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留都

赵鼎这人的经历很特别,他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却一直在做地方官,前后有二十来年。后来是吴敏提拔了他,而彼时赵鼎入京之后,一番慷慨陈词,劝谏赵桓,又给自己惹了麻烦,接着就是去西域见大石,随后在西北数年,直到驱逐了辽国,恢复西夏,凭着此功,再度回京。

纵观他的履历,地方官的经验最丰富,既当过下层的小官,又爬到过高层,干过封疆……长久的积累,练就了赵鼎独到的目光,很容易就看出李光的问题。

“赵相公,我还是那句话,岭南地区民生艰难,前些年在桂林有人预征田赋,居然到了靖康十年,简直是触目惊心!我到任之后,不愿与民争利,减了不少苛捐杂税,这是有的。至于商税多少,赵相公自然可以去查,是不是有贪赃枉法!还有,我的次子是不是收了贿赂,你也只管查就是。总而言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李光言之凿凿,赵鼎突然大笑,“李光,你说岭南民生艰难,难道天下别的地方就不难?两浙,两淮,江南,荆湖……哪里不是竭尽膏腴,奉养大军……还有两河,在金人铁蹄之下,足足六年,百姓流离,户口十不存三,这不艰难?更有燕云,沦陷二百年,汉家教化断绝,尽是胡人之声,尽数胡儿之礼……这不可怜?既然是朝廷封疆大吏,不能体恤朝廷艰难,不懂大局,不能为国分忧……光是这一条,就能免了你的官职!还有,你不承认次子贪污受贿的罪行,推说你不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只听说做了坏事要隐瞒的,却没听说好事也要隐瞒。你真当大家伙都那么好欺骗吗?说到底,还是你约束不严,故意纵容。”

赵鼎劈头盖脸,大炮猛轰,竟然轰得李光摇摇欲坠,脸色惨白,“赵相公伶牙俐齿,欲加之罪,既然以为下官不够格,罢免了就是!”

“错!你以为可以辞官了之吗?你们家牵涉的案子必须一查到底。不过仅仅凭着现在的罪证,我也可以把你们发配古北口修长城!”

“赵鼎!”

李光真的急了,赵桓囚禁了李纲,让他倍感失落,萌生退意。不过赵桓到底没有动李太师,说明赵桓也是忌惮人心议论的。

所以李光自觉官声不错,此刻求去,朝廷不敢把他怎么样,士林之中,也能得到支持,还能表达他和李纲同进退的革命情谊。

怎么算都不吃亏的事情。奈何赵鼎太绝了,居然问罪,还要把他全家发配修长城。

“同在官场,相煎何急!”李光从后槽牙挤出此话,怒火中烧,“赵相公,你今天这么对我,就不怕明天有人这么对你?”

赵鼎呵呵道:“身居此位,上报天子知遇之恩,下安黎民倒悬之苦……至于流芳百世,封妻荫子,却不是赵某能奢望的。”

“来人,把李光押送到大理寺!”

赵鼎刚入政事堂,就拿了一路转运使祭旗,此前的政事堂诸公,全都望尘莫及……如果觉得这就够狠了,显然是低估了赵鼎,这位随后上书弹劾,要求将开封知府陈公辅押解燕京问罪!

“这不行,这绝对不行!”

这份奏疏经过政事堂会议,御史中丞陈过庭直接反对。

“陈公辅这些年兢兢业业,治理开封有功,且一心主战,从无过错,赵相公仅仅因为私人恩怨,就弹劾重臣,抓捕大吏,实在是不妥!”

赵鼎不慌不忙,笑呵呵道:“陈中丞,陈知府当真就没有过错吗?别的不说,他的府衙几次遭到了贼人,东京一片混乱,这是他自己说的,难道这就是治理有功吗?”

陈过庭被噎得瞬间无语,只剩下喘粗气了。

赵鼎拿陈公辅自己的话来治罪,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这是迁都的必然,如何能算到陈公辅的头上?”唐恪不服气道。

赵鼎同样针锋相对,“官家迁都的良苦用心我就不说了,光是因为迁都,便消极怠工,放任地方一片混乱,甚至裹挟众人,以此要挟朝廷,这就是为官之道吗?这样的人,还能留在开封知府的位置上?”

面对赵鼎的质问,政事堂诸公也显得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吕颐浩面色深沉,终于道:“上呈官家,派人缉拿陈公辅问话。”

不出意外,赵鼎再下一城。

不管是李光还是陈公辅,都是昔日李纲的心腹,李纲任用的私人不多,让赵鼎这么一弄,几乎是一网打尽。

“潮起潮落,花开花落……赵鼎锐意进取,确实是人才难得。老夫这份乞骸骨疏,怕是要提前递上去了。”

吕颐浩和刘韐随口聊着,刘韐也深以为然。

“吕相,官家继位以来,主张以抗金为先……不管新旧,哪怕是一些尸位素餐的昏庸官吏,只要不反对抗金,便会留用……毕竟要避免人心混乱。虽然我们也几次整顿,毕竟力度太小。如今官家要再造乾坤,必定是大刀阔斧,原来的一些人,已经不适合留在位置上了。”

吕颐浩深以为然,国家的处境变了,对官吏的要求也不一样了,其实像李光、陈公辅这种人,十分偏向清流。

面对金人,他们都是主战的,而且慷慨陈词,气势很强。

可到了治理内政的时候,他们又成了阻力,必须果断搬开。

“但愿我们也不要成为阻力才好!”吕颐浩微微轻叹,难掩一丝落寞……毕竟从身居高位的宰相下来,滋味到底不好受。

而且他们这批人还不是寻常宰相,毕竟是为了光复燕云出过力气,甚至亲自上过战场的,论起功劳,丝毫不比韩世忠等人差。

如此地位,骤然退下来,失落是无法避免的,甚至他们任用的门生故吏也不免人心浮动,整个朝局都要跟着波澜一阵子……

“赵鼎,你拿下了陈公辅,开封的乱子朕也知道了,你可有解法……难不成当真因为迁都,就要开封衰败下去?”

赵鼎沉吟了片刻,反问道:“官家,臣斗胆请教,官家以为开封的繁华如何?”

赵桓眉头微挑,“朕也就不跟你打哑谜了,开封周遭人多地少,黄河泛滥,物产已经不足以支撑都城发展,其实是靠着天下供养,根基到底不足。”

赵鼎道:“官家明鉴,既然如此,如何不让开封回归原来的状态?”

赵桓沉吟道:“怎么讲?”

“如今开封处于腹地,十分安全,原来的禁军编制可以悉数撤销,转移到长城一线……还有官员,太学,以至于外地商贾,各国使节……粗略计算下来,转移到燕京的,差不多能有五十万人。去掉了这些负担之后,以中原腹地,养活几十万人,应该绰绰有余,朝廷还可以整顿漕运,治理黄河,开封到底不至于太过衰败。”

赵桓稍微想了想,倒也和他心里的计划不谋而合。

“只是变化太过迅速,到底不好。而且开封毕竟是朝廷腹心之地,一百六七十年的天下中枢,还是要给大家伙一个适应的时间。”赵桓斟酌道。

赵鼎眉头挑了挑,察言观色,突然福至心灵,想出了一个办法:“官家,过去大宋有四个京城,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而事实上奉行东西二京,如今官家迁都燕京,能不能在东京设立留守司,以德高望重的重臣驻守,安抚人心?”

赵桓脸上露出了笑容,显然这个提议他很满意。

“不要叫留守司了,干脆以留都称呼,同样设政事堂,称南台,和燕京政事堂品级相同……至于权力,暂时仅限于开封周围,如果需要调整,按照旨意办事。”

毫无疑问,留都就是给老臣一个发挥余热的地方……李纲这一次贸然北上,直接跟赵桓冲突,虽然盛怒之下,让赵桓给囚禁了。

但其实伤损已经造成了,这可不只是李纲一系瓦解冰消那么简单。

对赵桓也是一样的。

官家到底是没能履行承诺,对一位功勋卓著,盛名远播的名臣下手,肯定会引起一些人的失望,朝野难免议论纷纷。

当然了,这点波澜赵桓还能承受得起,可问题是老臣要怎么安排?

像吕颐浩啊,刘韐啊,还有其余老臣,按照大宋以往的习惯,从宰执位置上下来,是会被派往重镇驻守,通常都是西京,让他们养老。

对于赵桓来说,这么办不是不行,可到底是有些刻薄了,毕竟像吕颐浩这种,可是真的替他出了大力,为了恢复燕云,立下大功的。

把他们安排在开封,既能发挥余热,又能解决开封的问题,挽回一些人心,还是非常不错的。

而提出建议的赵鼎,很显然拔得头筹,足以让官家刮目相看了。

“官家,臣还有一件事,韩顺夫为祸一方,此案证据确凿,另外还有一些将领残民,害民,却是不能不严惩!”

赵桓略沉吟,便点头道:“此事可以交给你处置,但是要注意分寸,御营将士是朝廷支柱,去掉蛀虫可以,但不能坏了整棵大树。”

赵鼎深深一躬,“臣知道!”

第238章 官家,救命啊!第338章 必斩赵桓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352章 新宋第307章 官家嘱托第169章 龙纛(三更求订)第93章 赐尔女装第247章 和赵佶作伴吧!第496章 天灾来袭第312章 秩序第308章 蹴鞠世界杯第441章 赵官家的父慈子孝第396章 痛饮燕山第513章 女中豪杰第523章 造福第525章 小太监,大贪官第264章 驴火祭天第133章 官家大喜(三更求订)第343章 胜利在望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198章 岳飞北伐第571章 反攻欧陆第171章 血肉第148章 全数收服第352章 新宋第384章 七王第267章 争夺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323章 全国动员第426章 圣裁第568章 赵桓是个要脸的人第120章 破局第362章 靖康大典第437章 太上皇轻佻第563章 岳飞平四方第289章 人才难得第315章 北伐大计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316章 征虏讨逆大元帅第457章 烟消云散的西夏国第121章 英雄气(三更求票)第149章 官家太糊涂了第266章 河北男儿第550章 岳飞再出征第101章 宗泽北上第153章 争取人心第386章 除虫第264章 驴火祭天第106章 灯火第89章 将星飞起第339章 背水第353章 牵连甚广第95章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第301章 枢相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398章 岳云的生路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455章 赵佶的手段第528章 立法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269章 七成胜算第318章 丧胆第278章 大金国乱了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12章 请官家许臣赴死第295章 大义灭亲朱皇后第12章 请官家许臣赴死第575章 亚历山大不值一提第240章 一场骗局引来的世界大战第429章 开疆拓土的第一个目标第125章 胆大包天的曲端第67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第26章 战马保住了第402章 被买通的大宋君臣第442章 吃肉强国第83章 宁死不退第73章 割发第519章 表彰第179章又一个太上皇诞生了第216章 金杯白刃第83章 宁死不退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511章 讨伐倭国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578章 上帝是赵官家第266章 河北男儿第226章 诊断大金国第549章 把握命运第189章 气节第103章 韩相公第75章 面皮第299章 赵桓的野心第502章 陆游赴西域第59章 破营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253章 骂死第21章 活捉郭药师
第238章 官家,救命啊!第338章 必斩赵桓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352章 新宋第307章 官家嘱托第169章 龙纛(三更求订)第93章 赐尔女装第247章 和赵佶作伴吧!第496章 天灾来袭第312章 秩序第308章 蹴鞠世界杯第441章 赵官家的父慈子孝第396章 痛饮燕山第513章 女中豪杰第523章 造福第525章 小太监,大贪官第264章 驴火祭天第133章 官家大喜(三更求订)第343章 胜利在望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198章 岳飞北伐第571章 反攻欧陆第171章 血肉第148章 全数收服第352章 新宋第384章 七王第267章 争夺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323章 全国动员第426章 圣裁第568章 赵桓是个要脸的人第120章 破局第362章 靖康大典第437章 太上皇轻佻第563章 岳飞平四方第289章 人才难得第315章 北伐大计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316章 征虏讨逆大元帅第457章 烟消云散的西夏国第121章 英雄气(三更求票)第149章 官家太糊涂了第266章 河北男儿第550章 岳飞再出征第101章 宗泽北上第153章 争取人心第386章 除虫第264章 驴火祭天第106章 灯火第89章 将星飞起第339章 背水第353章 牵连甚广第95章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第301章 枢相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398章 岳云的生路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455章 赵佶的手段第528章 立法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269章 七成胜算第318章 丧胆第278章 大金国乱了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12章 请官家许臣赴死第295章 大义灭亲朱皇后第12章 请官家许臣赴死第575章 亚历山大不值一提第240章 一场骗局引来的世界大战第429章 开疆拓土的第一个目标第125章 胆大包天的曲端第67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第26章 战马保住了第402章 被买通的大宋君臣第442章 吃肉强国第83章 宁死不退第73章 割发第519章 表彰第179章又一个太上皇诞生了第216章 金杯白刃第83章 宁死不退第533章 新官雅政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511章 讨伐倭国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578章 上帝是赵官家第266章 河北男儿第226章 诊断大金国第549章 把握命运第189章 气节第103章 韩相公第75章 面皮第299章 赵桓的野心第502章 陆游赴西域第59章 破营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253章 骂死第21章 活捉郭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