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各人心思

毕竟有擎天战功打底,就不能以功遮过,哪怕功过相抵吗?

司马白没那么单纯。

矫诏夺兵固然挽救了大晋社稷,可司马白熟读史籍,他深知从古至今,根本数不清有多少功在社稷的良臣重将对外纵横捭阖,偏偏对内却折在波诡云谲的朝堂权争上。

廉颇、李牧、白起、韩信等等,这些名留青史的人功劳不大么?最后又落的什么下场?

最与眼下境况贴合的便是春秋战国时信陵君窃符救赵了。

彼时秦军在长平活埋四十万赵军之后,发兵围攻赵都邯郸,赵国危在旦夕。魏王虽然派出援军救赵,却畏于秦军锋芒一直远远观望。魏王弟弟,当时天下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悍然窃取兵符,假宣魏王旨意,擅杀援军统帅,从而夺取了前线大军的兵权。然后领兵出击秦军,一战大胜,救下了处在亡国边缘的赵国。

此战之后信陵君的声望如日中天,但也因窃符矫诏擅杀重将惹恼了魏王,自此不敢回国,背井离乡竟在赵国借居了整整十年之久。

司马白同样也是矫了诏,也打赢了仗,但他可不想做第二个魏无忌!何况论名望,论资历,论国中根基深厚,他远远不及信陵君。信陵君尚且背井离乡,他又能好到哪里去?

仗打成这样,形势已经与当日船上定策有了天壤之别,原先那套肯定是行不通了的。司马白不知道六哥会在朝廷里怎样斡旋,但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之下,这笔账想要混成功过相抵,恐怕有点难。

司马白瞥了瞥庾亮,有点难恐怕就是难在这个人身上,他心道你最好别逼急了我,不然桌子给你掀了!

注意到司马白朝自己望来,庾亮立时便要回以慈祥一笑,可对方那只白眼中却毫无征兆的掠过一抹凶光,让庾亮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

说心底话,庾亮竟然已经有些怕他了。

望着眼前这个病恹恹的年轻人,庾亮实在难以想象他大杀四方的样子。

可事实上就是这个年轻人,一袭赤甲两柄长刃,从邾城杀到中原,又从中原一路杀回邾城,继而又从黄石滩一路杀到襄阳城下。

区区月半光景,此人手底下已是人头滚滚,一步步踏出了尸山血海,完全以一己之力挽救了亡国灭种的危局。

这个姓司马的若是早生五十年,又何来永嘉胡乱?!

一波三折的局势最终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庾亮其实真心感激司马白。若非司马白力挽狂澜,他这个三朝元老一手遮天的当今大国舅,恐怕已经走上了叛主求荣的不归路。

之前羯赵大军压境,没有人比庾亮更清楚大晋朝的虚实。武昌根本守不住,建康也绝对没有希望,不出三个月,江东半壁江山必然沦陷敌手!

他庾氏一族要么陪着司马氏一起灰飞烟灭,要么趁机另起炉灶,也就是卖身胡虏,借献土之功,在新朝搏个位置!

位置高低不好预判,但以他庾亮身份地位,石家父子多少也得给天下人竖个标杆,庾氏一族总还能继续繁衍生息的。

两条路二选一而已。

第一条路给司马氏陪葬,庾亮实在是不甘心。第二条路自然要惹来一身骂名,不过也就骂个当下罢了,史书都是由胜者书写,千百年后他庾氏一族只会被记成大赵王朝的开国功臣。

两条路利弊了然,可真要做出这个抉择,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况且司马白连战连捷一扫羯赵先锋,暂解了燃眉之急,给这场国战带来了一丝曙光。

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走那条卖身胡虏的邪路?

然而就在庾亮踌躇不定之际,羯赵君子冢大执法的密函到了,赫然许下了裂土封王的报酬!

不低于现在处于大晋朝廷的位置,非常诱人。

当时形势紧迫刻不容缓,稍有犹豫,这弃暗投明第一人的名分恐怕就要被他人抢去了。所以早在司马白决心冒奇险北上中原的那一刻,庾亮就已经在不动声色的实施他那投诚大业了。

先是将矫诏之事在朝廷捅开,用诛连宗室的老套路提前扫清障碍。再假谢安之请放开江防容蜀军长驱直入,顺势用不听话的南兵把黄石滩的西军对调回武昌,借羯赵之手一举铲除南兵。而赵军也很配合,特意放了三天水容黄石滩上的西军回返武昌。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庾亮只等西军回到武昌,便要提兵东进,为羯赵开道铺路了。

可他一没料到心腹西军竟然弃船不返,二没料到蜀军竟然临阵倒戈,更没料到司马白会绝地翻盘一举大胜。

形势彻底不一样了,卖主的步子已经可以停下来了,第二条路没必要再走下去了。

庾亮很庆幸,在他刚刚开始着手实施,还没有被人抓到铁证的时候,司马白就打赢了黄石滩决战。

他甚至因为配合司马白还搏了一个眼观大局、死里求生的义名!

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依然还是大晋朝最有权势的人物。

只是,司马白杵在荆襄,实在是令人头疼。若容这个年轻人待上个一年半载,大晋西军恐怕就不会再姓庾了。

必须得把司马白解决掉!

眼下司马白只有一个软肋,那就是矫诏。

但说起来,矫诏这个把柄既是最趁手的,却也是最棘手的。趁手到可以把不顺眼的那群人连根拔起,棘手到一个不慎就要弄巧成拙承担反噬苦果。

只看掌握这个把柄的人如何拿捏分寸了。

朝廷对矫诏的处置决议应该也快到了,朝廷会怎么应对,庾亮早就心知肚明。可形势瞬息万变,那个决议已经是过时的法子了,而他正好将计就计。

庾亮承认自己打仗确实是不行,但要是论起权谋手腕,他还是很有信心搞一搞那个年轻人的。

“还有一件事,始终让我如鲠在喉。”军议就要结束,众将待要散去,庾亮忽然又起篇章。

第225章 尊严第227章 取镜第226章 岂需别人庇护第164章 何计生死第297章 平凡少女第256章 厌旗第197章 上山第143章 逼迫第306章 阴差阳错第215 神器屠狗第315章 是谁愚蠢第5章 初败第182章 少妇心性第238章 武昌第306章 阴差阳错第250章 江东多才俊第301章 引蛇出洞第44章 釜底抽薪,逼娼为良(2)第172章 血洗萧楼第34章 恨卿不见武烈之威第48章 兵锋之盛,难破众志之城(3)第144章 底牌第240章 甘之如饴第72章 麾旆所临,风行草靡(上)第315章 是谁愚蠢第238章 武昌第289章 悲凉之歌第68章 六胜第84卷 少女心思第101章 进城第312章 先下手为强第175章 平衡不再第145章 证道第105章 诱刺第55章 最后一夜第212章 蛟龙腾渊第296章 十五胜第293章 金白第131章 瞎子(下)第1章 太白不去,刀兵不断第143章 逼迫第37章 十六字纵横救平郭(1)第93章 大龙第37章 十六字纵横救平郭(1)第197章 上山第55章 最后一夜第60章 阳奉阴违,拆台第209章 望念第150章 逃命第202章 晴天霹雳第302章 瞬息万变第286章 选锋第160章 十六字脱困第138章 出关第242章 死乞白赖第105章 诱刺第148章 狼来了第82章 谢礼第52章 关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险(2)第311章 谋算第259章 小册子第215 神器屠狗第55章 最后一夜第98章 推演第98章 推演第140章 困中第49章 只是看不惯而已第181章 阿虞第315章 是谁愚蠢第116章 君子冢第57章 有诸君之信,死亦值第140章 困中第38章 十六字纵横救平郭(2)第55章 最后一夜第257章 十二胜第184章 凶神恶煞第111章 陈留之心第252章 来骑第272章 潮锋再起第28章 重逢第135章变故第168章 至善,大奸?第15章 阴符与矩相第293章 金白第12章 兵势格局第281章 局势反复第146章 小试牛刀第1章 太白不去,刀兵不断第70章 遍数慕容鲜卑,没人有这个本事第56章 五胜第139章 冲突第282章 堂堂正正第223章 你又如此厚待我第50章 小觑了天下豪杰第236章 强皇帝之难第136章 曹氏世传第296章 十五胜第171章 是谁打的你第235章 权衡第229章 不眠之夜
第225章 尊严第227章 取镜第226章 岂需别人庇护第164章 何计生死第297章 平凡少女第256章 厌旗第197章 上山第143章 逼迫第306章 阴差阳错第215 神器屠狗第315章 是谁愚蠢第5章 初败第182章 少妇心性第238章 武昌第306章 阴差阳错第250章 江东多才俊第301章 引蛇出洞第44章 釜底抽薪,逼娼为良(2)第172章 血洗萧楼第34章 恨卿不见武烈之威第48章 兵锋之盛,难破众志之城(3)第144章 底牌第240章 甘之如饴第72章 麾旆所临,风行草靡(上)第315章 是谁愚蠢第238章 武昌第289章 悲凉之歌第68章 六胜第84卷 少女心思第101章 进城第312章 先下手为强第175章 平衡不再第145章 证道第105章 诱刺第55章 最后一夜第212章 蛟龙腾渊第296章 十五胜第293章 金白第131章 瞎子(下)第1章 太白不去,刀兵不断第143章 逼迫第37章 十六字纵横救平郭(1)第93章 大龙第37章 十六字纵横救平郭(1)第197章 上山第55章 最后一夜第60章 阳奉阴违,拆台第209章 望念第150章 逃命第202章 晴天霹雳第302章 瞬息万变第286章 选锋第160章 十六字脱困第138章 出关第242章 死乞白赖第105章 诱刺第148章 狼来了第82章 谢礼第52章 关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险(2)第311章 谋算第259章 小册子第215 神器屠狗第55章 最后一夜第98章 推演第98章 推演第140章 困中第49章 只是看不惯而已第181章 阿虞第315章 是谁愚蠢第116章 君子冢第57章 有诸君之信,死亦值第140章 困中第38章 十六字纵横救平郭(2)第55章 最后一夜第257章 十二胜第184章 凶神恶煞第111章 陈留之心第252章 来骑第272章 潮锋再起第28章 重逢第135章变故第168章 至善,大奸?第15章 阴符与矩相第293章 金白第12章 兵势格局第281章 局势反复第146章 小试牛刀第1章 太白不去,刀兵不断第70章 遍数慕容鲜卑,没人有这个本事第56章 五胜第139章 冲突第282章 堂堂正正第223章 你又如此厚待我第50章 小觑了天下豪杰第236章 强皇帝之难第136章 曹氏世传第296章 十五胜第171章 是谁打的你第235章 权衡第229章 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