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上门女婿

“仆喜娘子与我并没有别的牵扯,海兰是多心了。她以往喜欢的宰相府公子娶了妻,她心里烦恼,我难免安慰了她几句。没料到她让我去向猛克大人提亲,我不过把她当成是不懂事的小妹妹,岂会如此?”

季青辰早知道他是这样的性情,勉强忍耐着,没喷他一脸的口水。

当初他十岁到十三岁的少年时代,她一直在驻马寺,根本没有时间管教他。

李文定是个踏实性子,他这样的人教二郎读书识字,居然教出了这种八面玲珑能利用坚决利用的性格,完全出乎她意料之外。

她有时候都忍不住在心里埋怨李文定,教出这样的二郎是叫他自己三个女儿受了苦。

“阿姐,我和海兰你是知道的。等我这几天和卫昭王殿下面前露了脸,回朝后经他去拜见过完颜宰相大人,我想办的事就办妥了。我哪里还不知感恩,还要在猛克府中打扰猛客大人?我自然就和仆喜娘子疏远了。”

说话间,他把羊皮地图收了起来,微带歉然地笑说着,

“阿姐放心,海兰虽然美貌聪明,现在只是普通宫女,又有李氏这个汉姓。她哪里能和宫中的女真、契丹各大姓女官们相比?等她气平了,总有办法接她出宫。那时我和仆喜娘子再不会见面,海兰就知道我的心意了。”

季青辰忍了又忍,最后没忍住说了一句戳人心窝子的话。

“她要是被金人看上了怎么办?”

不做女官还可以做妃嫔。

这才是叫她焦心的。

“……”

季辰龙一怔,摇头失笑,

“阿姐,海兰是和我从小长大的,无论怎么样。我都是要娶她的。就算她进宫前说了各自婚嫁再无关系这样的气话。我也不会负她。这些于她无益的话,阿姐以后不要再提了。”

季青辰一听,本能上要一巴掌向这堂弟脸上呼过去,但琢磨着似乎也是句句用情。

季辰龙的意思是,就算李海兰和金人发生了什么,他是不会在意的。

但她怎么就是越听越觉得别扭?

“阿姐。我不是宋人,金人并不会像提防北方汉人一样提防我。他们这几年来三次黄河缺口。今年黄河还改了道。金国现在急需读过汉书、知道一些农用、河道、军械知识的政务官。我在金国已经得了译从之位。要出头也并不难。比在大宋考来考去容易多了。”

他理所当然地说着这些安排。

似乎李海兰进宫完全就是没事找事,但他季辰龙男人大量,绝不会和她一般见识的意思。

“阿姐。我在高丽学了这半年,科举里中个举人是能行的。再向上就有些难了。而且现在金宋对峙,宋廷连北方逃回来的汉人都不太敢信用。外夷人要没有立殊功的机缘,很难在大宋官场上出头。”

“但楼大人他——”

季青辰听到这里。连忙反驳,转眼间想起了楼云的经历。

他虽然是夷人出身。他当初身为武宁军官,却适逢了官家登基之前的叩阙之事。

他既然受了当时还是嘉王的官家“乱命”所召,就算得上是立过殊功了。

她在心里琢磨着季辰龙能在金国建什么殊功,这个堂弟却还在安慰着。道:

“阿姐,你不用担心我和海兰争吵。海兰生我的气,也是没错的。”

“……”

季青辰一时间也不好说些什么。

她自己都觉得李海兰根本不可能就这样放弃二郎。

她可是和两个亲姐姐抢了十年。才把二郎抢到手的。

就是她们三姐妹那样,十年如一日把季辰龙当成是宝贝一样地捧着。才养出这小子现在这叫人倒胃口的性情:

面上敦秀体贴,骨子里自行其事,根本不在意李家三姐妹心里怎么想。

“阿姐,我还想求阿姐出面,让汪妈妈写好了婚书,让我带回去给海兰看看。到时候她心里一软,也知道了我的心意。我到时候再想办法帮她出宫的。”

尽管他嘴上说得深情款款,季青辰却绝不会上当。

李海兰这一次原谅他了,接下来,他还会继续遇上各类“不懂事”又能如仆喜娘子这样帮上他的“姐姐妹妹”们。

只要人家有利用的价值,或是人家说话办事合他的心意,他是绝不会干脆利索地划清界线,叫她们断了念头的。

前车之鉴就是李墨兰和李秋兰。

她们到现在都没死心。

侍席的宫女走上前来倒酒,她和季辰龙自然也暂时停嘴,举盏满饮。

“季文郎,楼学士让小女来传话,席散时有谢夫人的内侍来送季文郎出宫,切不可随意离开。”

倒酒的宫女年纪不过十一二岁,悄声说完便退开了。

季青辰虽然早就有了自己出宫的安排,此时听到楼云格外来的提醒,也有些意外。

“阿姐,那位楼大人看起来有些古板。没料到私下却有些不拘小节。”

季辰龙笑了起来,打量着姐姐怪异的神色。

他细细说了金国国使这些日子在路上收集到的宋廷消息。

楼云因为涉及了高丽宫变的事情,所以被查得十分详细。

“而且,我在高丽时就亲耳听说,他在高丽王宫里,对贵族女子十分有礼,风评极好。和宫中的乐伎经常谈诗论曲,却没有接受过高丽侍妾。高丽人不论士庶都觉得他是雅量高致的人物。”

季辰龙不动声色地暗示着楼云的性情。

季青辰一听就知道,楼云心里分得极清,他深知士庶之别。

对与他平起平坐的士大夫、官宦、官商人家女子,他那是一定要讲礼数的。

非礼匆视,非礼匆言。

所以。他和她季青辰说话,那是要在脑子里转上一百回才能确定时间、地点、内容,极少能越礼。

但对侍从女官、乐伎、官伎这些庶民甚至是贱民之流,他就可以随意谈笑相处。

一则,只要不太过分比如像王仲文那样公然养官伎,外朝上无人弹劾。

二则,他自己的本性也需要暴露一下。

陈文昌虽然也是士人。却因为是官商子弟出身。他反而没有楼云这样刻意讲究。

陈文昌为人处事另有一种自然舒展的感觉。

他干出一些不合礼法的事,比如他觉着父母嫌贫爱富,转过头就离家出走。比如未成亲就让订过亲的妻室打理家事。

他完全就不需要过脑子,全是自己觉着怎么对就怎么来。

“不提这位大人了。我虽然想找个机会让你见见陈家的文昌公子。现下却不是好时机。”

她轻声说着。

虽然和陈文昌正在赌气,全因为这人自然舒展到求亲前后完全就是两个人。

但她还是觉得,她应该多花时间去相处。

把话摊开了好生说一说。也比她憋着不说乱发脾气拿话刺人要强。

看果看酒的席撤下去,重新上菜的宫女们小的七八岁。年轻大一些的十三四岁,和女官们当然不可同日而喻。

她们穿的是和女官们不一样的宫样衣裙。

头顶发髻上戴着小圆冠,左衽白衣配上蓝、绿、粉、紫等各色四折的长裙子。

衣裙外面罩着一件短袖褙子垂到了腰下,露出了腰间系着的松花纹杂锦汗巾子。

季青辰待得侍席宫女走开后。看着长几案上的宫中菜色,心里暗叹了一口气。

季辰龙到李家时,也只有十岁。和这些少年宫女一般年纪。

他从小在李家三姐妹之间长大,并不容易。

她看了已经二十一岁。行过成年礼的堂弟一眼,用公筷夹了一片他喜欢吃的羊腿肉,放在了他面前的小瓷碗里。

季辰龙向她一笑,道:

“阿姐,我和三郎不一样,不是小孩子了。”

他夹着羊肉下酒,吃得却是极高兴的样子。

季青辰的心里难免内疚了起来。

唐坊里的粮食丰收前,牛羊这些家畜并不能多养,牛羊肉菜当然就少见。

她自己不是很在意,但三郎却是最喜欢吃这些羊腿、牛肉之类的。

所以坊里每年最好的羊腿都是送到了南坊大屋里。让三郎吃个痛快,还可以叫上小兄弟们一起开荤。

在吃食上,她和季辰龙都是让着三郎的。

尽管她知道,二郎也很喜欢吃羊腿。

但只比三郎大上半岁的他总是摆出了兄长的样子,笑着说道:

“送给三郎去吧。”

而她也早在十年前就发现,季辰龙在李家,对李家三姐妹也总是这样体贴细致的样子。

“李先生去找你,和你说了什么?”

她记得,李文定家里可是放着李家祖宗牌位的。

二郎要在金国混个工作,他难道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提?

季辰龙反倒笑了起来,道:

“阿姐,你忘了。从我满了十四岁,养父在我面前就不说这些了。”

“……”

她其实并不真的想知道李先生和他说了什么。

这些日子唐坊是许家兄弟作主,北坊人当然会被压制住的。

否则李先生不会陪着李海兰来寻找季辰龙。

而在季辰龙十三四岁,他主动去北九州游说遗民们迁到唐坊。

那时,他就真正建立起了自己班底,成了李家的当家人。

李家三姐妹,他想娶就娶,如果他不愿意娶,只要以养兄弟的身份替她们安排好出嫁的人选,别人也不敢多说他什么。

而以前,他在李家却并不是这样。

她十年前从驻马寺第一次下山送米袋的时候,还悄悄问过他,李家三姐妹是不是欺负过他,欺负他身体弱抢过他的饭。

他一直是带笑摇头的。

渐渐和三姐妹熟悉了后,她也觉得墨兰她们都很喜欢和照顾二郎,但季辰龙在李家的生活方式和三郎太不一样了。

她每次下山,都看到汪婆子家两个小儿子在季辰虎面前服服帖帖。

他们要敢在季辰虎面前顶嘴调皮,等着的就是吃拳头。他们要是敢和三郎抢饭,接下来就是三天连口鱼汤都摸不到。

饿得熬熬叫时,汪婆子也不敢给他们塞吃的。

在汪家,季辰虎才是老大。

但在李家,季辰龙明摆着就是个上门小女婿的样子。

想必从那个时候开始,二郎这从不得罪人的习惯,就已经开始冒头了吧?

季辰虎有力气,可以出头打架替汪家保住渔场,季辰龙却没有任何的凭借。

李文定收养他,就是图他是个秀气好说话的男孩子,将来可以让三个女儿嫁给她。

季二郎不能让李家三姐妹里任何一个人不喜欢他。

只有人人都喜欢他,他才能有一处屋檐栖身。

他才能一边养好虚弱的病后身体,一边等着那在家中惨变后性情大变的堂姐,每月下山送来他的一口饭。(未完待续)

263 情敌对峙149 我心已定081 啼笑姻缘(中)103 鼓影心声242 群雌争先103 鼓影心声102 鼓楼私语179 病中相会314 开城出降117 两姓之婚143 长者深意240 诰命落空105 理当如此263 情敌对峙157 另订婚事289 妒夫嘴脸164 不需旧爱129 心腹爱妾232 成亲之前115 细水长流288 夷寨初恋201 佛寺相见170 偏爱如此259 以妻告夫303 两家寻仇277 夫妻相争357 奉旨入宫301 各自相配097 恍然而悟324 和离争吵289 妒夫嘴脸169 说穿旧情195 往复迟疑098 嫁妆箱子169 说穿旧情129 心腹爱妾158 楼云教女128 诗会名伎123 赵氏德媛206 姐夫责任(下)325 夫妻仳离121 皇后太后221 整治毛病344 指妹为婚191 眼障心障152 亲事翻盘258 奸情真像057 女子深情260 再嫁之情083 溯流而上(上)141 不期而遇341 寂寞难耐211饱暖之后130 岳父大人262 甘心为妾205 姐夫责任(上)264 肖氏当妻238 绝无此事272 旧爱相逢(上)228 金阁大火206 姐夫责任(下)320 请君勿娶093 三年不出141 不期而遇198 不可偏心147 英雄救美194 平静分手317 逐妾出府(上)298 小小暗恋098 嫁妆箱子056 明心自见191 眼障心障135 勾栏瓦舍135 勾栏瓦舍166 早知私情203 寻梅吃醋217 三年不归104 平安文昌167 情之所至184 宫中奏对078 阴差阳错(中)355 儿时愿望102 鼓楼私语325 夫妻仳离228 金阁大火356 薄情寡义(上)249 同行回京079 阴差阳错(下)318 逐妾出府(下)275 调戏出气288 夷寨初恋134 改嫁为妾268 官家病危249 同行回京264 肖氏当妻284 私奔真情315 打击报复(上)309 当年旧事096 人情旧帐092 县主婚事
263 情敌对峙149 我心已定081 啼笑姻缘(中)103 鼓影心声242 群雌争先103 鼓影心声102 鼓楼私语179 病中相会314 开城出降117 两姓之婚143 长者深意240 诰命落空105 理当如此263 情敌对峙157 另订婚事289 妒夫嘴脸164 不需旧爱129 心腹爱妾232 成亲之前115 细水长流288 夷寨初恋201 佛寺相见170 偏爱如此259 以妻告夫303 两家寻仇277 夫妻相争357 奉旨入宫301 各自相配097 恍然而悟324 和离争吵289 妒夫嘴脸169 说穿旧情195 往复迟疑098 嫁妆箱子169 说穿旧情129 心腹爱妾158 楼云教女128 诗会名伎123 赵氏德媛206 姐夫责任(下)325 夫妻仳离121 皇后太后221 整治毛病344 指妹为婚191 眼障心障152 亲事翻盘258 奸情真像057 女子深情260 再嫁之情083 溯流而上(上)141 不期而遇341 寂寞难耐211饱暖之后130 岳父大人262 甘心为妾205 姐夫责任(上)264 肖氏当妻238 绝无此事272 旧爱相逢(上)228 金阁大火206 姐夫责任(下)320 请君勿娶093 三年不出141 不期而遇198 不可偏心147 英雄救美194 平静分手317 逐妾出府(上)298 小小暗恋098 嫁妆箱子056 明心自见191 眼障心障135 勾栏瓦舍135 勾栏瓦舍166 早知私情203 寻梅吃醋217 三年不归104 平安文昌167 情之所至184 宫中奏对078 阴差阳错(中)355 儿时愿望102 鼓楼私语325 夫妻仳离228 金阁大火356 薄情寡义(上)249 同行回京079 阴差阳错(下)318 逐妾出府(下)275 调戏出气288 夷寨初恋134 改嫁为妾268 官家病危249 同行回京264 肖氏当妻284 私奔真情315 打击报复(上)309 当年旧事096 人情旧帐092 县主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