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三国同盟

八月初,宋、辽、夏三方正式缔结和约,三国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大金国。夏割河西四州一府,以及与陕西接壤的九州予宋;宋借河西四州予辽;夏中止与女真的藩属关系。随后,宋辽双方,又就萧合达问题展开磋商。

因为萧合达据着夏、石、银、盐、宥五州,现在这已经是大宋领土,而他本身又是受西军庇护,听徐卫节制,所以问题比较复杂。萧合达自己当然是愿意接受耶律大石的领导,共同复兴大辽。但同时,他又不愿意把地盘交出去,跑到河西去跟同胞会合。

不过,让他难堪的是,这件事情他自己做不了主。徐卫的意思是,既然萧合达愿意接受耶律大石的领导,那就把地盘交出来,到河西四州去效命。但辽军方面,虽然乐于接纳萧合达,但是突然来几万人马,伸手要饭吃,也确实负担不小。在经过协商以后,双方都作出让步。

萧合达将盐州和宥州让出来给西军,而夏、石、银三州暂时借给他作安身立足之用。等到将来辽军东征复国,打下了地盘之后,就归还陕西。一切事情谈妥,而西夏割让之地本就已经处于宋辽两军的控制之下,因此只需派出割地使,走个过场了事。

泾原军、辽军、萧合达部,随即撤离西平府,解除了对夏都的威胁。自此,宋、辽、金、夏四方形势大变,女真人被完全孤立!当金廷听闻此讯时,举朝震动!兀样预感到,大金国的麻烦来了……

八月十五,川陕宣谕使郑刚中完成使命,在徐卫亲自送别下,离开兴元府,启程回江南。此人在川陕期间,可以说跟地方上的军政要员相处得并不愉快,因此川陕宣抚处置司的官员都担心,这人回去,可能不会说好话。而徐卫却处之泰然,忙着在收复的各州设置官署,规定统辖,派兵驻守等事。

八月末,在荆湖宣抚使之位久悬之后,杭州行在终于作出决定,以擒方腊而名闻天下的韩世忠被任命为“荆湖宣抚副使”,以岳飞为都统制,以常捷军将领刘佥为副都统制,整顿神武后军,为北伐作准备。

对于提拔韩世忠,朝中争议很大。韩世忠名气虽然大,但他之前只是荆湖宣抚司的副都统,一步登天而拜“宣抚副使”,于制度不合。但赵谌坚持任命,并对其寄予厚望。

在上次北伐失利以后,赵谌很是检讨了一番。认为自己操之过急,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举兵,因此导致失利。此番,他听从徐良的建议,着眼全局,精心筹备,再打就要打出个名堂来!

杭州,禁中,勤政堂。

赵谌正埋首案间,笔下不停,批阅着奏本。皇帝形容有些憔悴,他人本生得瘦弱,再加上脸色苍白,双眼通红,看起来更让人担心。沈择端杯茶轻轻放在御案上,小声提醒道:“官家,夜深了,歇了吧。”

赵谌头也没抬:“你没看到这么多的本子等着批复?几时了?”

“都到三更天了,要不明早再批?”沈择轻轻地挑着灯。

“明天要早朝,下午还要到德寿宫去问安,这些都是几大宣抚司的事,拖不得。”赵谌打着呵欠答道。“有点冷,取件袍子来。”

沈择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见劝说无效,不得已只得取了一件袍子给皇帝披上。然后这站在皇帝旁边,看他批阅奏本。赵谌正批的,是淮西安抚司的本子,要求扩充行伍的。他大概也是累了,所以精力不集中,写到李显忠时,仍书“安抚司统制”。

沈择一见,想了片刻,纠正道:“官家,李显忠已升任淮西安抚副使,并非统制。”

赵谌已经把这本批完,放在旁边,听这么一说,拿起来再看,果然是自己写错了。颇有些懊恼地把本子一合,叹道:“人若是不用睡觉就好了,唉。”

沈择看他一眼,小心翼翼道:“恕小奴多嘴,先前官家批的本子里也有好几处笔误。与其如此,不如歇息,养足了精神明日再……”

赵谌连连摇头:“不成不成,拖不得呀。”说着,便将已经批好的本子拿回来,打算一本一本地重新审阅。

但刚翻开一个本子,就有些气馁,随口道:“你既然看出来了,那就把有错有误的地方改改,朕实在不想再回头去看了。”

沈择一怔,脱口道:“这不合适吧?”

“这不是权宜之计么,朕如果再翻回去,只怕忙到早朝还批不完。”赵谌却不甚介意。沈择听了,便不再拒绝,将那摞本子抱到旁边,放在一张椅子上,蹲着批改。赵谌见状,又赐他坐。

没过多久,他便将皇帝的笔误一一更正,赵谌取来看,很是满意,红着眼睛笑道:“亏得你粗通些文墨,替朕打打下手倒也成。再把朕刚批的看看,若有错误,一并改了。”

这两人便在勤政堂里忙活了一夜,才将所有本子批完,等到结束时,却已快到早朝时间。赵谌见此情形,便道:“罢了,就不回寝宫,朕在这里打个盹,你把本子整理一下,到时发往各司。”语毕,便靠在御座上眯了起来。

沈择也一夜没睡,却还得忙活。但他是皇帝最为亲近之人,旁人想操这份心还没有机会呢。皇帝眯了不到一顿饭时间,已到早朝时分,他遂叫醒了皇帝,取来了朝服就在勤政堂里替赵谌换上,然后陪着他去了资政殿。

早朝毕,用了早膳,沈择劝赵谌趁去德寿宫问安之前这段时间,回寝宫去歇息,便赵谌在早朝时,听说川陕宣谕使郑刚中回来了。他挂念着联辽之事,遂转往垂拱殿,召见郑刚中。

沈择一见,知道今天又完了,等皇帝接见完郑刚中,就得马上去德寿宫问安。照例,不可能坐坐就走,得陪太上皇和太后说说话,还得吃了太上皇和太后的赐宴,然后才能走。这么一搞,又到晚上……

强烈推荐:

第375章 急追马扩第613章 蕙质兰心第144章 小小县城 固若金汤第193章 谈婚论嫁第22章 惊动皇帝第133章 川陕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165章 捷报飞传第435章 整合西军第282章 爱莫能助第289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584章 秦桧来拜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药第150章 入伙第688章 船坚炮利第153章 虚虚实实第78章 进军第166章 金殿沸腾第394章 开刀环庆第205章 先擒贼王第八百四十五章第735章 举国振奋第386章 潼关送别第130章 虎捷乡军第115章 攀亲第269章 坚如磐石第781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第779章 意在两河第64章 官油子第723章 新君出炉第820章 边境大逃亡第383章 送别李纲第726章 整个世界清静了第558章 金国求和第七百五十章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774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186章 滑州事变第777章 马泰之子第661章 无胆鼠辈第362章 掘城第513章 突来之战第八百四十九章第220章 靖康和议第41章 抱大腿第575章 金军内讧第209章 招讨副使第41章 抱大腿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八百五十九章第769章 朱仙镇第八百六十八章第587章 徐处仁离任第379章 万年围歼第155章 设伏第783章 折家搅屎棍第168章 斩尽杀绝第600章 防备宋军第392章 徐绍入陕第29章 执照到手 正式营业第431章 调虎离山第93章 大哥第389章 刘子羽第619章 白玛达娃第483章 军阀第568章 要战便战第四百一十八章第103章 无拘无束第86章 盾阵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542章 一个时代的降临第93章 大哥第330章 兵临鄜州第30章 当兵光荣 逃兵可耻第710章 捷报入朝第723章 新君出炉第310章 冰释前嫌第792章 摊牌第641 兀术的哀叹第573章 革新战法第286章 千钧一发第七百四十六章第738章 两相相争第65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八百三十一章第656章 杭州剧变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425章 决胜之机第226章 河东变故第269章 坚如磐石第15章 抢钱抢粮抢娘们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366章 民变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641 兀术的哀叹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313章 牺牲小姚
第375章 急追马扩第613章 蕙质兰心第144章 小小县城 固若金汤第193章 谈婚论嫁第22章 惊动皇帝第133章 川陕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165章 捷报飞传第435章 整合西军第282章 爱莫能助第289章 气吞万里如虎第584章 秦桧来拜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药第150章 入伙第688章 船坚炮利第153章 虚虚实实第78章 进军第166章 金殿沸腾第394章 开刀环庆第205章 先擒贼王第八百四十五章第735章 举国振奋第386章 潼关送别第130章 虎捷乡军第115章 攀亲第269章 坚如磐石第781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第779章 意在两河第64章 官油子第723章 新君出炉第820章 边境大逃亡第383章 送别李纲第726章 整个世界清静了第558章 金国求和第七百五十章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774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186章 滑州事变第777章 马泰之子第661章 无胆鼠辈第362章 掘城第513章 突来之战第八百四十九章第220章 靖康和议第41章 抱大腿第575章 金军内讧第209章 招讨副使第41章 抱大腿第七百四十四章第八百五十九章第769章 朱仙镇第八百六十八章第587章 徐处仁离任第379章 万年围歼第155章 设伏第783章 折家搅屎棍第168章 斩尽杀绝第600章 防备宋军第392章 徐绍入陕第29章 执照到手 正式营业第431章 调虎离山第93章 大哥第389章 刘子羽第619章 白玛达娃第483章 军阀第568章 要战便战第四百一十八章第103章 无拘无束第86章 盾阵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542章 一个时代的降临第93章 大哥第330章 兵临鄜州第30章 当兵光荣 逃兵可耻第710章 捷报入朝第723章 新君出炉第310章 冰释前嫌第792章 摊牌第641 兀术的哀叹第573章 革新战法第286章 千钧一发第七百四十六章第738章 两相相争第65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八百三十一章第656章 杭州剧变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425章 决胜之机第226章 河东变故第269章 坚如磐石第15章 抢钱抢粮抢娘们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366章 民变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641 兀术的哀叹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313章 牺牲小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