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国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崛起中的帝国

所有夏国官员都跪了下来。

这封诏书赵顼本来是让章惇写的,结果知制诰章惇拒绝按李舜举刚刚说的那意思草诏。

他认为大宋对西夏就是征服,正应当借此机会宣威四夷,于是将一封诏书写得慷慨激越,痛骂西夏辜恩悖义,狼子野心,天军一到,“蚁穴无遗”。

这明显不符合苏油安绥夏人的要求,赵顼说制诰这样要不得。

章惇臭脾气一上来,呵呵呵对不起,陛下和国公要我写的那种文章,老章我这辈子都学不会。

赵顼也没办法,看了一圈,算了,蔡京你来吧。

这娃以祭告太庙之议,挠着了赵顼的心头痒痒,书法又好,脾气又好,文采也不错,本来就是知制诰的最佳人选。

蔡京当然顺从赵顼和国公的意思,挥毫立就。

文章写得很漂亮,将罪责都推到了梁乙埋的身上,将梁太后的死归于巧合,将秉常的死归于天意,将夏国削爵归于为了维护礼法的尊严,将大宋陛下对夏国百姓同情,写得哀回百转。

不知道夏国的旧臣们心底里是如何想的,但是至少表面上,都被这道诏书感动得涕泪纵横,高呼圣天子万岁。

诏书读罢,苏油从文殊奴怀中接过乾顺抱着,然后李舜举才接受了夏国符玺,表示这是代乾顺接收的,之后由山陵使家梁带领百官,扶着秉常的棺木,向祁连山夏王陵区行去。

与此同时,兴庆府北面,一支三千多人的骑兵,簇拥着一辆宋人的轻便四轮马车,朝贺兰山大陷谷进发。

仁多保忠小心护送着马车过了唐徕渠的河梁之后,一把扯下头上的白麻丢入河渠当中,朝着兴庆府的城墙狠狠地啐了口唾沫。

白麻布条在风雪中飘飘荡荡,最终落入河渠当中,在渠水中翻滚着,舞蹈着,渐渐没入渠水,载浮载沉地向下游流去,最后消失在渠水里。

嵬名氏的西夏王朝,就如同这白麻布条一般,从此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

元丰五年元日,宁夏都转运司成立,少师,蜀国公苏油,以观文殿大学士,少师之尊,充宁夏三路都转运使。

西平候,左武卫大将军,河西节度使家梁,任宁夏三路提点刑狱公事,提点河西路管内处置等使。

党项八部,细封氏,赐裴姓。

费听氏,赐萧姓。

往利氏,赐陈姓。

颇超氏,赐封姓。

野利氏,赐杜姓。

房当氏,赐房姓。

米禽氏,赐马姓。

拓跋氏,也就是元昊自封的嵬名氏,恢复唐朝的赐封,李姓。

除了拓跋氏,其余七家姓氏,都是来自唐代太宗的名相。

象征夏国国祚的符、玺、冠、冕、车、服,并二十六郡户籍、地册,连同秉常遗表,以及前夏国礼部尚书嵬名济代乾顺作的谢表,之前就已经被火速送往汴京。

王珪在大朝会上,宣读了贺表和秉常遗诏,正式宣布了大宋对西夏旧疆的绝对主权。

经过所有人的努力,大宋终于在元丰五年到来之前,克复兴灵,将河套河西,漠南漠北,尽数收入宋土。

消息一出,天下欢腾。

元月初五日,赵顼带着刚满五岁的儿子赵煦,率领群臣百官,进谒太庙,献上夏国的符玺,金剑。

这中间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蔡京安排了一个献虏环节,王珪和吕公著以为不妥,夏国俘虏穷凶极恶,这是小皇子第一次参加国家政治活动,还是个小娃娃,担心他被吓着了失了仪态。

赵顼就问赵煦:“你害怕吗?”

赵煦反问:“夏人是人吗?”

赵顼愣了一下:“当然是人啦。”

赵煦说道:“扁罐哥哥给我的图册里,新宋洲的土人不穿衣服,用骨头做装饰,穿鼻子,我当时看了害怕,扁罐哥哥便带我去了二十一节度叔叔家里。”

“那里有个新宋洲来的黑土人,叫赵蚩,又高又大,但是一点不可怕,扁罐哥哥给他奶糖,他就空手锤核桃给我们吃。”

“夏人比赵蚩还吓人吗?如果没有,那我就不怕。”

赵顼哈哈大笑,心中得意极了,就连他第一次见到赵蚩都吓了一大跳,这个儿子,将来比老子厉害。

于是驳回了王珪和吕公著的意见,果然,赵煦地第一次政治亮相,表现得相当完美。

不过赵煦在石薇给他接种牛痘的时候那是真哭惨了,遭到了一起接种的苏轭童鞋的羞羞脸。

北宋汴京城的居民,是如今最接近近代市民阶级的人群,但是与西方市民阶层有些不一样的是,他们的成分里除了包括西方商人、百工、城市平民外,还有一群非常重要的人——未入仕的士人。

这一帮子士人,后来成了这个阶层的代表,等到这个阶层开始对政治权力有要求之后,他们就成了市民阶层在朝堂中的代表。

后世的东林党,便是这个阶层的突出代表人物,在与传统地主统治阶级争夺政治话语权的过程中,葬送了大明王朝。

现在的市民阶层,准确的定义应该是,除官员以外,不以土地为生产资料,不以传统农业为生的人群。

这群人有很多的劣根性,但是也有很多可爱可笑的地方,汴京城的这群老百姓,他们粗识文字,或者有亲戚通文字,关心政治,有国家和民族的意识,有基本的政治理念、法律概念、契约概念、私产概念。

他们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重视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精通商业和贸易,喜欢新奇,具有传统地主阶级说没有的探索精神。

苏油一直认为,这群人的代表,不应该是后世东林党人,他们的代表,应该是李二家会做胄案馒头的那位;周大家擅长料理风萝卜和腊猪腿那位;以及那个有着蓝色眼睛,善于将毛线棉线钩织成毛衣,线袜,桌布的那位。

就在这欢乐无比的新年里,一位身着月白色缎袍,头戴高帽,脚蹬鞋尖高高翘着的乌皮靴,两手戴着十个宝石戒指,一身富贵的胡人,站在船头,看着汴京城巍峨的水泥城墙,感慨道:“哦万能的真主,爱丽丝你看,这就是东方最伟大富庶的国家的首都,这就是汴京城。”

船帘撩开,爱丽丝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孩走了出来,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可惜总督和干爹都不在……”

胡人正是在南海曾经得到过苏油恩惠的蒲珊,爱丽丝成了他妻子,还生了个小孩叫马可。

蒲珊如今是槟城大商贾,这几年摸清了印度洋季风规律,还谋到了大宋光荣的水师使伴职位。

第一批使伴,如今都已经成了大宋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不断为大宋开拓新航道,发现新岛屿,成了海上情报的收集人。

现在的宋船,夔州型和杭州型因为设计科学,航速快,安全可靠,可以利用八面风,成为了大宋海船中的主力。

加上经纬仪,星图,海图,航海日志的推广,大宋的航海术,已经超过了真实历史上大航海的程度。

朝廷在西贡城、泉州、广州、杭州市舶司,专门设立了海事机宜局,职能就是负责收集资料,整理海图,并且鼓励新发现,新发明,还颁发了赏格。

如今有不少亡命之徒,因为本钱不足以行商,干脆干起了捕鲸者和海图探索者的勾当。

这些人良莠不齐,不少其实就是海盗,大宋水师只要抓到真实证据,是肯定要处罚的。

但是大海茫茫,要苦主拿到证据到市舶司衙门告发,却又谈何容易。

因此海事保险业务和武装护送业务,也蒸蒸日上,南海水师靠给商船队护航,既达到了练兵的目的,也捞取了足够的经费。

王韶如今不差钱,于是将沿海的港口,全部建立起了要塞堡垒和灯塔,将麻留甲海峡北部的狭长半岛,打造得固若金汤,已然开始将魔爪伸到海峡对岸。

还是老一套,用金钱和武器扶持当地军阀势力,挑起室利佛逝、柯沙里、渤泥三国内乱。

将领和商贾,在这方面甚至比朝臣更敏感,他们已经深切体会到,身后的这个帝国,已经开始强势崛起。

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战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开会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第五十九章 河帮雏形第九百八十七章 补全证据链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国寺第一百一十章 对对子第九百八十三章 赵孝奕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诗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范镇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二百四十四章 鹤胫弩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会做官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继祖的办法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不难第九百五十六章 苏诗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念书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访谈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体验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军校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实验第一百八十九章 养屁股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们越线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谣第七百九十三章 劳动人民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议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楼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气象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经济课第三百六十二章 没有酱油的羊蝎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学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布局第七百三十八章 谁剽窃谁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风云再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对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蔡确的思量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辽国变故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额第一千三百章 评价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宝丹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辩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师爷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亲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穷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凉州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对皇帝的要求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关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宝钞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长疮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七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课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盖棺定论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么敢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颐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第十九章 苏家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图录》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百九十六章 虚惊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刚崖说说外官第八百二十三章 来使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兴洛仓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学第四百四十二章 婚前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试第三百一十章 战斗打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爱读书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见董非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课
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战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开会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第五十九章 河帮雏形第九百八十七章 补全证据链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民兵郭二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相国寺第一百一十章 对对子第九百八十三章 赵孝奕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诗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范镇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二百四十四章 鹤胫弩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会做官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继祖的办法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不难第九百五十六章 苏诗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念书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访谈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体验第八十六章 松花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军校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实验第一百八十九章 养屁股第五百七十一章 你们越线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谣第七百九十三章 劳动人民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六百五十六章 建议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楼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气象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经济课第三百六十二章 没有酱油的羊蝎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学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布局第七百三十八章 谁剽窃谁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风云再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对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蔡确的思量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辽国变故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额第一千三百章 评价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宝丹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辩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师爷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和亲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穷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凉州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对皇帝的要求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关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宝钞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长疮第三百八十六章 嵬名浪遇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七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六百六十五章 上课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盖棺定论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么敢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颐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五百八十二章 胜利第十九章 苏家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图录》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百九十六章 虚惊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刚崖说说外官第八百二十三章 来使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兴洛仓第六十五章 理工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学第四百四十二章 婚前第九百二十二章 殿试第三百一十章 战斗打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爱读书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见董非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