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

bookmark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高昌

赵煦说道:“高昌国王,自称‘阿斯兰汗’。阿斯兰在回鹘语中意为狮子,因唐朝曾将公主嫁给回鹘可汗,曾在高昌设立西州,所以他们在朝贡的国书里,一般自称是‘西州外甥师子王’。”

“太平兴国六年三月,狮子王来贡,太宗于五月遣殿前供奉官王延德与殿前承旨白勋二人为使,率百余人的使团回访高昌,自夏州渡河,经沙碛,历伊州,望北庭万五千里。历时四年的艰辛跋涉,于雍熙二年使还,撰了这本《西州程记》以献。”

“当时河西走廊尚为甘州回鹘所占,王延德一行无法通过。只有向西北取道鞑靼,于次年四月抵达高昌。”

高滔滔将向太后整理出来的簸箩浸泡到石灰水里,闻言就不禁皱眉:“这道路可太远了,也不知章学士他们如今到了哪里。”

赵煦说道:“好叫娘娘得知,如今和那时候不一样,于阗在我控制之下,相较当年从夏州出发,我大宋国土已经西进了五千里。”

“章学士他们出发之处沙州,到于阗三千里,这段路程安然无恙;童贯他们的北路,从沙州到龟兹,也是三千里,一路都是崇信佛教的城市,因此这段路也不用担忧。”

高滔滔立即纠正:“童贯乃是监军,军臣正帅乃是刘昌祚,官家言语可要小心,不然谏官又该说官家亲近侍而远正官了。”

赵煦不禁有些无语:“我连童姥姥的面都没见过几次,他一直就在外统军,哪里说得上亲近,就是记住了他当年宣称要秣马天山的典故。”

说起这个向太后就不禁好笑:“汴京城百姓里促狭鬼也多,或者也是天意,这天山童姥的外号,还不就应了真儿了?”

朱太妃看着日渐显露出君王之气的英拔儿子,心满意足,手中拿剪子剪齐草杆,只微笑不语。

母子俩这样相对的时光,极为难得,就连赵煦欲日日问起居,都被她拒绝了,要求赵煦十日一次,不能和太皇太后、太后同例。

就听赵煦快速翻着书本,一边说道:“时值高昌国师子王正避暑于夏都北庭,以其舅阿多于越守国。”

“阿多闻讯后大宋宋使团到来,派遣官员致意,几天后接见了王延德一行,其礼颇恭敬,又遣人快报狮子王。”

“师子王乃邀王延德赴北庭面晤。王延德等又历交河州,凡六日至金岭口,宝货所出。又两日至汉家寨,又五日上金岭。”

接着念道:“过岭即多雨雪。岭上有龙堂,刻石记云小雪山也。岭上有积雪,行人皆服毛罽。度岭一日至北庭,憩高台寺。”

“其王烹羊马以具膳,尤丰洁。其王及王子、侍者皆东向拜,受赐。旁有持磬者击以节拜,王闻磬声乃拜,既而王之儿女亲属皆出,罗拜以受赐。”

“遂张乐饮宴,为优戏至暮。明日泛舟于池中,池四面作鼓乐。又明日游佛寺,曰应运泰宁之寺,贞观十四年造。”

高滔滔到这是方才首肯:“说到底,还是贪图使团的宝货,方才如此殷勤。之前说其国无贫民,不可取信。”

向太后有些被地名搅晕了:“北庭不是说在天山之北吗?这金岭又在何处?”

赵煦放下书本解释道:“好叫娘娘得知,北庭在天山之北,金岭以南,中间的数千里丰美草场,就叫北庭川。”

“这金岭乃是高昌国与鞑靼的分界,山有金岭口小道可供穿行,当地人称其为‘他地道’,意思是穿过这条道,就跑到别人的地界去了。”

向太后喜滋滋地赞道:“看看咱们哥儿这学问,万里之外两他国分界间的小道都知晓。”

赵煦笑道:“那可不是平凡的小道,那可是高昌国与鞑靼贸易的重要通道,高昌以商业立国,地处丝路要冲,与黑汗、大宋、鞑靼、西域诸城邦贸易,虽然不可能如书中所言这么好,在西域当也算是富庶。”

“我朝河西大豪陈慥,行商西域,顺便为大宋绘制地图,搜罗情报。这些都是河西制置司根据陈慥的资料整理汇集,送到军机处的。”

陈慥不是官员,高滔滔听着这名字都觉得陌生:“此人乃王韶、巢谷一流的英雄?”

赵煦点头:“陈慥乃先帝名臣陈希亮之后,汴河飞桥就是陈公的发明,大苏出仕之初,就是在陈公手底下做的通判。”

“说起来陈慥、巢谷,都是大苏的眉山同乡,情同莫逆。二人与司徒也是好友,当年司徒入大理擒侬智高,却是陈慥、巢谷随行。”

高滔滔赞道:“何眉山人才之盛也!”

朱太妃却终于听明白了些干系,犹疑问道:“这个陈慥,莫非就是陈季常?”

赵煦笑得拿书的手都在抖:“河东狮吼,正是此公。”

“哎哟?!”高滔滔讶异至极:“我还以为陈季常乃是畏怯软懦,畏妻如虎之人,不料竟是如此伟丈夫奇男子!”

“这英名不得流传,惧内之声反倒天下皆知,大苏可真是害人不浅!”

赵煦更是笑得不行了:“要说惧内的伟丈夫奇男子,天下又不是只有陈季常一人……”

殿中众人都是秒懂,不由得轻笑出声。

高滔滔笑过之后,却又轻咳一声:“司徒于官家有傅保之恩,这样的混账话,以后不可再提。”

赵煦转了转眼珠子:“呃……孙儿说的是漏……苏子衡。”

高滔滔不禁好奇:“漏勺又怎么了?”

赵煦笑道:“娘娘不知道吧?汴京时报上登的那首词,却不是苏子衡手笔,乃是他小师妹所作。”

“苏子衡在蒲涧游赏的诗会上被广州士绅们逼得急了,拿出来应景,下山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回京,跟自己小师妹解释此事儿,可不敢耽搁,哈哈哈哈……”

向太后也不禁好笑:“这不是什么样的竹子下出什么样的笋儿?”

高滔滔却问道:“李家姑娘不但精于数算,连词作也不逊柳、秦,竟是女中丈夫,不过……官家却又如何知晓此事的?”

“呃……”赵煦不禁傻了:“这个……是苏子衡的好朋友,啊不是椅子哥告诉我的。”

说完又赶紧拿起书本:“刚刚还没读完呢……‘当时契丹使者亦在,说师子王曰:‘闻汉遣使入鞑靼而道出王境,诱王窥边,宜早送至鞑靼,无使久留。’又曰:‘汉使来觇视封域,将有异图,王当察之。’”

“这话被王延德所知,即对师子王曰:‘契丹素不顺中国,今乃反问,我欲杀之。’后因师子王一再劝阻而作罢。”

向太后讶异道:“这个王延德,还是班超一流的人物?”

“哪里是班超一流人物。”高滔滔冷笑道:“王延德少事晋邸,因得进用,使还有功,授崇仪副使,掌御厨。”

“与宰相张齐贤善,因国子博士朱贻业通言齐贤,求免掌庾,希求进用。”

“齐贤为言之,上怒曰:‘延德愿掌仓以自效,未逾月,又祷宰相求免,何也?’因召而诘之。”

“延德自言未尝遣贻业诣相府有所求请。上疑齐贤不实,召贻业至,贻业又讳之,齐贤耻自辨,因顿首称罪。”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上怒,即以延德领懿州刺史以宠之。”

“因其以攀附得官,倾险好进,为时人所讥。”

“欺君卖友,陷上于恶,前后差异,判若两人。”

“真宗即位后,念其久事先帝,前使西域,冒寒不汗,得风痹疾,艰于步履。乃转左千牛卫上将军,充使如故。”

“后知青州,却在为宫中购物时克隐差价,中饱私囊,降授左武卫将军,久病落籍。”

“后遣家人诣登闻鼓院求肯,真宗终念其前功,复授左千牛卫上将军致仕。”

“所以说啊,人是复杂的,非有六祖之通明,便当效法神秀,‘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方为诚心正意。”

这就是懿旨教训了,向太后,朱太妃,赵煦皆放下手中东西,束手礼敬:“谨遵太皇太后教诲。”

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钱也不好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闻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战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粮道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烂的世界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门第三百零六章 转运判官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踪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八十三章 开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调整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争议第一百一十章 对对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办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术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农业改良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九百五十一章 乌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条陈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辽阳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驼口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七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坟场游说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贺新年)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冻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第一百九十三章 鸡丁第一千零五十章 圣旨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号窟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军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九百八十六章 证物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贺礼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给脸不要脸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战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贺兰石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报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烂的世界第九百六十八章 窦仕第三百九十二章 谈判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弹劾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锅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宝钞第七百三十四章 顶级数学家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识产权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五百五十章 论《青苗法》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开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软模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讲道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学问还没丢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长疮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宝钞第五百七十七章 经略第六百九十六章 运粮第九百六十八章 窦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爷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货币化第三百六十七章 问题的本质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书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奖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谋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九百三十六章 远虑纤图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毕仲游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帮助辽国(为白银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八百一十九章 处处烽火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弹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灵第七百四十一章 砻磨第九十四章 去势第六百四十七章 开封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长刀第五百二十四章 孙能的进步第四百一十章 弹劾来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
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钱也不好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闻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战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粮道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烂的世界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门第三百零六章 转运判官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踪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美食第八十三章 开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调整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争议第一百一十章 对对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办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术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农业改良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九百五十一章 乌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条陈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辽阳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驼口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救治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七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坟场游说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贺新年)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冻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第一百九十三章 鸡丁第一千零五十章 圣旨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号窟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破军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九百八十六章 证物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贺礼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给脸不要脸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战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贺兰石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报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烂的世界第九百六十八章 窦仕第三百九十二章 谈判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弹劾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锅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宝钞第七百三十四章 顶级数学家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识产权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五百五十章 论《青苗法》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开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软模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讲道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学问还没丢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长疮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宝钞第五百七十七章 经略第六百九十六章 运粮第九百六十八章 窦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爷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货币化第三百六十七章 问题的本质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书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奖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谋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名府第九百三十六章 远虑纤图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毕仲游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帮助辽国(为白银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八百一十九章 处处烽火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弹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灵第七百四十一章 砻磨第九十四章 去势第六百四十七章 开封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长刀第五百二十四章 孙能的进步第四百一十章 弹劾来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