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三道金牌

徐家父子叔侄都猜测得不错,粘罕的确是想罢兵北撤。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首先,如果要跟这河南境内的宋军开打,肯定不会是一场顺风仗。巩县宋军的顽强他已经见识过了,而西军势大,号称二十万,又堵了后路。如果非要打,他倒也要取胜的信心,可打胜了又怎样?两路攻宋,而且东路境况不明,自己再勇也是孤入之师。

其次,最要命的,便是现在士气低落。那徐卫两颗人头一送,军中谣言四起,有说二太子全军覆没,已经战死云云。尤其是各级将领,大多心生退意,再加上耶律马五苦谏,粘罕斟酌之下,决定撤兵。反正两河已下,东京早晚必克。

而时隔多年重新出山的徐彰显然不想让粘罕四肢健全地回去,在会同文武以及子侄商量之后,决定趁金军半渡之际发动奇袭,让黄河成为女真人的噩梦。因此,一方面佯装收拾部队,准备向东京靠拢。暗中却集结各军骑兵,挑选最为精锐的部队,最为善战的将领,准备大干一场。都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在徐彰身上再贴切不过,西军将帅们更是踊跃支持,意图建立这盖世之功。

二月初,斥候探报,金军一面四处征集船只,同时在河水浅处命士卒涉水而渡。大规模的撤退,当在半月之内发生。徐彰闻讯大喜,告诫各部将领,此战务求大胜!

二月初四,所有准备已经完成,徐彰志在必得,只等金军大规模渡河。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这一天,东京飞马传来一道金牌赦令,内容却让将帅们大吃一惊!官家命徐彰速率大军班师回京!

这眼看粘罕渡河在即,如果能够轻易撤兵?这种战机可遇而不可求,岂能白白浪费?大宋对武臣的控制极为严格,绝不会容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种情况,但徐彰仍旧颇为犹豫。心里盘算着粘罕渡河也就是这几天,拖个几天应该没有大问题。

可他想错了,次日金牌又至,赵桓在赦令中十万火急地召他回京。徐彰等将帅对金牌自然不陌生,可穿越者徐卫更不陌生。其实,后世中国人,又有哪个不知道“十二道金牌”的典故?岳飞率军已经打到了距离东京几十里的朱仙镇,眼看着就要光复故都,重收中原,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杭州,含冤死在风波亭。

赵构是怕岳飞进兵神速,怕他收复中原,迎还父兄,继而威胁自己的地位。那赵桓又怕什么?难道是怕十万大军都在徐家手里,担心存在什么变数不成?他是不是也太高看我们徐家了,就现在这局面,我们要是生了异心,恐怕没等举事,就被西军将帅拿去东京请功了。

没等徐卫想个明白,第三道金牌又至。徐彰仰天长叹,身为武臣的他自然不敢违抗朝廷命令,下令全军立即准备班师入京。为防粘罕探明了真相掉头又来,他留下环庆帅王似故布疑兵,以震慑粘罕,自己则率四路西军以及徐原、徐胜、徐卫的部队连夜班师。

自斡离不被困滑州后,京城已经解除戒严,但心有余悸的百姓仍旧惶惶不安,城防士卒仍然保持高度戒备。当城头上守卒望见有兵马自西而来时,立即上报,统兵官大为惊恐,下令准备迎敌。

但当看清来的并不是金军,又看到那杆“忠勇徐卫”的大旗时,无论官兵尽皆雀跃。徐九这一回来,东京无忧矣!徐卫率部作为全军先锋进城时,看到城内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猜测事情可能不是他想的那样。

东京、禁中、讲武殿。

徐家父子以及西军四路帅臣都着公服,立于殿外。虽然立了战功,但皇帝突然用三道金牌急令班师到底所为何事,现在还不明了,因此武臣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徐彰为人本严肃,此时一张脸上不见丝毫表情。他至今仍在心痛,本来是有机会重创粘罕的,可惜,可叹啊……

而徐卫则不动声色,猜测着赵桓的用意。父亲以及各路大帅刚刚进抵东京地界,官家派出内侍火速传诏入宫。有这么急?难道是哪个王八蛋在赵桓面前进了我们徐家谗言?与他有着同样的担心,还有徐原徐胜。兄弟三个偶尔目光相接,却都是游离不定。

“官家明诏,宣徐彰及各路帅臣进见。”这出来传诏的,跟徐卫算是熟人,内侍钱成。

一众武臣当即整理衣冠,在太尉率领下鱼贯而入,徐卫经过钱成身边时,有意看了他一眼,希望能从他口中得到只言片语的提示。可对方只笑着说了一句“恭喜小官人”。

殿头上,大宋天子可以说是满脸晦气。这不应该吧,金军两路犯境,一度威胁到东京,现在在一班武臣的拼死反击下,两路威胁都解除了,斡离不的东路甚至成了瓮中之鳖,他怎么还跟倒了大血霉一样?

入得殿内,徐彰为首,众臣推金山,倒玉柱行参拜大礼,高呼万岁。

“免礼平身!来人,给太尉看座。”赵桓显得很是焦急,可还是先给徐彰赐座。看来,事情另有蹊跷。

徐彰何曾享受过如此殊荣,连称不敢,赵桓却摆手道:“朕已知徐卿抱病在身。”

坐定之后,赵桓迫不及待地问道:“诸位爱卿,粘罕大军现在何处?朕日前收获军报,徐卿说是已经与徐原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回陛下,粘罕已摔大军北撤三十里,意图渡河北撤。据臣料想,此刻,想已半渡。”徐彰沉声回答道,语气中掩饰不住惋惜。若能多容我十天半月,金人必然为此次南侵付出惨重代价!东西两路,一路残,一路死!

可赵桓听罢,大喜过望!猛然起身,双手按着御案,惊喜道:“果真如此?甚好!甚好!卿等于国有大功,朕心甚慰!三军有功将士,俱当升赏!”

徐卫倒有些闹不明白了,既然你这么关心西边战事,为何又心急火燎地召我们回来?

第457章 负隅顽抗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604章 边境冲突第406章 大变动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812章 女真阴险第253章 约期会战第101章 问婚第586章 千里报捷第149章 布局第四百一十五章第407章 先定环庆第73章 小种经略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710章 捷报入朝第122章 冠礼第792章 摊牌第四百三十六章第380章 张浚追来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43章 蔡大忽悠第375章 急追马扩第806章 协商起事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628章 理财好手第170章 必灭斡离不第39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763章 决战前夕第七百四十五章第367章 坐堂问政第617章 面具战将第818章 三国演义第四百一十八章第24章 梓州团练副使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206章 司仪行政第222章 捅月亮第162章 惨烈搏杀第八百五十一章第72章 开战第58章 报捷第526章 生死激战第337章 想后路第512章 生财之道第536章 阴云再起第62章 熟人特别多第八百六十四章第641 兀术的哀叹第686章 望风而逃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544章 轻取洛阳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八百七十四章第302章 粘罕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67章 遣使议和第768章 绝路第683章 河东!河东!第1章 徐家老九第708章 绝处逢生第708章 绝处逢生第134章 徐家将第126章 闯宫第29章 执照到手 正式营业第七百五十章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793章 角力第328章 动粗和七百五十七章还乡团第560章 气吞万里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663章 起兵勤王第9章 王八蛋县尉第285章 轻骑突进第91章 援兵第518章 胜利在望第七百四十四章第830章 调走张浚第168章 斩尽杀绝第619章 白玛达娃第329章 收麦忙第四百二十章第30章 当兵光荣 逃兵可耻第281章 重返陕西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252章 争相请战第63章 来了第578章 将计就计第496章 湖上密谋第799章 川陕跃进第820章 边境大逃亡第119章 诱敌深入第336章 谣言?事实?第823章 别来惹我第242章 整军备战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158章 激战正酣第463章 步军大战
第457章 负隅顽抗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604章 边境冲突第406章 大变动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812章 女真阴险第253章 约期会战第101章 问婚第586章 千里报捷第149章 布局第四百一十五章第407章 先定环庆第73章 小种经略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710章 捷报入朝第122章 冠礼第792章 摊牌第四百三十六章第380章 张浚追来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43章 蔡大忽悠第375章 急追马扩第806章 协商起事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628章 理财好手第170章 必灭斡离不第39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763章 决战前夕第七百四十五章第367章 坐堂问政第617章 面具战将第818章 三国演义第四百一十八章第24章 梓州团练副使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206章 司仪行政第222章 捅月亮第162章 惨烈搏杀第八百五十一章第72章 开战第58章 报捷第526章 生死激战第337章 想后路第512章 生财之道第536章 阴云再起第62章 熟人特别多第八百六十四章第641 兀术的哀叹第686章 望风而逃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544章 轻取洛阳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八百七十四章第302章 粘罕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67章 遣使议和第768章 绝路第683章 河东!河东!第1章 徐家老九第708章 绝处逢生第708章 绝处逢生第134章 徐家将第126章 闯宫第29章 执照到手 正式营业第七百五十章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793章 角力第328章 动粗和七百五十七章还乡团第560章 气吞万里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663章 起兵勤王第9章 王八蛋县尉第285章 轻骑突进第91章 援兵第518章 胜利在望第七百四十四章第830章 调走张浚第168章 斩尽杀绝第619章 白玛达娃第329章 收麦忙第四百二十章第30章 当兵光荣 逃兵可耻第281章 重返陕西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252章 争相请战第63章 来了第578章 将计就计第496章 湖上密谋第799章 川陕跃进第820章 边境大逃亡第119章 诱敌深入第336章 谣言?事实?第823章 别来惹我第242章 整军备战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158章 激战正酣第463章 步军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