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少年大宋

赵官家终于打算回国了,这让许多人都松了口气,大呼老天保佑,苍天有眼……赵桓这个东西已经不是任何人能限制住的,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像这种远渡重洋,跑到海外的事情,他也是干得出来的。

在这个年头,出海的风险多大……万一遇上了风浪,船只沉了,咱赵官家成了鱼饲料,谁能负责?

再有,如果染病了,出现了意外,死在外面,又该怎么办?

众所周知,秦始皇就是在出巡的时候,死在了路上,结果才给了宵小机会,继任者没选好,铁桶的江山,几年就败光了。

赵桓这个比秦始皇还过分,他居然远离国土,深入海外险地,后果之严重,谁能预料得到?

随员就不用说了,国内的诸臣更是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真正让人绝望的是他们明知道赵桓的做法不对,却还要尽力装成没事人,尽力压低声量,避免恐慌。

这就是伺候一个雄主圣君的难处,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限制,没有顾忌,带来的波澜却是要所有人承担。

赵桓对此都心知肚明。

“你们也不用感慨了,朕早就给国内送了旨意,如果真的有意外,就由太子即位……而且朕再也不会任性了,朕决定退位!”

最后俩字出口,又把陆游和朱熹差点吓得趴下……官家啊,您老还是继续任性吧!

天子退位,可不是小事情,尤其是赵桓这个级别的,那可是要天塌地陷的。

“官家,臣年纪小,经历的事情也少,加之官位低微,此等大事,还是归国之后,再和宰执商议才是。”陆游跪在了地上,痛哭流涕,“否则臣宁可自杀,也不敢遵旨!”

朱熹也连忙跪倒,同样是一副以身殉国的悲壮模样。

赵桓摆手,“你们啊,用不着小题大做……朕这些年,一直都在说实话,只可惜实话未必有人愿意相信,不过你们大可以放心,太子殿下虽然和朕有点像,但是到底不如朕硬气,他会容易伺候的。等到了朕孙子的时候,估计你们就能反客为主了,再过些年头,虚君实相,架空天子也未必不行啊!”

朱熹和陆游都站不起来了,这位官家是疯了吗?说的还有半句人话吗?

赵桓也不管他们,而是给岳飞下旨,要求岳飞跟他一起返回大宋。

来的时候,赵桓走的是海路,这一次回去,他想走陆路。

虽然陆地不好走,但是陆地的风光也远非海上可比。

万里丝绸之路,黄沙遍地,瀚海阑干,还有西域的沟壑纵横,山岭高峻,赵桓早就想领教一番了。

他现在状态还算好,如果再过几年,怕是有心身体也不允许了。

当然了,干这种危险的事情,身边还是要有个最稳妥的保镖,除了岳飞,不做第二选择。

此刻离开,似乎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刚刚打下了维也纳,还有那么多的城池没有解决,还有几十万欧洲的军队,正在集结反攻,撒手一走,不是前功尽弃吗?

貌似是有些不负责任,但是赵桓很清楚一点,如果继续战斗下去,欧洲就会成为大宋的财政包袱。

相隔这么远,大宋能有多少财力,支撑欧洲的战争?

并不要低估欧洲人,这是个封建林立,神权至上,又极度排外的倒霉地方。碎的像汽车压过的方便面似的。

巴尔干这一片,由于东罗马的关系,还能勉强讲一些道理,再往欧洲内陆发展,阻力就不可预计了,眼下的几班斧子能不能起到作用,就只有鬼知道了。

杀进来,还要从容退走,才是真正的高手。

赵桓要退走,是不是前面的成果都会消失殆尽呢?

很显然,不会这么简单地。

变革已经开始了。

首先,辽国还牢牢控制着君士坦丁堡,原来的东罗马地盘,包括塞尔柱在内,一个庞大的帝国,还是大辽的。

其次,在埃及等地,一个蒸蒸日上的,属于萨拉丁的帝国,也在快速发展,势头相当猛,这都是未来西方的劲敌。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力量,那就是西方本身。

见识了光明,就很难适应黑暗,如果没有宋军的远征,黑暗的中世纪可能继续维持……但是宋军的到来,彻底改写了西方的历史。

大宋带来的不是武力征服,也不是无穷无尽的恐惧,而是文明,是发自肺腑的认同……大宋的皇帝是秉承民心的皇帝,不是君权神授的皇帝。大宋的将士是保护百姓的,不是维护贵族的。

大宋的文明是关心每一个人,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神!

大宋的治理是那样美好,简直是所有国家的典范。

如果世上还有天堂,那必定是遥远的东方。

如果真的存在上帝,必是我大宋官家!

欧洲酝酿着一股强烈的变革暴风……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向大宋学习,他们拿着翻译的《论语》和《礼记》热情歌颂大宋,号召建立新的国家,从蒙昧和黑暗中走出来。

如果把他们夸奖大宋的话集结起来,足以让任何一个大宋子民汗颜。

这已经不仅仅是在宋军打到的地方了。

包括巴黎在内……没有,又是老区巴黎,热情的法国人比其他国家更清楚宋军的情况,毕竟他们的俘虏最多。

让愚蠢的国王和贵族去死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们把这一句口号介绍到了国内,到处都是推翻贵族统治,还政于民的声音。

新旧两股势力,在巴黎激烈交锋,一共上百位主张向东方学习的人,被法国的主教抓了起来,架在十字架上,直接用火烤!

而就在此事爆发的第三天,巴黎附近的农民就爆发了起义。

巴黎的起义迅速向东蔓延,神罗也陷入了农民起义的深渊。

由于腓特烈一世的征发,大大超出了地方百姓的承受能力,包括一些小贵族在内,都加入了起义队伍。

烽火狼烟,席卷整个欧洲。

所有的力量都跳出来了,支持教廷的,支持国王的,主张变革的,主张学习大宋的……双方激烈交锋,互不相让。

“燕王,下官不准备回大宋了。”

王贵深深一躬,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岳飞眉头紧皱,“你可是大宋的武人,如今官家有旨意,你莫非想抗旨?”

扑通,王贵急忙跪倒:“末将不敢!末将只是觉得如今局面难得,朝廷不愿意继续留下来,末将愿意从军中退伍,留在欧洲!”

岳飞困惑道:“你……不打算返回大宋?”

“嗯!”王贵道:“大丈夫志在四海,既然出来了,不干出个模样来,如何有脸回去?”

“模样?什么模样?”

王贵呵呵一笑,“大王,末将算是看出来了,欧洲诸侯林立,比咱们战国时候还要乱,朝廷没法倾注太多的心血,但是末将不一样,我们可以水滴石穿,用个十年二十年,打出一片基业来!”

“你们?”岳飞忍不住问道。

王贵也不隐瞒,有同样想法的可不是一个两个……有差不多两成多的将士,想要留下来。

坦白讲,这个数量让岳飞也大吃一惊。

而就在这时候,另外一些人也源源不断,涌入了欧洲。

其中就有一个叫做辛弃疾的少年。

在一整船的年轻人中,他是年纪最小的,但却是功夫最好的,手持利剑,背后负弓,英气凛凛,赳赳武夫。

他们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批涌向西方的宋人了。

有人在西方发财,有人在西方寻找机会,施展抱负。

“三十年后,此地必衣冠华夏,尽书汉字,尽行汉礼,我辈少年,自当奋力!”辛弃疾冲着脚下的土地,大声宣告……

第568章 赵桓是个要脸的人第43章 大宋笑话第520章 恩典第322章 出师北伐第189章 气节第309章 赵桓的大手笔第229章 宗望死矣第399章 拐来了五万大军第64章 活着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钱第166章 突火枪和神臂弩第112章 不弃(求订阅)第282章 宋无钱第402章 被买通的大宋君臣第530章 通倭第200章 会师第468章 你敢查吗?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135章 三国同盟第384章 七王第104章 进军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40章 漕粮第506章 难断的官司第458章 收取西北第525章 小太监,大贪官第252章 致吴乞买遗孀第519章 表彰第153章 争取人心第17章 全歼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143章 杀进东京,夺了鸟位第363章 苏学士的两张脸第459章 国威第6章 留全尸第575章 亚历山大不值一提第387章 第一人对第一家第154章 八字军(三更求订)第390章 限制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397章 优待军人第422章 字典第293章 姻缘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70章 赵氏家臣第441章 赵官家的父慈子孝第54章 名将云集第529章 户部内斗第67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第421章 换了人间第300章 风骨第103章 韩相公第70章 赵氏家臣第403章 当一个国家躺平了第490章 大金的永远忠臣第308章 蹴鞠世界杯第327章 岳云建功第155章 爱红妆的李邦彦第23章 龙德宫养马场第158章 吓死西夏第212章 无愧大宋第411章 一门十知州第485章 大石的西征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220章 事大第327章 岳云建功第424章 奇男子兀术第166章 突火枪和神臂弩第82章 披风第338章 必斩赵桓第1章 靖康天子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63章 兀术败了第380章 马上天子第148章 全数收服第148章 全数收服第522章 为官第573章 赵桓是个普通人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钱第471章 又是一条大鱼第15章 赵桓的持久战第77章 亲征第166章 突火枪和神臂弩第37章 权柄第586章 万国第274章 救驾,救驾第407章 霸气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当兄弟第361章 宣言第104章 进军第468章 你敢查吗?第73章 割发第260章 赵桓为将第556章 赵佶七十岁第220章 事大第179章又一个太上皇诞生了第276章 大金无人第512章 刺杀大石第323章 全国动员第571章 反攻欧陆
第568章 赵桓是个要脸的人第43章 大宋笑话第520章 恩典第322章 出师北伐第189章 气节第309章 赵桓的大手笔第229章 宗望死矣第399章 拐来了五万大军第64章 活着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钱第166章 突火枪和神臂弩第112章 不弃(求订阅)第282章 宋无钱第402章 被买通的大宋君臣第530章 通倭第200章 会师第468章 你敢查吗?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135章 三国同盟第384章 七王第104章 进军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40章 漕粮第506章 难断的官司第458章 收取西北第525章 小太监,大贪官第252章 致吴乞买遗孀第519章 表彰第153章 争取人心第17章 全歼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143章 杀进东京,夺了鸟位第363章 苏学士的两张脸第459章 国威第6章 留全尸第575章 亚历山大不值一提第387章 第一人对第一家第154章 八字军(三更求订)第390章 限制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397章 优待军人第422章 字典第293章 姻缘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70章 赵氏家臣第441章 赵官家的父慈子孝第54章 名将云集第529章 户部内斗第67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第421章 换了人间第300章 风骨第103章 韩相公第70章 赵氏家臣第403章 当一个国家躺平了第490章 大金的永远忠臣第308章 蹴鞠世界杯第327章 岳云建功第155章 爱红妆的李邦彦第23章 龙德宫养马场第158章 吓死西夏第212章 无愧大宋第411章 一门十知州第485章 大石的西征第555章 君士坦丁堡陷落第220章 事大第327章 岳云建功第424章 奇男子兀术第166章 突火枪和神臂弩第82章 披风第338章 必斩赵桓第1章 靖康天子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63章 兀术败了第380章 马上天子第148章 全数收服第148章 全数收服第522章 为官第573章 赵桓是个普通人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钱第471章 又是一条大鱼第15章 赵桓的持久战第77章 亲征第166章 突火枪和神臂弩第37章 权柄第586章 万国第274章 救驾,救驾第407章 霸气第249章 官家要跟你当兄弟第361章 宣言第104章 进军第468章 你敢查吗?第73章 割发第260章 赵桓为将第556章 赵佶七十岁第220章 事大第179章又一个太上皇诞生了第276章 大金无人第512章 刺杀大石第323章 全国动员第571章 反攻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