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魏王李泰钱万贯

第1088章 魏王李泰钱万贯

魏王李泰还是有些才华的。

武怀玉打量着眼前这个胖胖的亲王,最近这段时间他瘦了一大圈,但仍然肥胖如熊。

武家的庭院那棵大金钱柳树下,李泰终于找到机会跟老师武怀玉说话。

那棵树枝繁叶茂,盛如华盖。

因果实青色如钱币,又称青钱柳,或是摇钱树。

这棵树自移载到宣阳坊武宅中,这些年有专人照顾长的非常兴旺,如今高达十余丈,灰色树皮褐色枝条,碧青的叶子一串串垂下。

枝叶美丽多姿,犹如串串铜钱,迎风摇曳,让人赏心悦目。

武怀玉还喜欢用这金钱柳叶炒些茶喝,味道也是别具一格。

这夏天,

坐在这棵十余丈高的摇钱树下,喝着青钱柳茶,非常惬意,

李泰坐在对面,似乎有些紧张。

如今已经不是几年前他风光的时候了,李泰曾以为自己是更被父皇母后喜欢甚至欣赏的,只不过因为不是嫡长子,才没能成为太子,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易储为太子,

十来岁年纪,在那些支持者的建议下,李泰组建文学馆,招揽天下名士,修起了括过志。

数年时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物,修成了煌煌巨著,五百五十五卷,一千八百余万字的《魏王括地志》,

书成进上,藏于秘阁。

皇帝写下足以度越前载,垂之不朽的评语,并赐物万段,甚至要让李泰搬进武德殿住。

就在李泰最得意之时,一切急转直下。

在武怀玉长孙无忌的帮助下,皇帝和太子重归于好,他也被魏征进谏没能搬进武德殿,

再然后江河日下,形势急转,他离那个位置越来越远了。

李泰曾经恨过亲舅舅长孙无忌,也恨过魏征,更恨过自己老师武怀玉,他觉得武怀玉眼里只有太子承干,根本没把他当成学生。

这几年,李泰迷茫过,彷徨过,

但终究还是有些不甘这场镜花水月一场梦,

“殿下想把魏王坤元录雕版印刷刊行?”怀玉分了杯茶给李泰。

“我已经奏请将此书更名为《贞观括地志》。”小胖道。

括地志是当初魏王党的杰作,

耗费无数资源,费时五年,修成这五百五十五卷,千余万言的巨著,李泰顶了个主编之名,实际是由秘书少监萧德言、弘文馆学士苏勖等一众学士大儒们编撰,

此书按大唐的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五县的区划建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非常有价值。

不得不说当初魏王党人还是挺有想法的,

李泰编书,然后就借机组建文学馆,招揽各方名士,最后立功立德立言,古往今来编书都是一条政治成功的捷径,比如秦代吕不韦编吕氏春秋,还留下成语一字千金。

李泰当初修括地志,也是让李世民非常高兴并支持的,要人要钱都全部满足,而李泰用时五年,把这本书修成了,而且还修的非常好,这也让李世民看到了这个皇嫡次子的才华和能力。

在当时承干让他失望的时候,李世民因此有意把李泰当成了皇储的备选。

可惜最后李泰还是功亏一篑,不是他做的不够好,

而是承干得到长孙无忌武怀玉魏征马周等一众重臣的力保,他也醒悟改正的快。

‘老师,“

“括地志修成之后进上,藏于秘阁,”说到这小胖有些遗憾,虽然一开始他确实没太把这本书当回事,真正编书的也都是那些学士们,

可时隔数年,

李泰想起当初修书一事,也不免有几分遗憾。

那套耗费无数钱财、心血的书,也束之高阁了。

“我想把这套书雕版刊印,让更多人可以看到读到,而不是束之高阁之上。我还想请老师绘一幅《大唐海内华夷图》,图长三丈三尺,宽三丈,以一尺为百里,古地名标以黑字,唐地名标以红字,将华夷海内外之地域都绘制下来,”

小胖子说到此处有些激动,“先前括地志还有些遗漏之处,我打算组织人重新修订,并增编诸如吕宋、青海等这几年朝廷新扩之疆域地理等。”

“我知道如今雕版印刷书籍这块,制作最精的就是东宫崇贤印书馆和武家的樊川桃源庄世德堂,世德堂规模更大,印书能力更强,樊川桃园庄,现在有几千人从事刻字印刷装订,”

小胖想把括地志刊印出来,

东宫和武家都能印,其实魏王府也有印书店,但论及技术和规模都不及前两家,更重要的是,他想借相比机会,跟老师武怀玉拉进关系。

钱,李泰不缺。

这次也准备了充足的资金来做这件事情,

如果仅就事论事,雕版刊印括地志,武家世德堂确实是首选。

要知道,这两家是如今印刷业中的执牛耳者,东宫的精美,武家则规模更大,如今士子人人都读的五经正义,

朝廷就是以东宫崇贤馆和武家世德堂刊行的做为定本,

武家世德堂刊印的五经正义,差不多大唐读书人都人手一本了。世德堂刻刊的四大道经和四子真经,也是刊印了很多。

武家雕版书相比起手抄本来说,优势有很多,一是准确度高,写稿、审稿、雕版、审版,然后印刷装订,版一经刻出来审核几遍,确保无误交给印刷后,也就不会再有错漏之处。

不像手抄本,容易有错漏。

再则就是雕版对于量大的书籍而言,印的快、成本低,手抄是很贵的,而且抄的慢,

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但雕版印刷,可以请最优秀的书法家来写版,甚至有时还能请武怀玉书写。

而且,武家世德堂印刷有一大优点,在于他们还有武怀玉独特的印刷体,也称武体或是唐体字,用这种字体雕出的版印刷,横平竖直,字符框架搭的规范,它横细竖粗、结构端庄、疏密适当、字体清晰,就算长时间阅读,也不易疲劳。

李泰的括地志,有五百五十五卷,一千八百多万字,当初编撰成书,动用了无数人抄录。

总共就两份,一份在秘书省,一份在门下省弘文馆。

如果用手抄办法,想大量抄写,以李泰如今的身份地位,也很难办到。

唯有刊印。

李泰选择武家世德堂来刻版印刷,而且希望能够多印一些。

“殿下想将贞观括地志刻版印刷发行天下,这是好事,不过据臣所知,这套书足有五百多卷,如果雕版,那么雕版就要刻上万块,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写稿、刻版,都不易。”

“老师说的这些我也知道,但我也了解世德堂雕版印书的过程,世德堂采用的武体印刷字体,有大量优秀的写稿人和刻版工匠,括地志虽有五百多卷,但世德堂的那么多写稿人,分开写稿,顶多一月就能完稿,而世德堂的刻版工匠也多,

一万多块雕版,两三月应当也能完成了。”

武家世德堂雕版印刷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流水线作业了,比如写稿、审稿、雕版、印刷等,各个环节分开,甚至因为采用统一的武体印刷体写稿,所以稿子还可以分开来写,哪怕一套书几百卷,上百人写稿,一人也就几卷而已,

刻版这块就更厉害了,

武家有无数的雕版工匠,这些人基本上是不识字的,也不许他们识字,因为雕版要的是雕刻的手艺,不识字不懂书法最好,照着稿子刻就行,如果会书法识字,有可能雕刻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带进自己的东西,与原稿不同。

不识字不会书法,反正就是照稿雕刻,一模一样就行。

相比起最优秀的手抄本,武家世德堂雕版确实略显直板了一点,但效率和成本都下来了,甚至比起多数中低档手抄本都还好许多。

“听说樊川桃源庄那边不论男女老少,妇女儿童都在世德堂书坊帮工,许多妇人也都雕版刻字。”武怀玉笑笑,“这倒确实,雕版刻字学起来也不难,培训一段时间就能学会,有了这手艺,有空的时候就能接活赚钱,反正多劳多得,按版给钱,世德堂周边百姓,也都乐意赚些外快的。”

武家世德堂现在的刻书销售天下,

靠的不仅仅是这雕版印刷技术上的优势,也是其规模效率,还有就是武家掌握着印刷术关键的油墨技术,还有就是武家有自己的造纸技术和造纸作坊,采用江南的竹子造竹纸,纸张不仅有薄、软、轻、韧、细等特点,而且最重要的产能供的上,且价格更低。

而且武家书籍的装订,也从传统的卷轴、册页,升级到蝴蝶线装册页等。

技术升级,产能优势、规模效应,

加上刊印的书不仅有科举士子必读的五经正义、四子真经等一些儒家道家经典,同样也还会刊印一些诗集、小说,甚至是一些家谱等,业务很灵活。

武怀玉的青阳诗集、青阳文集、青阳小说集,还有他的资治通鉴就是一版再版的加印了不知道多少版。

李泰就非常羡慕武怀玉的文坛地位,

而且人家不仅会写诗词歌赋,也还能写史,甚至编写医典等。

他主编修撰的《皇唐本草纲目》,就远远盖过括过志当初的风头,一经修订刊印,就立马成为医界圣典。

武怀玉在医药界的地位,也是越发稳固,三大当世药王之中,年纪最轻,可地位却不输孙思邈,甚至盖过韦善俊。

“魏王打算印多少份?”

武怀玉没有拒绝李泰的下单,

他知晓李泰有些小心思,但他觉得小胖其实也并不算坏,他是皇子,有些野心也是正常,

但如今的形势,小胖没那个机会了,

武怀玉觉得借这机会跟他接触接触,或者说好好开导开导他,让小胖转变下态度,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乘。

侯君集这些家伙不就是举魏王党旗号抱团嘛,

现在武怀玉要是直接瓦解了李泰的野心,他们的旗帜倒了,那这些人还怎么团结一致?

李泰希望能够多印刷一些,起码万份起印。

武怀玉没马上答应他,而是先跟他算起了印刷的价格,

“殿下,这印刷一套书,工序还是很繁杂的,首先得买木制版,无梨不成版,一般是以梨木为版,先请木匠把梨木制成光版,用枣木也行,

再请写工写稿,然后是三审稿,接着就是刻工雕版了,

雕版后仍还要校对。

然后是还涉及到纸张和油墨,按客人需求,提供相应的纸张和油墨,价格各有不同。

印工、装订工负责印刷和装订。

最后还有就是这些工人的伙食费用,无论写工、刻工、校工、印工、装工都要包食的。”

武怀玉跟李泰一笔笔的算着钱,

用不同的光版,价格不同,用不同的纸墨,价格又不同,甚至用不同的写工,价格还不同,

最后合计成本报价,

此外就是世德堂印书还有几种模式,比如只负责印,印完了其它不管。还有是既雕版刻印也负责销售,可以是销售后分成,也可以是代销。

再然后就是这个版,可以是李泰买断,印完书这版归他,随他处置。还有一种就是印完后版归书坊,以后书坊可以自己印。

又或者约定好,以后如果书坊自己印卖,要给李泰一笔版费,根据印量,每印一次给一笔钱。

反正合作方式多样,随李泰选择。

李泰还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细节,

“老师觉得我该怎么印?”

武怀玉想了想,“殿下这套括地志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推广。如果想让更多人看到并收藏,那应当多印些,我建议可以与世德堂合作,”

他提供了一个合作模式,

李泰提供括地志,武家世德堂负责印刷并销售,

武家不仅雕版印刷很厉害,而且在各地有许多书店,既卖书也租书,括地志印刷出来,放到各地出售、出租,这天下三百多余一千五百多县,市场还是很大的。

而且还可以走官方渠道,大唐那么多官府学校,到时难道不买点收藏?

李泰印书,主要还是想要名,

而武怀玉愿意跟李泰合作,除了想拿下李泰,也还是看中这里面的利益的,这套书毕竟跟他编的唐本草一样,都很有价值,印个几千套当不愁租、售。

只要达到一定量,那么雕版印刷是很赚钱的。

武家现在的那些雕工,雕刻千字一石米,其它除了写工的工价高,其它的都不算高。但对于周边的百姓来说,这却是武家给的福利,毕竟学刻字也不难,有活的时候就领了刻,刻了按字算钱,武家钱也结的痛快,不会故意刁难。

其它的什么木工、校工、装工等等,也都觉得经常有活干,能赚钱,很好。

“殿下想再补修括地志几卷,补上吕宋州等,臣还是很支持的,”武怀玉对这个胖胖的学生给了些赞美,

支持他继续编书。

编书值得支持,安心编书,名利双收,总比想着争储夺嫡好。

这三年时间,李泰就在长安好好编他的括地志吧,别跟侯君集他们搅和一起。

三年后,李泰拿着括志地出售分的钱,去他的东海流求岛长泰州就藩之国,专心当他的海东诸侯,岂不是很好。

“那就一言为定,我从门下省弘文馆把那套括地志五百五十卷交给老师,世德堂印书坊负责版印并出售,”

这种合作方式,李泰就不需要再掏钱了,只需要提供括地志的书稿就行,其它的一切开销世德堂出了,

不过因此李泰的分红比例也就要低一些,武怀玉提了两个方案,一个是直接按售价的一成给他,比如一卷书卖百钱,那李泰分十文,再乘以印数,如果印了一千份,那就是万钱,假如这套书五百五十五卷,都印了一千,那他这一成加起来就是五千多贯钱。

另一个方案,则是武家负责印、售、租,最后抛除成本所得利润,再来跟李泰分成。

大唐长安高级手抄书价格很贵,千文一卷打底。但版印书籍就要便宜许多,跟高级手抄书相比,甚至能相差十倍。

但就算百钱一卷,对于大唐贞观年间的百姓来说,也是很贵重的,两百钱就能买一匹绢,一百钱在前两年甚至能换两石米。

括地志的最终定价,肯定也还要综合各种情况,但大抵可能是会在百钱左右,

李泰最终选择了一个最省心的分成办法,

他要求印两千套括地志,他提供书稿,武家则负责其它印售等等,至于分成,他要一万贯钱。

小胖这是还给武怀玉打了个九折,如果按书售价一成给他分成,这两千套,他应当分到一万一千一百贯的。

现在他只要一万贯。

在小胖看来,这是他给武怀玉这个老师的尊重。

武怀玉笑纳了,

一千一百贯钱,现在的他其实根本不放在眼里。

说好这一万贯,是先付两成,然后等到书发售后,每年再付两成,四年付清,以后再版的话,仍按此法分成给李泰。

李泰感慨,当初他费时五年,才修成这套书,而且动用了那么多人抄录校对,最后也才得到两套书,前后耗费数万贯。

而如今武怀玉却能在一年内轻松就版印两千套,这可是一百一十一万卷啊。

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门阀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647章 与皇帝共天下第604章 李绩出手第475章 孤臣路第958章 裁决第134章 当殿被弹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057章 姬夫人第126章 千金不换第1066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第995章 这份忠诚值得嘉奖第987章 位列凌烟阁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20章 千牛备身第367章 贞观天子欲分封第64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第938章 皇家赘婿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铁兽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门阀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661章 象牙侯第200章 高处不胜寒第797章 与魏征的交易第76章 怀玉校长第945章 龙王庙里的财神第829章 武怀玉想要什么?第108章 留镇渭州第685章 翅膀硬了第425章 青苗法第76章 怀玉校长第364章 高阳许氏河东裴第965章 咸阳桥密谋第169章 围猎青狼第471章 石守信第1024章 马周的口信第884章 高句丽游女第553章 乌鸦的未日盛宴第938章 皇家赘婿第700章 国舅夜访第245章 魏征偷菜第605章 旧情复燃并立妻第341章 羊羊羊第239章 师弟侯君集第276章 吕梁山第583章 李靖的态度第48章 名达天听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332章 隔岸观火斩梁皇第207章 武氏坞堡第649章 分红第541章 幽州禄山一丈威第903章 怕吗第807章 等一下第109章 鄣盐井寨第922章 纳贡第867章 她很体贴也很温柔第1076章 威风扫地第468章 孙真人第369章 青龙白虎天仙配第624章 先斩后奏第970章 皇帝终究还是下手了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584章 选太子妃第981章 逊位第1020章 他急了第37章 小有身家第509章 幽州十八军第1121章 炮灰第370章 约会波斯国千金第34章 病虎秦叔宝第473章 乡贤良第30章 千金堂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953章 三头六臂第716章第322章 山鹿第508章 骨子里的恐惧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妇第1100章 震惊四座第5章 战神邻居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658章 摊丁入亩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长成第849章 元勋病死回朝路第137章 千骑营使第463章 观自在第169章 围猎青狼第885章 我愿为向导第1052章 天恩浩荡第759章 拿下第352章 山海为盟第399章 进出三宰相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国公第944章 红衣住持第865章 自弃兵权第499章 武怀玉的兵行险招第1003章 秘密武器
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门阀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647章 与皇帝共天下第604章 李绩出手第475章 孤臣路第958章 裁决第134章 当殿被弹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057章 姬夫人第126章 千金不换第1066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第995章 这份忠诚值得嘉奖第987章 位列凌烟阁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20章 千牛备身第367章 贞观天子欲分封第64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第938章 皇家赘婿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铁兽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门阀第835章 一切安好第661章 象牙侯第200章 高处不胜寒第797章 与魏征的交易第76章 怀玉校长第945章 龙王庙里的财神第829章 武怀玉想要什么?第108章 留镇渭州第685章 翅膀硬了第425章 青苗法第76章 怀玉校长第364章 高阳许氏河东裴第965章 咸阳桥密谋第169章 围猎青狼第471章 石守信第1024章 马周的口信第884章 高句丽游女第553章 乌鸦的未日盛宴第938章 皇家赘婿第700章 国舅夜访第245章 魏征偷菜第605章 旧情复燃并立妻第341章 羊羊羊第239章 师弟侯君集第276章 吕梁山第583章 李靖的态度第48章 名达天听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332章 隔岸观火斩梁皇第207章 武氏坞堡第649章 分红第541章 幽州禄山一丈威第903章 怕吗第807章 等一下第109章 鄣盐井寨第922章 纳贡第867章 她很体贴也很温柔第1076章 威风扫地第468章 孙真人第369章 青龙白虎天仙配第624章 先斩后奏第970章 皇帝终究还是下手了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584章 选太子妃第981章 逊位第1020章 他急了第37章 小有身家第509章 幽州十八军第1121章 炮灰第370章 约会波斯国千金第34章 病虎秦叔宝第473章 乡贤良第30章 千金堂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953章 三头六臂第716章第322章 山鹿第508章 骨子里的恐惧第376章 新官上任遇妖妇第1100章 震惊四座第5章 战神邻居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658章 摊丁入亩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长成第849章 元勋病死回朝路第137章 千骑营使第463章 观自在第169章 围猎青狼第885章 我愿为向导第1052章 天恩浩荡第759章 拿下第352章 山海为盟第399章 进出三宰相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国公第944章 红衣住持第865章 自弃兵权第499章 武怀玉的兵行险招第1003章 秘密武器