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陆游赴西域

赵桓这一次视察黄河,基本上给大宋的治河方略定了调子。

在河道走向问题上,毫不犹豫选择了北流。

首先黄河北流地势相对更低,水往低处流,只要建立好束水堤坝,就可以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安稳。

而且北流牵涉的人口更少,移民也方便。

至于东流,三次回河都失败了,就不用提了。

只是在事实上,北宋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黄河都是南下夺淮,从淮河入海……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个结果,还是大宋朝的锅。

为了迟滞金军,杜充充分学习了运输大队长的经验,掘开了黄河,凑巧的是掘开之后,同样没淹到几个敌人,反而是自己的老百姓受罪。

所以在历史上,靖康之变以后,黄河就开始南下夺淮。

等金国占据北方之后,已经没法收拾了,就只能勤勤恳恳给北宋擦屁股,讽刺的是赵构跑到了临安,建立了南宋,甩开了包袱,可以苟且偷安了。

一条黄河,把金国折腾够呛,又让蒙古人杀进来了。

等蒙古人接手之后,同样是个烂摊子,他们继续治理黄河,在金国身上发生的故事,又重复发生在了蒙古人身上。

最后的结果就是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把元朝也给灭了。

能干掉两个仇敌,北宋的操作也是没谁了。

事实上黄河的祸患到了明朝依旧在延续着,时不时就来个决口什么的。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淮河小,黄河大,南下夺淮的后果就是不断决口,泛滥。

自北宋之后的几百年,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这一大片,都成了黄泛区。

中原大地,哀鸿遍野,水旱灾害不断,老百姓民生困苦,直接造成了中原衰败,甚至一直遗祸千年。

北宋士大夫们拉出来的一泡……还真是恐怖如斯!

此时此刻的赵桓,情况还算不错。

至少没有掘开河道,眼下的黄河依旧是北流为主,有八成以上的黄河水都走北流入海。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修好河堤,留出的足够的泄洪区,并且移民,种树,恢复植被。

虽然这个工程很庞大,但方向还是很明确的,

“官家,其实有件事,老臣还是不好隐瞒的。”李邦彦趁着只有两个人,向赵桓进言。

赵桓心情很好,就笑呵呵听着。

“其实吧,欧阳醉翁是个脑子不清楚的,当初商议回河的时候,谁还不知道六塔河承载不了黄河水啊!”

赵桓眉头挑了挑,知道六塔河不行,那为什么还有不少人坚持?

李邦彦见赵桓略带困惑,顿时心情大好,果然,还是离不开老夫这个明白人啊!

“官家,其实这个道理不难,只要把黄河水引回故道,下一次也就说不准是在哪边决堤了,毕竟黄河堤坝可是有着两边啊!”

赵桓突然吸了口气,脸色骤然变化……李邦彦把谜题点破了。

三议回河,看起来很傻,你以为大宋的士大夫在第二层,实际人家在大气层。

彼时北方的宰执居多,治河是不能治河的,只能往南边引,淹了南边的土地,我们河北的田庄不就保住了!

“官家,这事臣可不敢撒谎,以文宽夫的为人,他是干得出来的,虽说官家与士大夫共天下,可士大夫也分南北啊!”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相当于只有士大夫算人,老百姓不算人。但是在士大夫之中,掌权的北方士大夫要比南方士大夫更像人!

毕竟在北宋国初,河北的宰执占据了相当份量,什么梅花韩氏,桐木韩氏,还有什么吕氏,王氏,都是这一派的。

只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三次回河不成,反而把河北害惨了。

童贯收复燕云的时候,在河北东西路征调民夫,结果两个路,愣是凑不出三十万民夫来……由此可见,洪灾对民力的伤损到了何等惊人的地步!

如果说单纯决策失误,那是大宋君臣蠢,可若是掺和进了党争,有南北算计,死道友不死贫道,那可就不只是坏这么简单了。

简直堪称丧心病狂,天打雷劈都不为过!

“官家,臣这年纪也不小了,也不知道能陪着官家几年……老臣只想官家多一点防备,有些人坏起来,他们就真的不是人了!”

面对李邦彦的提醒,赵桓用力点头,深以为然。有这位李太傅在身边,的确能起到以毒攻毒的奇妙效果。

“别的事情先不说了,治理黄河这块,恐怕还离不开你……朕打算雇佣一批劳力。”

李邦彦眼珠转了转,连忙道:“官家可是打算让蒙兀人治河?”

赵桓一笑,“不错,谁也没有你李太傅机敏。”

李邦彦自谦笑道:“官家把合不勒叫过去,臣要是还想不到,那也太笨了。不过臣倒是有点担心,蒙兀人虽然身强体壮,但却未必是修河最好的劳力。”

赵桓眉头挑动,再三沉吟,也不得不点头。游牧民族当然是能吃苦的,只是他们吃的苦却不是终日劳作的苦,而且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很不适合每天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干活不止。

“这么说就只能靠咱们自己了。”赵桓有点落寞道。

李邦彦犹豫了少许,突然伏身,“官家,其实这事也容易,只要让蒙兀人去高丽就食,然后弄一些高丽民夫就是了,他们还是很能干活的!”

赵桓歪头,给李邦彦一个意味深长的白眼!

这货真不愧是奸臣,脑子还真灵,连这么缺德的主意都想得出来……毫无疑问,这事自然要李邦彦去办。

给大宋找民夫,替蒙兀诸部找活路……至于高丽会怎么样,暂时却是管不到了,毕竟赵桓的能力也有限啊!

就在治河的事情确定下来之后,从行台那里,赵谌又给他爹送来了消息。

这一次的消息是有关他的老亲家,耶律大石的。

在决定西征之后,耶律大石迅速进入西域,几万大军,直逼黑汗国,只不过这个黑汗国也不是好欺负的,他们还有个盟友,也就是中亚的霸主,塞尔柱帝国。

最新消息,塞尔柱已经向其他属国发出旨意,大军云集,数量极有可能超过十万之数。

“官家,耶律大石西征的兵马也在十万之上,只是沿途要安排兵马,还要留守老巢,加上粮草道路制约,他能投入的兵马恐怕不会超过五万人……这是很艰难的一战。”

兵部尚书刘子羽如是分析道。

赵桓认可他的判断,但是赵桓却对耶律大石充满了信心。

“此战大石以少胜多,不是难事。”

刘子羽忍不住一惊,随后大喜,情不自禁分析道:“倘若大石能够重创塞尔柱的兵马,并且挥军进入波斯,那可就太妙了。当初大唐想要做的事情,可是在大宋的手里实现了。”

赵桓笑容可掬,他的用意就是这个!

以耶律大石敲开通往亚洲腹地的大门,大宋跟在后面,能避免非常多的麻烦。

“朕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耶律大石实力膨胀太快,到时候就不受控制了。”

刘子羽眉头动了动,突然笑道:“官家,其实臣一直在想这件事,臣的看法却是不一样。”

“哦,说说看!”

“官家,耶律大石的兵马总归有限,他打下的地盘越多,就越是力不从心,他固然可以用当地的人,但是他就能完全信任吗?他想不想从大宋引进人才?还有,出了西域之后,那么辽阔的土地,可以用兵的地方太多了,大石想要打更大的仗,占据更多的地盘……除了依仗大宋的支持,又能怎么办?”

刘子羽总结道:“臣以为只要没有超过大石的底限,他还是愿意和咱们合作的,毕竟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刘子羽的这番话,得到了赵桓的认可。

“很好,看事情就该辩证一些,大石西征,对我们是危机并存,全看怎么应对了……你有什么建议”

刘子羽道:“官家,不管怎么样,西域都是太过遥远,只是靠着外人传递消息,终归不够完整准确,臣以为还是要派人过去。”

“嗯!”赵桓颔首道:“你以为谁合适?”

“臣,臣推荐陆宰!他出使过金国,胆识俱佳,是合适人选。”

……

陆家之中,陆宰眉头微皱,又是一天的功夫,竟然没有见到儿子的面,这个兔崽子去哪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了动静,夫人匆匆回来,脸上尽是怒色,在她的身后,正是局促不安的陆游。

进来之后,夫人就怒道:“逆子,跪下!”

陆宰沉着脸,还没来得及询问缘由,夫人便忍不住啜泣道:“老爷,这个逆子断然是不能留了……他,他居然带着那个丫头私奔!”

“什么?”

陆宰大惊失色,急忙怒视陆游。

感到了老爹杀人的目光,陆游慌忙道:“父亲,不是的,不是的,孩儿只是,只是去了康国……”

“是你自己去的?”

“不,不是,还,还有唐姑娘!”

“好大的胆子!”陆宰气得拍桌子,眼眉立起。“逆子啊逆子,枉我把你安排在武学,你就学来了纨绔衙内的做派?”

不待陆游辩解,陆宰已经站起,伸手提起陆游的衣领,怒道:“什么都不用说了,你小时候不是想着为国建功吗?现在你也十六岁了,就跟着为父,出使西域,真正替国家效力吧!什么儿女情长,都给我抛到一边!”

第226章 诊断大金国第334章 都元帅死第10章 猛士泼韩五第227章 活活气死第572章 柱国大将第50章 绝句第537章 太子南下第114章 造势(求订阅)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31章 没输第439章 唯有杀之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186章 大获全胜第270章 临阵第223章 赵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第25章 金人来了第520章 恩典第232章 朕与谁,共天下(求订阅)第329章 高歌猛进第387章 第一人对第一家第201章 杀向燕山府第583章 新秩序第389章 神奇的组合第491章 我,蛮夷也!第422章 字典第349章 后浪第241章 通西域第124章 野鸭子(万字求订阅)第519章 表彰第295章 大义灭亲朱皇后第396章 痛饮燕山第96章 秦桧奇谋第54章 名将云集第165章 兴汉侯第453章 主持公道第146章 父子对决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103章 韩相公第140章 抢钱了第343章 胜利在望第410章 最强打手第472章 无情的赵官家第148章 全数收服第187章 主动出招第336章 燕京城破第454章 华夏大家庭第321章 大金药丸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103章 韩相公第502章 陆游赴西域第167章 利斧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329章 高歌猛进第235章 有钱第299章 赵桓的野心第273章 过河,过河第293章 姻缘第62章 短斧扬威第438章 乱了第437章 太上皇轻佻第309章 赵桓的大手笔第71章 清算第356章 杀!第94章 三军第一人第18章 丧女之痛第329章 高歌猛进第534章 剿匪第419章 留都第212章 无愧大宋第389章 神奇的组合第282章 宋无钱第381章 胜利之后第532章 问罪倭国第313章 转好的财政第467章 聪明人第489章 秦桧和兀术第473章 赵构的好运气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481章 最后一战第200章 会师第272章 报答不了 的君恩第561章 衍圣公西游记第568章 赵桓是个要脸的人第221章 赵桓教子第11章 让官家给俺洗脚!(求票)第34章 大将之风第571章 反攻欧陆第392章 卧龙凤雏第188章 靖康二年第78章 英雄第149章 官家太糊涂了第149章 官家太糊涂了第119章 廷议第276章 大金无人第436章 他们做得,朕也做得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269章 七成胜算第112章 不弃(求订阅)第198章 岳飞北伐第475章 金主
第226章 诊断大金国第334章 都元帅死第10章 猛士泼韩五第227章 活活气死第572章 柱国大将第50章 绝句第537章 太子南下第114章 造势(求订阅)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31章 没输第439章 唯有杀之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186章 大获全胜第270章 临阵第223章 赵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第25章 金人来了第520章 恩典第232章 朕与谁,共天下(求订阅)第329章 高歌猛进第387章 第一人对第一家第201章 杀向燕山府第583章 新秩序第389章 神奇的组合第491章 我,蛮夷也!第422章 字典第349章 后浪第241章 通西域第124章 野鸭子(万字求订阅)第519章 表彰第295章 大义灭亲朱皇后第396章 痛饮燕山第96章 秦桧奇谋第54章 名将云集第165章 兴汉侯第453章 主持公道第146章 父子对决第145章 我要投靠官家第103章 韩相公第140章 抢钱了第343章 胜利在望第410章 最强打手第472章 无情的赵官家第148章 全数收服第187章 主动出招第336章 燕京城破第454章 华夏大家庭第321章 大金药丸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103章 韩相公第502章 陆游赴西域第167章 利斧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329章 高歌猛进第235章 有钱第299章 赵桓的野心第273章 过河,过河第293章 姻缘第62章 短斧扬威第438章 乱了第437章 太上皇轻佻第309章 赵桓的大手笔第71章 清算第356章 杀!第94章 三军第一人第18章 丧女之痛第329章 高歌猛进第534章 剿匪第419章 留都第212章 无愧大宋第389章 神奇的组合第282章 宋无钱第381章 胜利之后第532章 问罪倭国第313章 转好的财政第467章 聪明人第489章 秦桧和兀术第473章 赵构的好运气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481章 最后一战第200章 会师第272章 报答不了 的君恩第561章 衍圣公西游记第568章 赵桓是个要脸的人第221章 赵桓教子第11章 让官家给俺洗脚!(求票)第34章 大将之风第571章 反攻欧陆第392章 卧龙凤雏第188章 靖康二年第78章 英雄第149章 官家太糊涂了第149章 官家太糊涂了第119章 廷议第276章 大金无人第436章 他们做得,朕也做得第508章 富民之策第269章 七成胜算第112章 不弃(求订阅)第198章 岳飞北伐第475章 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