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细水长流

陈兴想参股的态度,季青辰并不意外,但楼云留下的那位张孔目才让她头痛。

“陈世兄,京城中的情势你想必也是清楚。楼大人一力举荐,官家已经下旨让台州谢家的叔老爷夺情起复。如今谢老大人在政事堂中,已经是五位参知政事之一,和韩参政平起平坐。可惜韩参政在官家面前也更被看重了三分,你道为的什么?”

这些话,都是代表着楼云的张孔目私下和陈洪说的。

唐坊十条船和陈家五条船一起驶回大宋,随行的还有回舫的几十条宋船。

四年前官家登基时,台州谢家的叔祖老大人本来是托了老妻病逝,年老体弱而告老的。

如今他一朝起复重为参知政事,仅是这几十条船上的海商们就把谣言传得满天飞。

不知临安城里又是如何云翻波诡。

季洪一直跟在船上,所以他把这些打听来的私话传给瓦娘子。瓦娘子又传到她耳朵里。说话时还添由加醋,连那位张孔目三个字就一顿的习惯都学了过来。

他先向陈洪暗示了楼云如今朝中有人了。

而且官家留着楼云在京城,必定也是因为江北边境上的宋军先败了一阵的原因。官家后悔以前没有听信他所说“缺少训练,兵源不佳”的建言。

楼大人当然是前途大好,陈家的靠山千万不能丢了。

然后这位张孔目继续道:

“官家本就看重韩参政,如今更是看重韩参政主政时修复的这段运兵河道。觉得他并不是虚言空谈之辈。陈纲首被楼大人倚为手足,大人为陈家不惜远来东海,促成这门亲事。陈纲首也需为大人考量一二。更何况……”

更何况,借着婚事在内河工程上参股。对他陈家只有好处,半点坏处都没有!

陈洪不用这位张孔目的支持,就早已经蹿上跳下。对这门婚事更是热情了十二分。

陈洪天天带着陈文昌过船来拉拢关系,这位陈家家主还和唐坊商量着,要把这段河段的股本归属在两家的婚书上写清楚。

看看到底是算她名下的私产,还是算唐坊的公产。

陈洪当然是恨不得把整条河段,全算进她的嫁妆里去。

或者让陈家参上一份。

而张孔目回去也好向楼云交代:

福建海商借着这门婚事。终于可以伸手到这项韩参政府主持的工程里了。

“你放心。”

陈文昌并不隐瞒。“等上了岸自然可以设法周旋。”

他看向了船外三四里海面上的舟山群岛,巨浪之间就能看到普陀寺高耸的天封塔。

“我虽然不知道楼大人心里到底如何打算。但也不是不能商量。叔叔已经向临安城传递消息,向楼大人禀告我回航的事情。”

唐坊的十条船已经进入明州港海面十里。

佛塔在此时。有着航标的作用。

海面来往的各国船只,都是以此为标志来确定方向。由此,路过的海船能暂时在舟山岛普陀港寄舶,补充食水。

而要进入大宋进行贸易的船只。会绕过舟山岛,沿着定海县入海口驶入。

沿着甬江河道二十五里。驶向三江口。

三江口,也是明州城所在之地。

“要在明州城停留几日吧。”

眼看着快要到岸,她也松了口气,暂时不提那政斗中的楼大人。含笑说着,“我听

说胡纲首的夫人正是这几日的生辰,胡纲首已经准备要把你们都请过去吃寿席了?”

陈文昌一听。就知道她也是要去的,也笑道:

“明州城南有一片湖水唤做月湖。风景极好。”

“原来你们家在月湖边置了一座不小的园林?”

她含笑反问,陈文昌眼中的欣喜,却不仅仅她闻音知意。

他看着季青辰,只觉得她容貌娇美,言语谨慎,神情极是柔和。

平常交谈时,她对泉州、明州甚至临安城的了解颇让他意外欣喜。

“都是几十年的老园子了。我以往游学时,住过两次——我叔叔往年倒是时常来往。”他笑着解释,“所以他对那段内河工程是早有耳闻的。”

“……陈纲首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她轻声说着,倒也不是为了讨好陈文昌而拍陈洪的马屁。

比起疑惑楼云说话到底算不算数,她更在意的,却是陈文昌的心思。

她看不出,他是把那段内河工程当成一笔纯粹的风险生意,还是她和王世强旧情未断。

“扶桑国里,真正有钱来买宋货的,确实是东日本的领主们。

关东平原这几百年来开出的粮食土地,远远超过了九州、四国这些大岛上的物资出产。

如果东、西日本两位国主分立,钱货流通不畅,那陈家返回东海,大卖八珍斋正品的生意就绝不容易做。

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陈洪显然想再为陈家找一项生意,来弥补眼前的损失。

“虽说是这样。但我们家分了一份,江浙的谢家、胡家,刘家哪里能不分上一份?有张孔目在,只怕他还会替福建八大纲首都要上一份。”

陈文昌仍然摇头,居然也分外清醒。

韩参政如今的大功里,那条运兵内河工程是重要一项,日后再有开河运兵也以他为主。

楼云,必定是想让福建海商在其中占得越多越好,

“我也和王纲首有些交往。知道他是个威重之人。所以连江浙几位纲首都不敢和王纲首提现在参股的事,这才找上了你。他们和我叔叔突然间称兄道弟,打得火热,能有什么好事?就是想借着这门婚事,让我叔叔出头来欺负我们罢了。”

不仅他说的“我们”两字。她微微有些欢喜。

听得他直接提起王世强,并没有疑心她的意思,又在钱财上如此分得清,她在心中不能不说是安慰至极。

在鼓楼上,她请楼云保媒的决定,并没有错。

问题是,她支持的内河工程。现在是这位国使大人升官大道上的堵路石。

然而还没等她寻思着办法和楼云妥协。各退一步来个双赢,陈文昌的下一句话,就让她的心悬了起来。

“王纲首。在船上找过我说话。”

“……他说了什么?”

她实在觉得,不可能不开口问上一句。

尽管她知道,以王世强的性情再是要挑拨陈文昌,也不至于太露骨。

“没说别的。就是说了他平常喜欢吃的茶叶,还有他帮唐坊从大宋移过来的茶树。”

她寻思着怎么应答。反倒是陈文昌想了想就问道:

“要不,我们成亲后,买下隔壁的院子,也在屋子旁边种几株茶花?泉州城里种茶花的很多——”

他停了停。又看看她的脸色,“要不,再种几棵荔枝树?”

“好……”

虽然亲事还没有订下来。成亲也要一两年,但她在此时竟然也觉得:

除了这个好字。什么话都不应该说。

陈文昌也是极聪明的人。

她当然记得,泉州城的府衙大街上,墙内墙外盛开的茶花。

姹紫嫣红,在夕阳朝霞中美得让她至今未忘记。

陈文昌含笑看着低头的季青辰。

他也猜测过,大宋的事情都是王世强告诉她的。

但她如此了如指掌,只可能是她多年来时时细心打听留意的结果。

甚至她说话的口音,都和外夷归来的唐坊坊民们截然不同。

比如她的亲弟弟辰虎。

要不是长得有些神似,有时候他甚至看不出她和季辰虎居然仅是相差一岁的姐弟。

仅是她一个人,要自称是明州城本地海商家的女眷,只怕没人会怀疑她是外夷归来。

要不是有她,仅凭季辰虎,他是不相信唐坊能在几年内取得官府的许可,迁进三万坊民的。

但她却未必做不到……

他不由自主便更用了些心,温声说着她应该最关心的事情。

“楼大人在临安城,还没有回泉州。我已经和在兵部衙门里供职的同窗约好,要去临

安城会他一会。我也会去拜见楼大人的。”

明州城到临安城,水路来回都只要三天。

既然是她二弟有事,他当然要尽力。

“楼大人还在临安城?”

她倒是没料到楼云还在京城,只是她也想起了黄七郎。

他帮他去江北边军里打听二郎的消息,总也应该传回明州城了。

等去了黄府见了黄七郎的夫人王氏,她也能知道楼云如今和韩参政府到底斗得如何了。

如此才好确定,她是要让三郎去拜见楼云,商量内河工程上的事情。还是她非要亲自去一趟才能让这位楼大人满意。

“你去临安城?”

她想了想,转眸看着陈文昌,拿不准他对女眷出行是什么态度,“如果我也同行,是不是不方便?”

陈文昌不由一笑,眼中带了和她愿意同行的欣然,道:

“你如果去,我叔叔必定也要去了。有他在便没有什么不方便。”

于是,她就明白,他对女眷同行的态度是,有长辈出去撑着,其他的大家随意就好。

对她而言,这样的态度不算坏,但还远远不够。

只不过,他值得她用心相处,她希望能找到时机委婉说出她的需要。

——她还有三万坊民要一一安排。

……

海船沿着甬江驶上十几里,泊到了明州城外东渡门。

季青辰提裙下船,一脚踏到了明州市舶司港口板桥时,楼云也正坐在马上。他与谢老大人一起驱马,离开临安宫城。

他们低语交谈着,沿着宫门外的御道边,向北而行。

一路过中瓦子和药香集,上了三洞桥,过了天保坊、顺兴坊,拐个弯进了丰禾坊。

“下官告辞。”

他下马拱手,含笑向谢叔老爷谢深甫施礼。

“由之,你自去吧。”

谢老大人唤着楼云的表字,在马上弯腰握着他的手,叮嘱着,

“只是那退亲之事,切不可再起起了。你只管听官家的吩咐,做你的权大理寺卿,把这桩铜镜案好好结了才是。”(未完待续)

290 表现机会182 疑心吃醋124 顺之则昌363 大喜之日195 往复迟疑108 高丽宫变169 说穿旧情277 夫妻相争116 京城租妾327 并骑而逃340 一场夫妻081 啼笑姻缘(中)188 女色陷阱212 洛神宠姬264 肖氏当妻293 休妻另娶(下)318 逐妾出府(下)288 夷寨初恋124 顺之则昌183 心内宫内356 薄情寡义(上)347 恩同再造062 三女一夫307 巡回演讲167 情之所至116 京城租妾280 暖床使女(下)110 物是人非202 佛前挂灯237 意外婚姻166 早知私情298 小小暗恋306 夫妻同命105 理当如此153 皇后妹夫122 家常琐事267 不再娶妻092 县主婚事356 薄情寡义(下)158 楼云教女141 不期而遇347 恩同再造215 儿时旧事136 挖人墙角078 阴差阳错(中)221 整治毛病307 巡回演讲220 笑语生疑133 拆台补台251 二次退亲315 打击报复(上)190 将计就计097 恍然而悟063 林海山鬼249 同行回京137 名门重起132 宫中龙胎301 各自相配362 两家议亲(下)337 请旨寻妻356 薄情寡义(上)136 挖人墙角246 海路军功089 汉诗汉情295 怆惶梦醒167 情之所至189 偏爱之心213 宫中生变225 相安无事058 由此而德207 步步为谋176 孤单一人349 碉寨同行133 拆台补台263 情敌对峙071 火中化灰080 啼笑姻缘(上)302 意料之外215 儿时旧事355 儿时愿望158 楼云教女正文之外,楼鸾佩还用色笔写了她的心得与批注。117 两姓之婚112 晨光重现284 私奔真情087 寺中变乱319 三嫁姻缘143 长者深意191 眼障心障363 大喜之日371 心归平静(上)314 开城出降284 私奔真情058 由此而德306 夫妻同命204 路遇奸-夫341 寂寞难耐244 情深情浅167 情之所至152 亲事翻盘
290 表现机会182 疑心吃醋124 顺之则昌363 大喜之日195 往复迟疑108 高丽宫变169 说穿旧情277 夫妻相争116 京城租妾327 并骑而逃340 一场夫妻081 啼笑姻缘(中)188 女色陷阱212 洛神宠姬264 肖氏当妻293 休妻另娶(下)318 逐妾出府(下)288 夷寨初恋124 顺之则昌183 心内宫内356 薄情寡义(上)347 恩同再造062 三女一夫307 巡回演讲167 情之所至116 京城租妾280 暖床使女(下)110 物是人非202 佛前挂灯237 意外婚姻166 早知私情298 小小暗恋306 夫妻同命105 理当如此153 皇后妹夫122 家常琐事267 不再娶妻092 县主婚事356 薄情寡义(下)158 楼云教女141 不期而遇347 恩同再造215 儿时旧事136 挖人墙角078 阴差阳错(中)221 整治毛病307 巡回演讲220 笑语生疑133 拆台补台251 二次退亲315 打击报复(上)190 将计就计097 恍然而悟063 林海山鬼249 同行回京137 名门重起132 宫中龙胎301 各自相配362 两家议亲(下)337 请旨寻妻356 薄情寡义(上)136 挖人墙角246 海路军功089 汉诗汉情295 怆惶梦醒167 情之所至189 偏爱之心213 宫中生变225 相安无事058 由此而德207 步步为谋176 孤单一人349 碉寨同行133 拆台补台263 情敌对峙071 火中化灰080 啼笑姻缘(上)302 意料之外215 儿时旧事355 儿时愿望158 楼云教女正文之外,楼鸾佩还用色笔写了她的心得与批注。117 两姓之婚112 晨光重现284 私奔真情087 寺中变乱319 三嫁姻缘143 长者深意191 眼障心障363 大喜之日371 心归平静(上)314 开城出降284 私奔真情058 由此而德306 夫妻同命204 路遇奸-夫341 寂寞难耐244 情深情浅167 情之所至152 亲事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