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

bookmark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故人

架子上是一个巨大的三尖足彩绘陶鼎,敞口,收颈,坦腹,鼎身装饰横纹,下边有三个尖足。

从形制上看,陶鼎的器型,与“夏”字的结构,几乎一模一样。

欧阳发说道:“相传大禹立国定都之后,以天下九牧之铜,铸为九鼎,《墨子·耕注》记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

“但是从此地的考查当中,我们已经可以断定,青铜盛极于商,之前的铜器,更多是像明润你手中所持那样。”

“我们高估了夏朝的金属冶炼技术,墨子的记载,应当是指国祚,或者是指鼎的形制,以及其象征意义。”

苏油打开背包,取出纸笔:“金文的夏字,如同‘页’字鼎形周围,加上手足,如果夏字源于鼎字,这不是……画蛇添足了吗?”

欧阳发笑道:“当时我也提出过这个异议,但是司马学士说,这个字,创成于殷商,因此里边还隐藏着一桩血淋淋的历史事件。”

苏油一下子反应了过来:“商汤诛夏桀!”

欧阳发点头:“对,就是夏桀,桀字加上石旁,明润应当知晓。”

苏油说道:“磔刑!《尔雅》:祭风曰磔!风从鸟,玄鸟生商。商人以磔刑祭祀祖先,不为无因。”

欧阳发点头:“尔雅注云:磔,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

“割肉离骨,断肢体,其后断头。”

苏油看着金文的夏字:“真惨!搞不好接下来,就该烹了……”

欧阳发摇头:“其实这与如今的祭祀也是一脉相承的,今人祭祀,要向祖宗献上最好的食物,不过那个时候的食材,却是战俘……”

苏油打了个寒噤,甩了甩脑袋:“如果按照司马学士这个说法,那夏这个字,就是商人为了庆祝这次巨大胜利而特制的,是商汤诛夏桀祭祀先祖的场景还原。”

“这个字诞生的那一天,就是夏王朝覆灭的那一天!”

“这个说法,颇有《竹书纪年》的味道啊……”

欧阳发问到:“明润觉得,司马学士此论,有没有道理?”

苏油说道:“也的确有些道理,按照这个思路,那阳城陶鼎,就应该是礼器才对,这个你们有证据吗?”

欧阳发说道:“司马学士如此肯定,还有个原因就是这些陶鼎,它们的确是礼器。”

“证据,就在纹饰之上。”

“阳城陶器的纹饰,有一批非常的特殊,明润你看……”

“这个陶罐之上,装饰有太阳纹,细数下来,正好是十二个,表明当时的人,已经知道了十二个月为一年的天文概念。”

苏油觉得非常的神奇:“那这三个月亮呢?”

欧阳发说道:“三月为一季啊……”

“那这两个彗星呢?”

“额,我觉得,是表示先民们知道,彗星消失之后,还会再回来?”

星座不用说了,苏油点头:“有道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天文符号。”

欧阳发说道:“这些都是商代堆积层下方很久远的堆积层上发现的,以商代堆积层厚度推算,这批文物,在商代之前一千到三千年,这是华夏一族,自三代之世,便对天文知识和历法孜孜以求的铁证!”

苏油举起一个陶盆,陶盆是灰陶的底子,但是上边却覆盖了一层白泥复烧,形成了灰陶之外的白衣:“这个才是陶瓷之间的过渡品,在釉料发现之前,古人已经知道用细泥浆烧制表面涂层了。”

说完一跺脚:“哎哟我说司马君实这史学家太实心眼了吧!你们这是闹出了一个大得不得了的动静啊,还能等着过年?”

欧阳发提醒道:“此事乃是司马学士提举。他说,诸多疑点还待确认……”

苏油翻着白眼:“我知道是司马学士提举,等我去西京自会找他说话。你们就不能赶紧将现阶段已经可以确认的成果整理出来,赶在年底之前送报汴京,让陛下知晓?”

“明年是改制元年,明年大朝会将宣布重大变革,政治影响懂不懂?!”

欧阳发也不是傻子,顿时反应了过来:“对对对,我们不是历史上那些献祥瑞的佞臣,我们这是实打实地发现了三代遗存!正好可以呼应改制大事!”

“安石相公当年不是闹着要法三代之制吗?嘿嘿嘿,我们就给他看看真正的三代之治!”

“总算是明白过来了。”苏油眼珠转了几下:“我好像知道往汴京的电报该发什么了……”

放下陶盆笑道:“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你们,什么黄钟正音,日心之论,在你们这份功绩之前,都得让位给这个头彩啊……”

当晚两人兴致勃勃地研赏文物,研究纹饰。

如今苏油肚子里的典籍也不少,虽然比不上欧阳发这种金石世家,但是他比欧阳发多的是方法论。

苏油对上古三代的划分方法,也让欧阳发大受启发,如今有了文物堆积层为佐证,以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青铜时期的划分法也是有道理的。

从如今往上数,六千年以前,属于旧石器时期,以打制工具为标志,对应到燧人氏伏羲等上古部落首领为代表。

六千年到三千五百年之间,属于新石器时期,以磨制石器为标志,对应到蟜氏部落,至有熊氏结束。

三千五百年到三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陶器出现,陶石并用为代表,对应到黄帝时期。

三千年时,以金属器开始出现为代表,时代进入夏朝。

两人兴致勃勃地搜罗经典,相互启发,聊得兴致盎然,最后抵足而眠。

次日起来,苏油拉着欧阳发去找老刘头,又去城北吃了一碗烩面。

所谓的烩,是指将原料油炸或煮熟后改刀,放入锅内加辅料、调料、高汤烩制的方法。

郑州连接西京和东京,两方饮食在此汇聚,如今面食大行其道。

烩面的面,用的是精白面粉,兑以适量盐碱,用温水和成比饺子面还软的面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放置一段时间,再擀成四指宽、二十公分长的面片,外边抹上植物油,一片一片码好,用湿布搭着的笸箩覆上备用。

汤用上等嫩羊肉,与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的羊骨一起,炖煮三个时辰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得将骨头油全部熬出来,让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

客人到来,取羊油羊汤羊肉入小锅炒制,加辅料海带丝、豆腐丝、木耳、蘑菇、青菜、鹌鹑蛋等,然后下面片,加盐起锅,上桌时再外带芫蕦、辣米油、糖蒜等小碟上桌。

苏油吃得大呼过瘾,冬天里边早上起来吃一碗这个,大半天都是热乎的。

吃过早饭,苏油开始正式办公,今日陪伴他的,乃是郑州真正的管理者——通判赵蒙。

赵蒙见到苏油都不知道该如何打招呼:“二十年再遇,明润已然是大宋架海金梁,愚兄却蹉跎委顿,实在是有些羞见故人。”

苏油拱手道:“年兄客气了,都是为国尽忠而已。”

赵蒙是史洞修和二十七娘的拐弯抹角的表亲戚,因此也同苏油扯得上些许的关系。

当年大家一起同赴科举,眉山老乡里边,得中举事的,有苏油,史愿,杨彭,赵蒙和任贯五人。

之后礼部试,苏油,赵蒙和任贯得中,算是同年,而史愿、杨彭落榜。

苏油中的是探花,加上当时年纪才十四,可谓是出尽风头。

之后一路连升,三十三岁做到了少傅,国公。

而赵蒙和任贯中的是乙榜,还是乙榜靠后,因此仕途蹉跌。

混了二十年,任贯如今远在广东偏远地方做知州,赵蒙算是运气不错,做了郑州通判。

郑州在列位西辅之前,其实相当苦逼,人口不过四万余,还当不了蜀中一个下州。

有人写诗打趣当时的郑州——“南北更无三座寺,东西只有一条街。四时八节无筵席,半夜三更有界牌。”

要想富,先修路。

水路陆路一起上后,如今的郑州,成了工业重镇,人口在短短十年里边,暴增到了三十多万,赋税更是翻了十倍不止,去年还升了州格。

赵蒙这个通判也跟着抬了半级,加上在洛汴渠工程中组织民夫后勤得力,如今被流内铨挂了号,几年考绩下来不出毛病的话,一个中州知州算是稳当了。

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开张第三百一十六章 灵柴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风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确的帮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钱可通神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计第八十二章 常数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见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经略六路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确的下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间反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国天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愈第九十九章 温度计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势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六百七十六章 鸡西儿巷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报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药性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五百章 女骑第五百九十二章 纵横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论政第八百八十六章 砗磲第一百七十五章 宝贵的炉渣第一千五百章 问卷调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风云再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参观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医之家第七百九十一章 吕惠卿贬官第七百九十一章 吕惠卿贬官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计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台山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谏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苏轼获释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莲华炬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闻第十二章 牛杂可是好东西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八十八章 娃娃亲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十一章 物价第四百八十七章 鳌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贞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伪钞第四百三十九章 还乡第二十七章 定价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七百九十二章 枪榴弹第七百五十七章 笔名第二百六十五章 请解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气跑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与教育第五百六十二章 斗争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机铳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两封信第七百一十八章 游说各方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语及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方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万姓大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伪钞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宫第七百八十一章 劝说第六章 鸡茸和开水白菜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八十二章 常数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歼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战争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尧舜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郁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见面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话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谏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论政
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开张第三百一十六章 灵柴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风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确的帮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钱可通神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计第八十二章 常数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见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经略六路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确的下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间反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国天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愈第九十九章 温度计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势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六百七十六章 鸡西儿巷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报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药性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五百章 女骑第五百九十二章 纵横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论政第八百八十六章 砗磲第一百七十五章 宝贵的炉渣第一千五百章 问卷调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风云再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参观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臣才天授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名医之家第七百九十一章 吕惠卿贬官第七百九十一章 吕惠卿贬官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计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台山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谏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苏轼获释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莲华炬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闻第十二章 牛杂可是好东西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八十八章 娃娃亲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十一章 物价第四百八十七章 鳌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贞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伪钞第四百三十九章 还乡第二十七章 定价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七百九十二章 枪榴弹第七百五十七章 笔名第二百六十五章 请解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气跑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与教育第五百六十二章 斗争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机铳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两封信第七百一十八章 游说各方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语及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方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万姓大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伪钞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宫第七百八十一章 劝说第六章 鸡茸和开水白菜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八十二章 常数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歼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战争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路途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尧舜第三百三十章 王文郁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见面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话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谏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