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辽军东来

徐卫听罢,真比受封郡王还高兴,几个大步窜出案桌之后,眉飞色舞地喜道:“西凉府乃河西重镇,我向来以为要取西凉必少不了连日恶战。不料,你父竟然如此神速!得西凉,西军有马了!”

姚*见他夸赞,心里也欢喜,使劲点头道:“父帅遣卑职来见枢密相公,一则报捷,二则请示,接下来该如何作?”,徐卫握着手,仰着头想了想:“首要,就是安定,要妥善处理降兵降将;其次,是招抚四周诸夷,严禁军士抢掠屠杀,违此令者,必处极刑!你父若纵容,我就拿他是问:再次,就是马,你父应该知道怎么作。”

姚烦初见徐卫笑容满面,本已放松,现在见他严肃得紧,心头又一跳,慌忙道:“卑职回去,一定将枢密相公钧旨传达父帅。”,张庆见他一口一个“枢密相公”,提醒道:“天子已册封天水郡王,不可再称枢密。”

姚烦一愣,俯首抱拳道:“卑职实不知。”

徐卫摆摆手,丝毫不介意,又缓和语气道:“你回去转告你父和军中将士,此番夺取西凉,立得大功,宣抚处置司定会在正式战报送上来后,按例嘉奖。”

“多谢大王。”姚烦再拜。

“好了,另外还有一桩事。”,徐卫正色道。“倘若契丹军拿下了甘州,到了西凉府地界,叫你父好生接待,既不可莽撞,也不可失了威仪,明白吗?”,姚烦当然不明白,但原话转达他总会,遂拼命点头道:“卑职记下了。

“甚好,你去罢”让你父叔用心办事。”,徐卫吩咐道,姚烦再拜而出,跨出宣抚处置司大门时,口中还在喃喃念道“安定、招抚、找马、接待、郡王……”,姚平仲夺取西凉府以后,便按照徐卫的指示”妥善安置降兵降将,又派出将佐,四出招抚西凉诸夷。居住在西凉府一带的居民,大多都是从前的凉州吐蕃,但也部分其他民族。西凉府失陷以后,还有不少部族拉着队伍要来增援,但都被熙河军击败。这些人见西军来势汹汹,且一举拿下了西凉府城”所以招抚使者一到,大多表示顺从效忠大宋。少数人负隅顽抗的,小太尉也派彝生者龙的人去劝说,实在不行,就一举灭之。

但徐卫“不许抢掠屠杀”,这一条,大体上熙河军是执行的,但要完全杜绝,那是不可能的。西军当年两样东西最出名”一是善战,二是野蛮。昔日为平方腊,朝廷把这群西部的骄兵悍将调到南方,虽然最终灭了方腊,可把百姓也祸害得不轻。其军纪之坏”可见一斑。徐卫执掌西军兵权以后,虽然作了许多努力,但要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传统”实非易事。

熙河军一进城,就大肆抢掠,姚平仲知情,却没有制止。直到他儿子姚烦回来,转告了徐卫再次重申的命令,他才下令军官们约束士卒,不要滥杀。

至于找马这件事情”他跟徐卫一样积极。凉州本就是产马地,小太尉拿下西凉府后”士卒到处抢马,三日之间”得马四千匹。这也是导致一些夷人反抗的原因,后来徐卫的严令到了,姚平仲才不太情愿地发下命令,凡不是从战场上缴获而来的马匹,抢谁的,就照数还给谁。

这一日,小太尉正在西凉城中的官衙里,处理一些善后事宜。其实也就是下面的人报上来,他签押而已。比如招抚了多少帐的番民,头有哪些部族归降之类。

“大哥!”,姚必隆踏入堂中,喊声如雷。姚平仲小时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从父姚古将他抚养长大,而姚必隆则是姚古亲生,但平仲与他自小一起长大,所以和骨肉一般,没有区别。

“作甚?”,小太尉把笔一扔,问道。

“怎地让弟兄们把马还了?几千匹马,这可不是小数目!”,姚必隆边说着,边解下了佩刀。

“没办法,这是徐枢密,不对,现在得称徐郡王。这是徐郡王的命令,严禁抢掠屠杀,违者处死,如果长官纵容,也严加查办,包括我在内。”姚平仲沉声道。

姚必隆听了,咂巴两下嘴,也没什么好说的。且不说紫金虎在西军中威望之高,也不说他对熙河军有再造之恩。只一条,他现在总节西军,对西军上到大帅,下到士卒,都有处置之权,谁敢造次?而且,他自己手里也握着雄兵,还掌管着钱粮,有谁活得不耐烦了,敢去捋他虎须?

“西军都缺马,如今还了,是要怎地?拿钱买?拿茶换?”姚必隆扯着胡须问道。

“你也就这点出息,如今得了西凉,这方圆几百里水草丰盛,是绝佳的牧场,买是要买的,但我们有了这块宝地,不会自己放养战马?”,姚平仲白了兄弟一眼。

姚必隆想想,大喜道:“哥季,此番你稳当了!”,“怎么说?”,姚平仲不明就里。

“取西凉,使西军有了产马地,这是百十年来朝廷梦寐以求的,这岂非大功一件?徐郡王如今都称王了,大哥怎么地也得封个太尉吧?这一下,哥哥就是名副其实的太尉了!”姚必隆满脸堆笑道。

姚平仲好像也忍不住想露出笑容,但还是道:“尽想美事,太尉岂是那么容易作的?从前非三衙长官,不授太尉。后来宋金开仗,外头带兵的也能获晋太尉。但我方才作到节使,要节度使作久了,才能加检校官,检校官还得把检校少保、检校少傅、检校少师依次作完,才能拜太尉,早着呢。”

姚必隆却不以为然道:“徐郡王极待见哥哥,此番立了大功,再加上前时取仁多泉城济桑城的功劳,必然超擢。”

姚平仲笑而不语,虽然说他知道太尉还有一段距离,不过以他的功劳,和跟徐郡王的关系,肯定是要升检校官的。只要作到“检校少师”,就等着拜太尉吧。到时,叫了几十年的“小太尉”,就成真太尉了。

这两兄弟正说着,一将气急败坏地抢进堂来。姚平仲一见,喝道:“何事惊慌!”

“大帅!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伙强人”在西面抢马!被我巡弋官兵撞见,对方人多势众,弟兄们未敢轻动呐!”,那军官喘息道。

姚平仲顿时大怒!击案而起道:“作死!敢在本帅眼皮子底下抢马!”,“此时,想必这伙强人已经跑了!”,那军官大声道。

“跑?跑得了?姚必隆!”,小太尉大喝道。

“卑职在!”姚必隆麻利地佩上了刀。

“你引两千骑,火速去给我追!他们带着马群,也跑不了多快!一旦追上,休问原由,给我杀个干干净净!否则”这些撮鸟不知道西军的厉害!”,小太尉厉声道。

姚必隆不多话,捉着刀就蹭蹭奔出了堂去。奔到城外军营,点上两千骑兵,在军官引领下,火速往西追赶。熙河军打了胜仗,士气正旺,一听说有人抢马,真比被戏了婆姨”打了孩子还冒火。两千骁骑,风驰电掣般往西追去。

追出五六十里,不见踪影,问吐蕃牧民,都说往西跑了”走得不久。姚必隆一听,又引军疾追!一直追出百多里,终于被他们追上!

只见前方”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群奔腾的骏马!看得人眼谗!再定睛一看,那马群两旁后头,都有骑士的踪影。因为距离比较远,也看不真切穿戴模样,再者姚必隆也不关心这个,纵马狂奔,距离稍后,他就取下了鞍上的弓箭。他的骑兵也跟他一般”骑士们各执弓箭在手,扣弦待发!

而前头的人显然发现了后面的追兵”他们纷纷调转马头,朝后方集结。不一阵,已经布起队形,很明显是巾练有素的骑兵,而非马贼。

姚必隆看在眼里,也觉得奇怪,莫非是夏军?不管他的,是夏军更好!

眼看着双方就要火并,正当此时,姚必隆身旁一骑突然放声喊道:“统制官人,莫非是契丹人?”,姚必隆没听清楚,那人又连声喊道:“怕是契丹人!契丹人!”,姚必隆终于听明白,心头一震,不假思索地举起手中长枪,示意部队减速转包而对方也正待冲击,见追兵转向,遂也按兵不动。

待部队停下来后,姚必隆转头问向那名军使:“你说这是契丹人?”

“确有可能!方才牧民也坚称,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人,而且他们是从西边来的。”那名军使回答道。

姚必隆沉默不言,如果是夏军,或者马贼之类,杀个干净也不是个事。倘若是契丹人,那就不一样了。徐郡王一直致力于联金图夏攻金,而且听说契丹人已经打下了沙、瓜、肃三州,正围攻甘州,距离西凉府只数百里。倘若跟契丹军打起来,恐怕不太好。一念至此,觉得还是先问明白再动手。

“去个人,问问什么来路!”,姚降性驻马喝道。

那提醒他的马军军使应了一声,纵马向前。剩下两千骑,仍旧排成攻击阵形,随时准备冲锋!

对方见派了人来,也同样地派出一骑迎上。

两人相隔不到十步停下,那军使仔细一看,觉得对方好像就是党项人。你看看,穿的袍子,还有锃亮的脑袋瓜,还有耳朵边的发辫。看到这里,他喊道:“你等打何处来?怎敢抢我战马?”,对方回了一句,可这军使听得云山雾罩,跟天书一般!眉头一皱,又喊道:,“你说甚?”

对方又说一句,还是听不懂,那军使心想,难道说的是胡语?熙河路因为地处边界,军中官兵们有的人多少懂一点吐蕃语和党项语,面这军使本就是吐蕃人,所以他肯定对方说的不是吐蕃语,好像也不是党项语,莫非真让自己猜中了?

但他却不懂契丹语言,正作难时,对方又派出几个人来,轮番发问。那军使跟听鸟语一样,完全不解,直到一个汉子用带着其他地方口音的汉语问道:“你们是谁的军队?”

他的口音虽然跟陕西有区别,但还听得懂,这军使马上回答道:“我们是大宋川陕安抚处置司下,熙河经略安抚司的部队!你等是何人?安敢抢奔马匹!”

让他纳闷的是,对方带有他乡口音的汉语他听得懂,而他带着吐蕃口音的汉语,对方却听不明白。费了牛劲解释半天,对方终于道:“熙河?你们是西军?”

“少他娘的说废话”你们是哪来的?”军使有些不耐。

“我们是天志皇帝的兵马。”对方洪声回答道。

“我只晓得我朝赵官家是皇帝,北面女真人有个皇帝,党项人也有个皇帝,哪冒出来个甚么天志皇帝?”军使大声道。

对方见他如此言语,有些光火,怒道:“我们是大辽军骑!”

“大辽?你们真是契丹军?”军使变色道。

“当然!且问你,如何引军来追?”那说汉语的骑士问道。

“我先问你如何敢抢夺马匹?这西凉府,已是我大宋疆土”休说牛马,便是一草一木,也是大宋所有!”军使估计也没读过书,但这句话说得还算得体。

对方不回答,用听不懂的鸟语跟他的同伴嘀咕着什么,一阵之后,才对军使道:“稍等。”语毕,与同伴打马回去。

军使一见”也调转马头奔回阵前。姚必隆劈头问道:“到底是什么人?”

“真是契丹人!”军使回答道。姚必隆垂下器械,皱眉道:“既是契丹人,倒不好跟他开打。这样吧,把马还来,咱旁的就不说了!”

“卑职看他们只有数百骑,十拿九稳!”军使提醒道。姚必隆点点头,没有说话,他朝军使身后盯了一眼,呶嘴道:“又来了,去吧。”

军使又奔回原位,这次对方只有了会说汉语的那一个,见面就先打个拱手,倒知些礼节,朗声道:“我们长官说了,此番东征”本就是为了跟南朝联手对付女真,岂能自相操戈?不如我两军各走各的。”

“这没问题”你们要走,我军绝不阻拦!但有一条”马需留下!”军使大声强调道,为了让对方听明白,他还得有意说得缓慢一些。

“这个…“我军一路东来,颇有些损耗,征些马匹以供军用,你们回去禀报长官就是。”对方回复道。

“那不成!我们统制官人也没权力把马送予你!”军使否决道。

“那谁有权力你就报告谁。”对方好像也没什么耐性了。

“。萝!告诉你,这事须得兴元府的徐枢密说了才算!你要有空,跟我走一趟兴元!”军使也有些火了。

“兴元在何处?有多少路程?”对方还真问起来。

“兴元却也不远,十几二十天的路程。”军使冷笑道。

对方怒了,一挺手中铁枪:“你在消遣我?”

军使冒火三丈,飞快地扯起长弓,搭箭上弦:“消遣你又怎地?马留下,人走!否则,你自己看看我身后!”

那人往他身后看一眼,足足两千精骑,列成阵势,随时可以进攻。而他们,只有两百多骑,实力相差过于悬殊。而且,跟宋军冲突的话,回去也不好交待,这一趟本来也是捞过界了。

想到这里,也不理军使,掉头就走,军使一见,以为要开打了,遂奔回阵前。姚必隆听了话,破口骂道:“娘的!只盼你们来联手攻金,如今倒先作起强人来了!弟兄们,准备迎敌!杀他个干净,徐郡王也不会降罪!”

“是!”骑士们高声发喊。

结果,这时候怪事发生了。对方数百骑散了阵,都朝西奔走,而且并没有再驱赶马群。不一阵,便消失是无影无踪。姚必隆冷哼一声:“算他们精灵!”当即,遂下令将马群赶回去,一清点,竟有八百多匹马。

回到西凉城,将事情详细报告了平仲,小太尉听了,判断说,既然辽军都出现在西凉府附近了,那就说明契丹人已经拿下了甘州!很快就会到西凉来!

虽说两国联手,但观今日契丹人之作派,还是得防着为与基于这种想法,他下令部队加强警戒,尤其是要多派哨骑四出侦察,密切关注契丹人的动向。姚平仲所料不差,此时,辽军确实已经攻取了甘州。今日前来抢夺马匹的辽军,则是受遣招抚诸部的一支部队,他们本来距离西凉还有些距离,却因为想抢夺物资,而深入了西凉府境内。

辽军拿下甘、肃、瓜、沙四州,宋军夺取西凉府,标志着西夏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党项人现在据有的国土,仅仅是一片片大沙漠,以及国都兴庆府附近的土地城市,已然陷于三面合围之中!

如果没有外援强有力的干预,那么仅凭党项人自己的力量,恐怕没法抵挡宋辽两军的攻势。西面河西走廊完全丢失,南面横山之险不复存在,东面又有萧合达叛乱,可谓内忧外患,其亡国之期,可能已经不远了!!!

第八百五十六章第382章 乐极生悲第166章 金殿沸腾第424章 钢铁雄师第276章 难兄难弟第286章 千钧一发第676章 辽军东来第268章 尸山血海第497章 阴云密布第112章 带御器械第475章 担起责任第八百八十一章第651章 政变苗头第373章 长安解围第542章 一个时代的降临第759章 终于回来了第318章 大闹节堂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73章 小种经略第461章 风起云涌第384章 兴师问罪第八百三十四章第24章 梓州团练副使第684章 打回家乡第11章 什么叫畜生第275章 兄弟密谋宋辽威武第720章 宰相密谋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111章 睚眦必报第89章 劝降第428章 矢志复仇第778章 无限荣耀第640章 一顿臭骂第518章 胜利在望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52章 摸营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227章 还以颜色第214章 铁浮屠第656章 杭州剧变第440章 韩岳出头第538章 第五位大帅第38章 兵精粮足钱管够第27章 黄知县有请第八百六十三章第720章 宰相密谋第562章 策反暗杀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98章 面君第318章 大闹节堂第八百六十四章第361章 交底第491章 徐原祸事第589章 再次议和第402章 铁浮屠重现第578章 将计就计第529章 捷报频传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540章 早渡黄河第142章 划河为界第460章 弃城逃跑第403章 为何冒险第519章 韩军反水第264章 军阀规划第543章 发兵潼关第350章 授予全权第250章 齐集定戎第175章 老将出马第八百四十九章第688章 船坚炮利第683章 河东!河东!第661章 无胆鼠辈第166章 金殿沸腾第七百五十一章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八百八十三章第789章 风云再起第453章 总管诸军第104章 内情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720章 宰相密谋第8章 土匪来了第219章 高歌猛进第八百六十章第374章 种师中的嘱托第八百七十五章第471章 哀兵必胜第367章 坐堂问政第553章 全线反扑第161章 三路强援第202章 蚕食河北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03章 视察藏区第170章 必灭斡离不第808章 弑君篡位第四百一十九章第713章 遍植党羽
第八百五十六章第382章 乐极生悲第166章 金殿沸腾第424章 钢铁雄师第276章 难兄难弟第286章 千钧一发第676章 辽军东来第268章 尸山血海第497章 阴云密布第112章 带御器械第475章 担起责任第八百八十一章第651章 政变苗头第373章 长安解围第542章 一个时代的降临第759章 终于回来了第318章 大闹节堂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73章 小种经略第461章 风起云涌第384章 兴师问罪第八百三十四章第24章 梓州团练副使第684章 打回家乡第11章 什么叫畜生第275章 兄弟密谋宋辽威武第720章 宰相密谋第731章 成都之行第111章 睚眦必报第89章 劝降第428章 矢志复仇第778章 无限荣耀第640章 一顿臭骂第518章 胜利在望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52章 摸营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227章 还以颜色第214章 铁浮屠第656章 杭州剧变第440章 韩岳出头第538章 第五位大帅第38章 兵精粮足钱管够第27章 黄知县有请第八百六十三章第720章 宰相密谋第562章 策反暗杀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98章 面君第318章 大闹节堂第八百六十四章第361章 交底第491章 徐原祸事第589章 再次议和第402章 铁浮屠重现第578章 将计就计第529章 捷报频传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540章 早渡黄河第142章 划河为界第460章 弃城逃跑第403章 为何冒险第519章 韩军反水第264章 军阀规划第543章 发兵潼关第350章 授予全权第250章 齐集定戎第175章 老将出马第八百四十九章第688章 船坚炮利第683章 河东!河东!第661章 无胆鼠辈第166章 金殿沸腾第七百五十一章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八百八十三章第789章 风云再起第453章 总管诸军第104章 内情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720章 宰相密谋第8章 土匪来了第219章 高歌猛进第八百六十章第374章 种师中的嘱托第八百七十五章第471章 哀兵必胜第367章 坐堂问政第553章 全线反扑第161章 三路强援第202章 蚕食河北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03章 视察藏区第170章 必灭斡离不第808章 弑君篡位第四百一十九章第713章 遍植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