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内阁女官

楼云托过去的信里,没有说别的。

只提了如果赵端宁趁着她离婚,问她有没有兴趣进宫做个内阁子女官之类的,千万不要答应。

冬日水浅,季青辰又有生意要在楚州城安排。她决定过了冬天再回京城。

所以她不知道赵端宁觉得她闲着没事干,完全有资格进宫。

王世强同样不知道。

他从西夏回来,正要去京城复圣命,不能和她一样坚决不苦自己地避开冬天赶路。

他临别时来青龙寺精舍里看她,笑道:

“黄七哥他们夫妻也说要留下来。你倒是和他们说什么生意了?”

屋子里熏香暖炭。

腊梅在寮窗外斜伸出几朵小黄花。

因为青龙寺离军衙最近,她还是住在了这里,只是换了一间看不到红梅林的精舍。

“你给官家写什么?我看你在安州城时就写了三四封的样子。”

“开河的事情。你帮我看看。”

她放下笔抬起头,向他嫣然一笑。

窗外花枝俏丽,她身上的出毛浅黄绣袄儿衬出她肌肤似雪,唇色新红。

她梳着乌亮的斜发髻,吊着双头鸳鸯的细金钗,额头眉间贴了一片缀珠的六角花黄,珠光与她漆黑的笑眸争辉

还在他受宠若惊的时候,季青辰又唤了人。

“给王大人上茶。”

她很体贴地让人奉了热茶,又让人抬了椅子,请他坐到了她写字的长榻熏笼边。

“喏。让金人把德州城到通州城的河道挖通,好不好?”

她明显是给他机会替她办事大家一起赚钱的姿态,铺开了地图。

她指着现在宋金边境上的军州德州。用指尖比划着山东到金国中都城的距离。

让金国修河道的主意完全就是异想天开,把金国国主当自己人使唤也是做梦。

然而,王世强凝神看过她写给赵端宁的奏表,又仔细对照了地图之后,居然拍案叫绝。

“官家必定会准的。二郎上回订下的宋金合议是让金人送岁币,送锦缎一万匹,向官家称侄。这虽然是好。但……”

依样划葫芦地向金国要钱、要当叔叔是很能扬眉吐气。

但金国国主可是一个军州也没有割让的。

指不定随时会卷土重来。

“只要把德州到中都的河道挖通。我们随时就可以北上,威胁金国京城。”

他站了起来,左右走动。

“就让二郎再去一趟中都,和完颜永济提出此事。就以黄河连年灾害涉及宋金两国,不能不治水安民为理由。”

这件事金国国主当然不会答应,他也早有准备。

“只要我向官家请旨在楚州坐镇。让山东军和平江府水师再次水陆并进,再邀请西夏国主和蒙古部夹击。看金国国主答应不答应。”

王世强如此知情解意,季青辰对他当然就和颜悦色,提醒他,道:

“河道通了。我想把坊里的人再迁几百户到德州这边来。你看官家会不会见怪?”

德州榷场马上就要建起来,这里聚集了很多水灾流民,已经在开始筑城建寨。

唐坊人迁到这边来定居。完全不愁找不到活做,也不会没有饭吃。

王世强知道她是无利不起早。转头大笑道:

“我看官家应该请你去做他的内阁子女官才对。”

他说这话时,当然只是一句玩笑。

说到这里,他还是走近直接坐到了她的长榻上,叹了气,

“贾似道做了皇城司的官,官家又让江景明这个亲妹夫掌了三衙掌军,京城里连抄了十二户旧族勋贵人家,都是谋反的罪名。不提他们牵连的人家,仅是这十二家就有礼部曹家、魏国公这两家和楼家是姻亲。要不是……我这时回京城去,都有些不安了。”

季青辰多少听出了他这话底下的意思:

要不是离婚离得早,指不定下一个就是四明王家,或者是她端仪国夫人家了。

楼云人在普陀寺,辞官还兵权的奏表早就去了京城。

他就早有准备了。

王世强决定还是别急着回临安城,在楚州帮着官家立功比较安全。,

“三郎也要从江西回来了,我们的亲事,我会去和他说。”

“……”

她没有出声。

她现在除了把坊民都安顿好,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

王世强要是能有本事说服三郎季辰虎,让他不一刀宰了他还愿意叫他一声姐夫,她嫁给他王世强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

明州楼家,怕是要没落了。

秋闱里的消息传来,四明王家这一次果然有两名子弟殿试登榜了。

她正想着楼鸾佩居然很有眼光,七八年前就挑中了王世强时,王世强在内室门前停了步。

他离开前又转头,凝视着她微红的眼框,道:

“夜里还在哭?我们早些成亲,我就能陪你说说话了……”

“……”

季青辰觉得,她对夫妻之间的期盼,也许就是夜里可以不那样孤单伤心了。

……

王世强民虽然想在楚州避祸,但胁逼金人开河的奏表递上去,他还是被官家召回。

他去了京城,和政事堂里的老臣们商量此事。

她在楚州听说,朝里多的是人在议论:

既然要劳师动众,索性和蒙古、西夏一起灭了金国,岂不是更好?

她虽然是个外命妇,这时候就顾不上反复利用和赵端宁的老交情了,她连写了三封奏表,全都是极力反对马上攻灭金国。

蒙古还没有灭,就先灭金国,这不是找死吗?

再说,步步为营更稳当。

别忘了东京城下的战败。

她委婉着表达着这样的意思,奏表里写着官家是个圣君,体恤民情,不要妄动战事,还是徐徐削弱金国的国力为上。

反正她在楼云书房看他写奏表看多了,完全知道马屁要怎么拍。

她第三封奏表刚叫人送出去,内室外面就有人来禀告,说是陈文昌冒着大雪从京城来了。

她微怔,一时间不知道是见还是不见。

打从她去安州城,陈文昌一共写了八封信,她一直都没有回。

然而她毕竟不够自恋,不会一听说陈文昌来了楚州就以为他是来求婚的。

“请山长请来。”

她步出了内室,在暖阁里端坐等待。

……(未完待续)

285 茶鼎心意200 见色忘友112 晨光重现151 天生一对339 二婚男女297 纳妾之请211饱暖之后141 不期而遇061 国使来信348 不可分离291 休妻另娶(上)069 深夜潜行084 溯流而上(下)169 说穿旧情369 临别寄语(上)074 重到旧地279 暖床使女(中)256 洞房秘事(上)359 皇后失宠152 亲事翻盘315 打击报复(上)154 儿女情长081 啼笑姻缘(中)355 儿时愿望209 同病相怜105 理当如此089 汉诗汉情354 内阁女官197 缘是重来357 奉旨入宫326 闯帐捉奸199 久别重逢243 老婆争功138 绝断退亲327 并骑而逃294 情变之前139 哭诉一场316 打击报复(下)331 夫妻之义(下)248 见鬼心虚082 啼笑姻缘(下)109 坊学教本136 挖人墙角340 一场夫妻204 路遇奸-夫341 寂寞难耐255 出色妻弟061 国使来信262 甘心为妾294 情变之前216 喜事临门332 措不及防211饱暖之后279 暖床使女(中)187 上门女婿220 笑语生疑214 收贴说亲347 恩同再造216 喜事临门346 养兄为子218 值与不值261 进宫挨训185 君前应答348 不可分离306 夫妻同命120 事出有因232 成亲之前147 英雄救美102 鼓楼私语248 见鬼心虚303 两家寻仇354 内阁女官212 洛神宠姬343 坐享其成168 文昌归来117 两姓之婚323 皇后赠妾058 由此而德306 夫妻同命122 家常琐事162 亭中相会143 长者深意243 老婆争功092 县主婚事304 旧仆相求341 寂寞难耐261 进宫挨训220 笑语生疑212 洛神宠姬088 寺奴寮主211饱暖之后179 病中相会175 冷落生气121 皇后太后366 爱恨之间289 妒夫嘴脸342 金宫之变371 心归平静(上)127 初入季园271 同姓旧恋
285 茶鼎心意200 见色忘友112 晨光重现151 天生一对339 二婚男女297 纳妾之请211饱暖之后141 不期而遇061 国使来信348 不可分离291 休妻另娶(上)069 深夜潜行084 溯流而上(下)169 说穿旧情369 临别寄语(上)074 重到旧地279 暖床使女(中)256 洞房秘事(上)359 皇后失宠152 亲事翻盘315 打击报复(上)154 儿女情长081 啼笑姻缘(中)355 儿时愿望209 同病相怜105 理当如此089 汉诗汉情354 内阁女官197 缘是重来357 奉旨入宫326 闯帐捉奸199 久别重逢243 老婆争功138 绝断退亲327 并骑而逃294 情变之前139 哭诉一场316 打击报复(下)331 夫妻之义(下)248 见鬼心虚082 啼笑姻缘(下)109 坊学教本136 挖人墙角340 一场夫妻204 路遇奸-夫341 寂寞难耐255 出色妻弟061 国使来信262 甘心为妾294 情变之前216 喜事临门332 措不及防211饱暖之后279 暖床使女(中)187 上门女婿220 笑语生疑214 收贴说亲347 恩同再造216 喜事临门346 养兄为子218 值与不值261 进宫挨训185 君前应答348 不可分离306 夫妻同命120 事出有因232 成亲之前147 英雄救美102 鼓楼私语248 见鬼心虚303 两家寻仇354 内阁女官212 洛神宠姬343 坐享其成168 文昌归来117 两姓之婚323 皇后赠妾058 由此而德306 夫妻同命122 家常琐事162 亭中相会143 长者深意243 老婆争功092 县主婚事304 旧仆相求341 寂寞难耐261 进宫挨训220 笑语生疑212 洛神宠姬088 寺奴寮主211饱暖之后179 病中相会175 冷落生气121 皇后太后366 爱恨之间289 妒夫嘴脸342 金宫之变371 心归平静(上)127 初入季园271 同姓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