“文钦、唐咨、全端、全怿。这四个人有啥奇怪的?”

马过接过了话头:“令行,文钦、唐咨都是伪魏的降将。全怿是全琮的三子、全端是全琮的从子(侄子)。”

“那又如何?”

关仪赞赏的看了马过一眼,转头对张遵道:“有空多看看书,多找改之、令伯、承祚他们学学。不要一天到晚都打打杀杀。”

“兄长莫要岔开话题,快点为我们解惑。”

“哎,好吧。我继续说。这文钦当年是伪魏的扬州刺史,毌丘俭起兵的时候,他是跟随一起起兵的。寿春二叛被镇压后,毌丘俭兵败身死,文钦就跑到了东吴。你还记得刚才我说过的吧?毌丘俭起兵的时候诸葛诞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这厮背后捅了毌丘俭一刀。啊!我明白了!”

“所以说,孙綝根本就不信任诸葛诞,他也知道诸葛诞不是真心归降。所以派了文钦去恶心诸葛诞。这寿春城里,现在定然是将帅不和不知乱成什么样呢。”

“至于唐咨,一样是伪魏降将,在东吴多年功劳苦劳一大把,可是官位就是提不上去,摆明还是不受信任的,这且不去说他。剩下的两位姓全的,呵呵呵,令行,我来问你,这全琮的老婆是哪个?”

“啊,这个我知道。是孙权的大女儿,孙大虎。鲁班公主。”

“呵呵呵,这个妇人可不简单啊。其母乃是东吴女杰步练师。第一任丈夫是周瑜的儿子周遁。第二任丈夫才是全琮。当年孙权的长子孙登死在孙权的前面。孙权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在次子孙和与四子孙霸之间游移不定。导致东吴朝堂群臣分裂。这孙大虎在里面煽风点火,搞了不少的事情。孙权死后,又和顾命大臣孙峻勾搭成奸,导致全家的权势大涨。但是,现在孙峻不是死了么?”

“哦,我明白了。孙綝没有和孙大虎继续勾搭成奸,所以对权势极大的全家看不顺眼,想要收拾全家。”

“非但如此,现在吴帝孙亮的皇后,可也是姓全啊。作为一个全国上下都不喜欢,唯有靠着军队支持才能守住现有地位的权臣。你们说孙綝看着这么庞大的全家是什么想法?所以说,这先期进入寿春城的三万东吴军队,都是孙綝不要了的。站在孙綝的立场上来看,寿春能守住就好。守不住,这三万军队丢了非但不会心疼,反而会窃喜吧。嗯,最好是全家的两个公子哥率众投降伪魏。这样就有了收拾全家的理由了。”

关仪一席话,说得堂下诸人人人扫兴,可是关仪这会儿打开了话匣子,一时半会停不下来:“这次寿春三叛,起事的带头人诸葛诞是个不成器的,东吴的援军又是靠不住。所以这次寿春起兵成功的唯一希望就是寄望于洛阳的指挥者司马昭是个蠢货。”

众人听到关仪这话,倒是满怀希冀。

“兄长,这司马昭以前都是在司马师的身后,没听说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啊。会不会…….”

这个司马昭可是比前面两个司马都要厉害的角色啊!司马懿也就是杀个曹爽,司马师也就是废个皇帝,这司马昭可是直接干了皇帝啊——好吧,这事现在还没发生。说不得。

“嗯,伪魏自明帝曹睿开始就实行强干弱枝的政策。自曹睿开始,几十年来伪魏每年都挑选各地镇守军中强壮有战功者进入洛阳加入中军。所以伪魏的二十万中军是最强的。昔年高平陵政变,曹爽在听到司马懿掌控了中军后,虽然手里还捏着皇帝,也完全提不起反抗的念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伪魏洛阳政府镇压寿春叛军的战斗力不用质疑。至于司马昭这个人嘛。呵呵呵,诸位,我没看邸报,不过若是我没有料错的话,这次司马昭出兵,是带上了曹髦那个伪帝和伪太后郭氏了吧?”

“然也。”

“那不就结了,这司马昭比他哥哥还厉害!所以说,这次寿春三叛,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

第二零五章 群鸦的盛宴(一)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二三九章 洛阳和建业(一)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四四二章 并州之会战(三)第三一零章 关中的复苏(四)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七十四章 壮哉卓筒井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二五零章 关彝的日常(二)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第八十二章 弹指三年间(五)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第一六七章 司马家的人(一)第五十六章 辉煌的一年(一)第一三五章 复兴歼灭战(三)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二二八章 入场的东吴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一五三章 战争与和平(九)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转进(三)第一一七章 反击的准备(三)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闻曹(一)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变(一)第三零一章 战后的余波(一)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进(二)第八十三章 风云初涌动(一)第一四九章 战争与和平(五)第二五零章 关彝的日常(二)第四五八章 老骥不伏枥(二)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四六七章 大陆泽之战(二)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报(三)第一四六章 战争与和平(二)第四三五章 会战之前奏(一)第四一五章 全国总动员(三)第四八二章 洛阳是雒阳(十)第二九五章 晋国有新锐(四)第六十章 请放马过来(一)第一九九章 真彩云之南(三)第二九三章 晋国有新锐(二)第一六二章 江东之英主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击(二)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第二五一章 关彝的日常(三)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一七零章 杀完给颗糖第三零五章 战后的余波(五)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一三五章 复兴歼灭战(三)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转进(二)第二六二章 异样的春耕(二)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一五二章 战争与和平(八)第四零五章 东方的来信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报(一)第一三七章 复兴歼灭战(五)第一五四章 战争与和平(十)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报(一)第四六四章 无奈的晋臣(一)第四六九章 大陆泽之战(四)第三零七章 关中的复苏(一)第九十七章 钟会的运气(三)第二十五章 请皇帝代言第二七二章 决战的序幕(五)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二一五章 群鸦的盛宴(十一)第七十七章 无愧于曹姓(三)第一二一章 复兴反击战(三)第四三六章 会战之前奏(二)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八九章 一碗红糖水第六十三章 原来是这样第五三七章 横扫如卷席(十二)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二零二章 我们的目标(一)第一二五章 复兴反击战(七)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四五七章 老骥不伏枥(一)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五二零章 长远的布局(一)第三二零章 诡异的建业(二)第一三六章 复兴歼灭战(四)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进行时(一)第二零六章 群鸦的盛宴(二)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变(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
第二零五章 群鸦的盛宴(一)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二三九章 洛阳和建业(一)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四四二章 并州之会战(三)第三一零章 关中的复苏(四)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壮士(六)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七十四章 壮哉卓筒井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二五零章 关彝的日常(二)第四一四章 全国总动员(二)第八十二章 弹指三年间(五)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四七五章 洛阳是雒阳(三)第一六七章 司马家的人(一)第五十六章 辉煌的一年(一)第一三五章 复兴歼灭战(三)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二二八章 入场的东吴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一五三章 战争与和平(九)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转进(三)第一一七章 反击的准备(三)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闻曹(一)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变(一)第三零一章 战后的余波(一)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进(二)第八十三章 风云初涌动(一)第一四九章 战争与和平(五)第二五零章 关彝的日常(二)第四五八章 老骥不伏枥(二)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四六七章 大陆泽之战(二)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报(三)第一四六章 战争与和平(二)第四三五章 会战之前奏(一)第四一五章 全国总动员(三)第四八二章 洛阳是雒阳(十)第二九五章 晋国有新锐(四)第六十章 请放马过来(一)第一九九章 真彩云之南(三)第二九三章 晋国有新锐(二)第一六二章 江东之英主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击(二)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第二五一章 关彝的日常(三)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一七零章 杀完给颗糖第三零五章 战后的余波(五)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一三五章 复兴歼灭战(三)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转进(二)第二六二章 异样的春耕(二)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转(四)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一五二章 战争与和平(八)第四零五章 东方的来信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报(一)第一三七章 复兴歼灭战(五)第一五四章 战争与和平(十)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报(一)第四六四章 无奈的晋臣(一)第四六九章 大陆泽之战(四)第三零七章 关中的复苏(一)第九十七章 钟会的运气(三)第二十五章 请皇帝代言第二七二章 决战的序幕(五)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二一五章 群鸦的盛宴(十一)第七十七章 无愧于曹姓(三)第一二一章 复兴反击战(三)第四三六章 会战之前奏(二)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八九章 一碗红糖水第六十三章 原来是这样第五三七章 横扫如卷席(十二)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二零二章 我们的目标(一)第一二五章 复兴反击战(七)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四五七章 老骥不伏枥(一)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五二零章 长远的布局(一)第三二零章 诡异的建业(二)第一三六章 复兴歼灭战(四)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进行时(一)第二零六章 群鸦的盛宴(二)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变(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九十六章 宁做傅佥死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