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封王(三更求订)

“察哥,汝为摄政,总揽一切政务,当用心造福西夏百姓。”韩世忠吩咐道,嵬名察哥黑着老脸,勉强颔首,简直比吃了牛粪还难受。

韩世忠不管他这些,又扭头对薛元礼道:“老先生担任太师,教导陛下,开启圣聪,责任至重啊!”

薛元礼躬身,谦卑道:“老朽竭力为之。”

韩世忠又道:“还请老先生转告任太后,让她悉心照顾陛下,务必勤勉好学,早日亲征,也好扛起大白高国的社稷江山。”

这位任太后是李乾顺的妃子,是李仁孝的庶母,曹皇后死了,她就成了后宫的主人,才刚刚二十岁出头,年轻貌美,风华正好。

众所周知,在西夏,太后是个很神奇的物种,尤其是在皇帝年幼的时候,几乎可以总揽一切权力,甚至是领兵作战。

可以这么说,契丹的萧太后已经很夸张了,而西夏这边的太后,几乎人均萧太后。

韩世忠给西夏安排的这三个人物,晋王察哥看似大权独揽,但他这个有性格缺陷,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人物。

而薛元礼呢,他能量极大,名望极高,但是薛元礼主张汉化,推崇儒学,反对崇佛,是传统的西夏贵胄无法接受的。

至于任太后,她家族的实力不俗,人又极其聪明。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小妃子,一跃成为西夏第一人,偏偏又有个晋王察哥挡在前面,不用问,她肯定不服气,

当然别忘了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已经退居承天寺的李乾顺,这位说到底还是五十年的老皇帝,虽然由于接连失败,加上被逼着退位,声望可以跟赵佶相提并论了。

但是西夏的新君却是个三岁的孩子。

主少国疑、母壮子幼,权臣当道……西夏堆了一身的buff,几乎可以带来国家动乱的东西,一样都不少。

这要是不出事,鬼都不信!

可偏偏韩世忠还不满足,“薛先生,韩某这次是奉了官家旨意前来,为西夏安民护国……我想请教,韩某进入西夏以来,可曾杀过一个无辜百姓?”

“没有!”

“可曾倚强凌弱,胡作非为,乃至盘剥百姓,敲骨吸髓?”

“没有!”薛元礼继续道。

“那我还想问一句……西夏太上皇退位,新君登基,可是顺应人心?百姓觉得如何?”

薛元礼快哭了,“西夏朝野百姓,无不拥戴新君,希望励精图治,中兴大白高国。”

“好!”韩世忠笑道:“这我就放心了,我不贪西夏的财物,不伤西夏百姓,不违背西夏民心……而且我这就率领三万宋军,即刻离开西夏,片刻不停留。”

“当真?”

薛元礼立刻叫出来,他真的生怕请神容易送神难,韩世忠能答应离开,简直再好不过了。

“我怎么会撒谎!不过想求老先生一件事,你要把此番大宋出兵安民之举,详细写下来,不可遗漏,韩某拿着你的文章,也好向陛下交差。”

薛元礼点头,感叹道:“这是老朽应尽职责。”

韩世忠朗声大笑,“那就没什么了,告辞!”

这位还真说到做到,当天夜里,就下令宋军拔营,趁着夜色离了兴庆府,沿着灵州方向,直接返回大宋,干净利落,半点不拖泥带水。

随着宋军离去,薛元礼还颇有感慨,“此番大宋兴兵,却也不失为仁义之师啊!”

而察哥却眼珠乱转,反复思量,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什么仁义之师!

放屁!

根本是虚张声势!

大宋筹谋灭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真的有希望,他们又怎么会放弃!

没错,大宋的主要敌人是金兵,别看关中之战,他们暂时赢了,可是也损失不小……兵马钱粮,大宋所剩无几,还要一心对付金人,怎么会在西夏身上分多少力气!

只要坚守兴庆府,甚至干脆逃亡后套,只要等宋军补给不足,兵马难以维持,自然会土崩瓦解,大白高国也就能转危为安。

韩世忠之所以一开始就喊什么顺应民心,只为让陛下退位,不是假仁假义,是他根本没有这个力量!

意识到了这一点,嵬名察哥只觉得更加耻辱。

西夏这次失败,不是败在实力不足,兵马消耗一空之上……事实上,从头到尾,西夏损失的兵力也只有一两万人。

结果就被人家替换了皇帝,这个耻辱度,着实爆表了。

西夏真正的失败,和某只高卢雄鸡差不多,败在了人心崩溃上面,而且西夏的权贵们跟法国人竟然有着很类似的心理。

大宋只是要换个皇帝,他们也的确这么干的。

那只换个皇帝,我们的待遇又不改变什么,为什么要拼命?

你瞧,宋军都走了,大白高国损失了什么?

貌似什么都没有啊1

不少人还挺美的,只是他们忘了,从韩世忠抱着小皇帝登基的刹那,大白高国的尊严碎了一地。

大宋有了改换国君,另立新主的无上权威。

就在当下这个局面,西夏主少国疑,像各地的实权派,那些部落头人,他们是当西夏的大忠臣,还是暗中向大宋输诚?

这几乎是不用怀疑的事情,权威丧尽,就算还坐在龙椅上,也不过是土偶木梗罢了。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除非西夏能率领人马,杀进开封,俘虏赵桓,顺便再把赵佶抓了,把这两位弄到西夏坐井观天,否则,西夏这个国家,永远都不可能站起来。

怎么形容呢?

就在年初的时候,赵桓竭力避免靖康之耻,而到了年尾,国破易主的耻辱,落到了西夏的头上……而更讽刺的是大宋上下,知耻而后勇,努力洗刷耻辱,西夏的不少人却因为保住了自家的利益,而欢呼雀跃,甚至把韩世忠当成了恩人。

或许有一天,大宋真的想要灭了西夏,也不会太困难吧!

韩世忠大摇大摆,返回了延安府,赵桓率领着所有文武,出城三十里,顶着风雪,前来迎接韩世忠。

“良臣,你可是立了大功一件!做得太好了!”

韩世忠慌忙下马,行了大礼。

“回官家的话,臣承蒙天恩,是带大宋立规矩。在西夏皇宫,臣受了百官朝贺,还望官家恕罪!”

赵桓大笑,“有什么罪过?你这是给朕长脸!”

拉起韩世忠,又转身拉过来吴玠,赵桓笑道:“朕一月之间,得到了两位帅才,大宋武人,有韩良臣和吴晋卿,克复燕云,指日可待!”

赵桓迫不及待道:“李太傅,你说良臣此功,该怎么赏赐?”

李邦彦笑呵呵道:“官家,光复燕云者封王,韩相公此举扬威西夏,大振国威。且兵不血刃,有古之名将的风采,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就是形容韩相公啊!”

这位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把韩世忠都夸得不好意思了。

“既然如此,朕打算封韩世忠一个王爵,你们意下如何?”

没等李邦彦开口,吕颐浩就道:“官家,韩相公每战争先,奋勇杀敌,立功最多,不但扬威西夏,而且安邦定国,功在社稷,封一个王爵,实在是恰如其分。”

赵桓含笑,“那好,良臣,朕就先给你个咸安郡王的爵位……不是朕抠门,舍不得给个亲王,只是想让你知道,往后的日子长着呢,直捣黄龙,开疆拓土,打出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朕还要仰赖诸公!”

韩世忠含着泪,跪在地上,“叩谢天恩,臣敢不效死!”

赵桓把韩世忠拉起来,又看了看诸将,突然笑道:“有一个人,出谋划策,料敌于先,主张进军关中,又推荐贤才,高风亮节。此人朕一直没有恩赏,不是朕忘了,而是朕再等机会……曲端,你过来吧!”

曲端浑身一震,忙向前走了两步,躬身道:“臣在!”

赵桓感叹道:“你有恃才傲物的毛病,且曾经吞并统制李庠的兵马,还妄图靠着献礼,换取朕的加恩。这都是你的毛病,所以朕不让你统军……但是你的才情又是人尽皆知,文武双全吗!弓马武艺,还能作诗,难得,难得啊!”

赵桓哈哈大笑,“曲端,韩世忠受封王爵之后,枢密使就空下了,由你担着吧!”

“啊!”

曲端吓得失声叫了出来!

下一秒整个人都不好了。

枢密使!

他是想过再三,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居然会给他枢密使的位置。

道理很简单,韩世忠挂着枢密使衔,但谁都知道他真正的职位是御营司都指挥使。

曲端不一样,他没有额外的职位,如果接掌枢密使,就代表曲端真的要执掌枢密院,跟政事堂对掌朝权!

这都不是一步登天那么简单了,既狄青之后,第二个武人实权枢密使,名副其实的曲相公!

怎么感觉像活在梦里啊!

曲端傻愣住了。

韩世忠气得踢了他一脚,“曲相公,还不谢恩啊!”

曲端这才清醒过来,慌忙趴在地上,“臣,臣叩谢天恩啊!”

曲端五体投地,丝毫不顾及地上的雪,脑海中只剩下三个字在回荡:“曲相公,曲相公!老子是曲相公了!”

赵桓看着得意忘形的曲端也咳嗽道:“枢密使职责非比寻常,你可不要误了大事!”

“不会!当然不会!”曲端昂起头,兴奋道:“官家,臣筹谋了一个五路伐金的方略,还请官家示下!”

又是五路出兵,在听到这个词之后,赵桓的脑袋就疼了,且看看曲端能弄出什么花样……

第140章 抢钱了第441章 赵官家的父慈子孝第575章 亚历山大不值一提第467章 聪明人第481章 最后一战第225章 杀人不用刀第60章 优势第106章 灯火第322章 出师北伐第450章 媳妇到手(求月票)第156章 怪事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胜利第168章 雪耻第86章 胜利进军第135章 三国同盟第323章 全国动员第189章 气节第334章 都元帅死第265章 尽忠第31章 没输第153章 争取人心第356章 杀!第253章 骂死第394章 料事如神第341章 亲王做先锋第218章 莫须有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订)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410章 最强打手第579章 攻破维也纳第573章 赵桓是个普通人第85章 大宋赢了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11章 让官家给俺洗脚!(求票)第217章 朝局洗牌第456章 回归第455章 赵佶的手段第562章 小中华第158章 吓死西夏第181章 封王(三更求订)第177章伐夏第258章 国际纵队第581章 少年大宋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538章 太子的手段第124章 野鸭子(万字求订阅)第570章 今日不乳法第470章 杀之第349章 后浪第121章 英雄气(三更求票)第39章 分兵第109章 斩首(求首订)第209章 天命之子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162章 出征第372章 复河东第252章 致吴乞买遗孀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285章 降旨第381章 胜利之后第477章 梦回丰亨豫大第454章 华夏大家庭第132章 曲端不死第66章 张俊的选择第375章 天子当先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137章 朕决定了,汝为大辽皇帝!第126章 平夏之战第220章 事大第288章 官家出题第460章 财政倍增第8章 抗金,抗金,还是抗金第516章 陆游的壮举第158章 吓死西夏第556章 赵佶七十岁第576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379章 喜讯第399章 拐来了五万大军第62章 短斧扬威第10章 猛士泼韩五第181章 封王(三更求订)第32章 交换第70章 赵氏家臣第404章 双赢第171章 血肉第419章 留都第78章 英雄第412章 大宋和大金,并无区别第414章 阻力第506章 难断的官司第24章 皇太弟第281章 胡无人第397章 优待军人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353章 牵连甚广第326章 岳飞放心飞第183章 又一个盟友第499章 草原群雄第438章 乱了
第140章 抢钱了第441章 赵官家的父慈子孝第575章 亚历山大不值一提第467章 聪明人第481章 最后一战第225章 杀人不用刀第60章 优势第106章 灯火第322章 出师北伐第450章 媳妇到手(求月票)第156章 怪事第204章 高粱河畔的胜利第168章 雪耻第86章 胜利进军第135章 三国同盟第323章 全国动员第189章 气节第334章 都元帅死第265章 尽忠第31章 没输第153章 争取人心第356章 杀!第253章 骂死第394章 料事如神第341章 亲王做先锋第218章 莫须有第118章 授田(三更求订)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410章 最强打手第579章 攻破维也纳第573章 赵桓是个普通人第85章 大宋赢了第251章 老子叫牛皋第11章 让官家给俺洗脚!(求票)第217章 朝局洗牌第456章 回归第455章 赵佶的手段第562章 小中华第158章 吓死西夏第181章 封王(三更求订)第177章伐夏第258章 国际纵队第581章 少年大宋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538章 太子的手段第124章 野鸭子(万字求订阅)第570章 今日不乳法第470章 杀之第349章 后浪第121章 英雄气(三更求票)第39章 分兵第109章 斩首(求首订)第209章 天命之子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162章 出征第372章 复河东第252章 致吴乞买遗孀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285章 降旨第381章 胜利之后第477章 梦回丰亨豫大第454章 华夏大家庭第132章 曲端不死第66章 张俊的选择第375章 天子当先第567章 大宋之病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137章 朕决定了,汝为大辽皇帝!第126章 平夏之战第220章 事大第288章 官家出题第460章 财政倍增第8章 抗金,抗金,还是抗金第516章 陆游的壮举第158章 吓死西夏第556章 赵佶七十岁第576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379章 喜讯第399章 拐来了五万大军第62章 短斧扬威第10章 猛士泼韩五第181章 封王(三更求订)第32章 交换第70章 赵氏家臣第404章 双赢第171章 血肉第419章 留都第78章 英雄第412章 大宋和大金,并无区别第414章 阻力第506章 难断的官司第24章 皇太弟第281章 胡无人第397章 优待军人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353章 牵连甚广第326章 岳飞放心飞第183章 又一个盟友第499章 草原群雄第438章 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