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可以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
通常我们在观看台球比赛的时候会经常看到裁判不时地拿起母球擦洗一番,然后又放回原处,好多台球爱好者都不太了解。原因是在台球击球的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静电产生原因很多,球和台面上的绒毛摩擦容易产生静电,球上粘一些灰尘或纤维也会导致静电,还有就是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也会产生影响,包括观众比较多的时候,大量人的呼吸会让空气湿度产生比较大的变化,静电影响其实是不小的。
所以经常的擦洗母球,是为了清除上面携带的静电,不至于使静电让母球偏离了方向。
好多台球高手对静电的产生唯恐躲之不及,也有好多的台球俱乐部的台球桌面采用了防静电处理。
唯独斯蒂芬·李对静电情有独钟,他的拿手绝技飞度球就是在静电产生最多的时候效果越明显。这种让静电产生角度偏离的打法简直是一种神奇的打法。他甚至可以利用静电偏离出的角度来弥补一下杆的走位方向。
斯蒂芬·李作为一个斯诺克老手,在打每一个球之前都会很冷静的处理,一般不是特殊的情况他是不愿意冒险打飞度球,毕竟打飞度球是需要很好的基本功和静电产生的摩擦力来配合。
斯蒂芬·李的飞度球用台球的专业术语来说应该叫偏球,偏球就是不正面撞击目标球,母球只撞击目标球的偏侧部分,打偏球的目的,就是改变主球和目标球的球路,从而达到得分。
我们常听到的所谓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母球撞击目标球时,偏侧的程度。厚、薄或几分之几,是母球撞击目标球的有效撞击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击截面大,薄就是撞击截面小。但习惯说的数字比例,并不是面积之比,而是撞击截面在直径上所占的线度与目标球直径之比。
斯蒂芬·李只不过是在偏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静电摩擦力的影响,所以他自己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打好每一杆球。
第十二盘,斯蒂芬·李先开球。
这是一场紧张的比赛,斯蒂芬·李必须拿出最好的发挥水平才能有希望取得今天的胜利,现在他已经落后很远了。如果想赢得比赛的话他必须一杆不败的拿下以后所有的胜局。
而面对实力强劲的吴小辉他能做到吗?台上的观众都在屏息观望。
斯蒂芬·李开球了。
第一个球至关重要。他明白好的开局可以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斯蒂芬·李采用了保守的开球方法,用右旋球击打最外面的那个红球,母球经过三次反弹,停在绿球后面,离底边2.5厘米左右的地方。
这是很保守的打法,除非自己非常不小心,一般这种开球不会变形太坏。它会让对方一上台就感到无法下手。可是不知道他想过没有,他面对的可是打球毫无章法气势逼人的吴小辉啊!不知道这样的球吴小辉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待。
斯蒂芬·李静坐了下来,沉着的观看着吴小辉接下来的打法。
吴小辉并没有打出让人惊讶的球来,不过可以看的出来他打的还是很有攻势,完全没有保守的意思,虽然他只要在赢的几盘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打败斯蒂芬·李,这个时候他完全可以用最保守的策略来打球了。
他轻轻的一个推杆,在红球堆码上拼出了一个红球后母球回到发球区,红球径直向底边过去,可惜的是角度有所偏差,红球没有进去,母球会到了发球区(也就是顶岸上),其实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斯诺克,让母球轻轻的过渡到4分球棕色球的后面。
这样做的策略在于,由于所有的红球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大的目标,对手会轻易击中红球。即便未能够击中红球,只是罚四分而已。如果将棕球击向红球,打散红球堆,母球停在黄球后面,便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无论对方击中红球与否,自己都会有一、两个可进的红球。
这是一个即让对方无法顺利击到目标球,失误罚分。同时,还是自己为下一个球创造了机会。但吴小辉没有这样做,他并不是不想做斯诺克,而是他有更强大的打算,他微微一笑,回到了座位上。
斯蒂芬·李的嘴角动了一下,他对眼前的局势很满意,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锐利的攻势,看来他是要进攻了。现在是用飞度球创造机会的最好时机了。
果然,他打出了第一颗飞度球。
只见母球正面撞击目标球红球时,母球没有旋转运动,把来自母球的动力全部传递给目标球红球时候,主球突然嘎然而止,目标球沿主球本来要向前方的方向向前走去,只是主球和目标球互相换了个位置。红球被准确的打了进去。
在接着飞度球的真正效果才显露出来。母球一个左偏将6分球也就是粉色球打了进去,然后是快速的倒退,“嘭”的一声。红球堆码彻底的被炸开了。
当母球偏侧撞击目标球时,母球和目标球的运动方向,都偏离了母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偏左,一偏右。在动量不被吸收的前提下,母球不旋转,碰撞后的母球和目标球运动方向的夹角为九十度。
“丝……丝……丝……”
母球在击中堆码球后并没有旋转而是又一次静止不动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强度。
红球又有两颗球落袋,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飞度球果然是名不虚传”在一边暗中观战的陆道远也不由的心生佩服。
“果然是世界级的高手,”吴小辉在一边也看的真切。“斯蒂芬·李的球技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飞度球真是变幻莫测。竟然能以平常最基本的9个基本点扩展为33个……”
接下来的进球对斯蒂芬·李来说显然是很好的开始,他那胖胖的身体灵巧的围绕着最高分黑色球展开了。他一边打一边清理着黑球进入两个底袋的通道,以免采用其他的球过渡丧失了高分的机会,再就是他始终让母球同黑球保持一定的角度,这样打起来更容易和得心应手,也不用非常冒险的方法来救急了。
不过打到最后的时候他还是被蓝色的5分球所困了。
一般来说在进了红球之后,最佳留位是让母球停在蓝球偏底线一点。这样,母球在进了蓝球后,又可以方便地接着进红球。在击打红球来走篮球的时候,经常都会需要打稍微右侧的回旋球,以扩大反弹角度,取得好的留位。如果只是打简单回旋球,母球可能回不到蓝球,或者回过头,甚至正好靠住蓝球,后果很危险。
斯蒂芬·李的最后的时候力道显然大了一点点,回头走位的时候过了,这样的情况下他打七分球的时候中间就有了蓝球的影响。而打其他球过渡的话机会就很少了,显然他现在必须要打进7分球才有一杆清台的希望。
吴小辉闭了一下眼睛,想到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
他飞快的想了一下,中间有障碍,母球、目标球与球袋三者并不在一条直线上,那只能是用假想中心点来解决。闭上眼睛想象他们其实是在一起的,只要母球拐个弯就能做到,那怎么让母球拐弯呢?那就是让母球旋转起来。可是斯蒂芬·李的特长并不是让母球旋转来打球,他很多的时候是用缩杆或者母球定位来打球,这个球显然对他很有难度了,吴小辉睁开了眼睛,他仔细的看着台面,斯蒂芬·李接下来将如何化解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