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京城租妾

“……老大人的话,云记住了。”

楼云拱手而笑。

新任参知政事谢深甫如今年上七十,银发如雪。

他坐在马上,双目精光内蓄,看起来再活十年也不是问题。而他含笑下马,昂首回府的样子,半点也不像他五年前告老隐居时,向官家上奏的“病体支离”。

谢府门子们恭迎老大人回府,楼云重新上马,暗自沉思着他刚才说的话,摇了摇头。

谢老大人和官家一样,也是以为他退亲是为了避嫌。

他暂领了大理寺丞的职务,在马背上想着大理寺的案子,还有顺昌县主两位涉案的兄弟。

自有楼叶替他牵马,楼春几名家将相随,从谢府所在的丰禾坊缓蹄而过。

楼叶在鸭筑山驻马寺里大意被擒,所以没有被他直接踢到泉州水师里去历练。而是把他留在身边当了大半年的长随兼骑仆、门子之类。

反正就是专门让他应付并不擅长的迎来送往。

只不过,身在京城,楼云当然不能完全指望楼叶来替他得罪人,所以楼春那讨喜的娃娃脸也一并留了下来。

此时,楼春远远望着前面的酒楼幌子,在马上斜了身。

他悄悄在楼云耳边说着话,小心掩盖着喜色,道:

“大人,小人已经去打听了。昨天周大人请大人饮酒的熙春楼里,那位说书的小娘子她姓史,小名叫惠英。”

“……”

楼云回过神,无语地回望着他,“你没事打听这个干什么?你看上了?看上了也忍着。我现在没办法帮你去提亲。”

“……”

家将们忍笑的声音响起。楼春觉得很委屈。

楼云回到京城,就被官家授了权大理寺丞的官职。

因为原来的大理寺丞刘大老人气喘发作,没办法审理宗亲赵郡王的铜镜案。

为了不得罪太后和宗室,这个职位人人避之不及,就连楼云也犯了难。

他被授了官做铜镜案主审。顺昌县主家的两个兄弟却因为此案被押在大理寺监牢里。

按大宋律,他是应该要回避的。

所以他就试探着向宗正司赵宗正,提起了解除他和顺昌县主婚事的意思。

楼春知道,大人暗中也向顺昌县主的父亲开国男赵爵爷递了消息,答应一力保全他的两个儿子。

还答应,等他回泉州府。就在府学里挑选品貌双全的富家举子,为顺昌县主安排婚配。

楼府送过去的彩礼也不用还了,就当是县主将来的嫁妆。

赵爵爷那边,简直是喜从天降。

儿子有救女儿也不愁嫁,就算舍不得楼云这个金龟婿。也忙不及地答应了。

反正楼府退亲的理由也是光明正大,叫女儿没脸的不会是退亲的楼府,而是那两个至今还在牢里没出来的哥哥。

没料到,今天一进宫,楼春和家将们在天启门外等着楼云时候,就听到宫里传出了消息。

官家在垂拱殿中召见楼云时,就切切劝慰,让他完全不用退亲来避嫌疑。

——官家错了。

楼春摇着头。他不是官家,所以他清楚楼云这退亲的意思八成是来真的。

因为最近一年多来,他就像是个变了个人。

否则他何必为楼云去打探昨天那位美貌史娘子?

自从楼云前年在蕃商大会上起了心。让骏墨出去跟踪了一名女子,到后来确认这女子是顺昌县主,而后顺利订亲,接着他去东海——现在算来都快是两年了。

这段时间,楼云早没和府里兄弟们一起去逛过妓寨,他也再没有召过官伎们陪宴。府里的绝色夷女更是不用提了。

官伎们向来是私下唾骂着,酸着顺昌县主是个狐狸精。

连楼大他们这些兄弟。也以为楼云是为了顺昌县主打算收心娶妻了。

但楼云从唐坊回来的路上突然又改了性子。

他不时就召了林行首、乐清儿等人一起听曲儿喝酒,他还经常还把他们兄弟一起叫上桌去。男男女女大家一起赌酒说笑。

酒后做了什么,大家都是男人自然也是明白的。

他这做亲随的就应该有眼色:

大人这是新鲜劲过了,对顺昌县主这门亲事不太上心了。

如今这退亲的口一开,他当然就要重新开始倚红偎翠。就连楼大临去泉州城时,还特意叮嘱过他,让他好好照顾大人。

所以昨天宫中画院待诏周大人请楼云在熙春楼里吃酒,他就注意了,楼里那位从城北北瓦子请来讲《隋唐史》小说的史娘子,应该是楼云喜欢的模样。

“昨天那位史娘子,小人觉得她很像乐清儿姑娘。”

楼云含蓄地暗示着,

“乐清儿?”

想起被他遣回泉州去的官伎乐清儿,楼云更觉得莫明其妙,

“在船上时我虽然时常召她陪席,但那不是因为她嘴最甜,拍马屁的功夫一流吗?陈洪有意纳她为妾,我离开唐坊时他就和我提了。我当然要多照顾她几分。”

“大人不是想把乐清儿姑娘留下来的吗?”

楼春比划着,因为做帮闲拉皮条的时日太短,又不如楼大沉得住气,他终于没能忍住,直接说着,

“云哥你在山里的时候,不是挺喜欢乐清儿那样圆脸,大眼睛的姑娘?陈纲首要纳妾,咱们就不和他争。但史姑娘的模样比乐清儿还要叫人喜欢——”

他记得,楼大说过,楼云如今读书做官了,所以把以前西南山里的规矩全都改了。

他就算看上了什么人也绝不会和以前一样亲自去勾搭,送送猎物唱唱歌,然后再拉拉小手什么的,他是绝不会干了。

这时候。就要他们这些心腹随从们上阵,打听对方的来历、出身

“乐娘子她是泉州官伎,私留在你身边叫御史知道了,是要被弹劾的。但酒楼里的那位史姑娘,她还是良家出身。学了祖传说书的手艺。最会说的两套书就是《旧唐史》和《隋史》。大人昨日不是听得很喜欢,还打了赏?你要是觉得她还行,在临安城这些日子和她说好,进府做妾。走的时候也不用带她回泉州。岂不是两便?”

楼云一口气分析了楼云在京城租妾的利弊,又补充了一句,

“云哥。她虽然不会唱曲,声音却又甜脆,说书时的表情更好看。以我看她的容貌还在乐清儿之上。”

“……林行首的容貌还在乐清儿之上吧?

楼云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楼铃还是圆脸大眼睛呢。”

“那怎么能一样?”

楼春却把头摇得泼郎鼓似的。

他自认兄弟十几年,还是深知楼云对女子的喜好。

林窃娘被看重。那是因为她本是官宦出身,精明知分寸更甚她的容貌。

楼铃在他们这些兄弟之中最得宠,也不见得就因她最小是个女子,也是因她长得可爱。

圆脸大眼睛的甜模样,不但楼云从小就愿意哄着她玩,他们兄弟也是愿意宠着她的。

但是——楼云在山里第一个相好,就是圆脸大眼睛的。

可惜那相好死得太早,没办法享云哥的福。到山外来做官夫人。

楼云当初回山接他们兄弟,也是想去接她的……

“……以后不用替我想着这些。”

楼云没好气地甩了他一句,心里也有些烦恼他回大宋时在船上过得放浪了些。现在公事还没完,楼春这小子居然都惦着给他安排女人,

“有空多想想,你要是去了江北边军,遇上金人偷袭能不能逃得回来吧。”

说话间,他正骑马经过了熙春酒楼下。

说史的史蕙英当然不在。但因为此时的酒库都归官府所有,熙春楼是酒库附建的大酒楼。酒楼上沿廊站立的女子。都是花枝招展的官伎。

楼春悄悄偷看着,这些站楼的官伎姿色平常。

但楼云仍然抬起头。向其中一位官伎微微笑了一笑。

果然还是圆脸大眼睛的女子。

他就好这口。

听骏墨说过,顺昌县主应该是小鹅蛋脸,弯眉杏眼,偏瘦的模样。

和季坊主很像。

季坊主他楼春可是见过的,那是位美人,但不是楼云喜欢的圆脸大眼睛。

所以,顺昌县主才没办法一直叫楼云在意呢。

如今都要退亲了。就更不用提了。

楼春暗暗地打着主意,务必让楼云在临安城过得舒心畅意,夜生活多姿多彩。

“大人,陈纲首他们算算日子,也该回来了。”

牵马的楼叶久久听不到他们说话,便也开了口,抬头看着,“楼铃一直在念着那寺奴。”

“等回泉州城再说吧。”

楼云知道楼叶在替楼铃求着情,想托他问问那寺奴阿池的下落。

这几天楼铃在家里都快把他烦得不行,就因为陈家送了消息过来,季坊主姐弟带着三百户坊民回大宋了。

十三天前起程,按说就是这几天到明州港。

其中还有阿池。

“等陈文昌和季坊主成了亲。我再去拜见季坊主,透过她再问问楼铃的事。”

楼云回想着临走时为她和陈文昌初步说定的婚约,只觉得事已至此,他总不至于还要在心里纠缠不清。

要借酒浇愁,失意放浪他已经做过了。

他只是伸出手指按了按额角,皱眉沉吟着,道:

“我看那阿池并不好说话。”

楼叶也觉得阿池未必就有要娶楼铃的意思,直接去提亲只怕会让楼铃得个自作多情的结果,连忙答应,道:

“是,大人。楼铃还小,她不知道外面和山里不一样呢。季坊主却是清楚的。”(未完待续)

305 母虎相争175 冷落生气060 擒贼擒王286 抢功占妻325 夫妻仳离225 相安无事177 小小心愿369 临别寄语(上)347 恩同再造068 睁眼世界135 勾栏瓦舍354 内阁女官333 夫妻翻脸321 太仓相会204 路遇奸-夫144 文昌离去240 诰命落空185 君前应答175 冷落生气281 逃亡路上361 两家议亲 (上)219 契丹婚事090 年少时光269 两宫相争144 文昌离去066 家宅家事249 同行回京282 夷寨逃生366 爱恨之间093 三年不出268 官家病危146 求亲者众270 私奔旧事262 甘心为妾184 宫中奏对344 指妹为婚127 初入季园362 两家议亲(下)259 以妻告夫323 皇后赠妾205 姐夫责任(上)164 不需旧爱257 洞房秘事(下)315 打击报复(上)174 正统之争265 七夕情爱274 鸳梦重温350 只求安心270 私奔旧事059 楚歌山鬼366 爱恨之间285 茶鼎心意292 休妻另娶(中)270 私奔旧事061 国使来信305 母虎相争231 同船一夜(下)346 养兄为子167 情之所至185 君前应答356 薄情寡义(下)338 妻妾不分082 啼笑姻缘(下)302 意料之外357 奉旨入宫202 佛前挂灯正文之外,楼鸾佩还用色笔写了她的心得与批注。102 鼓楼私语223 同姓不婚308 端茶认错167 情之所至117 两姓之婚107 坊学书院101 一门之隔229 回转楚州339 二婚男女161 聘礼之争289 妒夫嘴脸162 亭中相会193 同病相怜270 私奔旧事256 洞房秘事(上)067 国使登岸356 薄情寡义(上)339 二婚男女204 路遇奸-夫195 往复迟疑348 不可分离112 晨光重现324 和离争吵226 心意相通216 喜事临门061 国使来信059 楚歌山鬼329 新伤旧恨211饱暖之后242 群雌争先108 高丽宫变189 偏爱之心273 旧爱重逢(下)
305 母虎相争175 冷落生气060 擒贼擒王286 抢功占妻325 夫妻仳离225 相安无事177 小小心愿369 临别寄语(上)347 恩同再造068 睁眼世界135 勾栏瓦舍354 内阁女官333 夫妻翻脸321 太仓相会204 路遇奸-夫144 文昌离去240 诰命落空185 君前应答175 冷落生气281 逃亡路上361 两家议亲 (上)219 契丹婚事090 年少时光269 两宫相争144 文昌离去066 家宅家事249 同行回京282 夷寨逃生366 爱恨之间093 三年不出268 官家病危146 求亲者众270 私奔旧事262 甘心为妾184 宫中奏对344 指妹为婚127 初入季园362 两家议亲(下)259 以妻告夫323 皇后赠妾205 姐夫责任(上)164 不需旧爱257 洞房秘事(下)315 打击报复(上)174 正统之争265 七夕情爱274 鸳梦重温350 只求安心270 私奔旧事059 楚歌山鬼366 爱恨之间285 茶鼎心意292 休妻另娶(中)270 私奔旧事061 国使来信305 母虎相争231 同船一夜(下)346 养兄为子167 情之所至185 君前应答356 薄情寡义(下)338 妻妾不分082 啼笑姻缘(下)302 意料之外357 奉旨入宫202 佛前挂灯正文之外,楼鸾佩还用色笔写了她的心得与批注。102 鼓楼私语223 同姓不婚308 端茶认错167 情之所至117 两姓之婚107 坊学书院101 一门之隔229 回转楚州339 二婚男女161 聘礼之争289 妒夫嘴脸162 亭中相会193 同病相怜270 私奔旧事256 洞房秘事(上)067 国使登岸356 薄情寡义(上)339 二婚男女204 路遇奸-夫195 往复迟疑348 不可分离112 晨光重现324 和离争吵226 心意相通216 喜事临门061 国使来信059 楚歌山鬼329 新伤旧恨211饱暖之后242 群雌争先108 高丽宫变189 偏爱之心273 旧爱重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