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

bookmark

第六百二十七章逼婚

湘水畔,章惇在给张商英送行。

章惇向王安石推荐了他,朝廷召张商英入京。

洞庭湖波涛浩渺,章惇看着湖面:“如此江山,正我辈建功立业之时。”

张商英笑道:“此去烦恼尤多,质夫可有新作,与我路途消遣?”

章惇笑道:“苏明润有言,大丈夫当建功立业,如今四夷未靖,非吟风颂月之时。诗词之道,打门锤而已。”

张商英又笑:“焉知他不是嫉妒自家大侄?”

章惇也乐得不行:“我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他直挂免战牌,不好煎逼过甚而已。”

说完将一卷诗轴交于张商英:“到了朝中,与相公说明南北江之利,此处稻米一年两熟,经营得当,将不下两浙余杭。”

张商英点头,展开诗卷,上面是一首古风。

开梅山,开梅山,梅山万仞摩星躔。

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时有僵木横崖巅。

肩摩直下视南岳,回首蜀道犹平川。

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确多畲田。

穿堂之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

长藤酌酒跪而饮,何物爽口盐为先。

白巾裹髻衣错结,野花山果青垂肩。

如今丁口渐繁息,世界虽异如桃源。

熙宁天子圣虑远,命将传檄令开边。

给牛贷种使开垦,植桑种稻输缗钱。

不持寸刃得地一千里,王道荡荡尧为天。

大开庠序明礼教,抚柔新俗威无专。

小臣作诗备雅乐,梅山之崖诗可镌。

此诗可勒不可泯,颂声千古长潺潺。

张商英赞了一通,将诗收好,又对同来送行的刘嗣躬身:“济源这是以身作则了,哈哈哈,大家且有得忙罢!”

入京之后,赵顼命张商英为御史。张商英上疏:“陛下即位以来,更张改造者数十百事,其最大者三事:一曰免役,二曰保甲,三曰市易。”

“三者,得其人,缓而讲之,则为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害。”

“愿陛下与大臣安静休息,择人而行之。苟一事未已,一事复兴,虽使裨谌适野而谋,墨翟持筹而算,终莫见其成也。”

……

苏油收到刘嗣的来信,对着张麒直抖:“喂!看看!”

张麒知道苏油必定要提这茬,没好气地道:“看啥看?”

苏油接着抖:“四和尚都要成家了,七和尚你不是总拿他说事儿吗?现在如何?”

张麒瞪眼:“他是他我是我,说好的一起单身快活,临阵而降,不是好汉!”

苏油又看了一遍信件:“都说湘女多情,这小妹崽也太好哄了,一双草鞋都能骗到手……”

说完又抬头:“东京城中那个绿箬,你就这样拖着人家?这都二十了,你真的忍得下心?”

张麒有些犹豫:“如今你是高官,我要是娶了绿箬,会不会影响……”

苏油将信收起来:“少操这些心,三哥娶了日本妞,四哥娶了夷人小娘子,你娶绿箬又怎么了?好歹还是汴京顶级的音乐家。”

张散如今纵横四海,彻底放飞了自我。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政治从来都是那么回事儿。

日本国平氏家族,如今正被藤原氏逼迫。

平氏家族代代在东国一代担任守护职务,也曾势力大张,后来被天皇倚仗源氏家族的力量铲除。

而其后国政为源氏家族把持,到后三条天皇时期,开始着手推翻藤原氏的计划。

源氏家族的力量,主要来自知行国,也就是领国的庄园收入。

后三条天皇算是有为的君主,两次出台土地法令,打击源氏势力,“细绎政理,专尚节俭,吏称其职,民安其业。殆有汉宣之风,而可谓中兴良主。”

同时开始着手效仿宋朝,准备实行院政,平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依赖力量。

日本天皇逊位后,也有出家的传统,迫于源氏的压力,后三条天皇准备逊位,成为“法皇”,长子继位,是为白河天皇。

平氏如今势弱,要增加收入,和大宋进行贸易成为必然的途径。

于是平氏家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张散,得到了张散海上力量的支持,大搞水军,海贸。

日本到目前坑冶技术都不太过关,使用的都是宋钱,称为“渡来钱”。

铜钱生意是超级暴利,中国“富豪之民,公然与之交易。其所酷好者铜钱而止,海上民户所贪嗜者,多有珍奇。”

“凡值一百贯文者,止可十贯文得之;凡值千贯文者,止可百贯文得之。”

这是十倍的差价。

于是张散写信给苏油,问铜钱生意能不能做,对大宋有没有损害?

苏油说你现在是日本女婿,帮老婆娘家扶贫是应该的,大宋自己都还铜荒呢,要不从嶲州高价聘请了几支探矿队,在日本找矿吧。

我在东京胄案的时候见过日本进贡的精铜,里边多含金银,听说是来自江户北面一处大山上。

张散命人找了半天,发现压根就没有江户这个地方,最后只在足尾山脚下找到一个庄园,庄园的主人姓江户。

不过几名探矿队勾管都说足尾山应该有矿,于是又找了好久,终于在一处鸟不拉屎的地方找出了一座超级大矿山,才知道少爷有多坑,啊不,多准。

日本进贡的精铜,出自武藏国秩父郡,绝对跟这里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不过既然找到了,那就不用客气。

平氏如今正得新天皇倚赖,平氏的经济命脉又掌握在张散手里,足尾如今本来就是虾夷蛮荒,虽是平氏控制地区,但控制从来都不给力。

于是平氏上表,白河天皇大手一挥,将那个荒僻的地方划给了平家女婿。

别看现在不起眼,此地连通海港,如今又发现了金铜,海贸非常方便,其地点——就是后世的日本东京!

张散便以此为基地,招诱亡命打造新城,开矿,铸币。

矿山盛产金,银,铜,硫,矾,这些东西源源不断流入宋朝,换来各种货物,一时间竟然成了一个繁华的贸易港。

白河天皇和平氏家族势力大张,对张散倚赖日重。

李师中走进厅来:“明润又跟小七置什么气?”

苏油给李师中见了礼,对张散骂道:“你一直不愿出仕,不就是因为绿箬小娘子?装什么装?给你百贯盘缠,今天就跟李公请假,回汴京把婚事办了!”

李师中说道:“原来是为了这事儿啊?正好有一项民政要与明润商议。”

苏油问道:“不知李公所言何事?”

李师中说道:“是这样,陕西多年战乱,人口不敷。鳏丁,寡妇,太多了。我想是不是该鼓励男女择婚,实行官配?”

“家中有男十六,女十四尚未婚配者,由官府指派配婚;寡妇易嫁,夫家不得留难;缺乏聘礼的丁口,由官府扶补,赐酒五斤,绢一匹;新开田亩,优先分配;此乃明润当年在眉山的举措,如何?”

苏油点头:“嗯,这也是善政。”

李师中笑道:“如此我就要说个大媒了,姚兕有个妹妹挺喜欢的小七的,也过了婚配的年龄,生得鼻如悬卵,口若银盆……”

张麒都傻了:“等……等下……不是该鼻如悬胆,面如银盆吗?”

李师中白了张麒一眼,意思是你耳朵还真好使,这都听出来了,接着说道:“他家妹妹如今正在弄郡君说的那什么疫苗,说是不怕感染,挺能干的……”

张麒眼睛都瞪大了,靠,还是麻子!

李师中说到这里挥挥手,表示这个不重要,继续说道:“总之就是新政都要有榜样,我觉得明润应该从身边人做起,这府中尚未婚配之人,似乎只有七郎?”

苏油点头:“还有个孙能,不过听薇儿说在练什么功,三年方成,不能破身……”

说到这里也挥挥手,表示这个同样不重要,继续说道:“姚大郎将门世家,他家妹子想来体格是不错的。女人嘛,善生善养才是最好。既然人家看得上小七哥,又有李公代为说项,在我看来那就是最好不过……”

张麒想到一个胡子换成麻子的姚兕在对自己挥舞着手绢卖萌,吓得猛一激灵跳了起来:“不过什么不过!我们休想拿我作伐!我今晚就回汴京找绿箬!”

看着张麒狼狈奔逃的背影,苏油笑骂道:“哼!真当没人收拾得了他!还是李公你有办法!”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游牧与农耕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视第三百五十六章 苏容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四百九十八章 讨论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连机铳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四百六十一章 换俘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却上心头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歼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九百零二章 建设兵团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积欠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两浙风味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国县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游江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旧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丰年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国力的衰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经略六路第一百七十章 快递小哥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六百九十六章 运粮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灾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关扑第八百零三章 见面礼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桨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会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五百五十章 论《青苗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钊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台山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确的帮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视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战略第五十三章 讹诈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听介绍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议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财产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课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闻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欧阳修出事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五百七十七章 经略第五百五十章 论《青苗法》第四百六十四章 财政赤字第八百五十章 大鱼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讲解第三百三十四章 图经本草第一百四十五章 随手功夫第一百五十五章 伟大的航程第三百九十六章 计较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三十三章 账本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礼物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会做官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义之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六百零四章 刘嗣当官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农业改良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鸡毛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会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书房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复盘汉灭匈奴第六百零九章 冲击相府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讨论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会做官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回护第五百六十一章 苏大嘴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矾楼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战略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击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学习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肃州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开张第三百九十六章 计较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书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时辰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艰难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游牧与农耕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视第三百五十六章 苏容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四百九十八章 讨论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连机铳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四百六十一章 换俘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却上心头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歼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九百零二章 建设兵团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积欠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七百五十八章 两浙风味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国县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游江第四百二十七章 前朝旧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丰年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国力的衰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经略六路第一百七十章 快递小哥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六百九十六章 运粮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救灾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关扑第八百零三章 见面礼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桨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会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五百五十章 论《青苗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钊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台山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确的帮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视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战略第五十三章 讹诈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听介绍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议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财产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课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闻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欧阳修出事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五百七十七章 经略第五百五十章 论《青苗法》第四百六十四章 财政赤字第八百五十章 大鱼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讲解第三百三十四章 图经本草第一百四十五章 随手功夫第一百五十五章 伟大的航程第三百九十六章 计较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三十三章 账本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礼物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会做官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义之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六百零四章 刘嗣当官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农业改良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鸡毛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会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书房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复盘汉灭匈奴第六百零九章 冲击相府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讨论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会做官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回护第五百六十一章 苏大嘴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矾楼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战略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击手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学习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肃州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开张第三百九十六章 计较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书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时辰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艰难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