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一门十知州

耶律大石微微一愣,便不再言语,任凭赵桓摆布……幸福来得太突然,除了躺平享受,实在是没有别的必要了。

五十万契丹儿郎,扣掉老弱妇孺,也有二十万的精锐,二抽一,三抽一,五抽一……反正契丹人和汉人不一样。

中原一百个男丁,未必选得出一个精锐,但是游牧部落却是不一样,五十万人,至少能保持五万以上的常备军。

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地地道道的契丹人,正好弥补了大石的短板。

只要契丹兵足够,能够压住场子,东击女真,西讨西域,还不是手到擒来……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赵桓会不会撒谎了。

尽管赵桓的信用还算不错,但这种公然养肥潜在威胁的事情,恐怕还有很多的难度。

待双方结盟仪式之后,曲端就忍不住找来了。

“官家,臣以为不妥,耶律大石最缺的就是人丁,怎么可能把燕云的契丹人给他,完全没有道理啊!”

赵桓微微一笑,“正甫,那你说燕云的契丹人,应该怎么办才好?”

“这个……臣以为还是应该教化,把他们变成汉家儿郎,这也是一桩功德啊!”

“的确!”赵桓又道:“那燕云的田亩土地呢?”

曲端一愣,“自然是按照官家的意思,均田平役……”

“不对!”

赵桓打断了,“辽朝占据燕云二百年,虽然有南面官北面官,分开治理……可是契丹贵胄在燕云圈占土地,兴建田庄牧场,所在多有。数额相当惊人,这些土地该怎么处置?”

曲端稍微有些迟钝,似乎没了往日的精悍,沉吟片刻,才道:“自然是分给百姓所有。”

“不!”赵桓摇头,“经历战乱,燕云百姓走死逃亡,人丁不及当初的三成,甚至有些地方连一成都没有。没有人,又如何分田?还有,朕似乎说过,内地的田亩上限是三百亩,但是边疆苦寒,可以提升到三千亩,甚至五千亩……是也不是?”

曲端这下子终于懂了大半,额头不免浸出细腻的汗珠。

“官家是不是要仔细清查田亩,不许贪墨侵占?”

“错!”赵桓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朕给军中有功将士加恩……是鼓励他们屯垦戍边,多种田,供应军需……却不是让他们利用身份,庇护豪强大户,更不能包庇契丹权贵豪强!”

“怎么,女真六年苦战的大仇记住了,和契丹一百多年的交锋就忘了?还有,将士们自恃有功,就能坐享其成了?要知道朕清丈田亩,推行均赋是为了什么?朕的用意就是打掉坐享其成的食利集团。怎么,文人士大夫让朕压下去了,就轮到武人猖獗了,是吗?”

扑通!

曲端吓得跪下了,“臣,臣一定追查!”

“你能追查什么?”赵桓冷笑道:“朕是刚刚说过,武臣应功封王,朕是不会杀你的……但你也清楚了,朕有太多的办法,让你生不如死……所以你给朕记住了,有关国家根本的大政,别胡乱插手。尤其是朕没有答应的事情,更不是你能决断的!懂吗?”

“懂,懂了。”

曲端浑身颤抖,当真心惊肉跳不寒而栗……他着实没有料到,赵桓竟会敏锐到这个地步,怎么一点点的动静,也逃不过天子法眼呢?

曲端不解,可赵桓心里有数,田亩人丁,这是他统治全国的根基,怎么能不认真呢!

这事情也不算太复杂……契丹在燕云的统治,跟大宋也没什么区别,该有的豪强巨室一点不缺。

金人占据燕云之后,除了迁过来一些猛安谋克,别的也都没变化,毕竟县长随便换,黄老爷还是黄老爷。

如今宋军光复了燕云,黄老爷们自然要展示传统艺能了,他们打听清楚,如今官家不爱文官,偏向武人。

尤其是一些立过功的老兵,更是能占有大片土地,还可以降低田赋税率……虽然武夫丘八,不受待见,可谁让皇帝喜欢他们呢!

很快就有一些地方豪强投靠了武人……而武人这块也是两眼一抹黑,他们多数种过田,但也只是十几亩地,很难超过百亩……怎么管理佃农,怎么收租,都不清楚。

他们和豪强地主合作,这帮人帮忙打理,每年定期把收成交上来,就可以安享清闲,何乐而不为!

有人动了心思,有人还不敢随便答应……站在武将顶点的几个人之一,又是挂着枢相职衔的曲端,自然有很多人走他的门路……面对大家伙的询问,曲端也没直接答应,自然也没反对……只是赵桓突然要把燕云的契丹人交给大石,这不是坏了大家伙的生意吗!

曲端的反对,却是招来了雷霆之怒,让他忧心忡忡,不寒而栗。

“官家,臣,臣有罪……臣愿意戴罪立功,清查这些混账东西……”

“行了。”赵桓摆手,“你别掺和就是了,朕是给你提个醒,也给你们提个醒……朕固然重视武人,知道大家伙的辛苦,可朕到底不能纵容……这次的事情自会有人去调查,该查到什么程度,会有多少人受罚,朕会拿捏……总而言之,洁身自好,好自为之!”

曲端满脑门冷汗,战战兢兢出来,几乎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如蒙大赦!

时至今日。赵官家的威仪日盛,哪怕受封王爵,哪怕刚刚立下大功,曲端也丝毫不敢大意,或者说正是因为自己立了大功,官家才会舍得浪费吐沫,提醒自己,不然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

曲端老实了,以至于赵桓和大石接下来的会猎,他都借故感染风寒,在帐篷里躲着,没敢凑热闹。

赵桓倒是心情大好,他和大石畅聊治国,尤其还打听了西域诸国的情况。

“大石,说实话,朕一直对怛罗斯之战,深以为憾事,更惋惜归义军的结局……大石有志于此,当建大功,朕自会鼎力相助,绝无虚言。”

耶律大石叹道:“从今往后,大石自会纵横大漠,努力开拓……倒是赵官家,治国理政,铲除弊端,中兴天下,怕是比打仗还要艰难万倍……大石有个儿子,名为夷列,如果官家不嫌弃,就让他跟在官家左右,也好学点本事。”

赵桓眉头挑了挑,突然摇头道:“大石,朕虽然不敢说坦荡君子,但质子朕是不屑于此的……谁人没有父母,谁人没有子女……隔绝亲人,朕是不干的。”

听完赵桓的话,耶律大石突然朗声大笑,一回头,看到了萧塔不烟,对着王后道:“如何?赵官家的气度不是假的吧?”

萧塔不烟竟然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果然是天子气象……官家,吾子年幼,军中奔波劳碌,疏于管教。我是怕他学坏了,若是官家能答应照料,奴家感激不尽!”

说话之间,萧塔不烟牵过来一个小男孩,看样子还不到十岁,长得虎头虎脑,很招人喜欢。

赵桓看了再三,长叹道:“大石,朕自然可以答应……但朕要跟你约定……每隔三个月,必须写一封家书……朕能教他,尽力做好师父,却不能取代父亲,你们还是要多用心……开疆拓土艰难,需要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打下一份基业容易,可守好江山,却是千难万险,不可疏忽。”

赵桓这一番话,堪称谆谆教诲,大石夫妻深以为然,如此看来,将儿子交给赵桓,还真是走了一步好棋。

双方结盟会猎,一番交流之后,赵桓多个了拖油瓶,从临潢转身,返回燕京。

这一次赵桓并没有打仗,只是领兵转了一圈……只不过这一圈走下来,却非常符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观念。

首先宋军北上,促使兀术狼狈北返,望风而逃;其次,迫使契丹放弃西夏,复国成功,再造之功,比起吞并一个国家,也差不多太多。

最后,耶律大石去帝号,盟约重订,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更是大宋的空前胜利。

尤其是这些胜利还是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实现的……官家用兵,已经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几乎一夜之间,各种报纸,连篇累牍,盛赞官家睿智神武,大宋中兴有成。

各地送来的贺表,简直堆积如山,全都是拜年的话,让赵桓都觉得飘飘然了。这些饱学之士,真要是一心夸奖你,简直能让你受不了。

赵桓一路返回到了古北口,这一天送来的贺表最多,足足有二十几份。

只是在一片大红大绿的封面之下,藏着一个藏青色的贺表。

“这是谁啊?怎么这么素?”虞允文随口念叨着,就展开了,要送到赵桓面前。

可他瞄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吓得连忙合上。

“官家,都是老生常谈,还是看看别的吧!”

赵桓冷哼,只是伸出手,虞允文无奈,只能将“贺表”送到了赵桓面前。

赵桓接过,展开之后,不出意外,这不是贺表,而是弹劾罪状的札子,弹劾的对象叫做韩顺夫。

而弹劾韩顺夫的人叫做林景贞,只是一个寻常的真定知府罢了。

“官家,这位林知府出身九牧林家,至于韩顺夫……他似乎是曲大王手下统制官。”

“九牧林家?”

虞允文不无艳羡道:“其实不只是兄弟九人,还有林公,他们父子十人,先后位居知州,着实士林少有啊!”

第350章 控制第135章 三国同盟第73章 割发第121章 英雄气(三更求票)第413章 迁居大族第362章 靖康大典第323章 全国动员第542章 护犊子第160章 我想姓赵(万字完毕,求订)第406章 天子来了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胜利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509章 扬眉吐气的武夫第74章 骄兵第60章 优势第545章 宰相之忧第303章 杀贼第350章 控制第24章 皇太弟第198章 岳飞北伐第238章 官家,救命啊!第68章 赏功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177章伐夏第371章 威名第213章 满江红第509章 扬眉吐气的武夫第209章 天命之子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484章 好岳父第542章 护犊子第418章 继续抓人第463章 窃国大盗第271章 神刀第394章 料事如神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451章 黄豆大帝第130章 杀梁王(三更求票)第26章 战马保住了第463章 窃国大盗第5章 赵佶别跑第144章 带孝子第98章 夜访相国寺(求收藏票票)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343章 胜利在望第114章 造势(求订阅)第569章 大九州第138章 统一战线成第203章 对战铁浮屠第67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第184章 神勇无敌的李彦仙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259章 最厉害的是赵官家第175章西夏变天第380章 马上天子第44章 人杰第474章 康国第278章 大金国乱了第105章 无敌的韩世忠第44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465章 皇家银行第524章 官家生意第289章 人才难得第55章 战机第299章 赵桓的野心第398章 岳云的生路第181章 封王(三更求订)第51章 老种第305章 四大战区第34章 大将之风第256章 火腿第94章 三军第一人第230章 别了,完颜宗望第282章 宋无钱第485章 大石的西征第154章 八字军(三更求订)第254章 永恒主角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562章 小中华第117章 八百背嵬军第129章 火烧兴庆府第123章 亲征第129章 火烧兴庆府第179章又一个太上皇诞生了第29章 牛二从军记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38章 勤王第556章 赵佶七十岁第192章 新计划第528章 立法第196章 八百背嵬军(求订阅)第535章 物流第557章 太上皇的底气第84章 赵桓的赌第6章 留全尸第505章 六十大寿第346章 牺牲第523章 造福第65章 岳飞之谋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
第350章 控制第135章 三国同盟第73章 割发第121章 英雄气(三更求票)第413章 迁居大族第362章 靖康大典第323章 全国动员第542章 护犊子第160章 我想姓赵(万字完毕,求订)第406章 天子来了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胜利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509章 扬眉吐气的武夫第74章 骄兵第60章 优势第545章 宰相之忧第303章 杀贼第350章 控制第24章 皇太弟第198章 岳飞北伐第238章 官家,救命啊!第68章 赏功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177章伐夏第371章 威名第213章 满江红第509章 扬眉吐气的武夫第209章 天命之子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484章 好岳父第542章 护犊子第418章 继续抓人第463章 窃国大盗第271章 神刀第394章 料事如神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451章 黄豆大帝第130章 杀梁王(三更求票)第26章 战马保住了第463章 窃国大盗第5章 赵佶别跑第144章 带孝子第98章 夜访相国寺(求收藏票票)第368章 真子假子第343章 胜利在望第114章 造势(求订阅)第569章 大九州第138章 统一战线成第203章 对战铁浮屠第67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第184章 神勇无敌的李彦仙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259章 最厉害的是赵官家第175章西夏变天第380章 马上天子第44章 人杰第474章 康国第278章 大金国乱了第105章 无敌的韩世忠第44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465章 皇家银行第524章 官家生意第289章 人才难得第55章 战机第299章 赵桓的野心第398章 岳云的生路第181章 封王(三更求订)第51章 老种第305章 四大战区第34章 大将之风第256章 火腿第94章 三军第一人第230章 别了,完颜宗望第282章 宋无钱第485章 大石的西征第154章 八字军(三更求订)第254章 永恒主角第202章 大金皇帝都哭了第562章 小中华第117章 八百背嵬军第129章 火烧兴庆府第123章 亲征第129章 火烧兴庆府第179章又一个太上皇诞生了第29章 牛二从军记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38章 勤王第556章 赵佶七十岁第192章 新计划第528章 立法第196章 八百背嵬军(求订阅)第535章 物流第557章 太上皇的底气第84章 赵桓的赌第6章 留全尸第505章 六十大寿第346章 牺牲第523章 造福第65章 岳飞之谋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