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暗潮汹涌

按照北周祖制,历代都是立嫡子嫡孙为太子,然而现今的皇后一直无所出,立嫡子为太子已是不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子们之间争夺皇位的竞争就愈加激烈,十几年来,前十个皇子之中除了腿脚不方便的九皇子以外,其他皇子都先后意外夭折。

十一皇子景安虽不是正宫嫡出,但也是由皇后亲自抚养长大,目前除了残疾的九皇子以外,众皇子之中就属他的年龄最合适。当陛下决定立他为太子的时候,丞相杜知秋就在旁边,他一听到陛下要立十一皇子为太子,一句话脱口而出:“端王生行好玩,顽劣难训,不宜为担国之大任。”

当陛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眉头微微一皱,他又问了朝中其他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这些大臣原本就对连任十年宰相的杜知秋感到不满,尤其是与杜知秋同届及第的彭太师,第一个站出来表示陛下的决策很正确,他的言辞很有底气:十一皇子是陛下的子嗣,必然继承了陛下的优良血统,将来也会是一代明君。

简单几句话立时就说得陛下面带笑意,其他几位大臣见到陛下默认的表情,哪里还敢跟陛下唱反调,也都纷纷表示陛下的决策无比正确。

这一下子,杜知秋被完全孤立,他在官场打滚多年,自然也是个察言观色的厉害人物。他早就察觉了陛下心里的意思,只是自己方才一时嘴快,如今话一说出,想要挽回已是无望。可十一皇子的名声他也是见识过得,汴京城里出了名的浪荡好玩,说话有枪糊掉不止,而且还举止轻浮,做事从来没规没距,最重要的是,这人向来与他不和,倘若当真让他做了太子,这今后的日子恐怕还有得熬

他又向陛下进言,请求陛下对立太子之事三思而后行。

奈何陛下心中主意已定,这杜知秋越是劝谏,他心里就越是打定主意要立十一皇子。直到杜知秋说到十一皇子行为举止不修边幅之时,陛下的脸色也不大好看了:“子不教,父之过。爱卿言下之意,是在指责朕没教好儿子吗?”

此话一出,杜知秋立刻就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在地上:“臣不敢臣只是为了北周朝的未来着想,端王爷固然继承了陛下爱民如子勤政好学的优点,但他素来行事没有规矩,成天流连于烟花之地。此事天下皆知,并非臣捏造,立太子之事关乎天下民生,还请陛下为了天下再行三思”

“所以朕给他娶了个好妻子,让他收了玩心,好好呆在宫中学习朝政。”

旁边的彭太师又趁机说上一句:“陛下如今正值壮年,距离太子继位之日遥遥无期,饶是端王爷年轻气盛不懂事,这么长的时间也足够端王爷学好的了。端王爷是陛下的亲生儿子,身上流着陛下的血,必然是天资聪颖,若是能努力学习,日后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另外几位大臣见缝插针,忙不迭地跟着附和,见到众人意见一致,杜知秋心中一慌,又要在说话,却被陛下出言打断。

“安儿是朕的亲生儿子,知子莫若父,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朕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爱卿心系天下本是好事,只是在这件事上,爱卿未免太过固执了。朕主意已定,爱卿不必多言,传召史官,就此拟定诏书吧。”

太子的事情就这么被定下来了,当杜知秋从宫里走出来的时候,他的眉头紧紧皱成了一团。撇开他和端王之前的恩怨不说,单单今天他说“端王不宜担国之大任”这句话,若是传了出去,必将令端王极其党羽对他心生恨意。只可惜如今木已成舟,倘若他日端王登上皇位,莫说他头顶这顶乌纱帽,就连他这颗人头只怕也有危险

思前想后,他愈发觉得立太子这件事情对自己不利,如今唯一之计就是先下手为强,一定要赶在端王登上皇位之前将他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

太子确立的事情公布天下,端王府立刻就变得门庭若市,那端王府的门槛几乎都快要被人踏平了,送礼拜见的人络绎不绝,连同刚刚与端王定下亲事的陵南侯府也人气高涨,人人都要趁这个时候快些抱紧未来天子的大腿,好为自己今后的仕途铺好路。

当然,也有少数岿然不动的主儿,而沈家就是其中一个。

沈书才这个时候还在按时上朝,每天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地努力干活儿,每日在翰林院埋首于各色书籍之中,似乎对外面的事情全然未知。

沈书华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为之一愣,她知道景安是个有野心的人,只是没想到,他的皇帝老爹会这么大方,这么快就赶着将太子之位送给了他。

这事儿多想一想,倒也不是想不通的。陛下子嗣单薄,如今不早点选好太子,日后等到后面皇子长大了,免不了又是一番争斗,万一斗得两败俱伤,他估计连剩下的几个儿子都会保不住。至于他一定会选择景安的理由,其实也不难猜,一个皇帝最怕的事情莫过于有人夺他皇位,即便是亲生儿子也难免心怀猜疑,可景安平日的言行很是轻浮,酒色贪欲都表现在脸上。换句话说,就是景安将自己的缺点都暴露在外面,让陛下都看得清清楚楚,借此让陛下觉得他是一个容易掌控的人,猜疑之心自然也会降低不少。

对于陛下来说,培养一个接替人,要远比提防一个接替人安全得多。

只不过,一想起景安平日里那副轻浮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书华这心里就难免对其生出几分惧意。一个城府如此之深的人,必是早已对皇位虎视眈眈的,如今如愿以偿,日后必当不择手段地巩固位置

幸而二哥平日里没参加什么党派,为人处世也还算低调,所以书华对他还算是放心的。父亲临死前说的话很对,沈家绝对不能卷入争储的争斗之中,否则必当惹祸上身

书华还在每日修补母亲留下来的那批书,隔三差五地还会将书籍全部搬出来晒一晒,有时候二哥也回来凑凑热闹,拿走一两本书回去看。

他也注意到了书本最后一页的红色小印章,他说这是母亲的私人印章,上面刻着的是母亲的小字。也就是说,这些书都是母亲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的,说不定,她还一本本地全都看完了

书华不得不暗自咂舌,这么多的书都能看完,想来母亲也是个极其爱书的人。只可惜死得早,要不然她还真像与其探讨一番,问一问她是怎么弄来这些书的.

端王被立为太子,随后就搬进了皇宫里,正式入住东宫。两个月后,就传出了太子婚事将至的消息。

一些有心人士早就等着这个时候来巴结,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大张旗鼓地准备贺喜礼物。

红白相忌,按道理说,身带重孝的沈家是不能参加喜宴的。可奇怪的是,沈家偏偏就收到了太子殿下亲笔书写的请柬,而且请柬上面还清楚写明了沈书才与沈书华二人的名字。

书华有些不解,问二哥这事儿该怎么办。

二哥稍作思忖:“让人备些厚礼送过去,至于参加宴席之事,就说沈家一身白镐,实在不宜冲撞了殿下的大喜事。若是再不行,就说你病了,我要留在家里照顾你,等到你病好了,改日再亲自进宫赔罪。”

他这么说了,管事们也的确是这么照办的,在这个人人都挤破头想要巴结太子殿下的时候,沈家却是避之如蛇。就连杜知秋知道这件事之后,也不免对沈家那两兄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直到太子正式与王平熙正式大婚的那天,汴京城内张灯结彩,受到邀请的官宦贵族相继涌入汴京城,个个都提着漂亮的大礼盒,容光焕发地进了皇宫。沈书华却在这个时候躺在床上,病怏怏地裹着被子,双眼朦胧地望着床顶。

请注意,她这副样子可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受了风寒,病了

至于受寒的原因,也是有些狗血——她昨天下午自己跑到冰窖里头呆了好几个时辰,生生将自己的体温降了好几度,等到出来时候又吹了好一会子的夜风,这样不着凉都怪了

景安的为人她很清楚,景安在沈家安插眼线的事情她也很清楚,所以她同样很清楚,光凭二哥几句话,根本就瞒不了景安。既然要做戏,干脆就来做全套,即便被景安知道她是故意的,也只当是她自己心中嫉恨王平熙而不愿去参加婚宴,不至于牵连到沈家与二哥。

此时,二哥就坐在旁边,瞅着她小脸通红的样子,心中怜惜:“随便折腾一下就好了,何苦弄得这般严重?倘若真病坏了怎生了得”

书华猛地一吸鼻子,带着浓重的鼻音说道:“没事儿的,我的身子我自己有数,不至于玩过头的。”

二哥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息。

当天晚上,太子大婚,普天同庆,汴京城整晚都没有熄灯,家家户户都挂着鲜红的大灯笼,其景堪比过大年。更难得的是,皇宫居然还特别放了烟火,灿烂辉煌的烟火在夜空之中绚丽绽放,将整座汴京城都照得亮如白昼。

书华披着斗篷,扶着青巧站在院子里透,抬头看向夜空。那些美丽的烟火,带着那一段隐藏在心底的心动时光,一起消失在了深不见底的夜色之中……。

第十一章 无关情爱第二十七章 祸水东引第一百零二章 挑衅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里逃生第三十六章 这个问题很严重第一百二十一章 闭门谢客(三更)第七十二章 井水不犯河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第一百零五章 再丧第九章 谁也别说谁第二十章 擅做主张第九十六章 新仇加旧恨第三十四章 徐大娘与鸡蛋羹第三十三章 倒是个粗中有细的人第三章 权利是把双刃刀第十八章 对质第二十章 是福不是祸第八十三章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第六十四章 善变与念旧第四十九章 被软禁了第六十三章 小惩大诫第四十九章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第六十六章 捉奸第八十二章 你到底是谁第二十七章 祸水东引第四十三章 猪八戒照镜子第三十四章 顺道……真的只是顺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人家最短第二章 沈老三是个受气包第九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二章 来者不善第四十九章 被软禁了第二十八章 秋后算账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咬一口第八十四章 二哥的来信第三十八章 情敌上门第一百零五章 狭路相逢第二十六章 清理门户第七十二章 妯娌之间第一百零二章 挑衅第二十一章 家里出大事了!第三十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起来了第四十七章 冲动是魔鬼第七十五章 请借在下十两银子第三十五章 幕后的黑手第一百零五章 再丧第三十九章 避嫌第四十一章 男未婚女未嫁第三十三章 倒是个粗中有细的人第一百零六章 各怀鬼胎第四十八章 你这是在威胁我?!第十三章 不配(大修过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第十二章 相亲第七十章 后顾之忧第四十四章 反击第三十八章 好大的小姐脾气第九十六章 走得越快越好第八章 太后的恩典第九十三章 活该遭雷劈第三十章 动心第二十七章 祸水东引第五十五章 回京第八十六章 与幸福无关的决定第四十五章 情敌相见,分外眼红第七十一章 苏州老家第五十五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四十章 危险的第六十八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一百一十四章 讨回公道第二十章 出门记得看黄历第四十九章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第八章 仗势欺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三更)第十五章 不可谓不防第九十五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五十八掌 成亲(中)第三十二章 突遇惊险(上)第八十三章 听天由命第十二章 一句谎话引发的血案(下)第二十九章 谁说三小姐好糊弄?!第六十九章 平安是福第四章 白骨精大战铁扇公主第三十八章 仇恨第三十六章 这个问题很严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三更)第十三章 亲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第六章 内贼第五十八章 时光啊,就是疯长的狗尾巴草第八十二章 纸包不住火第九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一百零五章 狭路相逢第七十一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三十三章 突遇惊险(下)第二十三章 死者为大第十九章 冤家路窄
第十一章 无关情爱第二十七章 祸水东引第一百零二章 挑衅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里逃生第三十六章 这个问题很严重第一百二十一章 闭门谢客(三更)第七十二章 井水不犯河水第一百一十一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第一百零五章 再丧第九章 谁也别说谁第二十章 擅做主张第九十六章 新仇加旧恨第三十四章 徐大娘与鸡蛋羹第三十三章 倒是个粗中有细的人第三章 权利是把双刃刀第十八章 对质第二十章 是福不是祸第八十三章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第六十四章 善变与念旧第四十九章 被软禁了第六十三章 小惩大诫第四十九章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第六十六章 捉奸第八十二章 你到底是谁第二十七章 祸水东引第四十三章 猪八戒照镜子第三十四章 顺道……真的只是顺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人家最短第二章 沈老三是个受气包第九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二章 来者不善第四十九章 被软禁了第二十八章 秋后算账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咬一口第八十四章 二哥的来信第三十八章 情敌上门第一百零五章 狭路相逢第二十六章 清理门户第七十二章 妯娌之间第一百零二章 挑衅第二十一章 家里出大事了!第三十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一十三章 打起来了第四十七章 冲动是魔鬼第七十五章 请借在下十两银子第三十五章 幕后的黑手第一百零五章 再丧第三十九章 避嫌第四十一章 男未婚女未嫁第三十三章 倒是个粗中有细的人第一百零六章 各怀鬼胎第四十八章 你这是在威胁我?!第十三章 不配(大修过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第十二章 相亲第七十章 后顾之忧第四十四章 反击第三十八章 好大的小姐脾气第九十六章 走得越快越好第八章 太后的恩典第九十三章 活该遭雷劈第三十章 动心第二十七章 祸水东引第五十五章 回京第八十六章 与幸福无关的决定第四十五章 情敌相见,分外眼红第七十一章 苏州老家第五十五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四十章 危险的第六十八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一百一十四章 讨回公道第二十章 出门记得看黄历第四十九章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第八章 仗势欺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三更)第十五章 不可谓不防第九十五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五十八掌 成亲(中)第三十二章 突遇惊险(上)第八十三章 听天由命第十二章 一句谎话引发的血案(下)第二十九章 谁说三小姐好糊弄?!第六十九章 平安是福第四章 白骨精大战铁扇公主第三十八章 仇恨第三十六章 这个问题很严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三更)第十三章 亲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第六章 内贼第五十八章 时光啊,就是疯长的狗尾巴草第八十二章 纸包不住火第九十五章 赶鸭子上架第一百零五章 狭路相逢第七十一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三十三章 突遇惊险(下)第二十三章 死者为大第十九章 冤家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