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朝局洗牌

饮罢了这一杯五味杂陈的苦酒,赵桓的情绪反而平静了许多,他端着金杯,却是没有续杯,只是慢慢踱步,缓缓诉说着。

“朕既然作为万民君父,就该把话说清楚,故作高深,打哑谜,玩帝王心术……漫说朕不擅长,便是真的有这个本事,也不该用在你们身上,更不该用在这么个艰难的时刻。”

坦白讲,即便最厌恶赵桓的臣子,也不得不承认,这位皇帝还是有独到之处的,至少他真的坦诚,说话直白到出乎预料,却又触动人心,至少谁都要承认,他的确胜过之前的皇帝太多了。

“过去的大宋朝好不好呢?朕无从批评……毕竟歌舞升平,繁华富庶,全天下的精华,都在这开封,火树银花,纸醉金迷。实不相瞒,朕还是储君的时候,也喜欢去汴河游船,去南熏门外游春,还有妇人相扑,都是极好看的。”

“咱大宋有诗词文章,有士林风华,物阜民丰,衣食住行……哪一样都是历代的巅峰,你们说,这样的天堂,谁能不爱?”

赵桓声音低沉,讲起过去的开封,不少人都眼圈泛红,跟着哭了起来。

才一年的光景,开封城骤然改变了。

比如在金人退去之后,在城外扩建了瓮城,城墙拓宽,加高,城里建造兵站,仓库,囤积粮草军械……把老弱妇孺向外面迁移,规划大片的作坊区。

总而言之,现在的开封,更像是一座严肃的大兵营。

商业区被大大限制不说,就连酒水这种基本的商品,也有严格限制……出入开封,要严查身份,税吏也凶悍的不得了。

几乎可以说,一年之间,开封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再也不是文人心中的地上天国,反而压抑的受不了。

“这世上的东西,没有凭空冒出来的……开封的繁华背后,是搜刮天下,是放纵士人,是沉溺享受,是丰亨豫大,纸醉金迷。这些东西好不好姑且不论,可自从金人南下,几万大军陈兵城外,便已经告诉所有人……开封的一切美好,并没有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自己掌握不住的东西,便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所以说,以往的开封,有多少好处,都是镜花水月,是自欺欺人,你们以为如何?”

李纲深深一躬,“官家圣睿,其实盛世危局,早就有人指出了……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这么多年,想要救国的贤臣义士,不在少数,只可惜都没能坚持下来。”

赵桓叹道:“老百姓常说,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过去讲得再多,总有人不愿意相信。可自从金人南下之后,我想天下九成的人,都应该清醒了……咱们要自己掌握命运,生死福祸,不能系在别人手里!首先第一条,咱们要灭了金人,彻底消灭这个前所未有的强敌。在疆土上,燕云之地,必须拿回来,我们还要修一条长城,保证最基本的安全。”

“百姓赋税沉重,民生艰难,这事朕清楚,可不能光复燕云,不能保住自己的安全,便是有再多的粮食,积攒再多的财富,也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也是朕说尊严重于温饱的缘由所在,咱要首先活出人的骨气,然后才能谈温饱,谈体面……朕以为这个道理不能理解。”

“而要想自立自强,首先就是武力,就要用强大的兵马,能够百战百胜,所向披靡……要想强兵,就必须投入,要花钱,要优待武人,要给将士尊重。过去讲文治,说东华门唱名是好男儿。现在讲究为国立功,奋勇杀敌,所以好男儿的评价也要改变。”

“其实要改变的何止是这些……过去你们是朝廷重臣,士中极品,便是不需要做什么,就能平步青云,享受荣华富贵,谁又不是傻子,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非要给自己找麻烦?”

赵桓笑呵呵道:“话说到这里,把太上皇搬出来,把什么征收十年田赋的信拿出来……归结起来,不还是希望朕往回走吗?回头瞧瞧丰亨豫大,别把大家伙逼得太狠了。”

“李光!”

赵桓突然点名,这位吓得连忙跪倒,“臣,臣有罪!”

“你有什么罪!”赵桓笑道:“户部加征税赋,都有明确的数字,朕可是增加了十倍吗?户部增加了十倍?”

赵桓声音陡然提高。

这时候张悫慌忙站出来,切齿道:“好叫官家得知,户部的确加征了税赋,可万万没有征收靖康十年税赋的荒唐事!这分明是有人借机盘剥百姓,勒索敲诈,丧心病狂!”

赵桓颔首,“李光,你认可张相公的话吗?”

“臣,臣认可……胥吏贪得无厌,应该严惩不贷!”

“不只是胥吏吧!”赵桓微微一笑,”地方上的大户,隐匿土地田产,把税赋转嫁给普通百姓,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赵桓笑道:“李光,遇到这种事情,貌似不该跟武将耍脾气啊!仿佛没有他们在前面浴血奋战,这笔钱就能省下,老百姓就不用受盘剥?李光,你觉得说得通吗?”

李光无言以对,只能拼命磕头,“臣,臣知道错了,求官家开恩!”

赵桓笑道:“知道了就好,朕就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地方上清查,就查桂林等地,多征百姓田赋的事情。查清楚,是哪个混账干的,不管涉及到了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养奸。朕现在就给你二百兵马,让你立刻南下,你可愿意?”

“愿意!”

李光毫不犹豫答应,他又不傻,自己在岳飞面前的表演彻底砸了。官家的话已经很明白了,如果自己不答应,不定有什么罪名在等着他。

自己不但要去桂林,还要六亲不认,一查到底,必须给官家一个妥当的交代,否则自己的下场绝对好不了。

以毒攻毒,赵桓驾轻就熟,信手拈来。

“桂林的事情不是单一的,不少地方都有类似情况……朕想多收三成税,下面人就能多征三倍,还要把脏水泼到朕的身上,这就是下面官吏的可恶之处,你们身居高位,务必要看出请这些,切莫被下面人左右了。”

赵桓沉声道:“说来说去,朕没有退路,你们也不要想着退路……历来变法都是最难的事情,内忧外患,一起落到了咱们头上,说句不客气的话,太上皇禅位之时,当真是到了亡国之际,想要挽救,都已经很困难了。”

“朕只有拼着一切,把事情办成了,不顾一切,不惜骂名……朕做不了完美无缺……一年多了,朕连皇子的面都没见过几次,为父不慈,为子不孝,便是朕的处境,朕也懒得惺惺作态,做个裱糊匠,粉饰太平,只是徒增笑料。从今往后,也不要拿这些无聊的事情浪费朕的口舌。”

“所有朝中诸臣,武人想的只是如何打胜仗。文官要想得多一些,既要保住基本的民生,别让百姓饿死,又要竭尽全力,填补财政缺口,集中更多的财富,供应军需,帮着朕打赢这场大战!”

“诸公……拜托了!”

赵桓竟然用上了祈求的语气……瞬间,以李邦彦为首的诸臣,竟然都哭了起来。

“官家如此坦诚相对,臣等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身为首相的李纲却是没有急着跪下,他思忖再三,终于挺身而出,还没等说话,缓缓摘下了头上的帽子,放在了一边。

“回官家的话,臣以为天下诸般之事,无过抗金,官家意志坚定,实在是万民之福,臣并非反对官家的主张,相反,臣五体投地,鼎力支持……只是臣清楚,以臣之才,本就不能胜任相位,勉力维持,到了如今,臣该退位让贤。务必让更有才情的重臣接掌相位,为国理财,为陛下分忧!”

李纲伏身再拜道:“臣此举没有半点私心,也绝非胁迫官家,或是什么以退为进。实在是臣力止于此,还请官家明察,也请官家另择贤臣,免得影响了大局!”

李纲说的诚恳,其实从赵桓讲出要不顾一切,推行变法,要把仗继续打下去,稍微机敏一点的,都看得明白,这么大的财政缺口,跟李纲理财不力是有关系的。

以往赵桓用李纲,就是看中了李纲主战派大旗的地位。

可现在呢?

赵桓本身就是最好的旗帜,相反,李纲保守,甚至迂腐的性格,已经不适合接下来的事情了。

如果继续为相,肯定会出更多的差错,到了那时候,谁都不好看。

从理智上讲,主动求去是最好的选择。

可话又说回来,想走又岂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已……李纲位极人臣不说,还有着一大群追随着,他走了,这些人怎么办?

像蔡京之流,都八十了还舍不得权力。

李纲求去,既是情理之中,却又让人五体投地。

此刻李纲的气度,果然有了名相风采!

“李相公,朕和你君臣相得,互相扶持,同走过最难的一段风雨,如论如何,千百年的史册里,也会记下你李伯纪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桓感叹道:“李相公,你想求去,不知道又打算给朕推举何人,继承相位?”

李纲几乎没有思索,直接道:“臣保举太傅李邦彦,此人敛财之术,胜过臣万倍!重用此人,方能解燃眉之急。”

第103章 韩相公第76章 借刀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353章 牵连甚广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169章 龙纛(三更求订)第570章 今日不乳法第495章 封功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胜利第129章 火烧兴庆府第245章 绝不下罪己诏第448章 抢亲团(求月票)第291章 梁山第149章 官家太糊涂了第332章 逼近燕京第474章 康国第430章 给官家送钱第115章 岳飞麻烦了第342章 斩将第537章 太子南下第566章 兴百科之学第560章 至圣孔夫子第278章 大金国乱了第137章 朕决定了,汝为大辽皇帝!第580章 战争与文明第361章 宣言第223章 赵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第422章 字典第177章伐夏第74章 骄兵第518章 备荒第22章 让朕任性一回第307章 官家嘱托第328章 不做岳衙内第501章 治河第547章 兴旺的纺织业第284章 凯旋第548章 举国之力第382章 君临燕山第554章 天花第282章 宋无钱第283章 天子耳目第521章 科举第474章 康国第507章 族产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310章 热闹第95章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第409章 天下只有一个太阳第240章 一场骗局引来的世界大战第20章 精忠报国第347章 安抚第141章 围攻宰相第47章 康王归来第413章 迁居大族第96章 秦桧奇谋第291章 梁山第9章 还在给岁币?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457章 烟消云散的西夏国第103章 韩相公第489章 秦桧和兀术第182章 反攻,大反攻!第158章 吓死西夏第283章 天子耳目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211章 岳飞的胜利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480章 不负官家之托第316章 征虏讨逆大元帅第37章 权柄第466章 挤兑朝廷的下场第476章 大孝子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14章 名将如美人第475章 金主第360章 民心第175章西夏变天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119章 廷议第86章 胜利进军第176章彻底乱了第223章 赵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第170章 勇气第382章 君临燕山第316章 征虏讨逆大元帅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137章 朕决定了,汝为大辽皇帝!第56章 主动第577章 岳大帅用兵真如神第10章 猛士泼韩五第155章 爱红妆的李邦彦第526章 废除宦官第143章 杀进东京,夺了鸟位第172章逆转国运之战第38章 勤王
第103章 韩相公第76章 借刀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353章 牵连甚广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169章 龙纛(三更求订)第570章 今日不乳法第495章 封功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胜利第129章 火烧兴庆府第245章 绝不下罪己诏第448章 抢亲团(求月票)第291章 梁山第149章 官家太糊涂了第332章 逼近燕京第474章 康国第430章 给官家送钱第115章 岳飞麻烦了第342章 斩将第537章 太子南下第566章 兴百科之学第560章 至圣孔夫子第278章 大金国乱了第137章 朕决定了,汝为大辽皇帝!第580章 战争与文明第361章 宣言第223章 赵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第422章 字典第177章伐夏第74章 骄兵第518章 备荒第22章 让朕任性一回第307章 官家嘱托第328章 不做岳衙内第501章 治河第547章 兴旺的纺织业第284章 凯旋第548章 举国之力第382章 君临燕山第554章 天花第282章 宋无钱第283章 天子耳目第521章 科举第474章 康国第507章 族产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310章 热闹第95章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第409章 天下只有一个太阳第240章 一场骗局引来的世界大战第20章 精忠报国第347章 安抚第141章 围攻宰相第47章 康王归来第413章 迁居大族第96章 秦桧奇谋第291章 梁山第9章 还在给岁币?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457章 烟消云散的西夏国第103章 韩相公第489章 秦桧和兀术第182章 反攻,大反攻!第158章 吓死西夏第283章 天子耳目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211章 岳飞的胜利第498章 十八功臣第480章 不负官家之托第316章 征虏讨逆大元帅第37章 权柄第466章 挤兑朝廷的下场第476章 大孝子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14章 名将如美人第475章 金主第360章 民心第175章西夏变天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119章 廷议第86章 胜利进军第176章彻底乱了第223章 赵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第170章 勇气第382章 君临燕山第316章 征虏讨逆大元帅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263章 恐怖如斯王中孚第137章 朕决定了,汝为大辽皇帝!第56章 主动第577章 岳大帅用兵真如神第10章 猛士泼韩五第155章 爱红妆的李邦彦第526章 废除宦官第143章 杀进东京,夺了鸟位第172章逆转国运之战第38章 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