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临别嘱托

季青辰进宫前,还召了黄七郎的心腹管事问了不少事。

王世强在西南和西夏商议结盟伐金的事,又在长江上安排马政,急需用人。

明州城楼家、王家、左家甚至各大海商纲首家的族人、管事都被叫去了不少。

他们也巴不得找个实缺小吏职干活、赚钱出差事。

“王贤弟的意思,大半只是为了朝廷之事。但,愿意离家去西南跟着他办事的这些人,平常在族里不得意的倒是十有七八。一旦有了体面难免就要在族里张扬起来,有几个楼家子弟卖地卖屋,要迁了家人去西南,就有人和楼大小姐写信埋怨了。”

黄七郎的管事,传的是东主的话。

“还有几个楼氏族人要卖一部分祖田开工坊接军械司的生意,族里就吵起来了。”

季青辰一面回想起这些,一面仔细把太仓的事禀告给了官家。

为了表示她绝没有不忠之心,她是宁可说多,不要说少……

官家的脸色太难看,看不出是病容还是阴鸷之色。

……

“唐坊果然有上古遗风。”

沉默半晌后,官家终于开了口。

她总算是舒了一口气,谢皇后也脸色和缓。

她知道谢皇后是为她说了话的,但她也不是文盲。

她和二郎一起,收购走私的宋书收购了近万册。

史书里都写着,秦汉时乡里就可以推荐有德望的人去郡州做官,这在本朝也是一条和科举并行的入仕途径,就像王世强通过的大选试。

区别只在于王世强是要进中央做升朝官,对学问的要求很高。

章老大却只是在县政府里做个收税的土打手。

这样的小吏职完全就不会在官家的眼里。

她的视线暗暗扫过了贾贵妃的裙角。不是这位娘娘吹的风,又会是有谁?

“皇后和贵妃都退下吧。”

官家还没有病得完全不能动弹,他被女官们扶着倚在了雕龙纹的云榻上,然而她在一边看着,仍是担心他一个不好,马上就要出事。

官家的身上虽然披着秋裳,但裳下只有一个身架子。看着已经是极单薄了。

“这些都是王宣抚使呈上来的奏表。”

一位内阁子女官把奏章在她面前展开。不过也就是工坊里的各种机械、产品,还有从扶桑用粮食换来的矿石、砂金。

官家细细问了明州工坊里分担了官坊军械制造的事。

“听说扶桑仍然是东西分治?”

“是,西日本的平氏已经和虾夷人结盟。他们的粮食和兵器都有赖于东海上贸易……”

她低头回禀着海上的船务,身后传来朝靴的隐约脚步声响。

有大档引了外官到了殿外阶下。

“官家,臣四川宣抚使王世强,奉召回京。”

王世强沉沉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她也没有吃惊。

她在太仓滞留了这许多日子,官家病势渐重。

除了安排了政事堂里的甘老大人与韩宰相、谢老大人、陆老大人同时为铺政之臣。六部尚书天官每晚都有人在宫中值守。

这是防备皇帝大行西去。

王世强这样的地方边守之臣也被召回来了。

“郡夫人……”

官家唤着的声音很是微弱。

虽然知道他不至于眼前就驾崩,季青辰的心仍是吊在了嗓子眼,她虽然是外命妇,此时也不禁走近了一步。忍着些许的鼻酸看向了榻上的官家赵扩。

“官家……”

这个年轻的皇帝,虽然是逼宫登基,大宋却也确实是在他在位期间逐步蚕食夺回了被金国占据的山东二十七州。

女官们扶着赵扩。

他的脸庞黄瘦。早已不复当年第一次在延和殿召见她时的年轻英俊。

那时他正在去赴垂拱殿的中秋宴,赤龙玉冠。意气飞扬。

此时,他的眼眸灰暗,隐约透出几丝微弱的光。

“郡夫人……楼卿年纪尚轻,又久为朕宠用,朕大行之后他难免有些挫折消沉。郡夫人还需时时劝慰于他,让楼卿不可忘记楚州围城时的君臣恩义……”

他说着便有些气喘,季青辰不敢有泪,只能连忙接道:

“是,拙夫不敢忘记官家厚恩。他也不会忘记对大宋的忠心。”

赵扩笑了起来,似乎有了些力气,又转向了侧殿上跟着女官识字的大皇子、二皇子。

他隐约地笑着,道:

“朕记得第一次召见郡夫人时,问的也是东海上的事务。朕原本也是想请夫人进宫,屈就内阁子女官,可惜……”

季青辰听着他声音断断续续,想起当年他第一次她这个夷女陛见时,唤了楼云又召了谢夫人陪驾。

赵扩其实是一个很体贴很细心的皇帝。

“官家……”

她咬着唇,泛红了眼。

赵扩微微笑着看她,似乎也在回忆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

回忆他站在殿外的悬空廊上看到她身影的惊艳。

秋月空灵,那时她虽然未嫁,却也早就是楼云的意中人。

他做了个手式,就有随身的女官取了一柄团扇子。

她连忙双手接过,仔细一看,绢画扇子半旧,上面的宫院画却是百鸟朝凤图。

“夫人,皇后信重夫人,大皇子继位后,皇后若是与贾妃有些不睦,受了委屈,就请夫人时常进宫,和她说说话吧……”

“是,官家。”

季青辰回京城也听说了立大皇子赵平为太子的事。

虽然官家和谢皇后都更想立二皇子,但官家的身体已经撑不到那一天了。

长幼有序,这样安排最稳妥。

以后就是皇后和贾贵妃两宫皇太后并立的天下了。

“西夏的事,让王卿来给朕说一说,快召他进来……”

季青辰退出延和殿时,正看到王世强随着大档进殿。

他肃着脸,和她没有表情的视线一触而过。

甘老大人做了二皇子晋王的师傅,陈文昌做了晋王府的讲学,晋王妃又订了陆老大人的孙女。

这是官家为了保住二皇子所作的安排。

如此一来,楼云和王世强这样支持二皇子的年轻臣下不至于被马上清算。

但也不可能像赵扩在位时这样风光了。

她走出和宁门,远远看到了楼云等待着的闲逸身影,她忽地鼻子一酸。

“怎么了……”

楼云带着她坐船回去,轻轻拥着她。

她摇了摇头,楼云便抬了袖,把她刚才在宫中忍着不便落下的泪水悄悄拭去。

她埋头在他的怀中,却想起了王世强刚才的眼神。

两个皇子都只有两岁不到,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太子能平安长大,还是晋王能平安长大。

(昨天晚上8点那一章《当年旧事》发错了,中间漏发了一章。因为我发现时已经有亲订阅了所以不能撤销重发。我把中间漏的那一章加在了《当年旧事》里面,贴在原章节之前了。请亲们注意查看。不好意思了。以上字数不收费)(未完待续)

205 姐夫责任(上)123 赵氏德媛154 儿女情长198 不可偏心172 精诚所至323 皇后赠妾340 一场夫妻066 家宅家事168 文昌归来168 文昌归来171 备贴求亲061 国使来信120 事出有因358 宠臣求亲272 旧爱相逢(上)246 海路军功222 宴无好宴320 请君勿娶218 值与不值208 狗头猪脑332 措不及防062 三女一夫357 奉旨入宫174 正统之争195 往复迟疑213 宫中生变169 说穿旧情247 娘子交代057 女子深情361 两家议亲 (上)170 偏爱如此197 缘是重来075 适可而止062 三女一夫341 寂寞难耐213 宫中生变135 勾栏瓦舍298 小小暗恋104 平安文昌227 四路伐金115 细水长流121 皇后太后213 宫中生变209 同病相怜304 旧仆相求095 宋法蕃法134 改嫁为妾339 二婚男女201 佛寺相见065 公子文昌057 女子深情120 事出有因371 心归平静(上)267 不再娶妻197 缘是重来333 夫妻翻脸077 阴差阳错(上)094 出嫁招婿343 坐享其成161 聘礼之争229 回转楚州098 嫁妆箱子270 私奔旧事075 适可而止254 狗传情书068 睁眼世界301 各自相配081 啼笑姻缘(中)092 县主婚事261 进宫挨训342 金宫之变139 哭诉一场207 步步为谋341 寂寞难耐070 男女追逐094 出嫁招婿088 寺奴寮主260 再嫁之情140 文昌其人087 寺中变乱122 家常琐事072 潜行入山265 七夕情爱366 爱恨之间100 一屋同檐343 坐享其成067 国使登岸117 两姓之婚119 县主退亲057 女子深情093 三年不出076 烟药弥漫281 逃亡路上193 同病相怜309 当年旧事084 溯流而上(下)203 寻梅吃醋075 适可而止184 宫中奏对
205 姐夫责任(上)123 赵氏德媛154 儿女情长198 不可偏心172 精诚所至323 皇后赠妾340 一场夫妻066 家宅家事168 文昌归来168 文昌归来171 备贴求亲061 国使来信120 事出有因358 宠臣求亲272 旧爱相逢(上)246 海路军功222 宴无好宴320 请君勿娶218 值与不值208 狗头猪脑332 措不及防062 三女一夫357 奉旨入宫174 正统之争195 往复迟疑213 宫中生变169 说穿旧情247 娘子交代057 女子深情361 两家议亲 (上)170 偏爱如此197 缘是重来075 适可而止062 三女一夫341 寂寞难耐213 宫中生变135 勾栏瓦舍298 小小暗恋104 平安文昌227 四路伐金115 细水长流121 皇后太后213 宫中生变209 同病相怜304 旧仆相求095 宋法蕃法134 改嫁为妾339 二婚男女201 佛寺相见065 公子文昌057 女子深情120 事出有因371 心归平静(上)267 不再娶妻197 缘是重来333 夫妻翻脸077 阴差阳错(上)094 出嫁招婿343 坐享其成161 聘礼之争229 回转楚州098 嫁妆箱子270 私奔旧事075 适可而止254 狗传情书068 睁眼世界301 各自相配081 啼笑姻缘(中)092 县主婚事261 进宫挨训342 金宫之变139 哭诉一场207 步步为谋341 寂寞难耐070 男女追逐094 出嫁招婿088 寺奴寮主260 再嫁之情140 文昌其人087 寺中变乱122 家常琐事072 潜行入山265 七夕情爱366 爱恨之间100 一屋同檐343 坐享其成067 国使登岸117 两姓之婚119 县主退亲057 女子深情093 三年不出076 烟药弥漫281 逃亡路上193 同病相怜309 当年旧事084 溯流而上(下)203 寻梅吃醋075 适可而止184 宫中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