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千里路遥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之后,雍王和其他的雍军会合了,雍王十几万的军队步步为营向大雍境内撤退,其他负责阻截的军队让随后赶来的南楚军队不得不遥遥相送,所以接下来的行军是从容而舒适的,作为俘虏的我因为得到优待,不用和其他俘虏同住,雍王下令为我和小顺子单独准备了一个营帐,虽然是行军营帐,但是十分舒适讲究,地上铺着厚厚的锦毡,帐篷四周的缝隙都用毛皮紧紧地包裹起来,秋天的寒风一丝也不会吹进来。帐篷的一角放着一张大床,足可以让两个人安睡,帐篷的另一边放着一张松木方桌,两边摆着两把椅子,桌子上摆着一套紫砂茶具,而在帐篷中心放着一个精巧实用的铜火炉,现在上面放着一壶开水,使得整个帐篷都是暖洋洋的。

小顺子听水开了,熟练的替我泡上一杯热茶。我伸了一个懒腰,坐起身来,多年来几次事故,让我染上了病根,虽然我坚持练习养生的气功,但是还是会不时旧病复发,我也曾经想好好医治一下,可是心病难医,再加上医者难以自己医治,所以这几年我总是病恹恹的,虽说是托词养病,但是我的身体倒真的不是很好。小顺子服侍我坐起,抱怨道:“公子总是不肯好好休养,这次去大雍一路风尘,只怕公子又要犯病了。”

我叹了口气道:“这有什么法子,你也知道我的病是怎么来得,大半倒是心病,其实我现在已经好多了,只是这次行军让我又想起当年攻蜀的事情,可惜德亲王已经驾鹤西归了。如今我已经身在大雍军营,想起往事,不由令人扼腕。唉。”

这时,帐外传来朗朗的笑声道:“听说江先生身子不适,本王特来探望。”随着笑声,雍王李贽走了进来,他一身皇子服色,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个谋士,三个人走进帐来,我勉强要下床,李贽已经走了过来,按住我道:“先生不用起来,听说先生病了,贽军务繁忙,这才抽出时间来看望,真是失礼。”说罢,坐在我床边,担忧的看着我的面色。

我见那两位儒生也已经坐了下来,欠身道:“随云旧病复发,不能下床,还请诸位见谅,久闻雍王殿下身边人才济济,不知两位如何称呼。”

一个年纪已长、相貌清秀、五十多岁的中年儒士起身道:“北海管休见过江先生,先生文才誉满天下,管某曾读先生诗文,齿颊流芳,不忍逝卷啊。”

另外一个细眉长目,气度风liu的白衫儒士也笑道:“当日先生一曲破阵子迫死蜀王,至今在下仍然心中念念,晚生董志。”

我淡淡道:“久闻雍王帐下谋士,北海管休擅长整顿粮草兵甲,洛阳董志擅长行军布阵,还有一位颍川苟廉,擅长出使四方,此三人并称三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可惜三杰只见其二,当真令随云叹息府薄缘浅。”

董志笑道:“苟兄如今不在中军,所以不得相见,他对先生也是十分敬仰,当日先生随故德亲王至大雍军中,我们三人恰好都不在军中,后来匆匆而别,也没有机会促膝详谈,如今先生也归了殿下麾下,想必日后可以把酒相谈了。”

我看看李贽,微微一笑,没有反驳董志的言语,免得他面上难看,只是淡淡道:“随云虽然多病,但是精神也还健旺,如果董兄有什么质询之处,尽可来问随云,随云敢不尽言。”

说了片刻,他们见我精神倦怠,便告辞而去,李贽频频嘱咐我好好休息,说已经安排了马车载我同行,又嘱咐小顺子好生照料,若是需要什么尽可向管休索取。

等到他们离去了,我靠在床上,笑道:“雍王这几个谋士倒是热诚得很,不过我看那个苟廉怕是有些量窄的,否则为什么雍王殿下没有带他同来呢?”

小顺子笑道:“这会儿公子倒是聪明了,那个苟廉也在营中,只是他性情不好,所以雍王没有邀他前来,免得立刻得罪了公子。”

雍王和两个谋士走出营帐,叹息道:“我原以为他是托病罢了,不料竟真的卧病不起,唉,他身子不好,我又迫他远行,怪不得他始终对本王冷淡非常。”

董志宽慰道:“殿下不必忧心,我见此人虽然卧病,但是精神很好,想必并没有因为殿下带他同行而恼怒,我虽然看不穿此人心事,但是我说他从了殿下,他也没有当面反驳,可见此人不是不可以降服的。”

李贽苦笑道:“江哲此人甚是随遇而安,我就是强行给他一个官职,他也未必会峻拒,只是若想让他真心效命,就是难事了,当初德亲王赵珏对他颇为看重,只是或者有些勉强,他便不肯再随军效力,德亲王还是南楚王叔,他就如此敷衍,我担心他也会这样敷衍我。”

管休道:“殿下安心,虽然此人心冷如冰,但是还是有一腔热血的,否则也不会上表直谏,只要殿下诚心相待,必然能够得到他的忠心,我听说当日他和德亲王疏远,倒多半是因为德亲王幕僚容渊的缘故,我倒是担心苟廉的性子,这人难得服人,总是要挑衅几回,只怕会惹恼了江随云。”

董志道:“管兄过虑了,我倒认为苟廉若是去了,恐怕会有意想不到的成绩,江哲此人外表虽然温文尔雅,但是内心倒是桀骜不逊的,和苟兄倒是性子相近,我看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的。”

就在三人在这里反复探讨的时候,他们担心的苟廉已经到了我的帐前,苟廉此人最是心高气傲,得知李贽到建业特地把江哲强行带了回来,又对他十分关爱,苟廉心里就已经不是滋味,这回李贽带着管休、董志去探病却不带自己,苟廉心里便是一阵不舒服,以他的聪明才智自然是知道李贽他们担心自己得罪了江哲,这让他更加不甘心,所以他趁着李贽他们离去不久,就来到我的帐前,我现在还是雍军的“俘虏”,虽然李贽下令不许人去打扰我,但是苟廉在军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看守我的军士也没有阻拦他,就让他施施然地走进了我的帐篷。

我一看到这个鹰钩鼻子的年轻人就猜到了他的身份,看他毫无礼貌的站在我面前打量了我半天,挥手阻止小顺子的怒火,我笑道:“请问可是舌厉如刀的苟廉苟永泉么?”

苟廉微微一怔,道:“想不到一曲送了蜀王性命的江随云也认得我这个小人物,真是荣幸之至。不知道昔日讽刺蜀王‘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的状元郎是否早就知道今日之事,我见兄台形容憔悴,病体支离,应该也算的上‘沉腰潘鬓消磨‘吧。”

我淡淡道:“久闻永泉兄曾为故徐州将军张郴之幕僚,张郴不奉正朔,率兵割据地方,永泉兄当时在其帐下颇受荣宠,后来雍王殿下讨伐张郴,阁下奉命出使雍营,谁知折服于殿下威严,回去之后劝服张将军弃甲归降,日后阁下替雍王殿下出使四方,不辱使命,却不知是否因为最初替张郴出使,反而被人说降的羞辱,让阁下日后悬梁刺股,后来才有所成就呢?”

苟廉面上一红,他劝服张郴归降之事,虽然誉为美谈,但他自己总是觉得没有说服雍王退兵,反而成了雍王劝降的说客,未免有辱使命,想不到被人一针见血的揭穿。他赧然道:“雍王殿下龙凤之姿,雅量高致,岂是言辞可以动摇,在下铩羽而归也没有什么奇怪,而且在下挽张将军于水火,此功亦可补过,倒是阁下,既然知道大雍才是正统,为何不奉正朔。”

我笑道:“永泉兄此言差矣,我说张将军不奉正朔,乃是因为当日中原一统就在顷刻,人心归附,张将军倚仗兵势,不识时务,故而轻之,而我南楚虽然小国,然立国之久尤在大雍之上,随云曾是南楚状元,一甲进士,任职翰林院多年,深受国主重恩,焉能抛弃君上,改奉大雍,随云颇知廉耻,旧主尚在,怎能趋炎附势侍奉新主。”

苟廉眼珠一转,道:“阁下既然决心侍奉南楚,如今南楚国主已在我营中,赵嘉都屈膝侍奉我大雍,阁下为何如此执拗,何况我听说贤臣择主而事,赵嘉昏庸,迫死贤王,而我主雍王殿下虚怀若谷,礼贤下士,行事更是明决果断,仁义贤能之名布于天下,阁下为何抱残守缺,不肯归顺,以至为天下所笑。”

我冷冷一笑,道:“虽然贤臣择主,我未闻有旧主尚在,便侍奉新主的贤臣,昔日豫让侍奉智伯,是在中行氏亡后,中兴氏不过以凡人待之,豫让也未曾弃之,何况随云昔日所从,非是赵嘉一人,乃是南楚王室,先王加我翰林,德亲王用我参赞,恩情尤在眼前,焉能一见荣华富贵,便立投新主。”

苟廉正容道:“虽然阁下之言,句句金玉,然阁下早遭贬斥,何必如此痴心。”

我淡淡道:“昔日比干剖心,其志不改,屈原遭贬,闻楚怀王事,尤自沉江,随云并非痴人,不敢效法先贤行事,然而昧于荣华,投靠新主以求富贵,我不敢为此。”

苟廉听到此处,只得下拜道:“先生品质高洁,在下钦服,然而殿下有王者之姿,先生若是错过,未免可惜,但先生卧病军中,永泉不敢相强,至雍都千里路遥,永泉可否前来打扰,恭聆教益。”

我笑道:“永泉兄天下闻名,是随云应该多多请教,途中寂寞,若是阁下有暇,不妨前来屏烛夜谈,只是随云虽然博览群书,却对琴棋书画不甚了了,听说阁下于此颇有声名,还请阁下不吝赐教。”

李贽得知苟廉私自来见我之后,原本十分担忧,立刻派了人前来劝解,谁知那人来到,却见我和苟廉相谈甚欢,李贽闻之,不由喜形于色,从那之后,常常让帐下幕僚前来相陪,我也不会拒绝,多日促膝详谈,我对雍王帐下幕僚不由十分赞赏,管休对钱粮文案之事十分精通,董志精于兵法战阵,一谈起来便滔滔不绝,而苟廉博学多才,和我最是谈得来,只是他个性好胜,总喜欢和我辩论疑难,和这几个人日日相谈,我的心情倒也不错,再加上小顺子的仔细照料,我的病体在路上渐渐痊愈了。

我对他们的观感不错,他们对我也是十分钦佩。

管休擅长军务钱粮,是雍王亲信的主薄,可是他一和这个年轻人谈论起来,就发现不论自己说些什么,他都立刻心领神会,偶尔说上一两句,也都是切中要害,后来江哲无意中说曾在德亲王帐下处理过文书,这才让管休知道为什么这个翰林学士对这些琐碎的事情也如此了解,他原本以为江哲曾在德亲王幕府,不过是参赞军机罢了。

董志擅长兵法,可是和江哲辩论起来,却发现古今战阵,江哲无一不知,就是自己不甚了了的部分,江哲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解释起来十分详尽,问他如何得知,这个青年笑着说曾在镇远侯陆府遍读兵书,后来在翰林院也曾经整理过兵书战策。董志原本想江哲不过是纸上谈兵,所以试着和他演习兵法,不料江哲用兵如天马行空,无迹可寻,每每从最不可思议之处而奇峰突起,但事后想来,却又入情入理,妙到巅毫。董志心服之后,也不免好胜,就和他辩论起作战的器械,不料江哲也能够说的条条是道,后来江哲虽然多是默然不语,但是若是偶一出言,就让董志想个半天,转天就去研究改进器械。

苟廉对江哲最是佩服,他原本自负博学,不料江哲在南楚曾经参与筹立崇文殿,所读过的书何止千万,每次争论文章,江哲往往旁征博引,让苟廉瞠目结舌,至于舌辩之术,虽然江哲不大常用,但是苟廉若是洋洋得意,不可自拔的时候,江哲往往一句话就让他心悦诚服。

令三人私下最佩服的就是,虽然江哲才华如此,为人却是恬淡自然,和他相谈的时候如同春风沐雨,只觉得其才华横溢,却不觉咄咄逼人,只有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才会令人冷汗直流。到了后来,三人争胜之心越发急切,江哲却往往轻轻退却,让三人一腔热火化作春风,良久才会发觉江哲并未应战。

千里征程,虽然遥远,但是终有尽时,到了即将抵达雍都的时候,三人再次联袂求见李贽,要求他一定要把江哲收为麾下。苟廉最是激烈,道:“殿下若不能将此人收到麾下,真是可惜之至,此人之才,胜我等数倍,若是与之为敌,只怕我等尸骨无存。”

李贽苦着脸道:“众位先生,本王如何不知此人的重要,可是本王每次前去劝说,此人都默默不语,让本王毫无办法。”

管休道:“殿下不必着急,此人对殿下颇为敬重,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敌意,应该不至于峻拒至此,这次回京,我们将此人送到雍王府软禁起来,慢慢劝解,总有办法的,何况石子攸宽厚仁德,一定能够开导于他。”

李贽叹息道:“也只有如此了,若是石子攸再不能说服他,本王,本王,唉,叫本王如何舍得。”

管休三人面面相觑,都知道李贽动了杀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我披衣站在窗前,这里是驿馆,明日就是我抵达雍都的日子了,我吟诵着新写的《浪淘沙》,心中无限寂寞,想起南楚迷人的风光,更是心中百转回肠。小顺子走到我身边,低声道:“公子,这些日子以来,你折服李贽的帐下谋士,对李贽却始终不肯青眼相加,如果李贽动了杀心,你该如何是好?”

“小顺子,你不明白,从前我不过是随遇而安,在谁那里为官都无所谓,就是在德亲王面前,我也不过敷衍罢了,可是雍王殿下心如明镜,我若投他,若不能推心置腹,那么雍王殿下不会满足,而且也解不了他的危局,若要我竭尽所能,那么我就要看看雍王的气度,我是存心逼他杀我的,如果他最终肯放手,我才当他是明君圣主,若是他最终动了杀机,那么他也不过是霸主雄才,与其日后我时时担忧他诛杀功臣,不如我今日试试他的胸怀,他若能终究放过我,那么我相信日后可以君臣善始善终,若是他--,我正好诈死脱身。”

小顺子面上露出焦急的神色道:“公子,雍王殿下势力极大,若是要杀你,如何能够脱身,我的武功虽然不错,也不敢保证可以救出公子。”

我淡淡一笑,道:“我想雍王殿下为了不伤天下名士的心,必然不会真刀真枪的杀我,用毒是最好的法子,我已经准备了一粒珍贵的毒药,到时我服下之后,僵硬如死,偷一个人困难,偷一具尸体还不容易么,待我脱身之后,隐蔽在雍都,等到可乘之机,我再趁机报了杀妻之恨,到时候,小顺子,你我就可以浪迹天涯,隐姓埋名,岂不快哉。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可是期待的很呢?”

小顺子宽心地道:“那我倒要期待雍王要杀公子呢,免得牵累公子去给他呕心沥血。”

我微微一笑,想让我呕心沥血,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的,说句实话,我的这个试探恐怕没有人能通过,不为所用,必杀之,是那些英明君主不可言表的心思,可惜,雍王真是一个令我钦服的人呢,我有些遗憾的想着。

第14章 玉碎珠沉第14章 心腹之患第39章 丹心坚似铁第6章 金牌间谍第28章 含香惊魂第27章 赏雪赋诗第24章 布局天下第21章 江边血战第15章 筹建秘营第25章 进退两难第5章 储君之争第29章 残月暗影第12章 孤城血未干第15章 王者神威第36章 长城空自许第9章 演武较技第17章 一线生机第5章 安排金饵第2章 闲话秘史第13章 隐星宗主第26章 四面绝网第34章 欠东风第18章 南楚称帝第27章 赏雪赋诗第24章 万事具备第15章 水深火热第45章 一见心相许第21章 兵出壶关第11章 静海之会第8章 绿杨芳草第15章 黄雀在后第39章 丹心坚似铁第19章 苍鹰折翼(中)第18章 南楚称帝第20章 千里追杀第12章 阴谋陷害第3章 风雨前奏第26章 靖江郡主第7章 何处是青山第30章 搬兵勤王第15章 筹建秘营第18章 以命抵命第6章 大战前夕第12章 最终决裂第4章 十面埋伏第12章 阴谋陷害第40章 雁门喋血第30章 搬兵勤王第20章 惊闻密辛第13章 冷月无声第6章 生死无恨第28章 失望至极第23章 归为臣虏第23章 归为臣虏第24章 布局天下第41章 春梦无痕第17章 各有心思第12章 阴谋陷害第16章 大乱将起第29章 千钧一发第16章 大乱将起第15章 楼船夜雪第44章 风流云散第16章 我心依依第7章 锦绣前程第7章 举重若轻第27章 指点江山第6章 金牌间谍第17章 立威定策第30章 风虎云龙第36章 长城空自许第17章 幕后风波第2章 金榜题名第2章 献君三策第24章 千里路遥第9章 花烛惨变第22章 南楚使节第5章 安排金饵第12章 毒计连环第6章 东海来客第18章 南楚称帝第37章 以血赎愆第35章 襄阳恨第20章 千里追杀第27章 还如一梦中第15章 王者神威第39章 狭路相逢第35章 襄阳恨第24章 千里路遥第35章 襄阳恨第36章 长城空自许第33章 惊天逆转第22章 南楚使节第27章 杏花疏影第23章 孰不可忍第39章 余波未歇第1章 烈焰红妆第29章 舍命相搏第32章 邪影罗刹第38章 忠贞见疑(下)
第14章 玉碎珠沉第14章 心腹之患第39章 丹心坚似铁第6章 金牌间谍第28章 含香惊魂第27章 赏雪赋诗第24章 布局天下第21章 江边血战第15章 筹建秘营第25章 进退两难第5章 储君之争第29章 残月暗影第12章 孤城血未干第15章 王者神威第36章 长城空自许第9章 演武较技第17章 一线生机第5章 安排金饵第2章 闲话秘史第13章 隐星宗主第26章 四面绝网第34章 欠东风第18章 南楚称帝第27章 赏雪赋诗第24章 万事具备第15章 水深火热第45章 一见心相许第21章 兵出壶关第11章 静海之会第8章 绿杨芳草第15章 黄雀在后第39章 丹心坚似铁第19章 苍鹰折翼(中)第18章 南楚称帝第20章 千里追杀第12章 阴谋陷害第3章 风雨前奏第26章 靖江郡主第7章 何处是青山第30章 搬兵勤王第15章 筹建秘营第18章 以命抵命第6章 大战前夕第12章 最终决裂第4章 十面埋伏第12章 阴谋陷害第40章 雁门喋血第30章 搬兵勤王第20章 惊闻密辛第13章 冷月无声第6章 生死无恨第28章 失望至极第23章 归为臣虏第23章 归为臣虏第24章 布局天下第41章 春梦无痕第17章 各有心思第12章 阴谋陷害第16章 大乱将起第29章 千钧一发第16章 大乱将起第15章 楼船夜雪第44章 风流云散第16章 我心依依第7章 锦绣前程第7章 举重若轻第27章 指点江山第6章 金牌间谍第17章 立威定策第30章 风虎云龙第36章 长城空自许第17章 幕后风波第2章 金榜题名第2章 献君三策第24章 千里路遥第9章 花烛惨变第22章 南楚使节第5章 安排金饵第12章 毒计连环第6章 东海来客第18章 南楚称帝第37章 以血赎愆第35章 襄阳恨第20章 千里追杀第27章 还如一梦中第15章 王者神威第39章 狭路相逢第35章 襄阳恨第24章 千里路遥第35章 襄阳恨第36章 长城空自许第33章 惊天逆转第22章 南楚使节第27章 杏花疏影第23章 孰不可忍第39章 余波未歇第1章 烈焰红妆第29章 舍命相搏第32章 邪影罗刹第38章 忠贞见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